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頂級武直生產線哪家更強?

2021-02-08 航佳技術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Kamov Ka-52Черная Акула,北約代號:」Bull B」)是俄羅斯卡莫夫公司研製的共軸反轉晝夜全天候戰鬥直升機,採用並列雙座布局的駕駛艙。此前,有網友曝光了俄軍頂級武直之一的卡-52的生產車間。讓我們一探究竟。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1995年8月的莫斯科航空博覽會上,卡莫夫公司拿出了這種直升機的原尺寸模型。1996年11月12日,在烏赫託馬直升機製造廠首次公開展出了以「黑鯊」這種海洋霸主命名的卡-52的原型機。當年參加莫斯科航展,並在同年舉辦的印度國際航空博覽會上首次對外展出。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羅斯「進步」航空公司在位於阿爾謝尼耶夫市,是俄羅斯最大的航空航天產業公司之一。目前該公司正在為俄軍方生產卡莫夫設計局設計的卡-52型攻擊直升機。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其次,早在1972年,美國在實施AH-1「休伊眼鏡蛇」串列雙座布局夜戰型武裝直升機計劃時,也得出了同樣結論:機組成員最好採用並列布局。所以,卡-52直升機的雙座布局並非倒退,而是根據使用需要的一種合理設計,是武裝直升機座艙布局的一項創造。並列雙座的優點是兩人可共用某些儀表、設備,從而簡化了儀器操作工作,使駕駛員能集中精力跟蹤目標,最大限度縮短作出決定的時間。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卡-52最顯著特點是採用並列雙座布局的駕駛艙,而傳統的武裝直升機皆串列雙座。採用並列雙座布局並非標新立異,它是根據現代武裝直升機的駕駛需要和所擔負的戰鬥任務而設計開發的。首先,卡-52是為全天候、全天時、超低空攻擊地面目標而設計的。當初,美國在製造F-111、蘇聯在研製蘇-24全天候殲擊轟炸機(同樣為了低空作戰)時,飛行員和領航員/武器操作員就是並列坐在一個駕駛艙內,這種布局曾被看作是最佳方案,而且已被用到蘇-34新一代殲擊轟炸機上。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歐美一些專家認為在飛行高度20-50米接近目標時,單座武裝直升機的駕駛員將很難在保證飛行安全的同時正確有效地使用武器。而卡莫夫設計局總結米-24的作戰經驗後,認為要發現4千米距離內的目標,即使在平原地帶,直升機的飛行高度也得保持在35-70米,如在丘陵地帶,高度還應提高到100-245米。在這樣的高度飛行和瞄準目標,單座直升機飛行員完全可以勝任。當然如果用戶一定要用雙座機,卡-52直升機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為執行複雜任務,卡-52直升機駕駛艙布置為並列式雙座位。這點與大多數武裝直升機的縱列雙座不同。並對雙座的優點是結構增重比縱列雙座少,機身只需略微加長(約1米),重心改變也少。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卡-52的彈射座椅是K-37-800型,兩人可同時彈出,整套救生程序與卡-50相同。座艙也有裝甲保護。該機型還大力提高了夜間作戰能力。桅杆頂(旋翼軸)上有FH01型雷達卵形天線罩,直徑0.6米,雷達本身裝在機頭內,可用於導航、發現地面坦克等目標,也可用於制導半主動雷達飛彈。座艙內有4個螢光屏,其中一個可顯示地面三維地形圖像。機頭裝有電視及前現紅外裝置,夜間可對地面目標進行自動照射跟蹤。此外還有雷射測距及標定目標系統,與「旋風」反坦克飛彈配套。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前視紅外系統的有效方位角是正負110攝氏度。機上人員採用頭盔瞄準具,有夜視鏡,其視場角比米格-29飛機使用的大一些。左右座飛行員各有一個平視顯示器,但右座系統操作員還有一個陀螺穩定的雙筒望遠鏡,放大倍數是25倍。望遠鏡鏡頭裝在右座機身下面的一個小球形整流罩內,與雷射測距器軸校準同步。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武器方面,卡-52直升機增加了使用Kh-25ML雷射制導空地飛彈的能力,也可以使用Kh-25MP反輻射飛彈,機身右側的一門炮與卡-50相同,但炮彈總數減為280發。卡-52有一定空戰能力,短翼下的外掛架可掛1枚R-73空對空格鬥飛彈或2枚(並列式發射筒)「鋼針」-V(IGLA-V)空空自衛飛彈。這種飛彈本來是肩射防空飛彈,可改作為直升機空戰用。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在自衛電子對抗設備方面,除短翼尖的兩個幹擾彈發射器,還可安裝主動紅外飛彈幹擾器和雷達幹擾器。告警系統包括L150雷達告警接收機,L136紅外告警設備和L140雷射告警設備。設計該機型時即注重簡化地勤人員的飛行準備時間及維護工作,不用舷梯即可完成直升機各系統的維護,機身離地面高度很低。遠離主要基地時,只依靠最低水平的維護就可連續執行任務12天。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卡-52攻擊直升機在世界同類機種排名為第一,雖然其行進速度在科技發達的當今,略顯不足,不過其強大的火力配置,多模式的攻擊模式,獨特的共軸雙槳式外形,以及其具備完善的駕駛員生命保障系統等特點,無愧於此寶座,也為世界其他直升機製造國提供了優秀的參考資料。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照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照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照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照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照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生產車間照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成品細節照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俄軍驗收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等待交付的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下面再來看看我軍頂級武直之一,直-19的生產車間。直-19是由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及602直升機研究所開發、研製、製造的武裝直升機兼偵察直升機,基於直-9W , H410A、H425以及H450民用直升機的軍用衍生型,所以為歐洲直升機公司 AS-365N2 海豚的遠房親戚,其命名為黑旋風(英文:Black Hurricane)名字取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黑旋風」李逵,象徵這種武裝直升機也如同梁山好漢一般本領非凡。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近日,有網友上傳官方媒體播出的哈飛武直19生產組裝廠房畫面。圖中成排的武直19在整潔的廠房中進行組裝。另有網友稱,該生產線有年產40架的能力。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該直升機主力由吳希明設計,直19於2010年當年立項、當年完成詳細設計、當年進入總裝,原型機於2010年7月當年成功首飛 ,於2011年服役先配北京陸航8團,瀋陽9團,後裝成都2旅,3蘭州,4總參謀,7山東濟南等。直-19可利用航炮、空空飛彈,同低空固定翼飛機、武裝直升機等進行空中格鬥。該機可與陸軍航空兵現有或在研的其他型號的武裝直升機實現不同檔次的高低搭配,改善裝備的配置格局。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該機型特點/改進是在直-9基礎上保持直-9原型底部結構不變,按適墜性要求,損傷容限對主體結構設計進行改進。對該機型操縱/控制、液壓、電氣重新設計;重新布置燃油系統,滿足抗彈擊、自密封的適墜性要求。換裝縱列/串座式窄機身駕駛艙布局,駕駛員在前,射手兼副駕駛員在後,裝抗墜毀吸能座椅,在座艙周圍採用局部裝甲防護。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起落架為後三點固定跪式設計,保證墜毀時乘員的安全。機身塗以吸波材料,大面積複合材料結構,平板駕駛艙玻璃,提高隱身能力。機身右側安裝可伸縮的紅外彈發射;後駕駛艙頂部安裝了紅外幹擾機(部份量產型無);旋翼可安裝毫米波雷達(陸航8團配該雷達)。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兩側採用短翼,每側有兩個外掛點,對武器懸掛裝置進行重新設計 ,可同時掛8枚反坦克飛彈/對空飛彈 + 兩個火箭彈發射巢 ,亦可以以8枚反坦克飛彈加8枚對空飛彈的配置共16枚起飛作戰,多次演習見短翼內側掛點帶2副油箱。直-19配備先進的光電吊艙(配有白光、熱成像、雷射等多個探測設備)、綜合火控系統、顯示系統、航電系統、電子戰系統、電子自衛系統、數據鏈、通信系統及新的控制系統等:看哪裡飛到哪裡 + 第三代頭盔 ,航電綜合化和數位化,配備玻璃化座艙。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直-19採用四槳葉Starflex 星形柔性複合材料單旋翼,主旋翼槳葉前緣為拋物線形的槳尖,旋翼直徑12.01米,後機身採用涵道式尾槳,採用H450民用直升機的升力系統,安裝H425直升機的傳動系統(Transmission )、動力系統渦軸8C/法國「阿赫耶」2C引擎(單發最大應急功率(<=30秒)735千瓦,單發中間應急功率(<=2分鐘)663千瓦,雙發起飛功率(<=5分鐘)639千瓦,雙發最大連續功率592千瓦),對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冷卻系統進行適應性改進、對主減系統進一步改進,以便在直升機空重和最大起飛重量增加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較好的飛行性能。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改進後直-19起飛重量增至4500 kg(4.5噸),空機重量增至2350 kg,可用燃油量增至850 kg,續航能力增加至4小時。直-19的雙引擎性能類似AH-1S/F單髮型號,但仍弱於AH-1Z/AH-1W雙髮型號。AH-1單發1,100-1,200千瓦,直-19雙引擎1,300-1,400千瓦,2者起飛重量都是4 噸左右,直-19同時間偵察,可以做類似OH-58D的角色。美國嘗試使用RAH-66科曼奇取代AH-1、OH-58兩機但落馬;直-19機身塗吸波材料,大面積複合材料結構,液晶電腦化駕駛艙,函道式尾槳等提高隱身,雖然隱身和機動性能仍遜於「卡曼契」,但中國至少可以找到這樣的機型並且成本低,可以大規模取代SA342小羚羊和直-9WA/Z 。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官媒公開武直-19生產車間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官媒公開武直-19生產車間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官媒公開武直-19生產車間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官媒公開武直-19生產車間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軍代表向飛行員了解直升機的使用情況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工藝精湛!武直-19靜態展示超清細節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工藝精湛!武直-19靜態展示超清細節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工藝精湛!武直-19靜態展示超清細節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工藝精湛!武直-19靜態展示超清細節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工藝精湛!武直-19靜態展示超清細節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工藝精湛!武直-19靜態展示超清細節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工藝精湛!武直-19靜態展示超清細節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野戰狀態下,武直-19快速武裝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野戰狀態下,更換武直-19的發動機訓練,該機所用發動機曝光

最後來看美國的AH-64阿帕奇生產車間此前,韓媒曝光了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生產車間。作為世界第一武直,產量可謂驚人!AH-64武裝直升機現已被世界上13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包括日本、中國臺灣和以色列。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優異的實戰表現,自誕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武裝直升機綜合排行榜第一名。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AH-64武裝直升機是1973年提出的「先進武裝直升機計劃」(AAH)的產物。在AAH計劃之前,美國陸軍執行過「先進空中火力支援系統」(AAFSS)計劃,但是此計劃過於好高騖遠,在歷經冗長且昂貴的研發過程後,在1972年8月9日遭到取消。美國陸軍檢討了其失敗的原因,不久後便提出一個切合實際的替代方案,即AAH。不同於以武裝直升機以伴隨地面部隊並提供火力支援為首要任務,AAH考慮到彌補固定翼攻擊機在反坦克能力上的不足,並消彌歐陸戰場上北約國家相對於華約國家在裝甲武力數量上的巨大劣勢,定義為一種能攜帶反坦克飛彈、格外注重獵殺硬性目標與多目標接戰能力的專業反裝甲武裝直升機。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最初參與競標AAH的共有洛克希德、休伊直升機(Hughes Helicopters,1985年8月與麥道合併)、貝爾、波音以及西科斯基等五家廠商。在1973年6月,美國陸軍宣布休伊與貝爾的設計通過概念設計階段,接著撥款給雙方各製造兩架飛行測試原型機與一架地面靜態測試機進行進一步的競爭。休斯的概念機編號為Model-77,軍用編號YAH-64;貝爾的設計則為Model-409,軍方編號YAH-63,雙方的原型機都從1975年9月起展開試飛。經過激烈的競爭,美國陸軍在1976年12月10日宣布YAH-64獲勝,並賦予其AH-64的正式編號,成為美國陸軍繼AH-1系列之後第二種專業的武裝直升機。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AH-64的第一種量產型是AH-64A,從1984年起正式服役,1986年7月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美國陸軍總共接收了超過800架此型機。AH-64A一推出便成為世界最強勁且最精密複雜的武裝直升機,其觀測/射控系統與作戰能力優於任何一種21世紀之前服役中的俄羅斯或其他西方武裝直升機,而且至今仍是西方世界火力最強大的武裝直升機。AH-64採用全鉸式(全關節式)四葉片式主尾旋翼、雙發動機、後三點輪式起落架、雙人縱列式座艙等構型,機體結構強軔,十分注重對抗戰損的能力。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AH-64A的四葉片主旋翼系統發展自先前休斯OH-6直升機(軍用版為休斯500)的柔性帶旋翼系統,堪稱改良式的全鉸式旋翼系統。AH-64D的旋翼系統以槳轂罩內的V字形鋼帶疊層支架來連接槳轂與旋翼葉片,此種具可撓性的V字形鋼帶取代了傳統全鉸式旋翼的的揮舞鉸與變距鉸,透過變距拉杆帶動槳轂罩,便可使此一鋼帶疊層支架與槳轂內的彈性軸承變形,便能進行旋翼的揮舞與變距操作。此外,鋼帶疊層支架仍透過傳統式的擺震鉸與旋翼葉片連接,旋翼兩側還設有2個檢擺阻尼。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比起傳統式的揮舞鉸與變距鉸,AH-64A旋翼系統的鋼帶疊層支架與彈性軸承不需要潤滑與密封,使得後勤維護工作量得以減少。不過在1986年1月,美國陸軍卻發現AH-64A的主旋翼出了問題:理論上此種旋翼擁有4500小時的壽命,然而部分AH-64A的主旋翼在使用330小時便出現裂縫,事後調查顯示問題出在生產過程中的加工工具調校不良,導致葉片後緣產生皺摺。此外,AH-64A飛控系統中有一根關鍵性的強化螺栓(能抵擋12.7mm子彈的射擊)也被發現在長時間使用後容易發生鬆動,導致直升機的操控出現偏差,而這個問題靠著更換製作螺栓的材料而獲得解決。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AH-64A的副駕駛兼射手位於前座,正駕駛席位於後座,兩個座位都有可進行飛控與武器射控等操作;兩座位之間有防彈玻璃隔開,降低被敵方武器擊中時同時傷害兩名乘員的機率。AH-64A的座艙罩玻璃採用平板式設計以降低反光,機體前段以塑鋼強化的多梁式不鏽鋼結構製造,後段則使用塑鋼蒙皮的蜂巢結構,機體能承受12.7mm彈藥以及少量23mm彈藥的攻擊,主旋翼杆亦能承受12.7mm穿甲彈以及少量23mm高爆彈的直接命中,而發動機的減速齒輪箱在遭到擊穿、潤滑油完全流失的情況下,繼續運作30分鐘,讓飛行員有時間駕機脫離戰場或迫降。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起落架具有極強的吸震力,能承受機身以每秒m的速度衝擊地面時產生的力量。位於機身兩側短翼上方的兩具T-700-GE-701渦輪軸發動機間距極大,遭敵方武器命中後同時受損的機率微乎其微;此外,發動機排氣口裝有黑洞式氣冷裝置,能在排氣口周邊導入周圍的清涼空氣來降低廢氣溫度,減低被敵方肩射紅外線防空飛彈鎖定的機率。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AH-64A使用通用動力的T-700-GE-701渦軸發動機,屬於T-700系列第一階段改良的型號,總壓比為17,每具的最大持續輸出功率為1510馬力,能以1698馬力持續輸出30分鐘(如起降階段),在緊急情況下(例如只剩一具發動機)則能以1723馬力的功率輸出2.5分鐘,比耗油率為78.7 ug/J。從1990年交機的第604架AH-64A開始,發動機換成T-700-GE-701C,這是T-700系列的第二階段改良,總壓比提高至18,最大持續輸出功率增為1662馬力,能以1800馬力的功率持續輸出30分鐘,2.5分鐘持續緊急出力提升為1940馬力,比耗油率也降至77.6 ug/J。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AH-64A擁有當時第一流的觀測/火控系統,主要的觀測系統都位於機首,分為兩個部分:AN/ASQ-170目標獲得系統(Target Acquisition Designation System,TADS)以及AN/AAQ-11飛行員夜視系統(Pilot Night Vision System,PNVS)。TADS分為五個部分:雷射測距與標定儀、前視紅外線系統(FLIR)、炮手專用光學直接瞄準儀、日間電視攝影機以及雷射標定儀,全部安裝於一個位於機鼻且具有雙軸穩定系統的旋轉塔內,使得乘員在激烈的戰術運動中能順利瞄準目標,而FLIR的使用更大幅增加AH-64A的夜間戰鬥能力。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PNVS則是一具專供夜間飛行用的FLIR,位於機鼻上方的一個獨立的旋轉塔內,讓飛行員在進行危險性高的夜間地貌飛行時擁有更清晰的外部影像。TADS的水平旋轉範圍為左右各120度,垂直俯仰範圍為-60~+30度;而PNVS的水平旋轉範圍為左右各90度,垂直俯仰範圍-45~+20度。AH-64A以FLIR取代星光夜視鏡作為機上主要的夜視系統,在當時算是一大革新。傳統星光夜視鏡的基本運作原理乃是放大外界微弱可見光源,在惡劣天候、濃煙等外來光源被阻斷的環境中效能將大打折扣,此外也無法穿透掩蔽物;而被動地感測外界紅外線訊號的FLIR在理論上能克服此種障礙,甚至可以偵測到樹叢與掩體中的敵方目標。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至今,FLIR已經是現代化的武裝直升機上的必要裝備,而AH-64A正是第一種設計之初就擁有FLIR的武裝直升機。AH-64A的兩具FLIR都採用第一代FLIR技術(機械式掃瞄),解析度1X128,最大偵測距離為13km,分類距離為5.7km,敵我識別距離為2.4km。然而,PNVS/TADS的FLIR選擇的長波長(8~12um)紅外線在空氣中傳遞時,很容易受到雨、雲霧、沙塵等物質的幹擾,因此只要是溼度較大或下起小雨,就足以影響到PNVS/TADS的運作。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AH-64A的機首下方裝有一門M-203E-1 30mm單管鏈炮(Chain Gun),此炮由休斯直升機公司於1972年研發,後來在AAH先進武裝直升機的武裝競標中獲勝;雖然AAH遭到取消,不過此炮仍繼續用於阿帕奇之上;此外,M2「布雷德利」步兵坦克的M-242 25mm單管機炮也是由M-203衍生而來的。M-203採用簡單的封閉迴路驅動,所需的動力由機上提供(電力),透過一條簡單可靠的鏈帶來帶動整個機炮運作;炮機心在前後端運動時進行上膛或退殼,靜止於前後端時則完成閉鎖、擊發、拋殼與進彈。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M-203的射速可以調整,正常射速625發/分,最大射速1000發/分,炮口初速808m/s,炮塔迴旋範圍為左右各110度,機內載彈量高達1100~1200發。M-203E-1的主要彈種為M-789高爆穿甲雙用途殺傷彈(HEDP),可擊穿輕裝甲車或主戰坦克較為薄弱的兩側與頂部,人員殺傷半徑則約5m,此外還有M-788目標訓練彈(TP)。在2004年3月,ATK公司獲得價值1050萬美元的兩紙合約,生產新型LW 30高爆/穿甲雙用彈藥供30mm機炮使用,使得AH-64能以單一彈種同時對付裝甲或軟性目標。經由頭盔顯示/瞄準系統的控制,飛行員可輕易攻擊大幅偏離飛行軸線的目標。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AH-64A的機身兩側各有一個短翼,每個短翼各有兩個掛載點,每個掛載點能掛載一具M-261型19聯裝2.75英寸(70mm)海蛇怪-70火箭發射器(或是M-260型七聯裝70mm火箭發射器)、一組掛載AGM-114地獄火(Hellfire)反坦克飛彈的四聯裝M-299型飛彈發射架。當AAH在進行之時,便極端注重空射反坦克飛彈,但是當時服役於美國陸軍武裝直升機部隊的BGM-71陶式反坦克飛彈卻無法滿足AAH的需求。因此,一種新的反坦克飛彈便包含在AAH計劃內,這就是地獄火飛彈,從1972年開始研發,1976年選定羅克韋爾公司(Rockwell)作為主承包商,第一代的AGM-114A於1984年投入量產,1985年正式服役。

【韓媒曝光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車間】與陶式相較,地獄火射程遠達8km,使發射母機能在當時已知任何華約國家陸軍機動防空武器的有效射程外展開攻擊,而且彈頭威力也大幅增加。最重要的是,地獄火改採半主動雷射導引(SAL),因此雷射照明來源可由其他友機或其他友軍地面單位提供,因此直升機發射地獄火飛彈之後即可搜尋下一個目標或尋找掩蔽,而且由於雷射照明來源數目的增加,一架直升機能同時發射多枚地獄火飛彈接戰多個目標。但是此種導引方式必須與友軍協同,造成使用上的複雜性增加以及若干程度的限制與不便。一架AH-64最多能掛載16枚地獄火反坦克飛彈,理論上每次出擊最多能擊毀16輛主戰坦克。

來自:那年那兔那些事兒

相關焦點

  • [軍普]中美俄頂級武直生產車間對比
    【俄軍卡-52」黑鯊」攻擊直升機】1995年8月的莫斯科航空博覽會上,卡莫夫公司拿出了這種直升機的原尺寸模型。【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下面再來看看我軍頂級武直之一,直-19的生產車間。【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近日,有網友上傳官方媒體播出的哈飛武直19生產組裝廠房畫面。圖中成排的武直19在整潔的廠房中進行組裝。另有網友稱,該生產線有年產40架的能力。
  • 俄專家盤點全球最強武直,武直19獲認可,「隔壁」LCH有對手了
    但這次上榜的不是中國的武直-10,而是武直-19.武直-10的名氣比較大,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聞,但是武直-19作為我國新一代輕型偵查攻擊直升機為何卻讓俄專家在文章中點名提及?事實上,自從武直-19有了新掛載模式之後,其不管是從火力還是偵查等方面比武直-10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 中國用23毫米,美俄是30毫米,武直-10需要換裝30毫米航炮嗎?
    中美俄毫無疑問是目前世界軍用航空界的三大巨頭,無論是在隱身戰鬥機還是無人機方面,中美俄三國基本上都處於你追我趕的狀態。
  • 俄戰鬥無人機測試空空飛彈,中美在搞AI對戰,無人機空戰哪家強?
    眾所周知,俄羅斯在無人機領域的總體實力不如中國和美國,Okhotnik戰鬥無人機發射空對空飛彈模擬測試的報導是否說明俄羅斯已經趕上了中美呢?筆者認為並不一定。首先,中國和美國都已經試飛了隱身無人機,比如中國的「利劍」和無偵-8等,美國的X-47B,MQ-25等一系列隱身無人機。不過,中美兩國的隱身無人機目前還沒有做過對空中目標的攻擊試驗,目前只被用作偵察,對地打擊和空中加油。
  • 鬥羅大陸:鑄造術哪家強?泰坦也敢稱第一?唐三僅排第二!
    唐三鑄造之術哪家強?那麼,鑄造之術到底哪家強?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泰坦雖然有些本事,但是真的要論鑄造技術,他之前的那段話不過屬於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別人不說,我認為,單單是唐三的鑄造術就可以把他擺平了。唐三唐三的鑄造術有多強呢?看看他的暗器你就知道了。我們都知道,唐門暗器百解上前幾名的暗器雖然威力非常強大,但是,想要製作絕非易事。
  • 美俄主流武直都用30毫米機炮,為何武直10不換30毫米機炮?
    將30毫米機炮更換成更小口徑的機炮/機槍的例子在解放軍三大軍種中例子都不罕見:在研製強-5時,原型機上的2門30毫米機炮便被更換成2門23毫米機炮;海軍在056上拆除了H/PJ-17 30毫米機炮;就連陸軍,也沒在武直-10上使用威力強大的30毫米機炮,而是選擇了23毫米機炮。
  • 中美俄頂級武直生產車間對比——直19能實現超車嗎
    作為世界第一武直,產量可謂驚人!AH-64武裝直升機現已被世界上13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包括日本、中國臺灣和以色列。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優異的實戰表現,自誕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武裝直升機綜合排行榜第一名。AH-64武裝直升機是1973年提出的「先進武裝直升機計劃」(AAH)的產物。
  • 宇宙第一大國自製武直首飛成功!等等,怎麼和我軍的武直-9這麼像?
    呃,等等……武直-9沒有機炮,但這圖片中的直升機卻有機炮。▲ 印度國產的LCA「光輝」戰鬥機相比之下,中國和日本在這方面的能力明顯強多了。這樣的情況在自衛隊中相當普遍,不少人認為是日本在故意保持生產線,實則是太貴了,大批量的自衛隊根本買不起。
  • 正面剛vs背後偷襲:中美新型反艦飛彈哪家更強?
    LRASM飛彈從船上垂直發射,它未來將裝備到美國海軍水面戰艦上先說美國的LRASM。超音速反艦飛彈速度快,同等射程上飛行時間短,可以無需中繼制導攻擊更遠的目標,具有更強的射程和實戰能力,這在複雜多變的戰場上尤為可貴。超音速飛行極大的提高了敵方防禦的難度,高速目標的攔截難度和速度成平方關係,換句話說飛彈速度提高為原來的兩倍,攔截難度提高四倍,美國著名的黑鳥偵察機橫行無忌,憑藉的主要就是3馬赫的高空飛行能力。
  • 絕配:武直19與武直10
    【武直-19】是由我國自主開發、研製、製造的武裝直升機兼偵察直升機,也稱「黑旋風」。武直-19設計源自於國產武直-9,該機採用四葉複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槳、外置4個武器外掛點和後三點式起落架等武裝直升機的典型特色。
  • 挖掘機到底哪家強?
    現在問題來了,挖掘機到底哪家強?回答不出來?我這就甩出一個硬梆梆的答案,讓你啞口無言。 全球超級挖掘機排行榜Top3 日本製造 日立EX8000整機工作質量 780 噸,裝料鏟鏟鬥容量 40 立方米。
  • 滑雪 | 教練哪家強? ISIA詳細介紹! (下)
    PSIA, CASI, BASI, APSI, NZSIA 哪家強?B. 有沒有考ISIA Stamp 的捷徑?ISIA 不同體系間等級的要求對比:這個主要是考試要求的對比,例如同為考3級教練,三級體系的紐西蘭NZSIA認證會比四級體系的加拿大CSIA認證考試內容更多,要求更嚴,技術更精
  • 武直10PK阿帕奇 談巴基斯坦裝備武直10的意義
    而目前從大量外媒消息來看,巴基斯坦即將獲得中國武直10的消息是靠譜的。但筆者估計這次贈送給小巴的武直10並不意味著小巴將會批量購買這一機型。而此次武直10的首次走出國門也意味將經歷實戰的檢驗。那麼巴基斯坦為何在此時此刻裝備武直10,它的到來又能給巴軍提供哪些作戰上的變化呢?新浪軍事獨家解析武直10將帶給巴基斯坦軍方哪些改變。
  • 【武直10】評測
    經實測,所謂極限閃避,是敵機本體或敵機子彈,到我們武直10的螺旋槳範圍時,就會產生一次極限閃避,再次極限閃避的最低間隔(CD)為5秒。所以武直10的三技能在拿近殺分上和可控次數上略不如蒂娜外,其他方面皆完爆蒂娜和呂布。
  • 直20要搶武直10的活?增加掛架充當武裝直升機,功能比米171還要強
    武裝型直20的誕生,使得很多人認為直20要搶武直10的活,在國產直升機已經崛起的情況下,讓起飛重量更大的直20充當武裝直升機似乎行得通。但是,這只是其一。
  • 頭頂個球的武直-19服役了 這個樹梢殺手將更致命
    雖然武直-19屬於武裝偵察直升機,體型比較小,屬於科曼奇的級別,但是它的毫米波雷達數據鏈系統何以讓其它專用的攻擊直升機得到強有力的協助,而且作為攻擊兼偵查預警直升機,緊湊的設計讓它正反被彈面較小,機動性好。
  • 中美俄大三角關係及其未來
    一、中美俄大三角關係中美俄之間存在著中美、中俄和美俄三種關係,以及中美俄互動關係。1.美國除了對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擔心之外,更擔心的是中國已經開始與美國爭奪高端製造業的制高點了。美國還擔心中國的發展模式對發展中國家的吸引力,擔心中國的政治體制與美國的競爭,擔心中國軍力發展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形成威脅。由於中國擁有美國4倍的人口,發展潛力巨大,因此美國將中國列為頭號威脅。
  • 中國武直10為何高居世界前三?
    武直10為何能排在世界全三,戰鬥力究竟強悍在何處,總師如此有自信?讓我們看一張表,中國直升機設計師對於世界直升機總體評價打分表,當然為了保密,中國武直10是不在上面表示。這就是武裝直升機打分表,美國阿帕奇高居榜首,俄米28緊隨其後其實這個表,比重最強的就是前三項,這就是機動性能,武器性能(也包含武器掛載數量)和探測性能,從實際表現來說,阿帕奇直升機幾乎全面碾壓米28,而米28比阿帕奇,落入了傳統的套路,軍迷俗稱的蘇27怪圈,
  • 武直10和武直19隻是開始,下一款更猛
    目前,我們陸航部隊一共服役了三款專業武裝直升機,分別是武直9,武直10和武直19。其中武直9由於打擊能力有限,起飛重量偏低而長期受到忽視。
  • 印度軍隊大批趕往邊境,阿帕奇武直開往拉達克!高原性能還不如直10
    和直10相比誰更強?本期視頻就為大家一一解答。各位老鐵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迷彩虎,我是虎哥。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儘管已經服役多年,但是仍然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武裝直升機,沒有之一。印度作為一個軍購大國,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款性能優異的武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