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明:美國基辛格、中國胡錫進,為什麼都突然畫風大變?

2021-02-07 崑崙策研究院

一是美國的基辛格說的。這位曾經和毛主席打過交道的美國政治活化石,突然談起美國的衰敗問題。先是前兩天拐彎抹角地說,"讓美國敗了,別人也不好受,尤其是中國"。過了兩三天,他又發聲說"美國衰敗開始,且無法逆轉"。二是中國的胡錫進說的。喜歡妥協的胡錫進,這兩天突然畫風一變,不再天真爛漫了,變成危機感很重的中國鷹派了。他建議中國需要在較短的時間裡,將核彈頭數量,擴大到千枚的水平,包括至少要有100枚東風-41戰略飛彈。基辛格這是什麼意思?胡錫進又為什麼突然改變畫風?而且兩個人都不像是一時興起說過頭話。我們就嘗試著分析一下。這兩個人都開始不走尋常路,我認為還是與中美關係以及中美之間的實力對比,正在因為疫情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有關。後冷戰時代最重要的兩件事是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衰退。雖然中國的崛起還在繼續,而美國的衰退還在進行,中美之間鹿死誰手,還存在不確定性,但因為兩國抗擊疫情的不同態度和結果,會加速這種變化趨勢。中國就不細說了,只要不戴有色眼鏡,中國的實力變化都是能看得到的。美國的實力衰退可能表現的還不那麼明顯,畢竟有超級大國的光環掩蓋,但有心觀察,先兆和信號還是能找到的。歷史上一個世界大國,實力開始衰退,是先從四周的神經末端開始的,鼎盛時期的美國,公開宣稱全球都有美國利益。但是現在的美國,經歷過幾場戰爭,再加一次金融危機,美國已經不復當年之勇。美國在全球從全面布局開始轉向重點布局,亞太再平衡就是針對中國的重點布局,為此美國不得不在中東採取收縮態勢,給俄羅斯在中東留下了空間。敘利亞形勢的攻防易位,說明美國在原來重點布局的某些區域內都已經開始收縮了。換句話說,別看美國對中國表現的更加咄咄逼人,但實際上美國在全球是整體收縮中。美國針對中國布局多一點,在其他地方就會留出力量真空。因為美國的實力衰落,而中國的實力在上升,導致美國已經無法在全球範圍內從容的全面布局了,這是美國作為全球大國實力開始衰退的外部標誌。這裡的實力既包括絕對實力又包括相對實力,既包括硬實力,又包括軟實力。美國的硬實力隨著去工業化已經在下降,歷史上也沒有去工業化還能實力不衰退的強國,但美國的軟實力還是很強。希拉蕊提出「巧實力」外交代替「硬實力」外交,就是要用美國依舊很強的軟實力來彌補已經下降的硬實力。如果美國用這套策略來鞏固傳統盟友關係,嚇唬歐洲說中國是所有發達國家的粉碎機,喚起大家的危機意識建立對華包圍圈,雖然也未必就能阻止中國,但可能會讓中國感覺到更加難受。但歐巴馬之後,上臺的是川普而不是希拉蕊。川普不但是重新啟動「硬實力」外交,而且比小布希的單邊主義外交更強調美國優先,四面出擊,連歐洲的利益都成為美國的算計目標。歐洲現在對美國的心態已經變化很大,不但推出INSTEX結算系統用來繞過美國控制的SWIFT系統,而且德法作為歐盟軸心,還幾次提出要建立歐洲自己的軍隊。一個針對美國對世界金融通道的控制權,一個針對北約安全框架。而且,更重要的是,川普分明是上天派來摧毀美國軟實力的。不到四年時間,美國的形象、美國的體制光環,也已經不復當年模樣了。比如在中國,現在的美國和四年之前的美國,在公眾中的形象差別有多大?四年之前的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評論區,還是精神美國人的樂園,現在,已經變成了中國網民的愛國主義展示窗口。隨著美國軟實力下降,美國的硬實力究竟衰落到什麼程度,也就開始浮出水面,距離裸泳不遠了。尤其是這次疫情,對美國的軟實力的削弱會是相當嚴重的。當然,硬實力也不會不受影響。雖然中美之間的實力對比還遠未達到當年的蘇美那樣的狀態,但去工業化完成大半的美國,面對已經成為「世界工廠」並正在向世界製造強國邁進、人口優勢又是美國四倍的中國,壓力未必就比當年小。沒有了匹配的工業實力,超級大國地位就等於建立在沙子上。一旦遇到重大考驗,真實實力就會顯露出來。當年的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並不次於現在的美國,遇到一戰二戰這樣的考驗,立即現出原型,自由主義的英國不得不依靠英吉利海峽的天然條件,阻擋國家主義的德國進攻。當年在歐洲能夠跟德國正面一戰的,只有社會主義的蘇聯。去工業化的英國,不得不嚴重依賴美國提供關鍵軍事物資,向美國出讓了很多戰略利益。現在,自由主義治國的美國,感受到了中國崛起帶來的壓力。因為他們的對立思維,也不可能接受中國超越自己。歐巴馬明確提出美國還要領導世界一百年,直言不能允許中國人過上發達國家的生活,他認為那是地球的災難。川普作為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站上了被自由主義長期壟斷的政治舞臺(準確說應該是政治前臺)中央,這本身就是美國內部危機嚴重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的政治現象。美國的老闆們允許要向軍國主義靠攏的川普上臺,卻不允許可能向社會主義那邊靠攏一下的桑德斯,說明美國的統治者不肯出讓自己利益、拒絕內部變革的決心之大,美國向外轉移矛盾的打算也昭然若揭。基辛格的前一句話是說給中國人聽的,目的是灌輸「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迷魂湯,希望中國再次救助美國。他這段話的前提是世界離不開美國,中國離不開美國。08年主張中國幫助美國的邏輯,也是這樣的。基辛格這是老調重彈,並無新意。後一句話是主要說給美國人聽的,說明了美國形勢的嚴重性。一個月前,基辛格指出疫情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這位老先生零距離觀察美國,自然比一般人更能感受到美國衰敗的趨勢難以挽回。這次他不過是把自己的結論說的更明確,美國衰退不可挽回。至於難以挽回的原因,我們以前的文章分析過,是內部資本規律運動的結果,中國崛起只是外因。美國現在不只是全球戰略開始收縮,而且,更要命的是內部的問題,其中有兩點特別重要:一是美國的財政越來越難以支撐這個國家的地位,二是美國國內的貧富懸殊程度已經到了40%的人拿不出400美元應急款的程度。一個國家實力的變化和內部的危機,它的財政狀況最能說明問題。美國政府的債務規模已經超過20多萬億美元,還在增加中,說明美國的財政越來越依賴借債才能勉強維持運轉,而美國普通人的財政狀況,說明美國社會的抗壓能力很弱。遇到大一點的危機,很多人吃飯就會成問題,美國國內的穩定還會有辦法持續嗎?美國的財富既不在政府手裡,又不在老百姓手裡,都去哪了?這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困境,財富集中在富人手裡,結果就是財政越來越吃緊,人民越來越艱難。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一極是少數人財富的積累,另一極是多數人貧困的積累,這一規律至今還在發揮作用。財富集中在富人手裡,並不會轉變成美國的國力。現在的美國確實像拿到了明朝劇本,明朝的末世危機直接表現為財政捉襟見肘,富人越來越有錢,但收不上稅來,窮人生存艱難,又被增加越來越大的稅負負擔,社會抗危機能力很弱。一旦遇到氣候不好、糧食歉收這種問題,社會各種矛盾都爆發了,變成了明朝的總危機,一推就倒。川普雖然看到了去工業化的問題嚴重性,但是他無法讓美國再工業化,因為這是在對抗資本的本性,除非川普能夠限制資本的貪婪,川普自己就是資本家,他連自己的貪婪都管不住。他的女婿趁這次疫情可沒少撈好處。這些發生在美國內部的情況,基辛格不可能不明白。基辛格是讀過《資本論》,而且還不止一遍的人,他對資本主義的弊病很清楚。但他也無法對症下藥,因為他也是資本利益集團的一份子。不管是基辛格還是川普,不管是對華的鴿派還是鷹牌,都不指望美國自己能解決困境,現在都盯上了外部。有人把基辛格的話理解為戰爭威脅,其實也未必。進行戰爭威脅的角色,不會由基辛格來承擔,美國有的是鷹派人物可以承擔這個角色。基辛格是主張對華「接觸加遏制」政策的那一派人物代表人物,他們希望通過中國內部的變化,讓中國和平演變,不戰自潰,重複蘇聯的結局。美國還未等來這樣的結局,自己這就要面對大考驗了。我們之前文章分析過,疫.情是美國自南北戰爭之後遇到的最大危機。如果美國不能妥善應對,美國的體制合理性,都會成為問題。這是美國資本最恐懼的問題。資本治國的美國,國家利益是虛擬的,資本利益才是現實的。資本又不打算吐出已得利益,就琢磨如何從外部輸血擺脫危機。在美國的傳統盟友,甚至歐洲和拉美國家,都陷入同一個危機之中,美國不能期待從其他國家得到這樣的外部援助,所以他們心中的目標,只有一個:中國。基辛格這次走到前臺,說明美國是打算用軟硬兩手來實現這一目的。美國政客早就在用甩鍋的方式,放風要用索賠的方式,要中國承擔成本,方式是提高關稅或者用豁免美國政府債務。這是硬的一手。基辛格的對華鴿派形象,主要採取勸導的方式,讓中國再次認同「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給美國輸血,這是軟的一手。美國對中國很重要,但也沒有重要到不可缺少的程度。美國的危機才是中國的機會,美國終結世界超級大國地位,是中國崛起的必要條件。把美國拽出泥潭,他第一件事就是反手給中國一刀。如果中國遇到困境,它絕對不會給以援手。美國自己深陷危機,都沒有忘記算計中國。所以不管基辛格等人怎麼說,中國都不能上當。不但不能出手挽救,而且,還應該做好準備,防範美國採取激進行為。雖然中美之間爆發大規模熱戰的可能性不大,中國還是要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做好打贏戰爭的準備,才能制止戰爭的發生。為了保護中國的在外資產,也必須有足夠的軍事能力才可以做到。美國危機嚴重到一定程度,一定會不擇手段。而美國到底會嚴重到什麼程度,基辛格認為美國衰退已經開始且不可逆轉的斷言,對我們觀察和分析美國,具備相當的參考價值。這深陷危機中的美國,不可能對外故意示弱。只要中國沒有擊敗美國的軍事能力,美國就算不敢發動熱戰,也敢打中國在外資產的主意。不要跟我說美國重視信用,有契約精神,不會也不敢違約之類的話。美國又不是沒有違約過,尼克森時代的美國突然關閉黃金兌換窗口,不就心安理得得幹過嗎?窮兇極惡的標籤最適合帝國主義,不擇手段就是帝國主義的共同特點。胡錫進一直是一個妥協主義者,他這次改變畫風,據他自己說是因為中國已被美國確定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美國有可能舉全部力量壓制中國(我認為他可以把有可能三個字去掉)。現在體會當年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給中國撐起核保護傘的新中國奠基者,是多麼的高瞻遠矚。一些鼠目寸光的人,一直在否定當年搞「兩彈一星」的必要性。不知道喜歡在毛主席誕辰日那一天大談偉人錯誤的胡錫進,現在是不是還以為自己比偉人更高明?現在確實到了加快鑄劍、準備亮劍的時候了,有人還在主張這麼大體量的中國還可以繼續韜光養晦,那不是在欺騙美國,那是在忽悠中國,是把中美關係發生巨變的責任推給中國,並且為中國向美國輸送利益製造藉口而已。(作者系崑崙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明人明察」)【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註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後左下角「閱讀原文」】


【崑崙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崑崙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推薦友情關注:


共享【崑崙策網】微信公眾號


【思想火炬】公眾號        【紅色文化網】公眾號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公眾號【程恩富新馬派】公眾號

     


【思想大視野】公眾號       【e觀滄海】公眾號

         


【高度一萬五千米】公眾號  【宏國智庫】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那個基辛格到底是幹啥的?
    基辛格這人在中國和司徒雷登有點像,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陌生人,幾乎誰都聽說過,但好像又誰都說不上來這人到底是幹啥的。他這兩天發了一篇文章,在國際上影響比較大。我本來準備講講那篇文章的,不過發現大家都不知道這人是幹嘛的,所以就先開一篇掃盲貼,給大家介紹下這人,順便介紹下那事。基辛格在中國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帝國謀士:從基辛格到博爾頓
    一邊是中國代表團離京前往華盛頓,出席第二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楊潔篪與博爾頓會面,另外,應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邀請,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將同時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另一邊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第N次訪中國,95歲高齡的人,仍舊思路清晰,觀點鮮明。
  • 96歲基辛格突然發話:美國可能要吃大虧,將比兩次世界大戰更糟糕
    基辛格是聞名世界的「中國通」,他1971年的秘密訪華,是中美「化敵為友」的最關鍵因素之一。近期,年近百歲的基辛格發出驚人觀點:中美都是世界性大國,若對抗下去比兩次世界大戰更糟糕!!基辛格的話真嚇人!但我們做為中國人,每一位合格的中國人都知道,中國不可能向美國低頭!!低頭一次,迎來的將是美國一次次的敲詐。遏制中國,美國可能會敗!很明顯,兩個擁核的軍事大國不可能爆發如此嚴重的軍事衝突,基辛格這樣講應該是在暗示中美衝突的破壞力之大。
  • 美國運輸機降落臺灣,胡錫進:無需擔心我們吃虧,國家是在下大棋
    美國C17戰略運輸機在我國臺灣地區降落6月6日,美國3名參議員搭乘美軍C-17運輸機抵達中國臺灣地區,並進行了3
  • 國界丨美國運輸機降落臺灣,胡錫進:無需擔心我們吃虧,國家是在下大棋
    美國C17戰略運輸機在我國臺灣地區降落6月6日,美國3名參議員搭乘美軍C-17運輸機抵達中國臺灣地區,並進行了3個小時所謂的「訪問」,據臺媒報導這是40年來美國首次正式派出現役軍用飛機抵臺,而中國《環球時報
  • 基辛格「認慫」:中美繼續對抗,世界將陷入一場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
    基辛格的講話正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明確表態,讓兩黨都能接受拜登當選的事實,讓雙方停止「戰爭」。談到開戰,如果現在美國要與別國開戰,按現在的狀況肯定完蛋的。為什麼這樣說?就算排除美國內戰這個因素(內部不團結,談何打勝仗?
  • 基辛格:中國大陸10年內不會武統臺灣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 在參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的電視節目時稱,他預計中國大陸不會在未來十年內「武統臺灣」。據彭博社11月20日報導,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參加美國記者法雷德·扎卡裡亞(Fared Zakaria)的節目「GPS」談論中美關係,節目預計將於當地時間21日播出。
  • 無力回天的基辛格, 只剩"沉默是金"
    畢竟,美國在大三角中同時與中俄對抗,不符合美國長遠的戰略利益,尤其是在美國國力相對下降時期。打一拉一,各個擊破,防止歐亞大陸出現一個龐大的反美板塊,才屬上策。在美國現實派看來,2014年烏克蘭危機是造成俄羅斯向中國靠攏的根本原因。為此,基辛格和已故的布熱津斯基都主張對俄羅斯網開一面,避免更為激進的政策,以防止中俄進一步接近。
  • 基辛格論中國
    本期長文推薦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2011年的作品《論中國》中的序言及尾聲部分。基辛格的《論中國》是寫給美國人看的,但其視角相對中性,理性客觀的分析了中美之間的分歧與合作,更多地從美國人的視角和思維方式來理解中國,理解中國領導人的思維方式和決策方式,總體上對中國這個具有古老歷史的大國保有尊敬。
  • 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美國第一個會打誰?基辛格給出的答案很明確
    除此之外,俄羅斯在戰機、核潛艇等領域都不甘落後,直追美國,還有高超音速武器,俄羅斯更是實現了彎道超車,大大縮短甚至拉平了自己與美國在常規軍力上面的差距。而且,獲得長足穩定發展的俄羅斯,已經開始主動出擊,面對美軍毫不手軟,導致美國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是稱霸世界幾十年的美國萬萬不能接受的,所以說,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美國第一個攻打俄羅斯的可能性非常大。
  • 美國要將環球時報列「外國使團」 胡錫進飆英文怒吼
    中國2月19日對3名《華爾街日報》記者下達驅逐令,讓美國國務院在3月2日反擊,將5家中國媒體企業列為「外交使團」。
  • 知名大學教授:胡錫進整天喊愛國愛黨口號,你敢公布子女國籍嗎?
    關於胡錫進的風格,有網友這麼總結:在大是大非面前一貫正確,永遠正確,從來正確;但在文風上又四處買好,八面玲瓏,左右逢源。正因為這樣,胡錫進深受網友們喜愛,也因此得罪了一批人。近期,胡錫進批方方,懟美國,提出發展核武器的主張,讓有些人頗為緊張和不滿。這不,某知名大學教授就在網上提出:要求胡錫進公布財產、配偶和子女國籍問題。
  • 基辛格、三角關係與世界秩序
    最近媒體披露,基辛格向川普總統提出的外交「錦囊妙計」就是緩和美俄關係,或者實現美俄關係正常化,以此來平衡中國的發展與崛起。無論基辛格是不是向川普提供過這樣的建議,我們都能看到川普對俄外交政策的調整。另外,這樣的建議可能因為有基辛格而更具有可採納性。無論世界秩序的演變,還是大國政治的變遷,尤其是源於歐洲的「均勢」秩序的全球化,都會讓大國關係再次回到靈活調整的時代。
  • 基辛格來華:是「信使」,還是「說客」?
    在中美磋商談判的關鍵時刻,基辛格來華參加重要會議,按理說川普應當不會不聞不問。只是不知道,基辛格是作為「信使」傳遞川普的特殊信息?還是作為「說客」幫助川普說服中國?即使什麼使命都沒有,以基辛格的地位和影響力,也不會不知道川普目前想的是什麼,以及中美之間正在面臨的或即將面臨的是什麼。他的發言自然就一定與目前的中美貿易戰相關。基
  • 美挑戰中國南海主張,卻挑了個胡錫進最擅長的領域,結果自取其辱
    ,他就不應該反駁胡錫進字珠璣的言論,反而應該承認中國海軍應該享有的航行自由權。但恰恰相反,他表示不希望看到中國軍艦進入美國敏感海域。 「美國海軍航行自由的歷史比中國海軍的軍隊建設還要長」。:「中國古代許多政權延續的歷史比美國這個國家的歷史還要長。
  • 胡錫進人設崩塌!兩個女人故事,代表風向!
    不過,這次胡錫進面臨更大的挑戰,實名舉報他有兩個私生子的不是無聊網友,也不是禁外敵對勢力,而是他的下屬、環球時報副總編輯段靜濤同志。網絡上公開的資料顯示:段靜濤同志22歲進入環球時報工作,從一名普通記者做起,一直幹到副總編輯,肯定很能幹!胡錫進能被吃瓜群眾啃一啃,說明風向變了,一切為了國、黨,在向更自由、民主方面轉變!這個風很重要!
  • 基辛格提醒中國要做好戰爭準備!他一個美國人,為何要...
    ,永遠都是相互看不起,橫眉冷對千夫指的現象,在中美關係中,也有致力於兩國和平發展的人士存在,比如說像基辛格。  幾十年來,基辛格一直在為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改善進行著努力。不過隨著美國大選的結束,面對現在這一特殊時期的中美關係,基辛格還是提醒中國要做好戰爭的準備,雖然說目前國際社會的主流是和平,但是還是暗流湧動。
  • 拜登依舊強硬,中國斷供稀土?胡錫進:殺傷力巨大,我們早有準備
    中國的稀土加工能力領先世界,而美國進口的稀土產品有80%以上都來自中國,這種情況下美國有所擔心確實是應該的,那麼中國能否「精確懲罰」到這些美國軍工巨頭?在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看來,中方肯定對此事全方位評估過。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稀土生產和出口國,美國對中國的稀土產品依賴有目共睹。若中國真對美國實施斷供,必然會造成麻煩並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 揭秘:中國為何突然硬起來了
    中國為何突然硬起來了?作者:周碧華這些天,中國的輿論機器對美國發起了自中美建交以來罕見的反擊,一改外交上的隱忍溫和狀態,國人振奮,外界震驚。因此,此文就必須揭露美國的狼子野心,撕下它美麗的外衣。影響美國政治的基辛格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這三樣,美國都做到了。
  • 拜登對華態度突然驟變,驚動世界輿論,基辛格判斷真準!
    加上部署在菲律賓海的「美國」號兩棲打擊群,美軍在中國家門口部署了「4個航母戰鬥群」。當地時間2月17日,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公開叫囂,「北約應成為所有『志同道合者』對抗中俄的政治對話平臺」。 日前,美方防長奧斯汀在上任後的首次簡報會上妄稱,「中國正為自身利益『破壞國際秩序』」,「中國是五角大樓的『首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