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3年飛機誕生後,就迅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今,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飛機已經成為不可替代。而飛行員一直是部隊中最為金貴的兵種,培養一名合格的飛行員,從前期想訓練到能夠熟練操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之前有人說過,一名飛行員的價值幾乎與等量黃金相當。壯志凌雲是每一個飛行員的夢想,但在航空史上,有人會為了金錢選擇叛變自己的國家。
飛行員在預謀一件大事
將時間定格在1963年夏天,蘇聯空軍正在駐紮在波蘭的基地進行常規訓練,在這樣的平靜之下,卻暗潮湧動。有人正在預謀著如何不動聲色地逃出去,當時的機群領航員彼得·巴哈洛夫受美國高額賞金的誘惑,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準備駕駛最新型的轟戰機叛逃西方。能成為軍人,對個人而言應該是一種至高的榮譽,他們穿上軍裝後,就意味著身負祖國的囑託、人民的安危,他們用錚錚鐵骨鑄就了固若金湯的守衛之城,在危險的最前線永遠能看到他們在堅守,在人們心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身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蘇聯空軍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武裝力量軍種之一。主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突擊敵陸、海軍集團,破壞敵重要軍事工業和交通運輸目標,摧毀敵戰爭潛力,襲擊敵指揮通信機構和設施,支援陸、海軍作戰,空降、空運、空中偵察等。】
最終的下場「大快人心」?
正是這樣一個集群,卻被利益蒙蔽了雙眼,選擇背叛祖國。承接上文,當時巴哈洛夫為了順利出走,拉上了當時圖-16轟炸機的機長布特科夫與自己一起行動。原本倆人想要說服飛機上的通訊員、尾部炮手、副駕駛一起參與行動,但其餘人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汙。在兩人商討之後,決定將戰機上與自己朝夕相處的隊友殺害。當時他們正在進行海上飛行訓練,所以燃油充足,這為他們的叛逃提供了有利條件。
領航員制定了詳細周全的計劃,在殺害隊友之後,立即調整飛行高度,製造了一種飛機失事的假象,之後切斷與炮手的聯繫之後,就駕駛著戰機往丹麥飛去。倆人達到西方之後,將自己所了解到的所有信息一併出賣給西方。蘇聯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立馬派出特務去追捕他們,在五年之後,原本以為高枕無憂的兩名飛行員,死在了自己家中,屍體上還留下了一張寫有「復仇者」的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