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百萬年,中國核廢料去哪了?

2021-02-25 華山穹劍
1986年4年26日,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核能的潘多拉魔盒打開,敲響了前蘇聯第一聲喪鐘。


公眾對核電站有顧慮,大多是因為擔心發生車諾比一樣的核洩漏。然而,相對於百分之一(或許更低)概率的核洩漏,百分百存在、放射性汙染可達十萬甚至百萬年的致命核廢料,才是核電站安全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年產600噸,中國核廢料「無處安放」

作為中國唯一的動力堆乏燃料元件後處理中間試驗廠,中核404公司一直披著神秘的面紗,近來才逐漸為人所知。這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乏燃料處置場,僅僅是中國核廢料處置的其中一環。

其他環節的情勢同樣複雜。中低放固體廢物暫存庫超期服役,面臨庫滿大限,中低放廢物處置場選址長年懸置,高放廢物處置場遙遙無期,中國的核廢料正面臨「無處安放」的尷尬境地。


二、按「危險」程度,核廢料分成兩類

按照放射性的高低,核廢料分為高放和中低放兩類,處理方式各有不同。




三、「誰都不想要廁所」,各地上項目拒要處置場

目前,中國在建的核電機組數量是世界第一(點擊「閱讀原文」,查查哪家核電站離你最近),然而,和核電站休戚相關的廢料處置場建設,卻相形見絀。

有專家把這種搶著上核電項目但堅決不要處置場的心態,形容為「誰都不想要廁所」。

國家原計劃建設西南、西北、華東、華南、北方五個中低放廢物區域處置場,但建成的只有兩個:位於廣東大亞灣的北龍處置場和位於甘肅404廠的西北處置場。位於四川的飛鳳山處置場(西南處置場)正處在建設階段。

西南處置場場址821廠本就是用了幾十年的軍工基地,和404廠一樣,選址時避免了巨大爭議。但據了解,四川省也只同意接受省內核廢物。

這些處置廠佔地20-50萬立方米不等,附近設置幾十平方公裡的安全屏障,有300年~500年的隔離期。


如圖所示,目前接收核電站中低放廢物的實際只有廣東北龍處置場,並且只接受本省核廢物。浙江、江蘇、福建、海南、廣西、遼寧等省份均有核電站運營,這些核廢物咋辦?

其他核電站由於運營時間較短,站內的暫存庫尚能堅持,投運30餘年的秦山核電站,其暫存庫已是強弩之末。據媒體報導,2015年是秦山核電站中低放固體廢物暫存庫滿容的「大限」,但計劃中的華東中低放廢物處置場仍選址未定。針對這個問題,秦山核電站正在建造乏燃料乾式貯存設施,以延長乏燃料在廠區內的暫存時間。

為了打破僵局,目前國防科工局和環保部核安全局有意讓核電項目上馬與廢物處置場建設掛鈎。即想上項目,就必須接受處置場。

四、多個核電站水池飽和,高放處置場建設刻不容緩

相較於中低放廢物,放射性汙染可達百萬年的高放廢物,更能引發公眾對核電成本和環境影響的疑慮。    

乏燃料需要先離堆貯存,在核電站的水池裡呆上十幾二十年,消耗掉殘餘熱量,然後送到後處理廠回收固化,最後才能埋入地下。

中國最早的核電站運營於上世紀90年代,大多數高放核廢料仍躺在核電站的乏燃料水池裡,高放廢物的處置場似乎不用太過著急。

但現狀是,多個核電站的乏燃料水池已經快盛不下了。大亞灣核電廠乏燃料水池已經飽和,2013年6月開始,大亞灣核電站只能將乏燃料轉運至嶺澳核電站處理。

國內另一個投運較久的百萬千瓦核電基地田灣核電站也存在類似問題,預計在2016年第9次換料大修之後,將達到乏燃料水池存放上限。乏燃料後處理廠和高放處置場的建設刻不容緩。

五、三層防護,最危險的廢料「入土為安」

高放廢物的輻射長達十萬乃至百萬年,埋進地下真的可以保證安全嗎?萬一遇到地震怎麼辦?會不會汙染地下水?

專家在選址時都會考慮這些因素,核廢料會經過層層隔離,才能埋入地質條件穩定的「墳墓」。理論上來說,專門建設的放射性廢物處置庫必然比天然的鈾礦床更加安全。


2000年,中國的高放廢物處置場在甘肅北山開始鑽孔,目前打了19個鑽孔,打孔平均成本在120萬元。然而,數據的採集還遠遠不夠,國外有的處置庫,打了上千個鑽孔,美國的高放處置場尤卡山預計花費將超過960億美元。

至2020年,中國核電站的全壽命周期,產生的乏燃料將達到13.8萬噸。按全球核廢料處理50.12萬美元/噸的平均成本,處置資金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核廢料的埋葬,漫長而昂貴。

文字來源:鳳凰網 (ID :ifeng-news) l 資料來源:南方能源觀察、鳳凰周刊、中國環境報、南方周末等

華山穹劍——時政分析、軍情解讀、國際縱橫、歷史回眸,國人關注的微信大號。我們每日將提供您喜愛的精品薈萃。

【敬請關注公眾號:華山穹劍】

相關焦點

  • 運往中國的西方核廢料
    除了這三座核電站之外,人類還有433座核電站的核廢料都無處可去,早晚面臨洩露。所以,說核電是人類自有史以來所遭遇的最大不幸,應該不算為過。半個世紀以前,西方國家對核電無知無畏,比我們更早遭遇了「人類自有史以來最大的不幸」,現在他們不但不給中國提個醒,反而要坑著中國往糞坑裡跳,安的什麼心?
  • 為什麼全世界的核廢料要運往俄羅斯?
    (2)廠外幹貯:乏燃料棒經過幾年水池冷卻到一個程度,會裝桶隔絕輻射,移出核電站,到室外或室內幹貯場,以流通空氣冷卻。幹貯這階段可能要維持幾十年。(3)再處理後進行幹貯:乏燃料棒送去再處理,再處理產生的核廢料做玻璃化之後,運到幹貯場,以流通空氣冷卻,幹貯數十年到一百年。
  • 核廢料的前世與今生
    但歷史上兩次重大的核電站輻射洩漏事故,1986的烏克蘭車諾比事件和2011年的日本福島事件,對人類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對經濟造成了巨大損失並引起了全球恐慌。但我們也不用談核色變,應該理性地看待併合理利用核能。近期發生的日本向太平洋傾倒核廢水事件,再次引起國際社會對於核廢料的的廣泛關注。那麼,核廢料究竟由何而來?應該如何安全處置?
  • 核廢料處理到底有多難?世界各國核廢料處理一覽
    核廢料爆炸不是沒有發生過,1957年俄羅斯南部車里雅賓斯克州的鈽基地,就出過一次核廢料的爆炸事故,這次爆炸導致雅賓斯克州的鈽基地周圍2600平方公裡變成無人區。核廢料具有極強的放射性,而且其半衰期長達數萬年、幾十萬年,也就是說這些核廢料在幾十萬年後還能傷害人類和環境,所以如何安全永久的處理核廢料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這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安全永久的處理核廢料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稱為安全,也僅僅是安全。
  • 中國核廢料是如何處理的?美日高價購買核心技術,卻被果斷拒絕!
    核廢料和別的垃圾不同,對人類的傷害是非常恐怖的,這些核輻射如果要自然消除,需要經過上萬年的時間。如何安全地處理核廢料,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的頭等大事,很多國家包括美日高價想購買我國核心技術,卻被果斷拒絕,那麼我國的核廢料是如何處理的呢?有什麼特殊的技術嗎?
  • 如何存放核廢料?不鏽鋼桶或非最佳選擇
    用過核燃料是指經受過放射線照射、使用過的核燃料,這些燃料無法繼續維持核反應,但依然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如何處理核廢料皆是各國十分頭疼的問題。用過的核燃料剛從反應器取出時,由於含有較高的餘熱與放射性,故第一階段先採用水池溼式貯存,待冷卻一段時間後,第二階段再移到戶外的乾式貯存設施繼續貯存,以空氣自然對流冷卻方式排除餘熱,不需要冷卻水循環動力,也可解決燃料池塞不下、避免水侵蝕金屬密封等問題,待 40 年後再進入最後階段,回收處理鈾與鈽等可利用的物質,或建造最終處置場,永久處置用過核燃料。
  • 驚傳外商曾在臺灣海域傾倒20萬桶核廢料
    其中一份被認為「特殊重大」的資料顯示,根據軍情局2004年4月21日的報告,一名名叫柯梅利歐(Giorgio Comerio)的海運商涉嫌將朝鮮核廢料偷運到臺灣海域傾倒,藉此賺取暴利。這份報告中指出,義大利商人柯梅利歐涉嫌偷運核廢料、走私武器賺取暴利。
  • 1947年之後的兩年時間內,抗日名將薛嶽為啥缺席內戰?他去哪了?
    在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之中,中日戰場上出現了無數的抗日名將,他們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為國家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給予日本軍隊沉痛的打擊,要是說起在這些抗日名將中殲滅日本人最多的將軍
  • 一本新書詳述美國核廢料對太平洋島嶼造成的損害後,民眾憤怒情緒高漲 | 環球時報英文版
    中國官員和專家敦促美國反思其所造成的損害,以及其一再拒絕加入國際安全努力的行為以及環境。馬紹爾群島位於夏威夷和澳大利亞之間,在它的一些環礁被核廢料汙染並因此導致當地居民無法居住後,仍然受到美國原子試驗的影響。
  • 馬航370到底去了哪?
    如果你要問本世紀最大未解之謎是哪一件?
  • 卡爾文森號航母去哪了?還去朝鮮嗎?
    請點擊上方「人生茶館」↑↑↑,立即「關注」航億葦公眾號2017年4月11日前後,在美國川普總統
  • 卸任後,耿爽去哪了?最新消息:他正式履新!
    卸任後,耿爽去哪了?最新消息:他正式履新!07-07 2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7月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大使向聯合國秘書處遞交全權證書
  • 協和飛機你要去哪?
    2003年10月24日,英航的協和客機結束其最後一次飛行,從此協和飛機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執飛此次告別航班的協和飛機註冊號為G-BOAF,之後它就一直停靠在布里斯托這座機場,一待就是13年。在布里斯托,協和飛機沒有棚子為其遮擋風吹日曬,經典老兵有點悲傷!時隔13年,這架協和飛機終於又動起來了!
  • 臺F16到底去了哪?蔡英文慌了!
    臺灣這些年摔過不少飛機。今年10月29日,一架古董級的F5戰鬥機就因為發生故障在臺灣近海墜毀,飛機員雖然及時跳傘但還是身亡。當時這架老古董出事後,民進黨議員居然甩鍋給馬英九,說他執政8年沒有買一架教練機,把馬娘娘氣得左邊大右邊小,說現在事故原因還沒調查清楚你就怪我了?
  • 崑崙關戰役,中國空軍去哪了?(之一)
    當敵軍飛機在崑崙關上空肆虐的時候,曾在抗戰之初驚豔藍天的中國空軍,去哪裡了?崑崙關戰役,中國空軍有沒有參加?   有。效果不大,主要還是陸軍攻堅。但空軍盡力了。 一、一盤大棋 事實上,對於南寧會戰(當時就叫南寧會戰),中國空軍的參戰熱情,並不比陸軍少。
  • 崑崙關戰役,中國空軍去哪了?(之五)
    一架志願隊轟炸機率先飛去偵察,確認視度不良,轟炸機隊沒有出動。1月7日中午,南寧雲開霧散。中方9架轟炸機起飛升空,人字形編隊,一直在極限高度飛行,領航員雙足凍傷。機群先飛到左右江合流點,再轉身飛向南寧市區。不知何因,機群沒有進入機場轟炸,而是在市區北部公路交叉點附近的日軍據點投下炸彈,匆匆返航。回航時因地面有霧,轟炸機隊迷航,不過還好,轟炸機隊飛經蒙山、灌陽、冷水灘後,飛返秧塘機場。
  • 勝利迴響 抗日戰爭中國的海軍哪去了?
    中國海軍是近代軍隊建設中最令人嘆息、最感可悲的兵種。自甲午戰爭後,中國海軍損失慘重一直沒有恢復無氣。後來在內戰中,國內各派軍閥都把海軍當成別動隊,卻沒有錢發展海軍。南北軍閥所用的海軍,都是清朝留來的那些軍艦,而且大多年久失修。
  • 從2038年開始,看到這個方形矩陣請繞道走
    而在和平年代,核電站雖然能提供比化石燃料更為清潔的能源,但是核廢料的處理卻是一個難題,核廢料的輻射性將持續成千上萬年。根據世界核協會(WNA)的資料,美國、英國、日本、荷蘭等國家目前允許將低放射性廢物(LLW)埋在靠近地表的地方(幾十米深處)。未來人如果因為看不懂警告,打開了潘多拉之盒該怎麼辦?未來人看不懂現代的文字並不是一件笑談。
  • 前有殲8,後有殲10,神秘的殲9哪去了?
    這幾天,有不少小夥伴問小兵兵,為啥為什麼中國第一種國產戰鬥機叫殲5,殲1到殲4去哪了?還有啊,為啥我國空軍中有那麼多的「斷碼」裝備?關於這件事呢,咱還得從頭說起。藉助蘇聯的幫助,瀋陽112廠經過數年攻關,終於在1956年完成了米格-17F戰鬥機的仿製工作,通過驗收後開始著手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