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同在一個兵團, 後來司令員當了上將, 兩位軍長也當了上將

2021-02-18 唯美小情調

在解放戰爭時期,有很多優秀的軍事將領四處奔波、奮戰到底,為人民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今天,我們說一說這三個人,他們曾同在一個兵團任職,在解放戰爭中並肩作戰,不僅是上下級關係,更是親密的革命戰友關係,後來兵團司令員當了上將,兩位軍長也當了上將,成為了一個美談。那麼,這三個人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王震是湖南瀏陽人,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抗日戰爭中,王震率領的第三五九旅是八路軍的一個模範旅,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王震先後擔任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曾參加過宜川戰役、扶眉戰役、陝中戰役、隴東追擊戰以及解放大西北系列重要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在1955年,王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

王震在擔任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的時候,手下有兩個軍長,一個是第一軍軍長賀炳炎,他是湖北松滋人,另一個是第七軍軍長彭紹輝,他是湖南湘潭人。賀炳炎和彭紹輝也是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經歷過土地革命和紅軍長徵,立下了不小的戰功。而且,在早期艱苦而又激烈的戰鬥,賀炳炎和彭紹輝分別因傷截去了一條手臂。賀炳炎截去的是右手臂,而彭紹輝截去的是左手臂,因此他們都有了「獨臂將軍」的稱呼。在解放戰爭時期,賀炳炎先後擔任過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一軍軍長,跟隨兵團司令王震參加過宜川戰役、扶眉戰役、陝中戰役、隴東追擊戰以及解放大西北系列重要戰役。新中國成立之後,賀炳炎又擔任過青海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務。在1955年,賀炳炎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

而彭紹輝在解放戰爭時期,曾擔任過晉綏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司令員,參加過晉中戰役、太原戰役等。在1948年7月間,彭紹輝的部隊被劃歸到第一野戰軍戰鬥序列,擔任第一兵團第七軍軍長一職,又參加了隴東追擊戰以及解放大西北系列戰役。新中國成立之後,彭紹輝擔任過西北軍區參謀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等職務。在1955年,彭紹輝也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

可以說,一個兵團出了三個開國上將,這在當時十幾個兵團之中,是絕無僅有。賀炳炎和彭紹輝能夠榮獲上將軍銜,這與他們在早期艱苦的革命鬥爭的巨大貢獻是分不開的,兩位將軍革命意志堅強,每逢戰事必定奮勇當先,一生受過很多戰傷,甚至丟失了一條胳膊,這樣頑強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去學習,讓我們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關焦點

  • 1955年授銜時,四野7位軍長被授上將,為何三野16位軍長無一上將
    1955年,建國後首次授銜時,東北四野18位主力軍長中,一共有7人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分別是鄧華、韓先楚、洪學智,李天佑、劉震、黃永勝和陳明仁,而同樣立下功勳赫赫,為全國人民解放後大業,和中國革命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華東三野16位軍長,卻大部分被授銜為開國中將軍銜,還有三人被授少將,三人沒有獲得軍銜,那麼,同樣都是野戰軍,為何麾下軍長的授銜待遇卻相差如此之大呢?
  • 開國上將戰功排名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在1955年北京懷仁堂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此次大授銜有55位將軍被授予開國上將,後來在1956年和1958年有補授了兩位,所以前後有57位開國上將,在這些將軍中,如果單純軍事上的戰績來說,也就是戰功方面,能夠排行前三的都有數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
  • 1949年8月,我軍為何出現了兩個第一兵團?兩位司令員都是誰?
    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組建之後,擔任兵團司令員的是王震,他是湖南瀏陽人,此前他曾擔任過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本來計劃南下支援華中戰場的王震,率領八路軍南下支隊北返鄂豫邊,出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指揮部隊實施了著名的中原突圍。後來,王震率領部隊返回陝甘寧邊區,歷任晉綏軍區第二縱隊司令員,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第2軍軍長,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赫赫戰功。1955年,時任鐵道兵司令員的王震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 閒聊韓先楚上將
    韓先楚將軍是以副兵團級評的上將,韓先楚雖然打仗確實是一把好手,但資歷是他的硬傷,長徵時還只是一個營連級,韓先楚是典型的越戰越強的戰將,解放戰爭中
  • 4位將軍晉升上將後,他成為解放軍現役最年輕上將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軍官警官頒發命令狀。軍委後勤保障部政治委員郭普校、西部戰區司令員張旭東、戰略支援部隊政治委員李偉、武警部隊司令員王春寧四人晉升上將軍銜。王春寧出生於1963年3月,江蘇南京人,曾任第1集團軍第1師師長、軍參謀長、副軍長,第12集團軍軍長,北京衛戍區司令員等職,2017年7月晉升中將軍銜。直至此次晉升武警部隊司令員。也就是說,西部戰區原司令員、現年65歲的趙宗岐,武警部隊原司令員、現年65歲的王寧,軍委後勤保障部原政治委員、現年60歲的張書國和戰略支援部隊原政治委員、現年65歲的鄭衛平四人均已卸任。
  • 開國55大上將排名及任職(附開國上將名單及圖片)
    39.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第69軍軍長。40.唐亮(1910.06.13-1986.11.20),南京軍區政委。41.葉飛(1914.05.07-1999.04.18),南京軍區副司令兼福建軍區司令。42.楊得志(1911.01.03-1994.10.25),濟南軍區司令員。
  • 「六星上將」洪學智,榮辱沉浮傳奇人生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以及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戰役。1932年參加了紅四方面軍西徵,先後參加了棗陽、新集、漫川關、王曲、子午鎮、仿煌鎮等戰役戰鬥。在川陝革命根據地,任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粉碎四川軍閥「三路圍攻」、「六路圍攻」的鬥爭和儀南、營渠、宣達三次進攻戰役,為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作出了貢獻。
  • 陸軍現任領導名單 司令員政委均是上將
    值得一提的是,現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和政委都是上將軍銜。解放軍陸軍司令員:韓衛國生於1956年的韓衛國,是河北井陘人。曾任南京軍區第12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2016年2月任中部戰區司令員;2017年7月任建軍90周年閱兵式總指揮;2017年8月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 開國上將宋時輪:排炮不動,必是十縱!
    宋時輪的入學經歷頗費周章,入黨的經歷也很曲折:1927年初,宋時輪由黃埔的政治教官介紹入黨。因此,宋時輪不久就調任紅30軍軍長,原紅30軍軍長閻紅彥改為軍政委,不過兩人僅共事一個多月。1936年4月,紅28軍軍長劉志丹在東徵中壯烈犧牲,宋時輪調任紅28軍軍長,閻紅彥又重新擔任紅30軍軍長。抗戰全面爆發後,紅28軍改編為八路軍第120師716團,宋時輪任團長。
  • 為何他有元帥的資格卻只授上將銜?和這件事有關係
    55年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軍銜的評定主要取決於戰功和資歷,作為高級將領,他們的半生戎馬都是一個傳奇,但軍旅生涯的不同也影響到軍銜的評定,有些將領軍銜的評定過低,但作為優秀的革命者他們並不在意,這也只是我們從後世的眼光看待這些,而有一位開國將領,他在軍中的資歷很深,甚至可以與元帥的資歷相提並論,但他卻是開國上將,這位將軍就是周士第上將。
  • 河南兩位曹姓上將,一位是空軍司令,一位是國防部長
    當然有,主要集中在信陽市,比如新縣的許世友、李德生,還有光山縣的尤太忠、萬海峰,都是信陽走出來的上將,都位於河南的南部。那麼,河南的北部有上將嗎?也有兩位,而且很巧,兩人都姓曹。第一位叫曹雙明,1929年出生於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曹雙明出身貧寒,自幼喪母,後來父親也病逝了,好在曹雙明有一位思想開明的繼母。
  •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四位兵團級幹部
    兵團級幹部是開國將帥中的一個重要群體,他們在人民軍隊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中,賀晉年、解方、段蘇權、陳沂四位兵團級幹部被授予解放軍少將軍銜,和其他絕大多數兵團級幹部的所授軍銜相比,顯得偏低。賀晉年等四人之所以被授予解放軍少將軍銜,也是各有原因。
  • 南京軍區6位副司令員先後升為大軍區司令員,有5位輔佐過許世友
    新中國成立後,13大軍軍區相繼成立,很多開國上將、中將,還有一些少將都擔任過大軍區司令員。
  • 54歲最年輕現役上將常丁求:新任空軍司令員、「敢戰」少壯派
    9月6日,西部戰區司令員汪海江、中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海軍司令員董軍、空軍司令員常丁求、國防大學校長許學強正式晉升上將軍銜。
  • 國軍最「泛濫」的一個軍銜:從師長軍長到副總司令,都可以叫這個
    尤其是其中一個軍銜,用得非常普遍,在國民黨軍中的職務跨度極大。這個軍銜就是「中將」了。40年代國軍從師長到軍長,再到兵團司令和副司令,綏靖區長官,剿總副總司令,存在大量的中將軍銜。當不確定國軍高級軍官軍銜時,似乎叫中將基本沒錯。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軍銜是國軍將領在軍中地位的一種體現,並不直接兌現實際軍權。
  • 歷任12位空軍司令員名單一覽
    第1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劉亞樓(1910年4月8日-1965年5月7日),福建省武平縣湘店鄉湘洋村人,畢業於抗日紅軍大學和伏龍芝軍事學院。從貧苦農民家庭出身,到中國第1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將軍的經歷令人欽佩。1949年10月,劉亞樓出任空軍司令員,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955年9月,劉亞樓被授予上將軍銜。
  • 山東兵團改編為第七兵團, 為何王建安擔任司令員, 而不是許世友?
    為什麼山東兵團改為第七兵團,是王建安當司令員,而不是許世友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經常根據戰場形勢發展的需要,組建兵團獨立執行區域作戰任務
  • 12位空軍司令員名單及軍銜一覽
    建國後擔任第十三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吳法憲被授予中將軍銜。1957年任空軍政委。1965年5月至1971年9月任空軍司令員。1938年入伍後,馬寧歷任幹事、科長、參謀、股長、學員、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副處長兼團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蘭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9月被授予空軍上校軍銜,1964年4月晉升空軍少將軍銜。1973年5月至1977年4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黨委第二書記。
  • 中國陸軍現任6位(1正5副)司令員一覽表:1位上將 4位中將
    人物履歷: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第12集團軍軍長。2013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副司令員。2015年7月,晉升中將軍銜。2016年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司令員。2017年7月,擔任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總指揮。2017年8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 開國上將呂正操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冀中人民自衛軍司令員,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冀中軍區司令員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區總指揮部副總指揮。1943的任晉綏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副部長、代部長,中央軍委軍事運輸司令員,解放軍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