14項2019年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基金公開指南

2022-01-21 科元智庫

科研渠道、科研技巧

科研觀點、科技熱點

科技政策、科技人物
請關注我們→

長按上圖中轉群二維碼,拉您入裝發科研討論群,相互借鑑經驗,提高申報成功率;或添加群主微信號:bozhikeyuan01、bozhikeyuan02。


以下指南從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收集整理。

一、30103030505面向直升機尾傳動軸系的智能彈簧減振方法研究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10-10 點擊數:0

功能用途

先進直升機技術

主要指標

研究目標:以直升機尾傳動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基於智能彈簧的半主動減振技術,為直升機尾傳動系統的減振和控制跨臨界失穩提供新方法和新技術,並在多支點軸系實驗臺上進行原理性驗證。研究內容:(1)直升機尾傳動軸系的振動特性研究;(2)面向尾傳動軸系支撐的智能彈簧構型和結構參數設計研究;(3)智能彈簧減振的控制方法及動態特性研究;(4)智能彈簧在多支點軸系中的配置研究與原理驗證。技術指標:(1)採用智能彈簧後的傳動軸系橫向振動幅值下降不少於15%;(2)減振分析結果與試驗結果誤差不大於20%。進度要求:2019~2020年 技術成熟度:4-5級成果形式:智能彈簧原理樣件、試驗報告、研究報告 發布形式:競爭擇優,2家單位承研 聯繫人:王錦濤18311391757 經費:200萬元

二、重點實驗室基金-61425040305-曲面全息波導近眼顯示設計技術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09-10 點擊數:12

功能用途

用於頭戴式增強現實顯示器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研究目標:針對飛行員、單兵等對輕小型、大視場、高亮度、穿戴式顯示的需求,開展基於曲面全息波導的近眼顯示技術研究,突破光學曲面全息波導成像建模、曲面全息波導近眼顯示光學設計等關鍵技術,完成光學系統設計和顯示效果評價。
主要指標:(1)雙目對角視場大於40°;(2)出瞳距離≥15mm;(3)出瞳直徑≥10mm;(4)曲面全息波導曲率半徑範圍[50mm,200mm],厚度≤3mm;(5)環境光透過率≥70%。
進度要求:2020年~2021年。
成果形式:設計報告、研究報告、系統模型等。
項目經費:20~50萬元。
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馬百恆,聯繫電話:037963323523/15290562523。

三、重點實驗室基金-61425040106-蜂群無人機分布式自主決策與控制技術研究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10-10 點擊數:4

功能用途

用於蜂群式無人機分布式自主任務管理技術研究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研究目標:以支撐蜂群式無人機自主任務管理能力為目標,針對探測能力管理、殺傷能力管理及協同戰術等任務決策與控制問題,依據智能理論,給出典型的群體智能決策與控制算法,提出分布式群體管理決策與控制指標體系,並通過仿真,對算法模型的合理性、功能、性能進行驗證。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蜂群式無人機集群系統運行架構;2、蜂群式無人機對典型對面、對空任務中分布式自主決策研究;3、群體資源、任務動態變化情況下的自適應控制技術研究;4、結合典型任務對分布式自主決策與自適應規划進行驗證、評估。
主要指標:1、支持虛擬蜂群成員的數量≥100架,完成數字仿真驗證;2、蜂群在線管控(含任務指派、幹預、調整):響應時間大大於5s;3、動態變化情況下自適應任務規劃響應時間不大於2s。
進度要求:2020年~2021年
成果形式:算法模型、研究報告、算法源碼等
項目經費:20~50萬元
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高瑞周,聯繫電話:037963323312/18638889240。

四、重點實驗室基金-61425040109-直升機綜合火力飛行控制技術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10-10 點擊數:4

功能用途

用於直升機自動瞄準攻擊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研究目標:針對直升機低空、超低空強對抗環境下大機動飛行時瞄準攻擊的需求,開展直升機綜合火力/飛行控制作戰應用分析、綜合火力/飛行控制技術原理、火力/飛行耦合器設計、綜合火力/飛行控制效能仿真分析等研究,突破攻擊航路規劃和引導控制、攻擊瞄準火控解算、綜合火力/飛行耦合器設計等關鍵技術,完成綜合火力/飛行系統軟體設計和仿真驗證分析。
主要指標:(1)綜合火力/飛行控制軌跡滿足直升機的飛行包線;(2)綜合火力/飛行瞄準控制精度<0.5°。
進度要求:2020年~2021年。
成果形式:設計報告、研究報告、軟體、仿真分析報告等。
項目經費:20~50萬元。
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王剛,聯繫電話:037963323337/15896580613。

五、重點實驗室基金-61425040111-跨傳感器運動小目標重捕獲技術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09-10 點擊數:3

功能用途

用於飛彈發射後不管或多平臺/多傳感器協同作戰等。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研究目標:針對在光電探測設備A中指定地面運動小目標後將目標圖像傳送到光電探測設備B,在光電探測設備B中自動捕獲指定目標的需求,研究不同傳感器之間運動小目標的特徵相似性度量及自動重捕獲方法,實現跨傳感器運動小目標的自動重捕獲,為多平臺/多傳感器協同作戰提供技術支撐。
主要指標:1、目標尺寸≥3×3;2、自動捕獲概率≥90%;3、對解析度不高於1920×1080的圖像,處理速度≥25幀/s;4、硬體平臺功耗≤30W。(需線下對接)。
進度要求:2020年~2021年
成果形式:算法研究報告、測試報告、算法源碼等
項目經費:20~50萬元
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揭斐然,聯繫電話:037963323590/13837936883。

六、重點實驗室基金-61425040104-基於可變步長的事件驅動飛行動力學模型研究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10-10 點擊數:2

功能用途

用於飛行規劃設計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研究目標:針對通用固定翼飛機動力學模型,面向飛行機動動作序列,建立以關鍵事件驅動的飛行仿真模型。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1、可用積分仿真步長範圍分析;
2、面向機動動作序列的飛行仿真模型;
3、面向飛行狀態轉變的機動控制模型。
主要指標:1、機動動作應包括水平、垂直與複合機動;2、飛行仿真模型應包括發動機狀態參數、氣動參數等;3、飛行動力學模型應適應非矢量發動機控制的固定翼飛機。
進度要求:2020年~2021年
成果形式:算法模型、研究報告
項目經費:20~50萬元
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李波,聯繫電話:037963323350/13523608775。

七、重點實驗室基金-61425040112-基於深度學習的異源異構圖像匹配技術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10-10 點擊數:0

功能用途

用於圖像匹配識別或圖像導航等。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研究目標: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於異源異構圖像匹配中,增強算法在不同成像條件下的適應性和魯棒性,提高圖像匹配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改善圖像匹配置信度評估的可靠性,實現寬基線條件下異源圖像精確匹配。
主要指標:1、可以適應可見光、紅外、SAR等傳感器之間的圖像匹配;2、可以進行圖像之間的局部匹配,適應待圖像之間的部分重疊;3、對傳感器光軸偏差≤30°的待匹配圖像,匹配概率≥90%,匹配誤差≤3像素;4、可以有效評估圖像匹配結果的可靠性,誤判率(將正確的匹配判為不可靠或將錯誤的匹配判為可靠)≤3%。
進度要求:2020年~2021年
成果形式:算法研究報告、測試報告、算法源碼等
項目經費:20~50萬元
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揭斐然,聯繫電話:037963323590/13837936883。

八、重點實驗室基金-61425040306-高可靠性腦電指令提取技術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10-10 點擊數:0

功能用途

用於高效人機互動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研究目標:面向未來多任務條件下人-裝備系統交互操控需求,運用腦電信息,基於視覺和運動神經信息高效編碼範式,採集不同任務場景和範式下的腦電數據,研究高可靠性腦電指令提取方法,實現操控指令的準確識別和下達。鑑於大腦狀態動態變化及個體差異性,通過獲取不同個體一定樣本腦電數據,運用動態交互適應腦電建模和提取技術,包括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生成對抗網絡等深度學習網絡結構,有效擴充樣本數據並提取不同個體腦電指令共性和個性特徵成分,進一步利用遷移學習等人工智慧建模技術手段,在零少訓練下形成跨時間、跨場景、跨個體的腦電動態自適應模型,快速可靠提取操控人員的腦電指令表達特徵,縮短訓練時間,建立腦電與操控指令之間的可靠關聯模型,為基於腦電指令提升人-裝備系統交互能力提供基礎理論支持和試驗依據。。
主要指標:(1)建立包含視覺和運動的腦電信息提取模型,實現不少於20種腦電指令提取;(2)無訓練下腦電指令解碼正確率85%以上,時間小於1.5秒;(3)構建基於腦電指令的操控原型系統。
進度要求:2020年~2021年。
成果形式:專利、設計報告、研究報告、原理樣機等。
項目經費:20~50萬元。
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馬百恆,聯繫電話:037963323523/15290562523。

九、重點實驗室基金-61425040206-基於融合樹的數據融合系統設計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10-10 點擊數:5

功能用途

用於數據融合的設計。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研究目標:多源傳感器數據成批關聯和融合處理的順序及方式是決定數據融合系統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面向機載多平臺/多傳感器/多目標數據融合需求,研究基於融合樹的層次化數據融合架構。通過分割融合問題形成融合樹節點,確定各融合樹節點內的數據流與控制流,依次完成融合系統任務設計、融合樹設計、融合節點設計、融合節點算法設計,形成描述數據融合系統需求、設計和實施的標準模型、軟體。構建融合樹性能評估指標,研究融合樹最優化構造算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1、單平臺多傳感器融合樹設計方法研究
2、多平臺多傳感器融合樹設計方法研究
3、融合樹自適應重建方法研究
4、融合樹性能評估方法研究
5、典型機載應用場景下的融合樹設計與仿真分析
主要指標:1、可滿足典型機載傳感器(如雷達、光電、紅外、電子戰、敵我識別等)的融合需求;2、可滿足不少於4架機的編隊多平臺融合需求;3、20ms內處理64個目標的火控級跟蹤;4、支持用戶對融合樹進行配置管理;5、給出不同融合樹結構的性能對比分析。
進度要求:2020年~2021年
成果形式:算法模型、研究報告、軟體源碼等
項目經費:20~50萬元
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梅軍峰,聯繫電話:037963323348/18538855237。

十、重點實驗室基金-天線間去電磁幹擾耦合技術研究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09-10 點擊數:0

功能用途

用於解決集成設備電磁幹擾預測。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針對天線密集共形布置於有限結構外,帶來的電磁幹擾問題,開展電磁幹擾控制新方法研究,形成多級去電磁幹擾耦合方法,研製樣件模塊與試驗驗證。主要指標:(1)單級去耦合優於20dB;(2)多級去耦合優於40dB。成果形式:研究報告;帶天線的去耦樣件;SCI論文不少於2篇;發明專利不少於2項。研究進度:2年。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張老師,聯繫電話:13871092261。預算金額:20-50萬。

十一、重點實驗室基金-大功率脈衝電源穩定性提升技術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10-10 點擊數:0

功能用途

用於高功率微波電源。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針對高功率磁控管電源需求,提高磁控管電源技術的可靠應用能力,研製高電壓、高可靠磁控管電源原理樣機。技術指標:輸出電壓45kv;電流160A;前沿上升速率40kv/us-60kv/us;脈衝頂衝<7%,後沿下降時間<寬度20%;脈衝頂部波動<5%,反向過衝<7%;脈寬1us;重複頻率分檔50Hz、100Hz、150Hz、200Hz。成果形式:設計報告;原理樣機;SCI論文;發明專利。研究進度:2年。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張崎,聯繫電話:13871092261。預算金額:20-50萬。

十二、重點實驗室基金-無人機載SAR成像補償與RCS反演技術研究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09-10 點擊數:0

功能用途

用於電磁散射特性測試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以無人機為典型測試載體,突破無人機載SAR成像補償關鍵技術,建立基於機載SAR向RCS變換的反演模型,並進行試飛試驗驗證。主要指標:(1)測試頻段:ku波段;(2)針對典型艦船類目標,RCS反演精度;(3)RCS處理最小值不大於0dBsm ;(4)針對典型艦船類目標,成像解析度優於0.5m。成果形式:反演模型;研究報告;SCI論文不少於2篇;發明專利不少於2項。研究進度:2年。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張老師,聯繫電話:13871092261。預算金額:20-50萬。

十三、重點實驗室基金-大周界多平臺多源複合電磁環境威脅評估技術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10-10 點擊數:0

功能用途

用於複雜電磁環境評估。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開展寬帶電磁信號近海面傳播特性建模、複合電磁環境分級度量技術研究,建立多源複合電磁環境仿真模型,提出電磁環境危害聚類分析方法。主要指標:(1)典型大功率輻射傳播衰減仿真與試驗對比優於8dB;(2)典型複合電磁環境頻譜極值點上均方根誤差不大於8dB;(3)多源電磁環境分級度量方法合理,考核性強。成果形式:仿真模型;技術報告;試驗報告;SCI論文不少於2篇;發明專利不少於2項。研究進度:2年。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張老師,聯繫電話:13871092261。預算金額:20-50萬。

十四、重點實驗室基金-有源濾波器幹擾信號頻率自動跟蹤和控制安全技術研究

發布時間:2019-09-12 對接截止時間:2019-09-10 點擊數:0

功能用途

用於解決諧波幹擾抑制。

產品規格及主要技術指標

針對新型的整流發電設備中,發電機的轉速可變,從而帶來整流諧波的頻率變化範圍較大的問題,開展大範圍諧波頻偏自適應跟蹤技術、失穩狀態的快速識別及控制技術,形成頻率自適應跟蹤方法及軟體。主要指標:(1)頻率偏差跟蹤能力不小於6kHz;(2)頻率識別準確度2Hz。成果形式:研究報告;頻率自適應跟蹤識別軟體;SCI論文不少於2篇;發明專利不少於2項。研究進度:2年。本項目採取線下對接報名方式,報名聯繫人:張老師,聯繫電話:13871092261。預算金額:20-50萬。

 

科遠智庫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keyuanzhiku

相關焦點

  • 空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年度航空發動機內流開放課題申請指南
    該重點實驗室定位於開展空氣動力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是加強國內外空氣動力學學術交流、尤其是與國外空氣動力學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吸引和培養空氣動力學研究高級人才的重要平臺,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國防科技創新快速響應小組辦公室:發布技術領域基金項目2021年第一批指南
    來源:國防科技創新快速響應小組辦公室編輯:竺楠國防科技創新快速響應小組(Agile Innovation Defense
  • 以事業聚才 以平臺育才 | 帶您揭秘中山大學「熱帶大氣海洋系統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自60年前中山大學設立大氣科學學科以來一直以熱帶為特色開展大氣海洋研究經過長期積累,學校在2019年獲批設立「熱帶大氣海洋系統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為大氣海洋系統科學方面的重要研究平臺也是珠海校區>大海洋學科群建設的關鍵部分熱帶大氣海洋系統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雲參觀實驗室緊密圍繞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海洋強國、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聯合港澳高校和科研單位對熱帶大氣海洋系統的前沿科學問題實施協同攻堅持續為經濟發展、生態文明、防災減災和國防安全
  • 第一站:國防科技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哈軍工」創辦於韓戰期間,是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軍事工程學院,其卓越的辦學成效鑄就了我國國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豐碑。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6分鐘,了解國防科技大學!
    ),簡稱「國防科技大學」,由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位列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軍隊「2110工程」,為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及博士學位的院校、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院校。
  • 2021年度省重點研發計劃 (產業前瞻與關鍵核心技術)項目指南發布
    除此之外,崑山市、泰興 市、沭陽縣、常熟市、海安市各增報1項;2018年績效評價結果 為A類的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及國家級聯盟增報3項(省 級聯盟同時也屬於國家級聯盟的,增報名額不重複計算),評價 為B類的省級聯盟和2017年以來新成立的省級聯盟增報2項,由 聯盟秘書處負責組織。
  • 印度技術發展基金概述
    印度國防部於2011年頒布的《國防生產政策》認為國防製造業的自力更生是一項重要的戰略和經濟任務,並強調利用印度工業界的新興力量促進國防工業發展。為此,印度政府從2014~2015財年開始設立「技術發展基金(TDF)」,旨在支持印度國防工業瓶頸技術的發展,提升國防尖端技術能力。
  • 「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傳感器」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稿)
    在工作過程中,堅持頂層設計與集思廣益相結合,2020年初面向67個部門地方和2400多家科研單位,廣泛徵集了1.6萬份重大研發需求,為凝練形成「十四五」重點專項動議提供了重要參考;通過戰略諮評委諮詢、高層次專家論證、與主要部門會商溝通等方式,充分聽取科學界、產業界和行業部門意見,反覆深入研究,形成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四五」總體布局,已經國家科技計劃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全體會議審議通過。
  •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14所:鑄國利劍五十載 鳴鏑長天護中華
    50年來,14所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4項、國防科學技術獎285項、軍隊科學技術獎9項、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24項、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1項、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管理創新成果4項。質量體系不斷完善,獲得項目類和組織類中國航天質量獎,獲得全國五星級現場2個、國際質量管理小組大會(ICQCC)金獎7個、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3個、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優秀項目獎41個。
  • 2019年全軍共用信息系統裝備164項公開預研指南
    進度要求:2019-2020年。成果形式:原理樣機,國防報告最大支持單位數:2。每家單位申報經費限額700萬元。進度要求:2019-2020年成果形式:原理樣機、國防報告、專利最大支持單位數:2。每家單位申報經費限額2000萬元。
  • 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成立兵棋推演中心,主持開展「鷹勇士19」推演活動
    2019年12月,英國皇家空軍參加了「鷹勇士19」指揮控制兵棋推演演練活動。這次推演活動讓皇家空軍成為首個利用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Dstl)新兵棋推演中心的客戶。而新推演中心在之後一個月才宣布正式成立。
  • 第66批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項目出爐!附全名單
    11月8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正式公布了第66批面上項目資助名單,共有4035位擬資助人員入選(軍隊系統擬資助人員未公開名單)。根據《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規定》,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6批面上資助對北京大學周旭等4035位(軍隊系統擬資助人員未公開名單)擬資助人員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11月8日至11月14日。
  • 國防工業出版社「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擬報項目專家...
    許西安表示:科學編制和有效實施國家重點出版物中長期出版規劃,對國防工業出版社更好地履行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夯實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之基、致力科技強軍使命具有重要的意義;「十三五」時期,出版社聚焦「為軍服務」主責主業,累計22項321種圖書被列入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出版圖書在內容、質量、社會影響等方面均有優異表現,社會效益、軍事效益突出;「十四五」開局,出版社充分研究國家科技創新戰略部署,以國家和國防工業需求為導向
  • 國外重點實驗室掠影︱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位于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以西30公裡處的柯林頓小鎮,1943年2月開始建設,是美國能源部所屬最大的科學和能源研究實驗室,主要任務是作為曼哈頓計劃的一部分從事核武器研發。
  • 津發科技:將最新人因工程與虛擬仿真技術注入核電領域
    北京津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具備軍工國防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質;多年來承接並參與多項軍工國防領域人機工程裝備研製項目以及人機工程國家軍用標準編制、承接科研院所和高校實驗室建設項目、並通過產學研方式與多所學術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
  • 2019空軍院校招生計劃(附簡章、往年錄取線)
    學校前身是1946年3月1日成立的東北老航校,70年來,先後培養14萬餘名軍事航空人才,其中飛行學員近8萬名,有300多名成長為軍職以上領導幹部,湧現出王海、張積慧、劉玉堤、杜鳳瑞等一批空戰英雄,航天英雄楊利偉、翟志剛,英雄航天員費俊龍
  • 【權威發布】2017年國防科工局軍民融合專項行動計劃
    指導和支持有關地方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開展軍工技術成果轉化試點。發布國防科技工業智慧財產權轉化目錄(第三批)。支持一批軍工技術推廣項目。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舉辦第二屆軍民兩用技術創新應用大賽,編制發布2017年度《軍用技術轉民用推廣目錄》。  (十三)支持軍工高技術產業發展。編制「十三五」軍工高技術產業項目投資指南,論證支持一批產業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