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合作組織研究動態(二十八)

2022-02-04 上外絲路
點擊上方「上外絲路」 可以訂閱哦!

伊斯蘭合作組織研究動態(二十八)


一、伊斯蘭合作組織與巴勒斯坦問題

伊斯蘭合作組織為巴勒斯坦的衛生、社會和發展項目捐款
伊斯蘭合作組織總秘書處簡化了為巴勒斯坦衛生、社會、發展和教育項目提供財政援助的程序。秘書長歐塞敏表示,向巴勒斯坦提供的這些救濟資金反映了由伊斯蘭團結基金(伊合組織的附屬機構)代表的伊斯蘭合作組織對成員國最貧困和脆弱社區的關注。他確認,本組織將堅持不懈地為有效應對成員國境內的人口、大學、中心和協會、醫院和學校的緊急情況提供援助和支持。在讚揚基金對需要人道主義、教育、衛生和社會援助的成員國的迫切需要做出反應的同時,歐塞敏也呼籲較富裕的成員國為伊斯蘭合作組織提供資金,以確保相關活動的開展。伊斯蘭合作組織秘書長歐塞敏於2021年6月6日在吉達的總秘書處接見了日本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巖井文男(IWAI Fumio)。雙方在會議期間討論了促進伊斯蘭合作組織與日本合作的途徑。伊斯蘭合作組織秘書長歐塞敏於2021年6月1日在吉達的伊斯蘭合作組織總秘書處辦公室接見了幾內亞共和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兼常駐伊斯蘭合作組織代表馬哈茂德·納巴尼奧·謝裡夫(H.E. Mahmoud Nabaniou Cherif)。雙方討論了共同關係的問題和增進伊合組織與幾內亞共和國關係的途徑。
伊斯蘭合作組織秘書長歐塞敏於2021年6月6日在吉達的總秘書處接見了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兼駐伊斯蘭合作組織常駐代表艾哈邁德·阿卜杜勒·薩杜克(Ahmed Abdel Sadouq)。雙方在會議期間討論了共同關心的議題以及加強伊斯蘭合作組織與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係的途徑。伊斯蘭合作組織與國際社會一道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環境日的主題是「恢復生態系統(Ecosystem Restoration)」,這一主題提醒人類的生存必須採取整體的、綜合的方式來彌補生態資源過度利用造成的損害。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是伊斯蘭合作組織的重要議題。許多組織成員國面臨著廣泛的環境挑戰,包括毀林、荒漠化、缺水以及氣候變化對其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伊斯蘭合作組織2025年行動綱領》呼籲各成員國保護環境,推廣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增強降低災害風險、緩和與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國際社會需要在行為和社會層面做出根本改變,促進消費觀向可持續和低消耗轉變,提高普通民眾的氣候意識和認識能力。伊斯蘭合作組織對索馬利亞政治領導人就選舉達成協議表示歡迎

伊斯蘭合作組織總秘書處對索馬利亞聯邦政府和聯邦國家領導人在摩加迪沙舉行全國協商選舉首腦會議後達成協議表示歡迎,根據協議,選舉將按照去年9月17日的模式進行。

伊斯蘭合作組織總秘書對索馬利亞最近的政治事態發展表示關切,敦促各方加快執行協定的內容,堅持對話和協商,並在執行階段加緊努力舉行選舉,這將有助於實現索馬利亞人民的安全、穩定、增長和繁榮。

伊斯蘭合作組織總秘書處重申,在實現索馬利亞人民美好願景的關鍵階段,伊合組織將與索馬利亞站在一起。

伊斯蘭合作組織總秘書處對槍手對布吉納法索村莊和平民發動的武裝襲擊表示強烈譴責,襲擊已造成許多平民傷亡。

總秘書處向遇難者家屬和布吉納法索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慰問,祝願傷員早日康復。伊合組織重申其反對恐怖主義的原則和堅定立場,不論其動機和原因為何,並支持布吉納法索政府和人民解決這一問題。

- END -

圖片來源:網絡

結伴絲路 融通中外

Harmony along the Silk Road 

Integ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電子郵箱:silkroadsisu@163.com

網站地址:http://www.isrss.shisu.edu.cn

聯繫地址: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大連西路550號)1號樓5層絲路戰略研究所

關於我們:

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Institute of Silk Road Strategy Studies)成立於2015年9月,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為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合作發展戰略、整合全校優勢資源、凸顯上外國際化人才培養而設立的獨立二級教學科研單位,並編輯出版國內首本專注於絲路學研究的專業學術期刊《新絲路學刊》。

本所立足於上外多語種、跨學科的專業優勢與特色,整合校內外學術資源,旨在形成「1+2+3+4」發展戰略,即一支跨校跨專業的研究隊伍,政治學和外國語言文學兩個一級學科支撐下的國別與區域研究,經貿、人文與安全三路並舉的研究範式,中東、東南亞、中亞、美歐(含拉美)的四大研究板塊。

相關焦點

  • 伊斯蘭合作組織向若干國家提供援助
    伊斯蘭組織呼籲面對「伊斯蘭恐懼症」制定國際法律文書2018-10-18(SMC)喀土穆伊斯蘭合作組織呼籲制定具有國際約束力的法律文書
  • 【中正文苑】伊斯蘭中正之道系列(二十八)
    二十八、建立新的法學體系建立新的法學體系是為了還原伊斯蘭的時代精神
  • 伊斯蘭合作組織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 國首都
    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一座世界矚目又命運多舛的城市新華社快訊:伊斯蘭合作組織1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特別首腦會議後發表公報
  • 【恐怖主義】李意:「伊斯蘭國」組織與沙特的政策調整
    這個由34個伊斯蘭國家 (後增至41個國家) 組成的反恐軍事聯盟一致決定就打擊極端恐怖主義和消滅恐怖分子進行合作, 加強在軍事、財政、情報和政治領域的反恐合作。巴格達迪在演講中指出:「我們看見基督教的十字軍和無信仰的國家及其追隨者, 以及在猶太人支持下的勢力, 他們不敢正面對抗聖戰士, 他們因為內心充滿恐懼而互相推搡。
  • 【學術動態前沿】「伊斯蘭國」已經覆滅? ——黎明曙光微露,反恐路險且長
    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由於此地區遜尼派穆斯林人數較多,恐怖組織也較多,社會矛盾和階層矛盾比較尖銳,「伊斯蘭國」很有可能藉助以上有利條件在東南亞地區成立第二個「伊斯蘭國」。據外媒報導,「伊斯蘭國」在2016年已在馬來西亞發行一個使用當地語言的報紙,意圖招募東南亞地區的極端主義分子,將目標對準了其在馬來西亞、印尼、汶萊、新加坡、泰國南部及菲律賓南部的支持者。東南亞多個武裝組織紛紛宣誓向「伊斯蘭國」效忠。
  • 印尼為何此時對伊斯蘭極端組織出手?
    伊陣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為何佐科政府選擇此時打壓伊陣?印尼政府整治極端伊斯蘭組織的困難何在? 2020年11月20日,印尼拆除帶有裡茲克圖像的廣告牌。在核心部門顧問理事會之下,伊陣設有6個委員陣線和一支指揮系統完整的準軍事部隊(伊斯蘭捍衛戰士,LPI),甚至還聯繫到其他極端民兵組織和激進組織結成聯盟,聲援「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伊陣把三類人聚集到一起,包括青年大學生、黑社會成員和普通民眾,可謂魚龍混雜。
  • 伊斯蘭國和蓋達組織到底什麼關係
    伊斯蘭國脫胎於蓋達組織,但兩者如今也經常會發生火拼,蓋達組織甚至刻意與伊斯蘭國進行切割並指責後者過於殘暴。對於兩者之間的關係,外界常有誤解。中東問題學者威廉·麥坎威廉·麥坎是美國研究中東問題的權威學者之一,這幾年他持續關注著伊斯蘭國的發展以及其對國際政治的影響。
  • 【中東研究】周明 曾向紅:適當性邏輯的競爭 基地與「伊斯蘭國」的架構敘事(上)
    如自「伊斯蘭國」2014年6月29日宣布建立「哈裡發國家」以來伊斯蘭國」的演變歷程、行動戰略與策略、意識形態的源流與特徵、國際社會的應對等問題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較多關注也產生了一定的成果但大都集中研究該組織未與其他恐怖組織(如「基地」)進行比較。
  • 戰後日本伊斯蘭研究的巨匠們
    承前往期回顧:天皇與伊斯蘭:大川周明之道、天皇與伊斯蘭:大川周明之道(中)、日本法西斯主義者大川周明為何要做伊斯蘭研究?說起日本的伊斯蘭研究,就不得不提及其學問的奠基人——大川周明。因其本人與軍界交際較深,大川周明被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理論家,亦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為了甲級戰犯。
  • 日本法西斯主義者大川周明為何要做伊斯蘭研究?
    >上回提到在大川周明進入滿鐵東亞經濟調查局之後,開始向伊斯蘭研究轉型。這段時間的專研為井筒俊彥日後的伊斯蘭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回到大川周明,大川本人對伊斯蘭研究的出發點有三:第一、反西方的主體意識第二、對日本文明的自豪感第三、為日本在伊斯蘭世界構建殖民地打下理論基礎。「……回教圈正被基督教一步一步地蠶食。
  • 美宣布撤銷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定性為恐怖組織,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記者:5日,美國國務院網站發布消息稱,美國務卿蓬佩奧宣布撤銷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ETIM)定性為恐怖組織的決定。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汪文斌:中方對美方有關決定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東伊運」是聯合國安理會列名的恐怖組織,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恐怖組織,長期從事恐怖暴力活動,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威脅中國和國際地區安全穩定。打擊「東伊運」是國際社會共識,也是國際反恐鬥爭重要內容。
  • 恐怖組織「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簡要情況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簡稱「東伊運」)又稱「東突伊斯蘭運動」、「東突厥斯坦伊斯蘭真主黨」、「東突伊斯蘭黨」,是「東突」恐怖勢力中最具危害性的恐怖組織之一
  • 印尼政府為何此時對伊斯蘭極端組織出手?
    自2020年11月10日伊斯蘭捍衛者陣線頭目裡茲克從沙特回國之日起,海報拆除、疫情集會、襲擊警隊、逃避檢測、組織禁令、逮捕拘留等一系列事件接連發生,印尼政府與該組織的對抗不斷升級,疫情之下的印尼社會動蕩加劇。2020年底以來,印尼政府似乎下定決心重手敲打一番伊陣這個宗教極端勢力,對其展開的多次行動可謂「奇招頻出」,後者也進入了自1998年民主改革以來「最為艱難的歲月」。
  • 科西嘉恐怖組織警告伊斯蘭恐怖分子
    本周四上午,法國科西嘉島民族解放陣線FLNC下屬組織「FLNC10月22日」通過《科西嘉早報》(Corse matin)發布公告,警告「伊斯蘭國」,稱如果恐怖組織在科西嘉動手,FLNC將會毫不留情地予以回擊。科西嘉島位於法國本土東南方向,是法國最大的島嶼,原屬熱那亞共和國,1768年協議賣給法國。
  • 【伊斯蘭問題】黎巴嫩去極端化的理念、政策及實踐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黎巴嫩國內什葉派、遜尼派、基督徒三大群體對真主黨的支持率分別達86%、9%和31%。黎巴嫩貝魯特研究和信息中心於同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二的黎巴嫩基督徒認為真主黨使國家免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襲擊;66%的基督徒支持真主黨對敘利亞的軍事幹預行動,而2013年該數字僅為39%。
  • 「蓋達組織」的秘密,都藏在它的組織架構裡
    然而20年過去了,美國贏得了每一場「反恐戰役」,卻似乎輸掉了整場「反恐戰爭」。雖然許多極端領袖被擊斃、眾多恐怖組織相繼滅亡,但9·11事件的始作俑者——蓋達組織,依然如幽靈一般陰魂不散,無法根除。甚至前不久,在美軍撤離阿富汗之際,蓋達組織發言人放言:美國雖然撤軍了,但蓋達組織與美國的戰爭遠未結束,除非將美國驅逐出伊斯蘭世界,否則將繼續針對美國發動全面戰爭。
  • 【恐怖主義】柳思思:」伊斯蘭國「的網際網路攻勢及其影響
    近年來,「伊斯蘭國」(IslamicStateofIraqandtheLevant)頻頻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全方位自我宣傳,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其對外籍青年的網絡招募問題。「伊斯蘭國」如何進行網絡動員與網絡招募,這對於政界和學界都是一個新課題,也凸顯了我們對於「伊斯蘭國」研究的不足。在以往較長一段時期裡,我們對「伊斯蘭國」的研究多囿於軍事較量或權力角逐,而較少關注「伊斯蘭國」的網際網路攻勢。
  • 恐怖組織煽動「起義」打敗中美俄 「盯」上新疆
    從10月初到現在,「伊斯蘭國」(IS)、「基地」組織、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塔利班接連拋出由專業人士製作的線下與網際網路同步的英文雜誌,其中包括「伊斯蘭國」的《佐拉》、「基地」的《啟迪》和《復活》、阿塔的《薩穆德》以及巴塔11月1日正式出版的《哈裡發的競爭者》。有的國際暴恐組織還藉助這些網絡和雜誌,染指中國的「新疆問題」。
  • 「伊斯蘭國」陰魂未散,試圖在中亞建立據點
    獨立國協反恐中心負責人警察上將安德烈·諾維科夫9月25日在「伊塞克湖反恐2018」演習第二階段期間向媒體表示,「伊斯蘭國」試圖在中亞建立據點並激活「休眠基層組織」。,打擊的就是「伊斯蘭國」的東南亞分支。「伊斯蘭國」向中亞滲透,有可能會使中亞各國的反恐壓力倍增,安全形勢惡化。不過,「伊斯蘭國」向中亞的發展未必能夠成功。首先,中亞地區各國除阿富汗外,局勢都較為穩定,「伊斯蘭國」難以趁亂「崛起」。即使是在阿富汗,在美國、阿富汗政府為一方,塔利班為另一方的複雜博弈之中,「伊斯蘭國」也很可能找不到太大的發展機會。
  • 拉卡解放了,「後伊斯蘭國」時期即將來臨
    所謂「後伊斯蘭國」時期,其主要特點是:在國際社會的打擊下,「伊斯蘭國」統治的「哈裡發國」被瓦解,其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以及經濟體制被摧垮;「伊斯蘭國」作為一個恐怖組織在軍事上被嚴重削弱和打散,退縮到沒有土地控制權的傳統常規的恐怖組織。具有宗教和意識形態性質的極端組織或者恐怖組織一旦被打敗後,很少被徹底消滅或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