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日本核能政策正在一條道上走到黑

2022-01-09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蔣豐

在2011年的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之前,核電技術曾經是日本非常自豪的招牌,核電站是日本滿世界推廣的重要項目。即使是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日本依然將項目出口作為支撐核能產業的希望。

為了推銷日本的核能項目,日本領導人四處奔走——立陶宛、土耳其、阿聯、沙特、波蘭、英國,每到一國,核能合作幾乎是日本政府必談項目。然而,日本的海外核能項目接二連三停擺,幾乎顆粒無收。

日本通過出口支持核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明顯停滯不前。日本政府應該承認失敗,轉變戰略。

繼三菱重工從土耳其的相關核能計劃中撤出之後,日本恐怕又將與英國「分手」。據日媒報導,如果2019年1月底之前,英方仍不能追加資金,日立公司將會放棄在英國推進的核電站新建計劃。這意味著,日本海外核能項目的最後一根「獨苗」也懸了。以上兩個項目均被判斷為「存在無法實現盈利的重大風險」。

其實,與日本核能有關的海外項目,已經全部受挫.。過去幾年中,日本除了在越南和立陶宛項目失敗之外,東芝公司因美國相關項目失敗而陷入經營危機,從海外市場退出。日本政府和企業合作的核能出口項目,呈現出徹底崩潰的局面。

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由於日本暫停核電使用,三家無法在國內接受核反應堆新訂單的日本廠商,為了維持技術和人才,積極向海外市場尋求出路。對核能持積極態度的安倍政府,也致力於向各國推銷,詳細介紹日本政府的各種優惠政策。

但是,近幾年全球核能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受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各國對核能項目的安全要求快速升級,建設成本高漲。另一方面,太陽能、風力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不斷降低,競爭力大為提高,進入了真正的市場推廣期.。

日立公司的計劃胎死腹中,就從根本上動搖了日本政府和產業界長期宣稱的「日本核電站具有無法比擬的經濟優勢」。儘管如此,日本政府仍然在各種場合強調「日本的核能技術受到各國歡迎」。只能說,日本政府看錯了世界潮流。

此外,日本政府把核能項目作為出口戰略的重要支柱,一直衝鋒在前,越俎代庖把很多企業做的事情也做了。比如政府作為相關項目的金融擔保人,置身於巨大商業風險中,一旦有差池,將會給日本帶來巨大損失。

今後日本維持現有的核能產業規模,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總有一天,日本核能企業不得不面臨體制改革,日本核能產業不得不將面臨業界重組。在迎來真正的「廢核時代」前,如何合理安排好數十年積累的技術和人才,才是日本核能企業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目前,日本經濟產業省正在致力於舊核電站的重建和下一代核反應堆開發。但是,日本現在應該做的,似乎不是核電站的強行續命,而是順應國際潮流,切實降低對核電站依賴度的同時,致力於培育與發展更加安全的清潔能源。


相關焦點

  • 福島十年祭:日本「後核能」時代的核電重啟之路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距今已經過去10年。在這10年中,國際社會對於核電發展的態度,以及相關發展路徑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全球核電發展也因此走到了岔路口。 據世界核協會數據顯示,福島核事故之前,全球核能發電量達到2630TW·h,2011年核電全球發電量明顯下降至2346 TW·h。
  • 試析日本重視發展核能的深層原因及其面臨的挑戰
    從核汙染到西屋電氣啟動破產程序,日本的核能動向繼續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安倍執政後日本核能的發展現狀2011年3月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日本絕大部分核電站陷入停滯狀態。不過,安倍晉三執政後開始逐漸重啟核電站。2014年4月,安倍內閣通過《日本能源基本計劃》,明確認為核能是「基幹」能源。
  • 日本核電正在「涅槃」
    儘管日本是歷史上唯一遭受核戰爭破壞的國家,但是在2011年由海嘯引發的福島核事故極大改變了公眾對於核能的看法,由此也產生了廣泛的抗議,大多數民眾要求放棄核能。因此,在能源需求量與能源供應的可靠性、易接受性之間的平衡,極大地影響著日本的政治生態。日本能源安全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復甦的同時,也開始嚴重依賴化石燃料進口。
  • 黑船事件:打開日本開放之門,從此中日道不同
    當時的日本人,從來沒有看見過這樣的龐然大物,他們驚恐地稱呼這些「小山」為黑船。要說這段被外國強行打開國門的歷史,本該是一段屈辱,但卻被日本人反覆紀念。他們不僅在橫須賀市建立了一座佩裡公園,還在當年黑船登陸的地方樹立了一座紀念碑。而且就在這座佩裡公園,每年都會舉行民間自發的開國紀念活動「黑船祭」,類似於化妝遊行。其中扮演佩裡的角色最受男女老少的歡迎,走到哪裡都有一片喝彩。
  • 什麼是核能的縱深防禦?
    從美國的三哩島核事故、前蘇聯的車諾比核事故、日本的福島核事故,都給人們帶來了深刻的教訓。確保核安全成為最重要的核能利用原則,我國核安全文化中,使用了軍事上的專業術語「縱深防禦」。▼我國核安全文化中,使用了軍事上的專業術語「縱深防禦」。在軍事學上,「縱深防禦」意思是指防禦地區或防禦部署的縱向深度。其中分為戰役縱深防禦和戰術縱深防禦。
  • 歷史上的7月8日——黑船事件.日本現代化起點
    1853年7月8日,美國佩裡將軍率艦隊駛入江戶灣要求通商,史稱「黑船事件」。這一年,中國是鹹豐三年,日本嘉永六年;該年,太平天國攻克南京並定都於此,英法俄土四國爆發「克裡米亞戰爭」,上海發生「小刀會起義」。推薦文章:日本開埠(一)黑船來航日本打開國門,要從「黑船來航」談起。所謂「黑船」就是蒸汽船,指的是美國艦隊。
  • 核能郵輪、核能貨櫃船,要來了!?
    現在這種情況似乎正在發生變化,新技術正在進入市場,這可能意味著商業船舶未來也可能使用核電。11月18日美通社報導,美國南方電力公司和美國能源部 (DOE) 達成合作協議,與比爾·蓋茨領導的 TerraPower 和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合作,以設計、建造和運行氯化熔體反應堆實驗。
  • 日本新安保法的五個真相
    這份法案自誕生以來,就遭到日本社會各界的強烈譴責,國際社會也高度關注。以下幾個問題,將帶你探明新安保法背後的真相。新安保法是什麼?——打著「和平」旗號的戰爭法案宣告日本戰後長期堅持的「專守防衛」國策遭徹底顛覆。這是二戰結束以來日本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轉折。地理限制——安保法案的要害是擴大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軍事活動。法案突破了現行《周邊事態法》中對自衛隊後方支援行動的地理限制,除將向美軍等外軍提供軍事支援的範圍擴大至全球外,還能參與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海外軍事活動。
  • 日本開埠(一)黑船來航
    由於其船體為黑色,又像怪獸一樣不斷噴出漆黑的濃煙,發出轟鳴,所以被日本人稱作「黑船」。美國艦隊不遠萬裡來到日本,並不是簡單的友好訪問。他們向幕府將軍提出了一個難題——開國,還是開戰?德川幕府在武力的逼迫下,接受了美方的條件,被迫開國,放棄了200多年的鎖國政策。這一事件震動日本朝野,後來被稱之為「黑船來航」。
  • 核能是什麼?核能發電的原理?核電有哪些優點與缺點
    2011 年,日本 311 福島第一核電廠氫氣爆炸震驚世界,喚醒國際社會對核能安全的疑慮,也將臺灣反核運動推向高峰;然而,時過境遷,當政府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朝向非核家園目標邁進,「反反核」聲浪卻重新燃起。2018 年的公投中,有近 590 萬人對「廢除非核家園政策」投下了同意票,2021年「續建核四」公投於 12 月 18 日舉行,究竟什麼是核能?
  • 【航運百科】核能郵輪、核能貨櫃船,要來了!?
    據信德海事2021年11月25日消息,近日集中出現了一批核能商船的報導。TerraPower和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合作,以設計、建造和運行氯化熔體反應堆實驗。核動力,作為一種理論上十分環保的船舶能量來源,因為其安全性等敏感因素,目前大部分只應用在軍事艦艇中。現在這種情況似乎正在發生變化,新技術正在進入市場,這可能意味著商業船舶未來也可能使用核電。
  • 美國核能進展有限
    而作為曾經的世界核能發展領頭羊的美國卻只有兩座,且這兩座僅是對已有的沃格特勒核電站(Plant Vogtle,位於喬治亞州韋恩斯伯勒)的兩座反應堆的擴建。另外,俄勒岡州波特蘭一家名為努斯凱爾電力(NuScale Power)的公司目前正與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RC)合作,採用小型模塊化設計開發下一代反應堆。這兩個項目共同代表了當今美國商業核裂變反應堆發展的前沿。
  • 日媒:鈽保有量夠造6000枚核彈 美國要求日本削減
    【觀察者網】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10日報導稱,美國政府於9日向日本方面提出,要求日本減少核材料鈽的保有量。鈽可以從核電站乏燃料中分離出來,之後可以作為核武器的原料。美方認為,為了保持核不擴散機制,日本應當限制鈽保有量,而這勢必將對日本長期以來堅持進行鈽分離的核能政策造成嚴重影響。鈽是序號為94的重金屬元素,其在核反應上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同位素鈽239。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枚用於實戰的核武器:在日本長崎爆炸的「胖子」採用6.4公斤的武器級鈽作為核裝藥。
  • 分享傳說中的稀有魚種五道黑爆護
    五道黑,因為其身上有五道槓所以被稱為五道黑魚,當然這種魚的叫法有很多種,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
  • 【中美研究】拜登政府對華政策與中國應對之道
    可見即使韓國不願在中美選邊,美國憑藉其龐大的政治資源用各種軟硬兼施的方法正在拉韓國往自己這邊靠。  對於中國的應對之道,美國的中產階級外交反映出拜登政府重建經濟的政策優先,但因為「中產階級外交」過於籠統,反而掩蓋了各種需求的差異。首先,中國可以根據這些差異來行事,以地方合作或團體合作的形式促進中美的經貿和人員往來。
  • 核能的巨大威力是神跡還是魔鬼?和平穩定全靠以「德服」人!
    正常工作時使裂變物質處於臨界狀態,維持穩定的鏈式裂變反應,因而保持穩定的核能釋放。如需停止鏈式反應,就放入更多的吸收中子材料;如果要求釋放更多的核能,可以移出一部分吸收中子材料。這種能維持和控制核裂變,以及核能—熱能轉換的裝置,叫核反應堆。看起來核電站設計很嚴密呀!那車諾比和福島核電站怎麼好好就炸了呢?
  • 日美核能合作的歷史緣起(1945—1955)
    對於核能的利用取向上,中曾根在國會上的解釋是:「當然不可直接利用核燃料製造殺人武器,但不應禁止使用同位素製造新型鋼鐵用於機關槍」。此外,首相鳩山一郎在被外國記者問及美國要求在日本儲存核武器的可能性時,竟然回答為「如果通過武力實現和平是合理的,我們就必須允許美軍在日本領土上儲存核武器」。顯然,該言論與「如果其他國家有核武器,我們(日本)理所應當也該擁有」的觀點在邏輯上是一致的。
  • 中國核能利用前景引熱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世界核協會日前舉辦2020年戰略論壇視頻會議,圍繞「核能建設清潔的未來」「推動核能項目投資」「核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最大化」三個主題展開討論。記者注意到,中國核電建設的進展,以及核能綜合利用的現狀及前景受到國際核能界的關注。據了解,近年來,以「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和「國和一號」成功研發建設為標誌,我國核電技術研發和工程應用躋身世界前列,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核電強國後又一個擁有獨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和全產業鏈的國家。業內專家表示,從在建規模和發展前景看,我國目前已成為全球三代核電發展的產業中心。
  • 核能是一項關鍵投資
    在如何最好地投資納稅人資金方面做出艱難的選擇時,確保美國成為先進核能的全球領導者是一項關鍵和負責任的投資。隨著所有關於激進的"綠色新政"的討論,儘管核能是無碳電力,看到一些左翼人士將核能推到一邊,但令人感到震驚。為什麼美國要在這些下一代核技術方面引領世界?核能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