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號和尼米茲號雙航母編隊
美軍尼米茲號和羅斯福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航空母艦,艦載機數量、性能、種類、航母動力、大小、設計等都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航母,但帶領大量戰艦率領雙航母編隊來到南海時,給我們帶來的壓力也很大。很多網民說,美國雙航母接近,中國也有16、17號雙航母,為什麼不能啟航,不能和他們針鋒相對呢?
中國16、17號雙航母編隊(設想圖)
提出這個問題的網民的想法很簡單。也不是去真正的戰爭。我們只要把16,17號航母也送到南海就可以了。這樣至少雙航母形成對雙航母的氣勢,在氣勢上我們不會失去太多。其實這種想法太天真了。航母被稱為國中期的原因是,一舉一動不僅代表中國海軍,還代表整個中國。目前,我國航母還有三大短板需要克服。航母力量不成熟時強行使用是非常不明智的。甚至可以打到對方的懷裡。這裡的班長將分析我國航母力量現階段的三大短板。
055萬噸驅逐艦服役數量還太少
首先是核心護航艦艇不齊全;眾所周知,中國16、17號航母相對於美國10萬噸核動力航母還比較落後,這就需要在護航艦艇上花費更多功夫。目前中國航母編隊的護航力量主要由055萬噸驅逐艦、052D驅逐艦、093核潛艇以及054A護衛艦組成,其中055驅逐艦是編隊防空、反潛的絕對核心,每個航母編隊需要至少1-2艘055、4-8艘052D和054A以及1-3艘的093核潛艇才能為航母形成可靠的防空、反潛屏障,而目前我國055驅逐艦僅入役1艘。護航艦艇都沒配齊,航母編隊還未最終成型,我們當然不會拿航母去冒險。
海軍艦載機飛行員招收學員正在進行色盲測試
第二,以載體為基礎的飛機團隊仍然需要成長。據目前所知,16號航母可以攜帶24架殲-15艦載機,17號航母可以攜帶36架,共60架殲-15,這不是小數目。包括陸路訓練中心和備份需求,我們需要至少70多架殲-15戰鬥機和配套的艦載機飛行員。殲-15與目前世界上唯一飛行的重型艦載機(俄羅斯蘇-33因航母維修停航,後期也將被米格-29K代替)一起,中國航母在沒有裝備彈射器的情況下進行滑步,培養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也成為世界上最困難的航母工程之一。目前,中國航母仍在加快培養更先進的殲-15型和新飛行員。特別是後者不是不砸錢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慢慢積累。美軍航母的使用已經很熟練了
美軍航母使用已經無比嫻熟
最後,使用航空母艦的經驗仍然處於探索階段。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中國航母與上述兩種相比,與美國航母相比差距最大的是實際使用經驗,美軍不僅有數百年的航母使用經驗,而且還有無與倫比的航母作戰經驗。每當大隊航母全球部署、所有小艦載機起飛時,美軍都有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航母的威力。(威廉莎士比亞、溫斯頓、航母、航母、航母、航母)很多人疑惑中國為什麼專門為16、17號航母建造兩艘「寶媽船」。有3萬噸88,89號綜合保障線,中國航母出海要有保障線才能保證船員休息嗎?當然不是。事實上,中國為航母專業保障線,是為了全面培養更多合格的航母艦員和艦載機飛行員。也就是說,採用尹勳的極端方式。就是讓一群人在航母上訓練另一群人,在保障線上整備,儘可能縮短航母人力培養周期,儘快形成更多的戰鬥力。
少見的16、17號航母同框,近處白色的就是89號保障船
儘管如此,中國航母使用經驗仍處於摸索階段。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目前16、17號雙航母與美國核動力雙航母編隊,雖然不到交戰程度,但我國航母在艦載機出動率、艦隊防空警報、航母艦載機合作默契等方面落後於對手,是空中對抗、水面對抗、電子對抗。總之,航母力量不成熟,拖出來對抗更不成熟,下面的生意我們絕對不能做(
中國未來超級航母設想圖,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
很多人關注中國需要建造多少航母和多少航母,但很少人注意到,中國擁有第一艘航母僅9年,9年就增長到這個地步,這已經是世界上唯一的了。俗話說,想加快速度是不行的。我們應該給中國航母更多的耐心和時間。這樣他們才能成長,變得強大。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