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奏摺》與日本侵華具體步驟真相

2021-02-18 後沙

     《田中奏摺》現在已經被演化成一個古怪的話題,就是說,原件要是找不到,它就不存在,不存在,也就證明日本對華遂步侵略計劃也不存在,一切都是關東軍少壯派所為(下克上),再不行就是中國軍人挑釁在先。

     日本侵華是一個極其龐大祥盡的計劃,用「下克上」這類鬧劇進行搪塞是可笑而且可恥的。它不僅僅是軍事,更重要的是經濟,最終目終都是掠奪中國資源,奴役中國人民。

   
若槻內閣(1926年一月到1927年四月)之所以垮臺,是因為他的對華政策一直被攻擊為「消極」

1927年日本經濟進入危機時期,銀行破產不斷發生,國內矛盾極其嚴重,加上「南京事件」的刺激,憲政會內閣不得不提出辭職。

四月,政友會總裁田中義一上臺組閣,他主張對中國必須採取「積極政策」所謂積極就是加快實施侵略中國的步伐。


1927年6月27日,召開了「東方會議」軍政財界密商侵華計劃。

7月25日,寫出「田中奏議」(中國叫田中奏摺),

原件至今未被發現,但日本史學家伊豆公夫在《日本小史》中明確了此件的真實性。

國策:先侵略滿蒙,再圖佔中國大陸,最後徵服世界。

那麼我們必須了解日本人具體的執行方法,時間和地點。

8月15日,日本政府召開「大連會議」決議要解決所謂滿蒙懸案。

1929年4月9日在東京召開「對滿蒙策」大會議。


同年,田中義一得力幫手,政會友悍將,南滿鐵道會社副總裁松岡洋右的

《日華在蒙古之經濟合作》,文中提到:

「凡一國對於其國家利源之卓越為他國需要者,若欲為禁臠,不許他國染指,從國際觀之,自啟物議。」(民國外交部白皮書26號)

松岡的話就是《田中奏摺》計劃的赤祼祼寫實。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的某項資源,為日本人所必需,

而中國要禁止交易,那麼國際(日本)必須自動介入。

松岡的話已經非常露骨,他們也是這麼做的。

1930年12月7日,日本拓務省擬定「併吞滿蒙之秘密計劃」

1931年九一八爆發。

經濟計劃,以刺刀大炮開路,這就是歷史的本來面目 

--在1927年到1931年這四年,南京政府是如何應對日本的侵華野心呢?

軍事上,網上已經說得太多,然並卵。

經濟上,蔣介石並非不知道日本人的野心,他有自已的一套措施。

日本自甲午戰爭以來,對華的經濟掠奪主要分上中下三策:

上策:獨資企業

中策:合資企業

下策:借款收息

而當時袁世凱的應對也是三策:

上策:借款付息(中國全資)

中策:合資企業

下策:日本獨資

袁世凱與日本人的較量,限於篇幅本文不述。

南京政府的應對是不斷改法,立法。

1928年8月22日《特準採礦暫行條例》

1929年11月11日,《漁業法》

1930年6月30日《土地法》

特別是1930年5月26日的《礦業法》對外國(日本)合作礦企處處設限。

九一八爆發後到1935年,南京立法院乾脆以決議案明確:

凡公營事業,為保主權,絕對排斥外資。

合資企業在當時情況下,是掠奪中國財富的最佳途徑。

南京政府的限制自然會激起日本人強烈反應,

事實上這四年,合法新開的中日合辦企業只有一家,就是「泰榆電燈公司」位於山海關。

然而在合法之外,南京官僚有法不行,有令不依。

日本人通過行賄方式,也達到了自已不少目的。

1930年春,日本人要開辦「北平屠獸場」,

以合資名義進行申報,但卻被南京政府「極度幹預」沒能稱心如意。

  這樣,日方創辦者伊丹密會了牛羊豬三業總會長王月樵,

請王帶錢去擺平中國政府審批部門,王月樵找到了億成銀號經理楊繼三,楊繼三是河北省主席商震的心腹(商震有銀號乾股),

通過這條線,搭上了北平老市長何其鞏,再由何其鞏找到了孔祥熙,事情終於搞定。

    以上只是南京政權腐敗無可救藥的一個小案例,民國政府敗亡也是早晚的事。

日本人按計劃行事

《田中奏摺》頭一步就是侵略滿蒙,關於日本在東北軍事經濟布局,已經有很多論述。

本文簡單提下在蒙古的策略和行動。

田中義一認為,要完整實施計劃必須拉攏蒙古王公,

田中曾以福島關東長官的女兒為例,說道:

以金枝玉葉之軀,為未開化民族之顧問。

所謂顧問,就是在圖什葉圖王府內幹些苟且之事。

進而,安插十九名「退役軍官」進駐王府協理事務,

主要將內蒙古的墾殖,畜牧,羊毛等產業進行合辦控制。

對其它王府也是這麼做。

圖什葉圖王府順便說下,它很大很大,有護城河。

建府時,活埋了八十一名9歲男童,以強風水。

原位置在科爾沁右翼中旗巴彥呼舒鎮東北20公裡的代欽塔拉。

反四舊時,被直接鏟為平地。

在蒙古墾水田,修牧場,種米糧,畜毛皮,

就是為了備充軍資,待時機一到,我們也知道日本人想幹嘛。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全面侵華決非臨時起意,它是個必然的過程。

南京政府法令的限制雖然不嚴格,但日本人受得了嗎?

1930年3月11日,天津總領事岡本武三密報北平公使館書記官矢野真說:

目下正是中國方面對日華合辦事業極度幹涉的時侯。

再轉報東京。東京方面已經開始迫不及待的要發動戰爭。

----

九一八爆發後,日本人如何為自已開脫?

他們用關東軍我行我素來開脫嗎?

用少壯派軍官下克上來開脫嗎?

當然不會這麼蠢。

只要是正常中國人沒有人會信這個。

回到1931年那個悲慘的年份。

日本人在攻佔東北後,發動了極其強大的宣傳攻勢,為自已的暴行找理由。

1931年10月3日,日本外交人員在上海《大美晚報》

刊載所謂「五十三懸案真相」為九一八事變找藉口。

以中國壓迫合辦企業作為發動戰爭的依據,

日本史學界也一直以此作為背景來論述九一八事變。(可見合辦企業對日本何等重要)

五十三懸案,無法在一文中盡述。

摘取幾個案子,讓大家過目一下。

一,《滿鐵沿線礦山經營案》

日方理由:依中日(晚清及北洋時代)協約,沿線礦山,須有中日合辦。但南京政府背棄約定,將青城子,牛心臺等各礦山佔為國有。

真相:

牛心臺礦是華商李景明與日商石本貫太郎合辦,經營不善,

官方從未介入,更不可能補償日方。

青城子礦離安奉鐵路線最近也有一百二十裡,根本不能算是沿線。

森峰銅礦,日方以合資之名,私採附近鉛,銀兩礦,違規在先。

田什府煤礦離本溪車站一百八十時,也算不得沿線。

二,中方《妨礙弓長嶺運礦鐵路鋪設》

日方理由:根據1918年合同,日方有權鋪設延伸運礦支線。

真相:合同只限運礦鐵道鋪設,日方卻想連接至南滿鐵路作為「給養線」與合同本意「運礦」目的完全違背。

三《中國不給日本粘土購買權》

日方理由:復洲灣粘土礦業公司,突然被撤銷許可證。

中方違背原合資企業合同。

真相:復洲灣粘土礦,由華商周文富設辦(官督民辦),

周文富為利所誘,與日方株式會社私訂契約,倒賣國有礦產。撤證捕人,天經地義。

四,《本溪湖石炭礦被強收案》

日方理由:日商與華商有合同在先,向來本份經營,該礦1929被東北軍強收。

真相:按《礦業暫行條例》任何人未經南京政府批准,不得開採,本溪地主與日商私訂合同,擅自開採近十年之久。國軍強收與日方何幹?

……

案子數不勝數,這些合辦企業,個個都是扎在中國人民血管上的吸管。

南京政府並不反對商業合資企業,

但這些礦山,鐵路,能源事關國家命脈,一旦要擠開日本人,

他們就說你是壞蛋,就要動刀動槍。

最後說下商業合資企業。

日本人經商很厲害?對吧,這是我們的印像,

其實當年他們在中國多如牛毛的商業企業,從北到南基本都是虧的。

上海呢?安部幸之助的東亞蛋粉株式會社(破產),

寶山玻璃(破產)

尾崎敬義的東華造船鐵工株式會社(解散)

樟腦會社(停業),

大阪系的東華紡織會社幾經易手,終於熬到918爆發,滿血復活。

日本人很講信用對吧?這也是我們被灌輸過思想。

舉個粟子:

大阪系島德藏開辦的上海交易所,1926年居然關門跑路,

英法德美俄各國看得目瞪口呆,證券業恥辱莫過於此。

日本人的信用都臭了街了。

現在他們有錢了,天天找人美化自已,一個國家進步了是好事。

但作為中國人一定要知道,我們也在進步。

醜化自已,美化別人。這是對後代子孫犯罪。

人微言輕,盡力而寫。

2016年3月14日。

相關焦點

  • 【知史】日本侵華綱領《田中奏摺》出臺始末
    這段猖狂的侵略「宣言」,出自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1927年,日本田中內閣炮製的這份《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歷來被看做日本侵華的「綱領性文件」。八十多年前,一位愛國志士冒著生命危險,將這份日本機密文件公諸於世,使世人得以窺見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
  • 《田中奏摺》曝光始末:中國義士入日皇宮「盜取」
    圖註:左,田中奏摺當年在中國傳播的一個刊本;右,田中義一  《田中奏摺》是日本侵華的黑計劃,因而是日本政府的最高機密
  • 民國十大奇案之《田中奏摺》事件,一場經典的諜戰大片
    對於當年侵華的戰爭,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從「盧溝橋」事變開始的。但是戰爭,絕對不是說打就打起來的,也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注意,而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預謀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在戰爭發生之前,著名的【田中奏摺】事件!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題:中日情報戰】《田中奏摺》曝光始末
      1927年,日本田中內閣炮製了一份《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歷來被看做日本侵華的「綱領性文件」。
  • 【短史記】最詭異難解的日本侵華謎案
  • 日本延續四百年的侵華戰略
    四、從對華「二十一條」到「田中奏摺」出籠 1.日本通過擴張主義戰爭逐步將中國納入其主權線和利益線勢力範圍之中。隨著日本對外侵略的「大陸政策」的確立,「主權線」和「利益線」範圍不斷向外延伸和擴張,侵略中國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目標和對象。日本迫使清政府籤訂割地賠銀的《馬關條約》後,日軍佔領臺灣全島。1898年日本又強行將福建劃為其勢力範圍。
  • 歷史丨挑起全面侵華戰爭是日本法西斯的既定戰略
    但是,一直以來,日方卻借「研究」之名,提出所謂盧溝橋事變「偶發論」「第一槍之爭」等,試圖攪渾原本清澈的歷史湖水,掀起掩蓋真相的歷史塵埃。對於日方類似混淆視聽的謬論,必須堅決予以澄清批駁,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 「黃俄羅斯」計劃和日本的「大陸政策」,到底誰對中國的野心更大
    沙皇一家日本「大陸政策」日本的「大陸政策」在歷史上其實出現過兩次,早在豐臣秀吉時代,日本就開始窺視朝鮮等國的領土。但日本「大陸政策」真正的成熟時期其實是在19世紀80年代,第一次實施這個政策是在甲午戰爭中。
  • 王廣濤 | 中日關係通史書寫的價值與責任——評傅高義《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
    傅高義在書中強調日本侵華,既不是日本人的本性使然,亦沒有一個精心設計的計劃,只是一段偶然的歷史。但理解歷史中的偶然性往往有多個維度,如果僅就微觀的歷史事件而言,其發生確實具有偶然性的因素。但是,在事態擴大化並最終演變成為戰爭的過程中,偶然性還能解釋這一切嗎? 該書不止一次地討論了日本侵華的非計劃性和偶然性。
  • 獨家策劃丨臺灣光復70周年:不能不說的真相【視頻特輯】
    這期會刊的醫國之心昭然,被日本警局全部沒收。日本臺灣總督不允許臺灣民眾有中華民族意識和文化自覺。1929年10月28日於日本西京(京都)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太平洋會議」上,發生了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來自中國東北的閻寶航公布了英文版的《田中奏摺》,「欲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中國」,即出自於此,向世界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野心。日本當局聞訊後慌忙予以否認。
  • 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日本關東軍為何選擇了「九一八」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的標誌性開端,是野心勃勃的日本法西斯妄圖稱霸亞洲進而控制整個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戰略步驟。
  • 918·真相|「九一八」,不能不知的8個歷史真相
    這天晚上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第三中隊所屬的河本末守中尉率其部下,經過長時間密謀和精心策劃,炸毀了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南滿鐵路,栽贓嫁禍於中國守軍。以此為藉口,日本關東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炮轟瀋陽北大營和兵工廠,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日本帝國2
    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就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係」。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中國。」從而確立了以「滿蒙」為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
  •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日本為何總是以戰爭賭國運
    日本史書《日本書記》編造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的建都詔書,內稱:「兼六合以開都,掩八紘而為宇。」1903 年,日本「國柱會」成員田中智學把神武天皇「掩八紘而為宇」之語概括為「八紘一宇」,宣示日本為統一全世界的霸主。1940 年 7 月 26 日,日本近衛內閣制定《基本國策綱要》,聲言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八紘一宇」被寫入其中並正式成為日本的國家目標。
  • 【罄竹難書】日本侵華檔案公布
    吉林省是日本侵華戰爭災難深重的省份之一,由於長春曾是偽滿洲國「國都」,戰後截獲了大量日本侵華檔案。檔案內容涉及經濟、政治、軍事、交通等方面,區域涉及華中、華北、東北、東南亞等地。檔案從內容到形式、從記事到行文都比較規範、嚴密、有序,如《通信檢閱月報》詳細記錄了信件的時間、發信人、收信人、信件內容摘要、具體處置意見等,較為完整翔實。  新發掘日本侵華檔案具有特殊價值。這批檔案是日本在侵華過程中自己形成的,真實記錄了日本侵華的各種活動。
  • 【周末讀史】吉林省新發掘日本侵華檔案:檔案還原歷史真相
    編者按:吉林省是日本侵華戰爭災難深重的省份之一,由於長春曾是偽滿洲國「國都」,戰後截獲了大量日本侵華檔案。
  • 二戰時日本到底有多壞?一個細節暴露它的本性:簡直就是無恥之尤
    二戰時日本到底有多壞?一個細節暴露它的本性:簡直就是無恥之尤日本關東軍在1931年9月18日的時候,在東北地區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從「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就開始走上了侵華的道路。在這次的事變之後,短短幾年的時間裡,中國東北大部分的地區就已經被日軍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