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 二戰時的日本海軍日向號航空戰列艦,溥儀曾乘坐其出訪日本

2021-02-13 國家人文歷史

經公眾號「築壘地域"(微信ID:zhulei1941)授權轉載。

二戰時期,舊日本海軍的日向號航空戰列艦是一艘很有特殊經歷的軍艦。該艦於1915年5月6日起工,18年竣工,後在4月30日服役。太平洋戰爭開戰時「伊勢」所屬於第一艦隊第二戰隊,並為戰隊旗艦。

本次主角——日向號(左)

在和平的20年代,伊勢級主力艦參加的大事件寥寥無幾。除了日本出兵西伯利亞時期,其擔任過幾次蘇聯沿海的警備任務外,還曾在1922年4月隨長門迎接英國皇太子來訪,在橫濱港和聲望號一起進行了英日海軍聯歡活動。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原本準備前往中國海岸進行警備活動的伊勢、日向還和主力巡洋艦比叡、霧島駛入東京灣與長門一起參加了震後救災活動。

1924年3月8日,日向從佐世保出港,前往中國海面進行軍事活動(當時伊勢改為吳港的預備艦,暫時解除現役)。同年9月2日,日向同金剛一道在東京灣東南野島崎用因《華盛頓條約》而廢棄的薩摩號進行了炮術設計訓練。短短三個星期後,9月23日,停泊在大分縣佐伯灣內的日向四號主炮塔突然發生爆炸,衝擊波將炮塔天蓋炸飛,炮塔內20多人死於非命。

事實上,日向的三、五號炮塔也都發生過爆炸或失火。最巧的是爆炸都是按順序來的。此前的1919年10月24日,日向竣工剛滿一年多,其三號炮塔就發生了爆炸。1942年5月5日,在伊予灘附近海面進行炮擊訓練時,日向的第五號炮塔右炮管內發生了大爆炸,這次爆炸將五號炮塔的頂蓋炸飛,造成51人死亡,11人受傷。據以後的調查結果,事故原因在於發射步驟出錯而引發了彈頭爆炸。返廠維修安裝新炮塔勢必趕不上接下來的中途島戰役,結果只能匆匆拆下炮塔,在開口處蓋上鋼板,上面加裝新型25毫米三聯機關炮而草草上陣。這三次重大事故都沒有導致日向沉沒,比起陸奧來說相當幸運。

1929年到1934年,伊勢日向多次前往中國海面配合日本侵略行動。齊祖吉遍布廈門、香港、旅順等地。1932年上海事變中,兩艦曾擔任威懾艦。

之後,日向配屬於第一艦隊第一戰隊,並為最新銳的戰列艦,在「長門」竣工之前為聯合艦隊旗艦。1940年6月22日至7月10日期間,日向還是偽滿州國皇帝溥儀訪日時的座乘艦。

戰列艦日向

中途島一戰葬送了六艘航母中的四艘,艦載航空兵的實力下降了1/3。當時戰局緊張,為了保持戰爭初期的有利局勢,IJN開始竭盡全力恢復機動部隊的力量。除了將以建造主力軍艦為中心的「丸五計劃」,改為主要建造航母的「改丸五計劃」外,還計劃用現成的潛水母艦(千歲、千代田、大鯨等)、大型客輪(德國的沙恩霍斯特等)等臨時改造出3艘大型航母和4艘小型航母。

因前線需要以及「艦隊派」的幹預,最終選擇了伊勢一級作為航空戰列艦。

改裝後的日向

歷史上的伊勢與日向在改造為航空戰艦後,雖然一直沒能真正擁有艦載機,卻得到了大幅加強的防空火力,外加利用甲板空間額外裝載的防空火器,防空火力的密度在IJN戰列艦中僅次於改造後的大和。其中最獨特的大概是12cm30連裝噴進炮。此炮一般只在空母上使用,伊勢與日向是唯一搭載了此炮的戰列艦,實戰證明此炮對美軍飛機具有相當好的威嚇作用。

在這次應急改裝中,日向還試驗安裝了22號對海警戒雷達,這是繼伊勢在試驗安裝21號對空警戒雷達以後,安裝雷達的第二艘日本艦艇。

捷一號作戰小澤誘餌隊形

在這次戰役中,伊勢遭近失彈兩枚,無損害。日向無受傷。

值得一提的是,與雪風、時雨等剋死隊友的祥瑞不同,日向的奇蹟在於,只要是在她的指揮下,就能讓艦隊完好無損地回來,在當時被稱之為「無事之名艦」。由於海軍內日向的強運是出了名的,以至於在有全滅可能的北號作戰發動前,就有「日向、伊勢、大澱は運が強いからきっと大丈夫だ」(日向、伊勢、大澱都很強運一定沒事的)這樣的說法。實際上這三艘也都一直活到了吳港空襲。

依靠著較強的防空火力和兩艦獨創的彈幕射擊法,伊勢與日向在雷伊泰灣戰役與捷一號作戰等行動中幾乎無傷倖存。

北號作戰完結後「日向」一直停泊在吳軍港。在1945年3月1日被指定為第一預備艦,其後在3月19日在吳軍港空襲中被3發炸彈(二號炮塔左舷後部、左舷鍋爐室、艦後部)擊中。受到損傷的「日向」在4月20日被指定為第四預備艦。5月1日為改為特殊警備艦,並在吳港外(情島近海)作浮炮臺。

於7月24日的吳軍港空襲中,該艦受到美軍航空母艦艦載機攻擊,艦長草川淳少將(戰死後中將)戰死,當攻擊發生時約半數乘組員已經退艦。艦上留有約1000人,當中戰死204人重輕傷者約600人。7月26日,日向以水平狀態坐底,在戰後的1947年7月在完成解體後其艦歷正式完結。

註:未經版權方允許,請勿轉載、抓取。

他被張國燾開除黨籍,因寫得一手好字才免遭殺害,還與毛澤東互贈墨寶

在我軍歷史上,有三位朱光,其中一位參加革命最早,生平最為傳奇,但在今天卻鮮為人知。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六出祁山:諸葛亮是為興復漢室打一劑強心針?還是因為個人之好惡?

諸葛亮終於出兵了。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西漢邊疆基層幹部的一天:填單、開會、過關審核……

西漢元帝時期,一個普通的日子。漢帝國西部邊疆的肩水金關管理所內,一個名叫禮忠的基層幹部正在填寫一份《財產申報單》……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航空戰列艦:二戰時日本「點歪」的科技樹
    ,不過相比信濃號的改造,日本海軍還曾發展出更為奇特的「航空戰列艦」。另類:航空戰列艦設計和理想,現實很骨感中途島沉沒的4艘航母,讓日本人幾乎直接失去了海戰制空權,曾經心心念的戰列艦艦隊決戰,轟沉對方,顯然已經十分不切實際,於是只能繼續造航母,正所謂「有病亂投醫」,於是日本海軍緊急決定將兩艘伊勢級戰列艦,伊勢號和日向號改裝為航空戰列艦。改裝後的兩艘戰艦,成為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艦種:航空戰列艦。
  • 非驢非馬,說說日本的航空戰列艦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海軍「伊勢「和」日向「兩艘航空戰列艦登上歷史舞臺。一開始,兩艘戰列艦是按照超無畏戰列艦的標準研製的。
  • 日本海軍史上第一艘裝備雷達設施的戰艦,同時還是史無前例的航空戰列艦!
    服役後進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現代化改裝,是日本海軍史上改裝數量最多的軍艦。多次改造使得本級艦在外型上跟服役之初有很大的差別,戰鬥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也成為日本海軍史上第一艘裝備雷達設施的戰艦。為了急速補充損失的艦隊航空兵力,決定將伊勢級改裝成航空母艦,拆除艦尾主炮群,保留八門主炮,在後部拆去所產生的空間上搭載機庫和飛行甲板。這使得1943年完工的伊勢級成為了世界各國海軍中史無前例的艦種——航空戰列艦。
  • 舊日本海軍最後一次開火的戰列艦:伊勢號航空戰列艦
    而在二戰前和二戰期間,各海軍列強,自然也對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做過諸多試驗與研究,期間就出現了兩者混血的「航空戰列艦」。本文的主角——舊日本海軍的伊勢號航空戰列艦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伊勢、日向計劃建造時正值日俄戰爭之後的海軍擴充計劃。當時扶桑則是被稱為「世界最強超弩級戰列艦」。
  • 【魚鷹社】二戰日本戰列艦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NewVanguard系列第146號:帝國日本海軍的戰列艦(1941-45)-Imperial Japanese
  • 海軍文庫 | 海上戰國,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命名規則和幾個特例
    二戰期間,舊日本海軍曾保有大量的艦艇,有人認為舊日本海軍艦艇的命名頗有古風,給人一種唯美的感略,例如舞風、若葉、青葉、蒼龍等艦名。
  • 二戰日本沉得最窩囊的戰列艦,比叡號戰列艦
    由於日本缺乏建造新式大型主力艦的經驗,以引進技術為主要目的,日本海軍決定1號艦金剛號由英國維克斯公司設計建造,配備由維克斯公司研製的八門雙聯裝14英寸口徑主炮。同時日本派出技術人員到英國,學習新型主力艦的製造技術。2、3、4號艦將根據維克斯公司提供的設計圖紙在日本國內自行建造。
  • 【歷史】舊日本海軍扶桑型(一)——扶桑型建造經緯
    在扶桑號的設計過程中,在艦型設計方面一反以往模仿英國海軍艦型的傳統,在艦型方面採用了水槽實驗來選擇更優秀的艦型,作為日本海軍第一艘通過水槽實驗決定艦型的主力艦,扶桑型在船型上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作為參考,排水量接近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採用70000軸馬力的輪機,比起扶桑型的40000軸馬力超出一半多,而航速僅取得了1節的優勢。
  • 剖析二戰日本海軍超級航母信濃號
    信濃號原本是大和級戰列艦的三號艦,當時代號為110號艦,改裝時已施工到中層甲板,大致可以看成砍掉所有上層建築的大和號船體。艦政本部最初有個很極端的方案,直接在裸船體上鋪設飛行甲板,給其他航母的艦載機提供中繼基地。不設機庫,零搭載,實在需要搭載戰鬥機防空就直接系留在甲板上。這個方案理所當然被槍斃了。
  • 二戰時最著名的四艘航空母艦:美國「企業」號曾幹掉三艘日本航母
    航空母艦起源於一戰之後,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百眼巨人」號。發展於二戰期間,以飛機作為主要武器的航母戰術,在二戰期間徹底終結了「大炮巨艦」的戰列艦對轟,航母也就此成為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利器。二戰期間建造和擁有航空最多的是美國151艘(袁騰飛說有210艘),其次是英國91艘,日本擁有25艘航母位列第二,德國1艘,義大利3艘,法國2艘,蘇聯一艘沒有。
  • 二戰中,日本海軍的實力是怎樣的存在
    海軍航空兵在各大海戰裡都開始起到巨大作用,這一轉變直接導致了大艦巨炮的覆滅,影響深遠直至現在的世界各國提到海軍力量直接想到的就是航母戰鬥群。在二戰中日本海軍敢於偷襲美國珍珠港,敢於和英國海軍叫囂,那麼日本海軍的實力在當時是怎樣的存在呢,今天就跟大家嘮嘮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實力。日本海軍其實創立時間並不長,不僅創立時間短,實力更是在當時的世界排名不算靠前。
  • 二戰德國軍事實力和日本軍事實力對比!
    日本空軍在世界上排不上名號,但零式戰鬥機卻是世界性能最好的飛機之一。而海軍航空兵,則創下了許多世人不能比擬的功績。毀滅了美國太平洋戰艦後(雖然是偷襲的),又擊沉了英國兩艘大型戰列艦,終結了「巨炮主義」。應該說,二戰初期日本的海軍航空兵,名列第一。自中途島戰役後開始沒落。海軍:
  • 二戰時期的強大義大利海軍艦隊,但其戰列艦結局讓人唏噓
    只是他們在二戰中表現都全部局限於地中海地區掩護義大利軍隊,在北非戰場與英軍主力的決戰,如果沒有義大利強大的艦隊在地中海牽制英國海軍,恐怕就沒有後來的隆美爾北非軍團進入北非參戰了。第一種級別的義大利戰列艦是義大利的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加富爾伯爵號戰列艦,該級別戰列艦一共有三艘除加富爾伯爵號戰列艦,還有朱利奧·凱撒號、萊昂納多·達·文西號戰列艦艦。
  • 二戰時,日本海軍飛行員為何不夠用?
    從來源渠道上,日本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的培養體系,與英美等國沒有太大區別,首先是正規軍校江田島海軍兵學校中培養的軍官飛行員,其次是從大中專學生中招收的航空預備軍官,這兩種培養模式選擇群體有限,培養的是未來航空兵的指揮官。
  • 美軍華盛頓號戰列艦,二戰擊沉多艘日本戰艦,卻無一人受傷
    這讓原本控制著太平洋的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那是因招架不住日本海軍的進攻,只能是選擇避其鋒芒,養精蓄銳。而等到珍珠港事件爆發後,日本海軍更是快速的將美國海軍的軍事力量,逐漸的從太平洋中趕了出去。可以說自從華盛頓號戰列艦下水服役以來,憑藉著強大的戰鬥力和防禦力,在抗擊日本海軍戰艦時,美軍那是變得心應手,擊沉很多日本軍艦,但是自身卻是保持完好,海軍士兵也是沒有一人受傷過。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的分析下,美軍華盛頓號戰列艦,二戰擊沉多艘日本戰艦,卻無一人受傷的原因!
  • 【講堂347期】二戰期間,日本國民心中海軍的象徵-長門號戰列艦,卻在戰後被美國當做原子彈靶船擊沉
    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就是日本,日本在戰爭中研發出了很多超級戰艦,其中大和號和武藏號就是典型的代表,我們之前也做過介紹。但是在戰爭建造期間與戰時均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因此在戰時及戰後初期,很少有人了解到。而了解的比較多的是今天的主角,來自日本二戰時期研發的長門號戰列艦。
  • 二戰日本海軍的實力有幾何
    前言人人都知道二戰日本海軍有著不俗的戰鬥力,若不是與美國發生爭端,很可能沒有哪國海軍能夠將其擊敗。
  • 罕見老照片:二戰時中國海軍主要艦艇
    《戰艦帝國》在內容上完美還原了二戰時期的經典海戰及傳奇名艦。將戰艦改造、編隊陣容等軍事理念融入其中,今天小編就來帶領指揮官一起欣賞一下罕見老照片:二戰時中國海軍主要艦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海軍各種艦艇在噸位、性能、火力上遠不如死敵日本帝國海軍。
  • 這些剋死海軍高官的日本飛機,軍神、司令、擊墜王統統墜落!
    乘坐這些飛機的大人物們的空中行程就顯得非常危險了,很容易就被敵方戰鬥機盯上。二戰中,有不少日軍高官在乘坐這些兼職運輸機時被敵機或地面炮火擊落,死於非命。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些日本坑爹的飛機可以說也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要說日軍海軍二戰中最耳熟能詳的高官,莫不是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了。
  • 揭秘丨二戰前日本海軍到底有多強?
    ,海軍的實力和規模都有了更快的發展,富士級,敷島級,香取級等主力戰艦相繼服役,至1920年,日本海軍已經擁有了包括戰列艦,戰列巡洋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驅逐艦等在內的各型艦艇數百艘,其排名也由第十躍升至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