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米格-29M2戰鬥機曝光 米格重返阿市場

2021-02-24 國際防務評論

2月2日,根據國外社交媒體報導,米格航空集團將於近日向阿爾及利亞移交第二批米格-29M2戰鬥機,這也是阿爾及利亞新購米格-29戰鬥機的首度曝光。2020年10月,俄羅斯曾以海運的方式,在港口城市瓦赫蘭將首批米格-29M2交付阿空軍,隨後這些飛機以陸路方式運抵阿空軍第193航空大修廠組裝。然而遺憾的是,媒體至今未拍攝到相關照片。2019年7月莫斯科航展上,阿空軍與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籤署了整套出口合同,包括14架米格-29M/M2和16架蘇-30MKA。這筆合同的具體數額不詳,但被認為是米格公司重返阿市場以及戰鬥機生產線能否延續的關鍵。


2月2日外國自媒體在俄羅斯拍攝的照片,圖中可見編號為FB-99的米格-29M2戰鬥機,機尾有阿爾及利亞空軍機徽。


2006年3月,阿爾及利亞曾與俄羅斯籤署34架米格-29SMT戰鬥機採購協議,然而交付後,阿空軍認為米格-29SMT無法達到設計指標,因此2008年取消了採購合同,並且將已經到貨的15架退還。阿爾及利亞隨後又與俄重新達成協議,並用16架蘇-30MKA替換之前的合同。這批退貨的米格-29SMT被轉交俄羅斯空軍。2019年俄空天部隊的米格-29SMT退出一線單位。2020年部分退役的米格-29被轉交給俄羅斯私營安保公司「華格納」,並且部署到利比亞戰場。


外界普遍認為,米格-29M2能夠重返阿爾及利亞市場,除了全新設計的M/M2要比在舊型號基礎上「小打小鬧」升級的SMT性能更好外,埃及空軍的「推銷和示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阿爾及利亞的M/M2與埃及採購的型號完全相同,並且在埃及空軍的要求下進行了改進,未來雙方還會共同訓練並分攤一部分改裝費用。


圖為被阿爾及利亞退回的米格-29SMT(9.17),可見其高聳的背脊,內裝增大的油箱,儘管航程增加,但飛機超重,操控性無法達到設計指標,加上空地武器系統整合困難,導致這款型號被俄方放棄。


2020年年末,曾有媒體報導由於疫情影響,阿方可能無法執行蘇-30戰鬥機合同,或者延期支付採購費用。目前,至少有四架阿方規格的蘇-30MKA在蘇霍伊集團的伊爾庫斯克航空廠組裝。本世紀以來,阿爾及利亞進口了大量俄軍用飛機,包括58架蘇-30MKA戰鬥機,16架雅克-130高級教練機,42架米-28NE攻擊直升機以及14架米-26T重型運輸直升機。航空裝備佔到了俄羅斯對阿爾及利亞出口的60%,是俄對阿軍售最重要的產品。2020年12月,俄技集團宣布阿爾及利亞將斥資20億美元採購14架蘇-57戰鬥機,成為首個國外用戶。


相關焦點

  • 米格-23戰鬥機
    米格-23戰鬥機是前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也是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掛帥的項目。米格-23戰鬥機有三種主要改型,其中米格-23是原型機;C/MΦ型是制空型;У型是雙座教練機;MC是C型的出口型。
  • 米格-29「支點」戰鬥機傳奇(二)——「支點」的進化
    隨後「支點」80年代下半葉又進行了一次升級,也就是米格-29S 9-13S。該機於1989年1月首飛,該機通過增加兩個1150升的翼下副油箱來部分解決了航程不足的問題,最大轉場航程達到2900公裡。  9-13S還升級了新型N019M「黃玉-M」雷達,針對戰鬥機大小目標的迎頭探測距離提高到100公裡,具有追10打2的能力,並提高了抗有源雷達幹擾的能力。
  • 米格-25戰鬥機,蘇聯人用簡陋的技術實現了不可思議的性能
    以色列飛行員只能眼看著米格-25閃著巨大的「尾燈」飛的比飛彈還快!雖然事後曝光這架米格-25發動機已經損毀,但飛行員早已經回到了埃及基地。    而米格-25轟炸型號米格-25RB原型機在試飛過程中曾經創下了人類航空史上最高高度和最大速度下投放炸彈的記錄,投彈高度為20,000米,投彈速度為馬赫2.5,創紀錄飛行員為阿維亞德-法斯託維茲。    衍生型號    米格-25,高空高速截擊型,主要裝備前蘇軍,還輸出到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
  • 諜戰米格──美國搜集米格戰鬥機的故事
    美國空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其他的間諜機構搜集並分析了這些情報,其中包括這些米格戰鬥機是在哪裡生產的、它們的產量是多少、具體的生產過程是什麼、飛機的技術特點如何,以及米格戰鬥機的部署、操縱、作戰和對外軍售或轉交的情況。
  • 重生的支點,米格-35戰鬥機
    米格-35是著名戰鬥機米格-29的最新改型,也是俄羅斯空天軍(RuASF)在2015年成立之後投資的第一個大型項目。  2017年1月26日,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公司(UAC)總裁尤裡·斯柳薩正式公布了米格-35戰鬥機。UAC公司總設計師謝爾蓋·科羅特科夫和RSK米格公司首席試飛員米哈伊爾·貝利亞夫與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視頻會議,匯報了米格-35項目的進展。
  • 一代傳奇,米格15戰鬥機!
    米格15戰鬥機是20世紀40年代末期,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成功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1947年6月首飛成功,1948年批量生產。
  • 米格戰鬥機究竟為什麼沒落了?
    而作為當時蘇聯的主力航空裝備的伊15、伊16組合全面壓制德國的亨克爾51戰鬥機,迫使德國加快梅塞施密特109型戰鬥機(即後來打遍二戰全場的梅109戰鬥機,也稱BF109)的研製與試飛過程。,成為二戰蘇聯生產最多的戰鬥機系列;初出茅廬的米格則設計出了高空性能近乎變態的米格3戰鬥機;伊柳辛設計局的伊爾2強擊機對地性能十分出色,被德軍稱為黑死神……後來大放異彩的蘇霍伊則只有一款不太成功的蘇2攻擊機曾短暫投入量產。
  • 戰鬥機中的馬謖,米格23!
    而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歷史上有一種主力戰鬥機。居然也基本符合「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標準,這就是米格23戰鬥機。言過其實的本意,當然是馬謖喜歡說大話;說大話的同時又喜歡自我表現,但是最終結果都證明超出了馬謖的真實能力。這裡也用言過其實說一種戰鬥機;倒不是說戰鬥機可以自己說大話突出自己。
  • 超級米格戰鬥機特點!
    超級米格戰鬥機飛行航程性能:大氣層內最高飛行速度7馬赫,大氣層外飛行速度一個小時可以環繞地球一圈,任意地點起飛,半個小時內可以抵達全球任何一個角落
  • 米格-29「支點」進化論(三)——最後的「支點」米格-35
    2015年12月1日,俄羅斯海軍在亞速海畔的葉伊斯克專門組建了裝備米格-29K的第100獨立艦載戰鬥機航空團,該團未來會遷往一個永久駐地,可能是蒙切戈爾斯克。2016年8月8日,第100團團長弗拉基米爾·科庫林駕駛米格-29KR首次降落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
  • 被謠言埋沒的戰鬥機,米格-23戰鬥機一樣有戰果
    不過,總體而言,米格-23的表現並不出色,甚至有些戰鬥還不如米格-21表現出彩。米格-23戰鬥機存在的"先天不足"就是說,由於在研製米格-23的時候,蘇聯的電子工業特別是自動化系統非常落後,儘管米格-23戰鬥機採用了可變後掠翼的設計,但是卻不能很好的發揮可變後掠翼的優勢。
  • 扒一扒蘇聯米格戰鬥機家族譜
    米格-15戰鬥機由米格設計局設計,北約給予的綽號是「柴捆(Fagot)」,是蘇聯第一代戰機的代表。據統計,米格-15戰鬥機各型機總產量超過16500架,是蘇聯製造數量最大的噴氣式飛機。它是基於米格-15戰鬥機的經驗研製的。此款戰機除了蘇聯以外還授權大量共產主義國家進行量產因此有眾多不同的衍生型,例如米格-17(米格-17F、米格-17P、米格-17PF、米格-17PFU等)它後來被米格-19戰鬥機取代。我國仿製的米格-17稱為殲-5。
  • 米格-29「支點」戰鬥機傳奇(三)——最後的「支點」戰鬥機
    1984年才啟動,米格設計局開始為蘇聯海軍的新一代1143.5級航空母艦研製米格-29K(9-31)艦載戰鬥機。米格-35  在研製米格-29M的同期,米格公司還推出了雙座型米格-29MRCA「產品9-15D」,作為單雙座共形多用途戰鬥機參與12年前的印度MMRCA中型多用途戰鬥機招標。2005年,米格公司將自籌資金製造的米格-29MRCA驗證機稱為米格-35,面向出口客戶。
  • 外軍 米格-25:一個不朽的傳奇
    至此,西方發現米格-25並非他們想像的「全能戰鬥機」,而是一種獨特的高空高速專用截擊機。米格-25的鋼結構讓西方匪夷所思,落後的電子管技術更讓西方深刻了解了蘇聯電子技術的滯後,而別連科的口供也證明了米格-25截擊型帶飛彈高速飛行時,仍存在穩定性問題,所以截擊型達不到偵察型3.2馬赫的速度。
  • 米格設計局唯一的攻擊機,米格-27,比原版米格-23更受歡迎
    儘管米格-23戰鬥機相對於前代的米格-21而言,具備了更強的作戰性能,但是由於其"出道"太晚,一出現就明顯落後於美國的F-15、F-16等第四代戰鬥機
  • 米格29和米格31都是戰鬥機,為何命運不同?這裡告訴你答案
    嚴格來說,米格-31不是戰鬥機,準確來說是種截擊機,用途非常單一,就是利用其大航程高速度,在前蘇聯的防空體系中負責遠程攔截敵方高空
  • 佩刀與米格,來自美國的F-86戰鬥機
    在F-86戰鬥機定型之後,美國空軍馬上下了訂單,並將F-86戰鬥機投入到了朝鮮戰場上。在1950年12月17日,下屬於美國空軍的一架F-86A戰鬥機在朝鮮戰場上擊落了一架米格-15戰鬥機,至此,「佩刀」和「米格」之間的彼此徵戰就此開始。
  • 一代傳奇,米格戰鬥機究竟為什麼沒落了?
    ▲雅克-9戰鬥機初出茅廬的米格則設計出了高空性能近乎變態的米格3戰鬥機;二戰後,蘇聯空軍的裝備序列中,除了常青樹圖波列夫依然統治轟炸機領域以外,戰鬥機領域則成為了米格和後起之秀蘇霍伊的天下。▲米格-25截擊機在米格戰鬥機大殺四方的時候,戰鬥機體系配合依然存在。
  • 高空永遠的神—米格-31「獵狐犬」
    籤署的其中一份合同是升級能夠攜帶「Kinzhal」Kh-47M2高超音速飛彈的 米格-31K 截擊機。該型飛彈是作為遠程戰略性武器而曝光的,據稱其射程超過2 000公裡,速度超過10馬赫,並有能力在攜帶常規和核彈頭突破現有任何的防空體系。Kh-47M2飛彈的原型是俄羅斯標誌性的「伊斯坎德-M」短程彈道飛彈。
  • 【穿越60年】中國製造的米格戰鬥機
    這是一篇來自1987年第3期《航空知識》的文章,題目為《中國製造的米格戰鬥機》。時隔30餘年,在《航空知識》60年之際,我們重新找出這篇文章,再回頭看一看當年的中國。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的殲-6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部隊是遠東地區最大的一支空中武裝力量,人員約有25萬,戰鬥機和轟炸機等軍用機多達3800架。中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名叫殲6,是中國製造的米格-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