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戰初期,由於中國志願軍裝備落後,尤其缺乏空軍和防空部隊,美國空軍是非常囂張的,經常駕駛噴氣式戰機,肆無忌憚地轟炸我軍重要的地面目標。
不過,隨著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空軍力量的參戰,這種不對稱的局面被逐漸打破,志願軍飛行員雖然飛行時間不長,但是憑藉著超強的戰鬥意志,接連擊落美軍王牌飛行員,甚至「雙料王牌飛行員」。
那麼,什麼是「雙料王牌飛行員」呢?這是二戰時期和韓戰時期美軍空軍的一個標準,當時美軍規定,擊落五架敵機,就可以稱得上「王牌飛行員」,擊落十架敵機,就是「雙料王牌飛行員」了。
哈羅德·菲希爾就是這樣一個「雙料王牌飛行員」,他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一個農場家庭,自幼酷愛飛行,夢想成為一個飛行員,父親也很支持兒子這個夢想,經常給他購買最新的飛機模型和航空雜誌。
二戰爆發後,菲希爾報名參軍,不過,長官看他五大三粗的,就把他分配到了陸軍,菲希爾別提多洩氣了。
好在菲希爾的長官是個負有責任感的人,他看到菲希爾背包裡塞滿了航空雜誌,對飛行非常痴迷,就主動向上級匯報,建議尊重菲希爾的意願。就這樣,菲希爾又被派到了空軍部隊。
菲希爾確實是個飛行的好材料,很快就掌握了優秀的飛行戰鬥技能,在太平洋戰爭中一舉擊落十多架日軍飛機,成為「雙料王牌飛行員」。
韓戰爆發後,菲希爾再次參戰,負責對中國志願軍空軍的「米格走廊」進行封鎖絞殺。
什麼是「米格走廊」呢?對於現代化戰機而言,朝鮮半島地域狹小,雙方的噴氣式戰鬥機機場一般都不建在朝鮮半島(普通飛機除外),中國志願軍空軍的機場一般都建在遼寧,執行任務時都是從遼寧飛往朝鮮,因此在空中就形成了規律性的軌跡,被美軍稱為「米格走廊」。
為了打擊中國志願軍空軍,美國空軍就調集了最先進的飛機和一大批王牌飛行員,守候在「米格走廊」附近,重點搜尋打擊。
菲希爾作為「雙料王牌飛行員」,自然也不甘落後,先後執行了70多次任務,不過,他肯定想不到,自己會遭遇到一個「剋星」,就是年僅19歲的中國志願軍飛行員韓德彩。
韓德彩1933年出生於安徽鳳陽,1949年3月參加了解放軍,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空軍戰士。
不過,新中國的空軍剛剛起步,訓練條件也非常簡陋,韓德彩僅僅進行過200多個小時的飛行訓練,就被派上了戰場,與進行過幾千個小時實戰的美軍王牌飛行員對決。
但是,就是這明顯不是一個級別選手的較量,卻一次次刷爆了世界空軍戰史記錄,讓美軍驚呼:「中國一夜之間就成為世界空軍強國!」
菲希爾就是在這次戰鬥中被韓德彩擊落的,菲希爾跳傘逃生後,降落在了遼寧。
美軍對飛行員被擊落後如何應付,是有各種條件下的應對策略訓練的,如果是友方領土(如二戰中的中國),他們會教導飛行員向當地人求助,而如果是敵方領土,飛行員也掌握了各種逃匿技能。
因此,菲希爾落地後,遇到一個中國的老百姓,竟然假扮起蘇聯飛行員來。因為蘇聯空軍在韓戰中也有秘密參戰,被擊落也是常有的事,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同樣黃頭髮藍眼睛的美國人和蘇聯人,確實不好分。
菲希爾嘴裡喊著「史達林、毛澤東」的名字,跟這個老百姓熱情地打招呼。不過,這個老百姓也不糊塗,他知道蘇軍飛行員都穿著中國飛行員的衣服,非常質樸,可是這個傢伙身上到處都是五花八門的徽章,就知道他八成是美國人,就給他隨便指了個方向,然後立即跑去向部隊報告。
菲希爾走後,遇到一條小河,就順著小河走,結果沒走多遠就被追上來的中國邊防軍抓獲了。
菲希爾被捕後,也一點不老實,還是尋找機會逃跑。受過特殊逃生訓練就是不一樣,普通人看來沒什麼用處的東西,在這些人眼裡就有特別的價值,菲希爾就在牢房的牆上發現了一個圓圖釘,他就悄悄摳下來,然後用這個圖釘在牆上順著磚縫一點一點地摳,最後竟然被他摳出了一個磚洞,然後是第二塊、第三塊……很快,菲希爾就成功越獄了!
菲希爾逃出去沒多遠,又發現了我軍一個機場,停著許多米格戰鬥機,這傢伙又冒出來一個主意,竟然想偷一架志願軍的飛機!
菲希爾從鐵絲網鑽進去,悄悄向一架飛機摸過去,但是就在快接近飛機時,被哨兵發現了。
這傢伙的心理素質確實很強,面對哨兵,竟然還非常鎮定,又故伎重演,假扮蘇聯飛行員,一邊喊著「史達林」,一邊指著手錶,裝作很著急的樣子。
不過,這套把戲連農民都唬不住,我軍的哨兵更是一眼就識破了,於是,菲希爾又被關進了一個更加嚴密的牢房,再也逃不出去了。
直到幾年後,我國因為要換回科學家錢學森,同意用幾個被俘的美軍飛行員做交換,菲希爾這才回到了美國。
1997年,菲希爾想回到中國看看,就偽造證件,混進了「飛虎隊老兵訪華團」,一起來到了中國。
但是,他沒有想到,我軍負責接待飛虎隊老朋友的,正是當年擊落他的韓德彩,一眼就把他認出來了。
當然,韓德彩將軍對他還是很客氣的,把他當作一個特殊的朋友進行友好接待,還送給他一幅親筆書寫的橫幅,上書「著眼未來」四個大字,讓菲希爾非常感動。
(參考資料:《決戰朝鮮》《韓戰:未曾透露的真相》《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