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臺北法案」或可改變臺海和平 但改不了兩岸統一

2021-02-14 鳳凰網軍事頻道

3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幫助臺灣擴展所謂「國際空間」。蔡英文則對此一大通「感謝」美國主子的肉麻話。

所謂的「臺北法案」,與近年來美國國會通過的其他所謂涉臺法案一樣,是中美戰略博弈加劇背景下,美國加大打「臺灣牌」力度牽制遏制中國發展的產物。

海峽之聲評論員文章指出,說白了,這是美國對中國的一個外交騷擾戰術,通過支持蔡當局及其「臺獨」分裂活動,給中國的發展添堵添亂、製造麻煩,本質是要維護美國的霸權。

當然,中國的發展是要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無意與美國爭霸,但美國卻認定是在挑戰它的霸權。這是美國的想像,是美式霸權邏輯之下的妄想症。

美國自己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卻阻止別的國家與中國建交,這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迫於美國的淫威,這種所謂的「外交賞罰」或許在短期內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這種霸道而荒謬的邏輯無法長期霸凌正義和公理,更無法阻止這些國家對自身正當利益的選擇和追求。美國也曾阻止巴拿馬、索羅門群島等國與蔡當局「斷交」,但鎩羽而歸,就是證明。

如果蔡當局被這個所謂的「臺北法案」衝昏了頭腦,搞出什麼「臺獨」的大動作,那臺灣社會付出的可就不僅僅是金錢,而會是和平。這將是臺灣的災難。所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說:「美國打『臺灣牌』,民進黨當局投懷送抱、甘當棋子,最終損害的是臺海地區的和平,損害的是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的利益。」這絕非官樣文章,而是實實在在的真話。

從全局上和根本上來看,解決臺灣社會經濟、安全和發展等絕大多數問題的鑰匙在於處理好兩岸關係。「臺獨」沒有出路。任何的挾洋自重,企圖依靠外部勢力支持謀求「臺獨」,除了讓臺灣社會付出更多的代價,不會有任何的可能和機會。

臺灣的前途在於兩岸的統一。我們希望這個過程是和平的、歡快的,而不是相反。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臺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並指出「臺獨」分裂活動「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臺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遺憾的是,這種增加統一時痛苦的事,有些人竟天天都在幹。

相關焦點

  • 國臺辦原副主任提議「北平模式」: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正在減小
    文章說,美臺互相利用是導致臺海形勢緊張的根本原因。目前美國的對臺戰略目標也出現重大調整,由原來的儘量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變成現在的蓄意在臺海地區製造軍事緊張局勢;對臺政策上由原來的「不支持臺獨」,改為縱容、鼓勵「臺獨」勢力的分裂活動;對華由原來的「恪守一個中國政策」,變為不斷衝撞一中底線;美臺關係由原來的純民間性質變為準官方、半官方。
  • 川普碰瓷:美國《臺北法案》中文全譯本
    【譯者按】2020年3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臺北法案》。該法案是在1979年美國《臺灣關係法》基礎上進一步「升級」美臺實質政治關係的長臂管轄法律,屬於美國「外交關係法」範疇。該法在確認美臺關係既定政治基礎的同時,進一步從臺灣邦交秩序、美臺經貿關係及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等層面對臺灣的「國家」地位與國際空間予以支持。
  • 美國「臺北法案」旨在消耗遏制中國,蔡英文或將島內民眾推入險境
    美國「臺北法案」的通過進一步證明美國的「一中原則」已經空心化。臺灣蔡英文當局的「仇中親美」和「以疫遏中」政策卻極易將臺海局勢和島內民眾推入危險境地。美國想借臺灣蔡英文當局給中國大陸製造更多麻煩,消耗中國大陸的戰略與外交資源,從而在中美競爭中獲取更多優勢。
  • 臺海問題的幾個要點
    1979年大陸開始改革開放,中美建交,美國國會通過《臺灣關係法》,捍衛美國的勢力範圍,阻止兩岸統一的意圖非常明顯。當然,文字上貌似只是阻止「單方面改變現狀」。這叫布局,落下的棋子,你不能動。你只能圍著它走棋,所以這步棋叫戰略牽制。美國人管這個叫「戰略模糊」。
  • 兩岸已無和平統一可能 臺灣距離被美國推下懸崖還有多遠
    過去的幾個月中,美國軍機軍艦在臺海活動頻次大大增加,解放軍則以「四海軍演」、試射「航母殺手」東風-21彈道飛彈等作為回應,與此同時美臺之間的互動也不斷提升等級,這讓「武統臺灣」成為中國輿論場中的一股巨大聲浪。雖然拜登上臺後打臺灣牌的力度會變小,但兩岸之間「武統」的風險卻並沒有因此發生實質改變。
  • 邱毅:兩岸「沒有壓力下的和平統一」,是沒有可能了
    在議題二「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的討論中,被主持人黃智賢問道「如何看待臺灣現在的狀況,兩岸和平統一是否還有機會」,臺灣文化大學教授邱毅認為,現在兩岸有沒有和平統一的可能,要看「和平統一」的定義是什麼。他進一步表示,如果是「沒有壓力下的和平統一」,是完全沒有可能的,而如果「有壓力之下的和平統一」,他仍然覺得有可能。
  • 《建議》談兩岸統一,為何沒有出現「和平」兩字?
    面對2020年後民進黨將持續執政這一政治現實,《建議》根據臺海形勢的新變化,對涉臺政策規划進行了實事求是的調整,即在初衷不改的基礎上,力所能及地照顧臺灣同胞福祉。■重提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當前,臺海和平的最大威脅就是「臺獨」分裂勢力的分裂活動。因此,堅決遏制「臺獨」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大陸對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 兩岸統一必須回答的七個重大問題!統一時間或已不遠?
    第二問:兩岸統一除武力解決外,其他辦法效果如何?應該說,大陸始終不懈努力的,是爭取兩岸和平統一,始終不停演練的,是確保能夠武力統一。武力統一是保底,武力之外的統一是始終不懈的努力。川普明確說了不可能。對於拜登的態度,開頭我們已經講了,拜登不支持「臺獨」,讓臺灣當局自己看著辦。這也就是說,不可能為了「臺獨」讓美國大兵命喪臺海。怎麼算帳,美國參戰也不划算。這個帳,美國政客們算得清。
  • 兩岸視點 | 當前臺海軍事形勢的基本特點
    【導讀】 現時代的兩岸關係,一方面展示了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快速發展所導致的國際力量對比的根本性改變及其對國際格局的轉折性影響,但另一方面看,當前臺海區域不合時宜地明顯呈現出一種戰爭危機與風險再次升高的面貌。
  • 和平統一臺灣真的已經不可能了嗎?
    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武力優勢和威脅,是臺灣不敢獨立的最核心原因。大陸為了防止臺獨,維持臺海兩岸的和平,就必須對臺灣進行「可信」的武力威脅,讓臺灣相信,你敢獨,我必動武。我們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就是用法律的形式,制定可信的武力威嚇。臺灣越相信大陸會動武,臺海兩岸越能維持和平。
  • 臺海局勢——兩岸統一已箭在弦上
    臺「陸軍司令」訪美,延續了美臺軍事交流逐漸走向臺面的動態,是美國對「一中政策」的進一步背棄。這也是對中國大陸做出的最新挑釁。        臺海局勢的確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危時期,兩岸之間沒有了「九二共識」,中美之間失去了絕大部分戰略協調能力,各方都在做最壞的準備,可以產生緩和的迴旋空間幾近歸零。
  • 兩岸和平之門即將關上?
    拜登政府中國政策的主軸是「競爭、共存、合作」、「挺臺,不反中」,對兩岸政策基調則是:強化臺海現狀,鼓勵兩岸和平對話。
  • 唐永紅:兩岸必然統一 也必須統一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與成就證明: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事實、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兩岸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而國家不斷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強大,乃是兩岸統一的決定性力量。因此,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 美拋臺北法,逼解放軍出手?
    美國猶他州共和黨籍眾議員匡希恆解釋說,「臺北法案」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支持美臺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即表達眾議院的意見:美國貿易代辦署應該與國會協商,尋求機會進一步強化美臺雙邊貿易經濟關係。這一條是整個「臺北法案」的「題眼」,議員們繞了那麼多圈真正想表達的東西,即認為美國應該支持臺灣加強與全世界及印太地區國家的外交和夥伴關係,同時對那些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削弱臺灣安全或繁榮的國家,則應該考慮「改變」美國與那些國家的經濟、安全與外交往來。降低與這些國家的外交部署,並授權其暫停或改變美國對該國的援助,包括軍事金援。
  • "臺灣保證法"的籤署,是霸權主義傳出的信號:意欲阻撓兩岸統一
    美國國會聲稱,美國政府支持臺灣持續針對不對稱戰力、促進臺灣增加防務支出以提供防務戰略的足夠資源、常態化對臺軍售以協助臺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云云。客觀而言,"臺灣保證法"的籤署,是霸權主義試圖在向大陸傳遞一個信號,那就是它會阻撓兩岸統一,而且,不排除使用極端手段,簡言之,可能會武力幹涉。事實上,關於霸權主義對兩岸統一的阻撓,大陸是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的,只是對於其可能的武力幹涉,需要慎重評估。
  • 臺海即將開戰?美國虛張聲勢,臺灣掩耳盜鈴!
    24日,臺軍甚至還進行了一場針對「敵人」攻臺的「實兵不實彈」演習。臺軍與美軍彼此唱和,似乎想營造出一種兩岸即將陷入軍事衝突的緊張氛圍。事實真是如此嗎?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解放軍、美軍、臺軍近期均在臺海區域有所行動,但彼此目的和性質完全不同。
  • 籤署《臺北法案》,軍艦過臺灣海峽,美觸中國底線,中方絕不姑息
    可以說,美國為了遏制打壓中國,已經是不擇手段,而就在最近,美國又對中國「動刀」了。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當地時間3月26日,川普在白宮籤署了所謂的「臺北法案」。據悉,該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採取積極行動,支持臺灣當局強化與印太地區及全球各國的正式外交關係與非正式夥伴關係,並進一步增強美臺經貿關係。
  • 臺灣距離和平統一,還有多遠?
    2016年4月7日,《蘇起:兩岸和平已成臺獨養分》一文(見網際網路),引用了專業、細緻、可信的數據。影響臺獨支持率最大的兩個因素是:1.「大陸會不會打」,2.「美國會不會救」。根據四種不同的問法,支持臺獨的比例差別極大。1.大陸不打、美國會救,臺獨支持率約是80%。
  • 川普籤署的所謂「臺北法案」,能讓民進黨當局笑多久?
    美國的「護臺大法」更是出臺了一部又一部,2016年重申所謂「與臺灣關係法暨『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礎」,2017年通過所謂「臺灣安全法」,2018年通過所謂「臺灣旅行法」「臺灣國際參與法」等……其結果當然是:美國的「挺臺」法案越多,兩岸關係就越惡劣,臺灣的處境就越艱難。
  • 統一臺灣有三條路可走,其中一條路比和平統一更高明!
    美軍猖獗地進行類似行動,不僅是在給臺當局打氣,同時還要不斷製造臺海局勢緊張的氛圍,鼓動臺當局繼續購買武器。美國將臺當局當做自己的提款機,僅在今年,便對臺售賣了6批次的武器裝備!也正因為臺海局勢在美國的不斷挑動下,始終無法平息,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臺海研究》雜誌主編倪永傑,在近期表示,兩岸統一隻剩「上中下」三條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