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美日局勢的話,那麼以這座小島命名的「中途島」級航空母艦則親臨了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現代化之路,從一艘只能搭載螺旋槳飛機的直通式甲板航母一步步走到可以起降重型戰鬥機的現代化航母。可能我們會覺得二次世界大戰和海灣戰爭完全是兩個時代,然而「中途島」級卻同時見證了這兩次改變世界戰爭史的歷史大事件,從螺旋槳飛機時代一直服役到第三代噴氣式戰鬥機時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的「魔改」之路。
二戰最強航母的誕生
1941年4月「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開始建造,這種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艦隊級航空母艦的總產量達到24艘,藉助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迅速補充了美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巨大海上損失並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但無論是「埃塞克斯」級還是之前的「黃蜂」級和「獨立」級,這些艦隊級航空母艦都存在一個問題:飛行甲板基本沒有防護能力。因為美國早期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都是鋼質支撐梁上方鋪設特製木板,就拿「埃塞克斯」級來說,他的飛行甲板和艦艉甲板沒有防護,只有機庫上方才敷設2.5英寸STS裝甲鋼作為防護。這樣來說對航空母艦幾乎是一個致命問題,在遭遇俯衝轟炸時炸彈可以穿透飛行甲板直接進入機庫導致內部爆炸。用木甲板的優點是儘量降低重心高度並提高載機量,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
事實證明,飛行甲板防護性弱的問題確實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1945年5月11日衝繩海戰中,CV-17「邦克山」號航空母艦被1枚25番(250公斤)穿甲航彈命中,炸彈直接穿透了後部升降機再穿透飛行甲板的下層甲板和機庫裝甲,好在炸彈由左舷穿出沒有直接在內部爆炸。但第二枚25番半穿甲彈航彈命中左舷升降臺的內緣,炸開大洞後將飛行甲板的下層甲板直接掀起。由於同時遭受神風敢死隊的撞擊,「邦克山」號嚴重受損,353人死亡,43人失蹤,264人受傷。
針對防護性的問題,就在「埃塞克斯」級批量生產的前夕,1940年美國海軍開始論證甲板帶裝甲的航空母艦的技術可能性的問題。根據太平洋戰爭初期航空母艦實際受損情況以及英國皇家海軍裝甲航空母艦的使用經驗,美國海軍假定以「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進行裝甲甲板改造,最終結果是載機量由90-100架下降為45-50架,嚴重削減了載機量。所以,想要保證甲板防禦能力和數量足夠的艦載機,那麼必須增大艦體尺寸和排水量,以現有的航空母艦改造是不可能的。
1941年美國開始著手設計新一代帶裝甲甲板的航空母艦,力求同時擁有強大的防護能力和不低於「埃塞克斯」級的載機量。按照設計,「中途島」級帶有89毫米的裝甲飛行甲板,203毫米水線裝甲,全艦劃分成1750個艙室,重點突出防護能力和抗沉能力,這是汲取了太平洋戰役航空母艦的慘痛的作戰教訓。
由於裝甲飛行甲板會提高艦體上部的重量,抬高重心,所以「中途島」設計時儘量避免這些問題帶來的影響。比如取消原計劃的203毫米火炮、將雙聯127毫米防空炮改為單聯、大量使用焊接替代鉚接等等方式。最終,「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的艦長為295.2米,滿載排水量為59910噸,比前一代「埃塞克斯」級要高21000噸。除防護性能和抗沉能力之外,「中途島」級大幅度提升防空能力以應對神風敢死隊的群體自殺式襲擊,除18門Mark16單裝127毫米54倍徑防空炮之外,還有84門「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21座四聯裝)、28門單裝「厄利孔」20毫米高射炮。標稱極限載機量145架,實際載機量100架左右。基本上可以認為,「中途島」級航空母艦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性能最強的航空母艦,也是螺旋槳飛機時代航母的巔峰之作。
1943年10月27日,首制艦CV-41「中途島」號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工建造,二號艦「富蘭克林羅斯福」號和三號艦「珊瑚海」號也分別在1943年12月1日和1944年7月10日開工。不過,「中途島」級航空母艦並沒有趕上二次世界大戰,因為CV-41服役時已經是1945年9月10日,此時日本已經籤署投降書,可以說「中途島」號是生於二戰但並未經歷二戰。
「中途島」的現代化之路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噴氣式飛機的技術開始逐漸成熟,艦載機的噴氣化時代必將到來。但噴氣式戰鬥機重量更重、起降速度要求更高、降落距離更長。早期噴氣式飛機速度響應比較慢,加速性能不是很好,低速操作能力比較差,不僅影響艦載機起降效率,事故率也是不斷提升的,就像下圖這樣降落的飛機直接衝到艦艏停機區。就在這時,英國人發明了斜角飛行甲板,將起飛區和降落區呈一定角度分開,這樣就不再共用一個通道,著艦失敗時還有復飛的機會,有效的解決了起飛降落帶來的矛盾和事故問題。
除了降低事故之外,斜角甲板還有以下兩個好處:
增大飛行甲板面積,提升飛行甲板有效作業區域,可以停放和調度更多的艦載機。可以同時進行艦載機起飛和降落作業,提升航空作業效率與斜角甲板同時出現的還有蒸汽彈射器和光學助降系統,這兩個事物的出現一個可以滿足更重的艦載機起飛,另一個可以幫助艦載機進行高效準確的著艦作業。與斜角甲板共同組成現代航空母艦的「三大件」。
敏銳的美國直接嗅到了新技術帶來的好處,立刻開始著手設計新一代「福萊斯特」級大型航空母艦,將這三種技術直接融入到新航母的建造中。另外,對已經服役的航空母艦進行現代化改造,特別是數量多達24艘的「埃塞克斯」級。從1952年開始,接受過SCB-27噴氣式飛機適應升級的「埃塞克斯級」級陸續接受代號為SCB-125的現代化改造,主要內容就是增加斜角飛行甲板、Mk7-1阻攔裝置和C11-1蒸汽彈射器,大大提升了噴氣機時代的航空作業效率。
船體更大的「中途島」級自然也不能放過改造的機會,理論上它在改造完之後應該具備比「埃塞克斯」級更強大的作戰能力。50年代初,「中途島」級接受過小幅度的升級,包括進行噴氣式戰鬥機適應性甲板改造、升級為AN/SPS-6和AN/SPS-8雷達。進入50年代中後期,3艘「中途島」級陸續接受幅度很大的SCB-110/110A現代化升級,隨後又在60年代接受SCB-101.66升級,進一步提升作戰能力。
SCB-110/110A升級
SCB-110是「中途島」級的第一階段現代化升級,涉及到CV-42「富蘭克林羅斯福」號(1954年5月1日至1956年4月6日)和CV-41「中途島」號(1955年9月1日至1957年9月30日),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增加長度147米、8°的斜角飛行甲板,飛行甲板面積提升至8000平方米更換為3部C11-1型蒸汽彈射器更換為Mk7-1阻攔裝置增加「菲涅爾茨」光學助降系統取消艦艉升降機,增加右舷22噸級升降機,左舷和艦艏升降機也更換為22噸級重新布局艦島增大航空燃油庫封閉艦艏將AN/SPS-6雷達更換為AN/SPS-12;AN/SPS-8雷達更換為AN/SPS-43減少防空炮數量
改造完之後的「中途島」級滿載排水量由59910噸上升至65200噸,艦員和航空人員由4170人上升至4700人,單艘改造花費為5500萬美元(50年代中期幣值)。但艦載機由設計之初的145架下降為65架,F3H戰鬥機、F8U戰鬥機、A3D攻擊/轟炸機、A4D攻擊機、F-4戰鬥機、E-2預警機相繼開始在航母上服役。
至於SCB-110A改造也是在SCB-110的大框架內,只有CV-43「珊瑚海」號參與,時間為1957年4月16日至1960年1月25日。具體不同的是艦艏升降機直接拆除,將3部22噸級升降機全部改為舷外。另外斜角甲板的長度也比「中途島」和「富蘭克林羅斯福」要長一些。
SCB-101.66升級
這次升級是「中途島」的第二次大規模現代化改造,但改造費用高達2.02億美元,時間為1966年2月15日至1970年1月31日。由於高昂的成本和複雜的改造內容所以只有CV-41「中途島」號參與,其餘2艘都只是維持在SCB-110/110A狀態。具體改造內容
斜角甲板角度增至13°,長度繼續延長,飛行甲板面積提升至16000平方米拆除艦艏升降機全部改為舷外升降機,升降機更換為50噸級3部C11-1型蒸汽彈射器改為2部C13-0型蒸汽彈射器,取消斜角甲板彈射器安裝改進的慣性導航系統更換為新的空調系統進一步減少防空炮數量
這次升級後「中途島」號的狀態基本維持到退役。後來在70-80年代陸續進行了一些小的改動。比如70年代初取消全部防空炮改為「海麻雀」艦空飛彈系統,1985年又增加「密集陣」近防炮。1985年將AN/SPS-12雷達更換為AN/SPS-48,AN/SPS-43雷達更換為AN/SPS-49。完成這次改造後,「中途島」可以適應更大的艦載機,比如F-14重型戰鬥機和S-3反潛機,但這兩種戰機因為尺寸過大很少出現在「中途島」號上,所以「中途島」號一直沒能徹底改為多用途航空母艦。1985年,F/A-18戰鬥機取代F-4,這樣「中途島」級航空母艦就進入了三代戰鬥機的時代。
最後一役:海灣戰爭
「中途島」級雖然沒有趕上二次世界大戰,但戰後的大大小小的歷次戰役和海上部署幾乎都沒有落下,包括50年代初的韓戰和60年代的越南戰爭。CV-42「富蘭克林羅斯福」號進入70年代後艦體情況持續惡化,所以1977年9月30日退出現役。而CV-43「珊瑚海」號一直以SCB-110A改造狀態堅持到1990年4月26日。首艦CV-41「中途島」號是改造最為全面的一艘,所以有幸參加了1991年海灣戰爭。
1990年10月2日「中途島」號離開日本橫須賀前往海灣地區參加「沙漠盾牌」行動,開戰前在沙特北部地區參加過為期8天的「ImminentThunder」兩棲登陸演習。從1991年1月17日開戰開始計算在整個海灣戰爭期間「中途島」號以A-6攻擊機和F/A-18戰鬥機為主要艦載打擊力量,共飛行3019架次,平均每天120架次,投彈1840噸。
退役保存
1991年3月10日,「中途島」號完成「沙漠盾牌」行動開始返回橫須賀,8月返回珍珠港,9月返回美國本土西雅圖等待退役。1992年4月11日,服役47年的CV-41「中途島」號正式退出現役,隨即轉為封存狀態停泊在布雷默頓基地,1997年3月17日剔除船籍決定報廢。但是在2003年8月,美國海軍部根據大量民間組織的要求決定「中途島」號改為航空博物館停泊在聖地牙哥作對外展出,這恐怕是對這艘見證了兩個時代的航空母艦的最好的結果吧。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