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八號、「玉兔二號」、亞洲水塔水量、「天象劇場」謝幕...

2021-02-08 澎湃新聞

1

長徵八號來了!從它身上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

▲ 發射現場 高亮 攝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圓滿完成首次飛行任務。

——《科技日報》

2

「玉兔二號」月球車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完成第25月晝工作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2月22日5時和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面工作719天,月球車累計行駛600.55米。

科研人員對25個月晝所獲得的探測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持續產出科學成果。近期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Xu et al 2020)上的一篇科學成果表明,搭載在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的月球中子和輻射劑量儀在月球背面探測到了一個太陽高能粒子事件(SEP)。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表面探測到SEP,驗證了儀器性能,也對SEP的加速機制和加速源區做了詳細分析。

——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

3

超9萬億立方米!第二次青藏科考初步摸清亞洲水塔水量

▲ 科考隊員利用直升飛機運載科考設備到極高海拔冰面作業

亞洲水塔有多少水?12月21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初步估算,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

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是地球第三極,是亞洲10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亞洲水塔。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姚檀棟院士介紹,科考隊近期在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的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重大進展。科考發現,全球共有78個水塔,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就有16個。如果以海拔2500米的等高線為界,亞洲水塔區的面積約400萬平方公裡。發源於亞洲水塔區的河流的流域總面積約1000萬平方公裡,流域內的總人口約20億。

——央視新聞客戶端

4

2020年「天象劇場」12月23日迎來謝幕大戲

天文專家介紹,2020年「天象劇場」將於12月23日迎來謝幕演出——「火星伴月」,如果天氣晴好,我國感興趣的公眾面向西南方天空,憑藉肉眼就可欣賞到這幕美麗的「星月童話」。

火星在夜空中呈現為一顆明亮的紅色天體,熒熒似火。天津市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李梅叢介紹說,從今年9月開始,火星的亮度開始逐漸增加,並在10月成為東南方天空「最亮的星」。進入12月,火星的亮度明顯下降,但依然比較明亮,肉眼可見。

——新華網

5

「奮鬥者」號海試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返回三亞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

▲ 12月21日,「奮鬥者」號海試保障母船「探索二號」靠泊三亞。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 攝

12月21日,在完成所有航次任務後,「奮鬥者」號海試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返回三亞,歷時57天的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10月26日11時,「探索二號」從三亞起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執行「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海試保障與「深海勇士」號深潛航次任務。

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航次期間,「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在與「奮鬥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聯合作業期間,「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探索二號」搭載的「滄海」號視頻直播著陸器,成功實現了全球首次萬米海底實時4K視頻直播。

——新華網

6

一類伊波拉病毒能在豬體內有效傳播

▲ 彩色透射電子顯微圖顯示了感染豬肺中的萊斯頓型伊波拉病毒顆粒(藍色)。圖片來源:NIAID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指出,萊斯頓型伊波拉病毒(RESTV)應該被認為是一種家畜病原體,它有可能影響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這一警告來自12月22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

科學家在該研究中發現,實驗室仔豬感染RESTV後會患上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並從上呼吸道排出病毒。RESTV可以感染人類但不會致病。現在,科學家表達了他們的擔憂,豬可能成為「伊波拉病毒的臨時或放大宿主」。

——《中國科學報》

來源:今日科協

原標題:《長徵八號、「玉兔二號」、亞洲水塔水量、「天象劇場」謝幕、「探索二號」、一類伊波拉病毒》

相關焦點

  • 玉兔二號
    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落月後,科技人員按計劃開展了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各項準備工作,對「鵲橋」中繼星狀態、著陸點環境參數、設備狀態、太陽入射角度等兩器分離的實施條件,進行了最終檢查確認。1月3日15時7分,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鵲橋」中繼星向嫦娥四號探測器發送指令,兩器分離開始。
  • 你好,玉兔二號!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於1月3日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即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
  • 剛剛,玉兔二號踏上月背!
    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玉兔二號巡視器走上月面影像圖。
  • 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行「腳印」!
    ▲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玉兔二號巡視器走上月面影像圖。1月3日晚間,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成功分離,玉兔二號巡視器(即月球車)順利駛抵月背表面。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了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並由「鵲橋」中繼星傳回地面。
  • 長徵八號背後的商業航天「大博弈」
    在新一代運載火箭譜系中,長徵八號和此前亮相的長徵七號同為中型運載火箭,箭體構型看上去也挺相近,事實上,長徵八號本就脫胎於長徵七號的發展型CZ-722S (HO)方案,可以通俗理解為長徵七號的「簡配版」,去掉一半助推器,去掉新一代YF-115二級模塊,移植上一代長徵三號火箭的YF-75氫氧子級。既然如此,長徵八號為什麼有資格「開門立戶」,成為一個全新的長徵系列型號?
  • 科研人員堅守崗位 一切為了「玉兔二號」元氣滿滿復工
    「五一」假期前夕,「玉兔二號」巡視器和嫦娥四號著陸器順利完成第17月晝探測工作,分別於4月29日20時36分、30日5時30分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期。 「容錯進入月夜狀態。」巡視器的最後一個指令設置完畢,看著監視畫面中的「玉兔二號」在一側太陽翼的覆蓋下安然入眠,嫦娥四號任務飛控團隊的科研人員長舒一口氣。
  • 「長徵八號」帶著「昆明一號」上天啦
    長徵八號應運而生。一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該型火箭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除了意義重大,從長徵八號身上還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它能將我們對未來火箭的許多夢想一一變為現實。
  • 有了上海航天打造的「風火輪」 玉兔二號在月背上越障過坑「跑得歡」
    原標題:有了上海航天打造的「風火輪」,玉兔二號在月背上越障過坑「跑得歡」  1月3日晚間,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成功分離,「玉兔二號」巡視器(即月球車)順利駛抵月背表面,隨即在月背留下了人類探測器的第一道印跡。「玉兔二號」是如何從著陸器上走下來的?
  • 長徵八號來了!從它身上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
    長徵八號應運而生。一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該型火箭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除了意義重大,從長徵八號身上還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它能將我們對未來火箭的許多夢想一一變為現實。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其中兩個衛星湖南參與研製
    當天12時37分,長徵八號首飛一箭成功,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並為未來五年左右復用型火箭首飛亮出開門紅。 而其中來自湖南的「兩顆星」,同樣引起了關注。 瀟湘晨報長沙訊 12月22日12時37分許,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在廣播傳來指揮員「十秒準備」口令後,全場一起倒計時,見證了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簡稱長徵八號)的首次發射。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揭秘中國航天背後的科技力量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這意味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不用羨慕馬斯克,中國的可回收火箭要來了
    隨著馬斯克Spe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所使用的可回收技術一直讓許多國家羨慕。可回收的火箭助推器和整流罩大大降低了火箭發射的成本,不過隨著長徵八號火箭的成功,我們再也不用羨慕馬斯克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
  • 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天儀研究院研製衛星順利升空!【星特寫】
    值得一提的是,由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天儀研究院」)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和元光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正常入軌,遙測參數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這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20年12月22日12時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
    和「胖五」相比,長徵八號有自己的看家本領  從天津港出發,長徵八號走海路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隨後「住」進臨時的家——垂直總裝測試廠房。記者到廠房時,長徵八號首飛任務試驗隊正在進行一場發射前的合練,相當於提前演練一遍火箭發射全流程,為正式發射做準備。  長徵八號長啥樣?
  • 中國正式確認研髮長徵八號火箭:發射看全球飛彈的衛星要靠它上天!
    小編微信ycr555555「到2020年,新一代運載火箭系統基本建成,長徵五號、八號完成研製並實現首飛,重型運載火箭工程關鍵技術已突破。」這是摘錄自剛剛發布的《中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中的文字,這也是中國正式文件中首次正式確認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存在。
  • 「天宮二號」即將迎來謝幕時刻!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入軌,設計在軌壽命2年,截至目前,已在軌飛行超1000天。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備份目標飛行器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由實驗艙和資源艙組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太陽帆板展開後翼展寬度約18.4米,起飛重量約8.6噸,具有與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重要功能。
  • "玉兔號"月球車將完全休眠 向網友道別:真的晚安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資料圖:這是嫦娥三號巡視器(即「玉兔號」月球車)。該圖是由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機拍攝的。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 大陸在登月探測留下的第一個登月車「玉兔號」,在月球服役兩年多後,官方證實已經「完全休眠」,功成身退了。「玉兔號」月球車也在8月1日零點向近60萬粉絲髮出告別,「Hi!這次是真的晚安咯!」
  • 長徵火箭飛出新紀錄
    其中長徵一號、長徵二號、長徵二號E(長二捆)、長徵三號、長徵四號甲5個型號已退役;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長徵二號F、長徵三號甲、長徵三號乙、長徵三號丙、長徵四號乙、長徵四號丙、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和長徵十一號12個型號在役。
  • 長徵火箭400發,長四乙成功發射實踐六號05組衛星
    本次發射的實踐六號05組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和五院抓總研製,用於開展空間環境探測及新技術試驗驗證。按照既定計劃,由長徵四號乙火箭承擔這次光榮的任務。型號團隊既感到榮幸,又感到壓力。3月10日,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中星6C衛星,僅僅4年多的時間裡長徵火箭實現了從200發向300發的跨越;2021年12月10日,長徵四號乙發射實踐六號05組衛星任務圓滿完成,3年時間,長徵火箭完成100發火箭的發射任務,抵達第400發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