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輪式坦克曝光,性能遠超ZTL-11大八輪

2022-01-29 鳳凰網軍事頻道

這幾天網上曝光了在陸軍寒區試驗場正在進行試驗的某新型輪式突擊炮樣車,該車的曝光迅速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今天本炮霸不才就來說說這個新型輪式突擊炮。

這個新型輪式突擊炮之所以一曝光就迅速的引起了網友的關注,是因為其處於的位置特殊。按照常理,如果進入到了陸軍寒區試驗場進行試驗,那麼該型車至少是一個即將進入我軍裝備序列的狀態。在ZTL-11輪式坦克裝備我軍只有短短幾年以後,又一款全新的「輪式突擊炮」即將裝備我軍,這是為啥呢?

這當然得從ZTL-11說起。眾所周知,ZTL-11是我軍裝備的第二款輪式突擊炮。較之前PTL-02的不同除了用105線代替了100滑、底盤從6輪變成了8輪之外就是隸屬關係由炮兵轉換到了裝甲兵,從火力支援變成了火力突擊。

在ZTL-11研製之初,我軍確立了以8X8輪式步兵戰車為基型的全輪化車族概念。最早的8輪突擊炮採用的是戰鬥室後置,動力前置的布局。然而在試驗過程卻發現了嚴重的問題。由於炮塔靠後,底盤較長,長後座的105線的火炮製退器正好處於車首的上方。在開炮時由火炮製退器噴出的高壓燃氣對車首首上會有個嚴重的衝擊,駕駛員如果在車內的話會非常的難受。其感覺宛如將人放在一口大鐘內,然後猛的用力敲鐘。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8輪105大幅度的修改了方案。於是這就有了動力後置,戰鬥時中置的布局。將炮塔前移之後,炮口制退器超出了車首很多,「敲鐘」的問題便迎刃而解。另外戰鬥室中置之後,對於提高其射擊的穩定性也是很有幫助的。

然而,ZTL-11畢竟是我國輪坦第一個啃骨頭的。當年技術條件的限制,8輪底盤並不是很緊湊,浪費的不少的重量。ZTL-11又要兼顧浮渡,所以其在堆裝甲提高防護性能的空間比較有限。8輪步兵戰車的懸掛系統設計缺乏經驗,懸掛系統的抗性不足,ZTL-11在遠射程開火時精度比較一般。當年對於8輪的定位沒有太高,只是突出可以快反和便宜,對於全輪式裝備的要求遠沒有現在的中型合成旅這麼高。於是這裡就有了一個合理的新型輪式突擊炮(新輪坦)的需求。過去以8輪為基型最大限度的通用,對於輪式步兵戰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輪坦和122自榴這些重心較高,車重較大的衍生型號,不變的懸掛和動力對機動性影響很大。

從目前所曝光的影像來看:新一代的輪式105突擊炮有了以下方面的變化。

全新設計的底盤,比之前的8輪底盤緊湊了不少,這樣就可以節約出不少的重量可用於加強防護。不僅可以加掛更厚的附加裝甲,還對於車底增加了一定性能的防雷組件。不過雖然新輪式105突擊炮看著比以前的ZTL-11厚實了很多,但是其最大重量還是在24噸的上限之內。這一點可以從其仍然保留了水上螺旋槳推進器,具有水上浮渡能力看出來。

脫胎於新輕坦105毫米坦克炮的全新一代長後座低後坐力炮,使得其在新輪式突擊炮之上不需要炮口制退器的加持。這就使得新輪式突擊炮即便是使用戰鬥室後置的布局,也不用再怕對駕駛員的「敲鐘」問題。當然目前正在測試的其實分別有戰鬥室中置和戰鬥室後置兩輛樣車,戰鬥室中置有利於射擊穩定性,戰鬥室後置全車長度較短有利於機動。

由於底盤承載能力和浮渡的限制,新輪坦在擠重量加防護的同時,只能靠提高火力加強觀瞄來提高新輪坦的戰鬥力。因此新輪坦的炮塔不僅安裝了類似新輕坦的尾艙自動裝彈機,還配置了豪華的炮長和車長觀瞄。另外還額外增加了自動武器站和多種軟對抗裝置。

ZTL-11在使用中暴出的越野機動性欠佳的問題,也將在新輪坦得到完美的解決。據悉新輪坦所使用的是與新輕坦同源的132系列發動機,兩倍於原先功率的發動機確保了新輪坦具有強力的機動性。另外我國新一代裝甲車輛普遍開始注重高原機動性能,這個兩倍於原先的功率很可能像新輕坦的發動機那樣採用二級渦輪增壓射擊,在高原上新輪坦也能健步如飛。

相關焦點

  • 飛馳的輪式坦克:ZTL11輪式突擊車詳解,擊穿主戰坦克不是夢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我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寫的裝備長文,介紹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乾貨滿滿,希望大家喜歡!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中,出現了多款以新型8×8輪式底盤發展而來的輪式裝甲車輛,包括輪式裝甲突擊車、通訊車、搶修車、搶救牽引車等,與重裝的履帶式坦克裝甲車輛共同承擔起了新時期裝甲突擊的重任,顯示了陸軍裝備建設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 【周末長文】飛馳的輪式坦克:國產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詳解
    ——國產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詳解王笑夢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中,出現了多款以新型8×8輪式底盤發展而來的輪式裝甲車輛,包括輪式裝甲突擊車、通訊車、搶修車、搶救牽引車等,與重裝的履帶式坦克裝甲車輛共同承擔起了新時期裝甲突擊的重任,顯示了陸軍裝備建設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 新型輪式突擊炮再度現身,裝車長觀瞄遙控武器站,性能大提升
    近日,微博內再次出現了新一代
  • 7對輪!中國新一代155自行火炮曝光,美國火炮輸在了起跑線上
    據美國《防務新聞》近日報導,中國網絡上曝光了新一代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照片。
  • 中國新款輪式突擊炮亮相,相比ZTL-11型突擊炮,有哪些過人之處?
    該款突擊炮是基於新一代的「大八輪」研發的,要是測試順利的話,未來設計定型之後就會正式列裝我國的部隊,取代服役了很長時間的ZTL-11型輪式突擊炮。那麼問題來了,和技術成熟的ZTL-11相比,新款輪式坦克上列裝的突擊炮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 非洲兄弟為何大愛中國輪式突擊炮
    其裝備的100毫米滑膛炮也吸收了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的技術。然而在將其推入國際市場的時候,結合國內的使用經驗,其定位搖身一變成為了「輪式坦克」。目前,隨著我國海軍陸戰隊進駐吉布地,其裝備的大八輪突擊炮與吉布地的小六輪今後恐怕還有同框亮相的機會。  不過,WMA301最為令人喜聞樂見的一次亮相還是在2017年初。
  • 中國「新輪突」的王牌—ST1-BR突擊炮
    ST1-BR採用8×8輪式布局,外形與解放軍現役的ZTL-11型輪式突擊炮相當類似。參照ZTL-11的數據,該型突擊炮採用1門帶炮口制退器的105毫米坦克炮,底盤在ZTL-08型8輪裝甲車基礎上研發而來,發動機由原型的前置改為後置,從而使得炮塔能夠位於車體中央,即避免炮口高壓燃氣對車體首上裝甲的衝擊。
  • 擁有「五對負重輪」,身披裝甲不是坦克,那些奇葩的國產裝甲車
    玩笑歸玩笑,作為中國第一代履帶式牽引車,其性能還是相對不錯的。在動力方面,其裝備了一臺功率為221千瓦的四衝程V型12缸水冷柴油機,空載時的單位功率達16.7千瓦/噸,這一指標不僅遠超59式中型坦克,也超過了後來的86式步兵戰車。
  • 59式坦克換裝,新晉「輪式坦克」可堪重任?
    根據報導,這個女兵連目前裝備的是第一代改進型主戰坦克59D。在不久的將來,她們要換裝裝甲突擊車。這新老兩代陸戰重型裝備採用同一型加長身管105毫米線膛炮,而且車組成員都為4人,所以在訓練上有一定的共通性。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陸軍裝備的裝甲突擊車是11式105毫米裝甲突擊車。
  • 中國陸軍新拳頭(一):中型輪式合成旅
    資料來源 央視軍事頻道一年半過去了,在各大媒體陸續曝光了很多新部隊,以前我們熟悉的諸如萬歲軍38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組建的71至83,共13個集團軍。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的建制,比如頻繁曝光的合成旅和合成營。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集團軍的新拳頭:合成旅。這種調整都是著眼於戰,吸收近些年現代戰爭的勝負經驗,借鑑外軍的最新成果。
  • 美媒:中國新一代155自行火炮曝光,美國同款已輸在起跑線上!
    據美國《防務新聞》近日報導,中國網絡上曝光了新一代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的照片。美媒宣稱,這款全新的榴彈炮,被稱為PLZ-05B型,外形跟解放軍現役PLZ-05A存在很大區別。 新一代155自行榴彈炮,可以為整個戰區提供有效的遠程火力支援,可以壓制摧毀敵方的火炮陣地、坦克裝甲車集群和其他地面目標。 全新的05B火炮,外觀上最大的改進,就是採用了7對負重輪的新型底盤,載重量更大,能裝載更大的炮塔;機動性更好,射擊穩定性也更好;底盤通用程度高,可靠性也更高。
  • 當德國人造起輪式裝甲車——這大概是輪式坦克
    80年代中期,當時聯邦德國剛剛完成「豹」II主戰坦克的研製,大規模的裝備進程已經開始。然而,能和「豹」II並肩作戰的還是TPz-1「狐」輪式裝甲車、「黃鼠狼1」步兵戰車、「山貓」偵察車這些上世紀60年代裝備的老傢伙。聯邦德國決定發展新一代陸軍裝備,以抵抗華約部隊的威脅。這其中的輪式裝甲作戰平臺項目,吸引了蒂森亨舍爾的TH200/400/800項目、梅塞德斯奔馳公司的EXF項目競標。
  • 解放軍輪式戰車已成體系,機動能力不懼任何對手
    本次大演習和大閱兵中,除了99A主戰坦克、05A型155毫米自行加農炮、04A型步兵戰車、紅箭-10反坦克飛彈發射車等「熟面孔」以外,多款具備極強機動性的新型地面戰鬥車輛向公眾揭開了自己神秘的面紗。首先是08式輪式步戰車,這是一款八輪輪式裝甲底盤的高機動步戰車。實際上早在09年大閱兵上,我軍的輪式步戰車就首次參加了閱兵。
  • 火力對標履帶戰車,機動性能更強勁,一文看明白中國的輪式戰車
    自打坦克問世,圍繞輪子和履帶而產生的議論一直沒停,人們也是在二戰之後也是徹底才把這個問題徹底掰扯清楚。這裡面就有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半履帶車。上面說這些東西,看似和這篇文章的題目沒什麼關聯,但實際上是敲定一個旋律,輪式和履帶這兩個東西在相互的領域之內是沒辦法替代的。也就是說,類似於『同是122毫米自行火炮輪式和履帶哪種性能更強大』的問題沒有任何意義,兩種互有長短東西自然也無從比較。說回輪式戰車輪式戰車發展至今,8×8底盤的和多種功能衍生車型的輪式步戰車已經成為了最優解。
  • 圖紙上的中國ZTZ-20坦克
    尤其是像我國這樣有著眾多陸上鄰國和複雜地緣環境的背景,主戰坦克更是解放軍地面部隊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解放軍在ZTZ99式批量服役不足十年就開始裝備性能全面提升可與美軍M1A2SEP媲美的ZTZ99A,足見解放軍對主戰坦克發展的重視。顯然,發展新一代主戰坦克是我軍裝甲部隊發展的必由之路。
  • 藍精靈再現:國產新型8X8輪式突擊車重磅曝光,先進程度亮瞎眼
    這款新型突擊車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設計,跟現役裝備的ZTL11式輪式裝甲突擊車完全不同,底盤並非現役的09式輪式底盤結構。底盤採用8X8驅動設計,中國戰車的傳統側開式艙門設計,門比較大,非常方便進行彈藥補充和人員進出的要求。
  • 俄羅斯最蠻不講理的武器,TOS-2重型噴火坦克,變成輪式火箭炮
    這次閱兵俄羅斯派出了不少新裝備,其中T-80BVM、T-90M"突破3"主戰坦克、BMP-2M步兵戰車、2S38 自行高炮、裝備57mm機關炮的T-15步兵戰車,TOS-2重型噴火坦克都是首次亮相。發射裝置上,沒有看到具體有多少發展管,考慮到烏拉爾卡車底盤的承載能力和長寬高不如T-72/90坦克底盤,這裡筆者有兩個猜測:一個是發射管還是和原來TOS-1/1A那麼大,有220mm。這樣就要削減一部分裝載量,原來的24管可能要降低些。二就是對炮彈進行改進,採用新技術,在儘量不降低威力的情況下,縮小彈藥口徑,同時加裝制導系統。
  • 國產新型空投系統試驗成功 空降兵或已經列裝新一代戰車與自行火炮
    從相關報導可以看到這四種新型空投空降系統包括一次性空投系統、通用型戰車空投系統、輪式戰車空投系統和新型主動調姿系統。這些系統研製也表明中國空降兵新一代戰車已經或者即將列裝部隊,有效增強中國空降兵火力、機動能力和突擊能力。
  • 世界十大頂尖輪式步兵戰車,各有特色,性能不弱於履帶式步兵戰車
    「大毒蛇」Ⅲ型30毫米鏈式機關炮射速在100發~200發/分,炮口初速超過1000米/秒,發射高爆穿甲彈時,最大射程超高3000米,最大有效射程為1830米,在使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情況下,靜破穿甲能力達到100毫米以上,也就是一代主戰坦克主裝甲的水平。「標槍」則是先進的三代輕型反坦克飛彈,可以打擊2.5公裡的裝甲目標,可以有效摧毀早期T-72主戰坦克。
  • 坦克都不行,研製輪式突擊炮就可以挽救臺獨政權的命運?
    輪式突擊炮並不是把坦克炮裝進炮塔,然後扣在輪式底盤上就可以奏效的。坦克與輪式車輛底盤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簡單說,就是坦克更重、更矮、更敦實,輪車更輕、更高、更容易晃。坦克炮也不僅僅是炮,還包括觀瞄、炮控等火控系統和相應的裝填、備用彈藥存放等設計。所以,當一種坦克炮武器系統搬上輪車的時候,要進行全面的匹配,甚至重新設計。是非常考驗軍工科研真正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