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現階段的陸基戰略核力量來說,除了有東風-41這樣的核心力量之外,以前東風-31以及東風-31A為基礎改進而來的東風-31AG陸基洲際戰略核飛彈也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畢竟相對於性能更加強勁的東風-41飛彈來說,東風-31AG雖然性能不如前者,但勝在性價比更高,價格便宜,故而可以與東風-41飛彈形成一定的高低搭配。
▲已有兩次受閱經歷的東風-31AG飛彈可以說是目前東風-31飛彈家族內戰力最強的一員(圖片來源於:網絡)
▲東風-41飛彈的戰力非常強大,但是問題在於價格以及產量(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東風-31AG陸基洲際戰略核飛彈雖然在射程、作戰使用靈活性、機動能力以及生存性方面均比此前的東風-31以及東風-31A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受限於該飛彈僅配備的是錐形單彈頭,因此,即使配備了相應的彈載幹擾裝置等裝備,其在目前性能先進的強敵反導系統面前仍然顯得有些吃力。
▲目前東風-31飛彈家族使用的基本是錐形單彈頭,故而在之前其突防能力是受到一定製約的(圖片來源於:網絡)
故而,為了進一步提高東風-31飛彈家族的作戰性能,關於該彈的改進說法就一直存在著。根據目前網上能查到的公開說法,未來新一代改進型東風-31飛彈(網傳所謂的東風-31B)將很可能配備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核彈頭技術。
而對比起傳統的錐形(核)彈頭來說,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核)彈頭不僅飛行速度更快,且具備十分優異的橫向和縱向機動能力,加之其升阻比更高,因此不僅能增強改進後的東風-31飛彈的突防能力,其也或將進一步提高該彈的射程。
▲東風-17的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彈頭通過「激波裝配法」可以應用在不同種類的彈道飛彈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說起中國國內的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彈頭技術,由於目前已經有了東風-17飛彈作為基礎,因此僅需通過相應的「激波裝配法」就可以為給不同種類的彈道飛彈應用上這種彈頭,而洲際彈道飛彈就是其中之一。而參考國外同行的做法來說,也有類似的裝備出現,這就是俄羅斯的「先鋒」陸基高超聲速洲際戰略核飛彈。
從目前俄羅斯公開的資料來說,「先鋒」飛彈是通過利用原先RS-19「短劍」洲際戰略核飛彈的助推級,並在上面配備一個大號的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核)彈頭而研發生產出來的一種全新的高超聲速洲際戰略核飛彈。因此,綜合來說,不管是從技術層面還是可行性,為傳統陸基洲際戰略核飛彈加裝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核)彈頭是完全可行的。
▲俄羅斯的「先鋒」飛彈是一款配備了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核)彈頭的新一代高超聲速洲際戰略核飛彈(圖片來源於:網絡)
▲以官方的公開報導來說,東風-41飛彈與東風-31系列飛彈不同,其採用的是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因此也就具備了更強的突防能力(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至於為何不選擇更先進的東風-41飛彈,筆者認為,主要是東風-41飛彈本身就應用了突防能力不錯的分導式多彈頭技術,那如果將這些傳統的錐形分導式彈頭換成乘波體氣動外形的分導式彈頭,會因為空間有限造成乘波體氣動外形的分導式彈頭體積過小,從而影響彈頭的升阻比和載荷等性能,進而導致其相應的射程和威力上的不足。而如果僅僅只是給東風-41飛彈配備一個大號的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核)彈頭又會造成對東風-41載荷能力大優勢的浪費。
▲通過不斷地技術改進,東風-31系列飛彈的未來是十分有前途的(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綜合來說,為本來就是配單彈頭的東風-31飛彈應用上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核)彈頭技術反而是十分合適的。而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提高未來改進型東風-31飛彈的性能,還能與採用不同突防技術路線的東風-41一道對強敵的反導網形成更大的壓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對強敵本身的核威懾能力,以此進一步提高中國自身的核安全。
-END-
來源:軍武次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