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IX單位設定-米格-31

2021-02-15 KnightVVV

REMIX單位設定-米格-31「捕狐犬」全天候截擊戰鬥機 (МиГ-31/MiG-31 Foxhound)

筆者:波音2707

審核:REMIX文案組


定位:先進反空軍/對地

設計用途:對抗敵方重型空中單位或空軍集群;驅逐敵方偵察機;巡邏;偵查;轟炸

原產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Soviet Union)

設計方:米高維奇-格列揚飛機設計局

量產方:米高維奇-格列揚飛機設計局

隸屬陣營: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Soviet Union)

部署設施:無法生產,部署於後方空軍基地,前線指揮官提交調用申請並通過後從基地起飛支援,或經由娜塔莎召喚。

關鍵特性

》機翼下掛架:4枚R-73K(盟軍代號AA-11「射手」)近距空空格鬥飛彈或4枚R-33(盟軍代號AA-9「阿摩斯」)遠距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

》機身下掛架:4枚R-37(盟軍代號AA-13「暗箭長空」)遠距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或4枚KH-25(盟軍代號AS-10「克倫」)通用戰術空地飛彈

》1門23毫米Gsh-6-23六管機炮,備彈260發

》2臺索洛維也夫設計局研製的D-30F-6雙轉子渦扇發動機

》造價昂貴的鈦合金機身

》人性化的駕駛系統

》損耗嚴重的「旋風A」大型火控雷達

》內置小型微波爐,熱水壺與特製餐具

》特級紅茶茶磚,果醬,甜麵包與牛肉香腸罐頭

》免洗手洗手液

》空氣清新劑(接受私人定製)

 

背景故事

相比於盟軍外形優美的F-11X阿波羅戰機和昇陽帝國充滿科幻感的天狗機甲,蘇聯空軍裝備的米格戰機看上去似乎有點寒磣,但這並不影響它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空戰機之一。蘇聯的飛行員們駕駛著這些皮實耐用的戰機捍衛著蘇聯的天空,用「套娃」破片飛彈將任何敢擋道的敵機悉數擊落。他們英勇的形象早已被蘇聯人民所銘記(很大程度要歸功於流亡國外的導演鮑裡斯·傑尼索夫所拍攝的紀錄片《空蕩的座椅》),久負盛名的蘇聯國家空戰師的報名處更是擠滿了人。

但隨著戰爭的進行,米格戰機的駕駛員們發現自己正陷入越來越尷尬的境地:未來科技公司為盟軍的阿波羅戰機和世紀轟炸機配備了新型發動機,讓這兩款戰機具備了一種被盟軍稱作「層雲飛行」的能力,即在短時間內讓發動機超負荷運轉,極大地提高飛行速度以便於快速脫離戰場或前往目的地。配備了新型發動機的世紀轟炸機群如同幽靈一般神出鬼沒,總是能在防空火力反應過來之前將蘇軍前線基地炸成一片廢墟,然後在倖存下來的那點微不足道的防空火力眼皮底下大搖大擺地離開。等到米格戰機追上這些看似笨重的轟炸機並發射「套娃」飛彈後,早已冷卻完畢的發動機再次超負荷運轉,世紀轟炸機群很快就躍升到連空空飛彈都追不上的高度,接著迅速返回前線機場,只留下空有滿腔怒火卻無處發洩的米格駕駛員們在那兒面面相覷。事實上,在世紀轟炸機具備層雲飛行能力之後,很長時間內蘇聯空軍的截擊行動都沒能取得任何戰果。

即使是在正面戰場上,米格戰機也越來越吃癟:裝備了新型發動機的阿波羅戰機不再像過去那樣與米格戰機纏鬥,而是在以最快速度傾瀉完所有的機炮炮彈後便立刻脫離戰場,這種「流氓」打法讓米格駕駛員們把未來科技公司設計師的祖宗十八代都親切地問候了一遍,可依然改變不了雙方戰機交換比從1.2:1直線上升至7:1的尷尬境地。最嚴重時,蘇聯的戰爭工廠即使全力開動也無法跟上戰機被擊毀的速度。為了保留實力,蘇軍指揮部不得不減少護航戰機的數量,結果大量缺少掩護的雙刃直升機、袋狸轟炸機甚至基洛夫空艇被如同鬼魅般出現的阿波羅戰機用20mm「太陽神」機炮撕成碎片,蘇聯空軍因此元氣大傷。

似乎是想將蘇聯空軍徹底殲滅,盟軍空軍很快又裝備了未來科技公司開發的一款新型戰機——帕拉丁。這款戰機看似一無是處:裝備的小型光譜炮不論對空對地都很乏力,飛行速度與冷凍直升機差不多,遠慢於三方的空優戰機,轉向也十分笨拙。但蘇聯空軍很快就體會到了它的恐怖之處——

在一次例行巡邏中,5架米格戰機發現了一支孤零零的帕拉丁小隊,米格們將這支小隊團團圍住,命令對方投降,對方也很配合地停了下來,但並沒有降落。

多次喊話無果後,不耐煩的米格飛行員發射了飛彈,但令他大驚失色的一幕出現了:帕拉丁機身上的四個鼓狀結構射出了一串串能量炮彈,將所有的飛彈精準地擊毀,被嚇壞了的駕駛員們將所有飛彈係數發射,但沒有一發命中。意識到大事不妙的他們想趕緊離開,不巧的是幾架阿波羅戰機從高空層雲飛行抵達現場,隨後就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蘇軍指揮部在分析了黑匣子和機載攝影機的錄像後得知了這一武器的真正用途,盟軍也不再遮遮掩掩,帕拉丁在戰場上的公開亮相次數越來越多,配合著阿波羅戰機擊毀了大量的米格戰機。即使新生產的米格戰機改型裝備了兩門12.7mm航空機槍,但這種攻擊冷凍直升機都頗為吃力的武器在面對阿波羅戰機的20mm機炮又有什麼用呢?蘇聯空軍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中。

但很快事件就迎來了轉機。米高維奇-格列揚飛機設計局的設計師們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他們決定設計一款強大的戰機,將那幫騎在紅色鐵翼的頭頂作威作福的資本主義雜碎們變成物理意義上的雜碎。這便是代號米格-31「捕狐犬」全天候截擊戰鬥機的由來,直到現在,它依然是盟軍空軍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相比於大批量生產、裝配工藝馬馬虎虎的米格戰鬥機,米格截擊機的無論是零件的選材還是加工精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蘇聯國防委員會為此下了血本,整個機體80%都是由昂貴的鈦合金製成,所使用的數控工具機、雷射焊接器等生產設備也是蘇聯國內最高級的,總數量僅個位數。

動力方面,米格-31裝備了2臺索洛維也夫設計局研製的D-30F-6雙轉子渦扇發動機,一臺這款發動機不開加力時提供的推力就可以頂米格戰機三臺發動機所提供的總推力。因此雖然米格-31體型龐大,開加力後最大速度卻可以達到驚人的2.83馬赫,即使是野獸掛載模式最高時速也可以達到1.9馬赫。不過近期的作戰記錄表明,米格-31的駕駛員們一般採用2.35馬赫的巡航速度以節省燃料。

武器方面,米格-31共有8個掛架,機翼下4個,機身下4個。機翼下可以掛載4枚R-73K近距空空格鬥飛彈(這型飛彈雖然性能優異,但由於過大的體積以及高昂的造價而在競標時輸給了「套娃」破片飛彈,因此成為了米格-31截擊機的武器),不過由於阿波羅戰機根本鎖定不了高速掠襲的米格-31,加之米格-31所執行的任務是攻擊重型轟炸機且可攜帶的空空飛彈數量有限,因此駕駛員們一般不會去理會護航的阿波羅戰機,攜帶R-73K在他們看來也就沒必要了,反而是浪費燃料。但偶爾有人想找樂子時,會掛上8枚R-73K去跟阿波羅較量一番。

機身下四個掛架可以掛載4枚R-37遠距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這款飛彈可謂是蘇聯飛彈工業的集大成作:6馬赫的飛行速度加上300km的超遠射程讓盟軍的任何一款戰機都無法逃脫;裝藥量喪心病狂的戰鬥部,即使是裝甲厚實的世紀轟炸機也會被炸個粉碎。事實上,最初測試這款飛彈威力時,蘇聯軍方用做靶機的一艘剛剛退役的基洛夫空艇被4枚飛彈炸成了一團絢爛的煙火,其威力可見一斑。

不過傳說中的R-37終歸還是太貴,因此實戰中米格-31一般掛載的是R-33遠距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R-37其實是R-33的改進型,作為R-37的前輩,R-33雖然射程、威力和速度都比不上R-37,但其造價至少讓蘇聯軍方勉強能夠接受,威力也還說得過去,且其彈體總質量沒有R-37那麼誇張,因此可以像R-73K那樣在機翼下掛載。

出於對帕拉丁的忌憚,米格-31除了8枚飛彈,還在位於前機身右側下部整流罩內塞了1門23毫米Gsh-6-23六管機炮,備彈260發。但由於米格-31基本不執行空戰任務,而且連R-73K都基本上沒人用,機炮就更不用說了,單純就是一個擺設,或者成為王牌飛行員用來展示他們優秀的飛行技術的玩具。

米格-31的機頭內裝了一臺「旋風A」大型火控雷達,重達600+kg,峰值功率600kW,使用的倒置卡塞格倫天線孔徑超過1米,算得上是機載雷達中的龐然大物。但由於蘇聯的電子工業算不上先進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落後,此型雷達損耗嚴重,對轟炸機的探測距離也只有100km(實在對不起掛載的空空飛彈的射程)。而且過高的功率還帶來了另一個壞處:蘇聯空軍明令禁止此型雷達在地面開機。據說是因為有幾個倒黴的地勤曾被違規開機的雷達當場煮熟,但這也只是一個流言,真相如何無人知曉。

儘管蘇聯軍用設備的人體工學一向令人詬病,但米格-31的駕駛系統卻出乎意料的人性化。米格-31共有兩名駕駛員,一位駕駛戰機另一位則負責操作輔助設備。如果駕駛戰機的那位飛行員實在撐不下去的話,副駕駛可以選擇切換駕駛系統,由自己接管駕駛。除此之外還有自動駕駛模式,這對於長期緊繃著神經的駕駛員來說無疑是個解脫(但駕駛員們往往不會使用自動駕駛模式,一方面是出於對其可靠性的懷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更喜歡手動駕駛戰機的感覺)。

第一批生產出來的米格-31交付給了蘇聯空軍指揮官夏娜名下的王牌飛行員們,他們的第一次實戰就將一支偷襲的世紀轟炸機群全部擊落。這次全軍覆沒讓盟軍高層震驚不已,他們不知道蘇聯人是如何做到的,所以下令停止了世紀轟炸機小編隊滲透奇襲的戰術,選擇靜觀其變,蘇聯空軍也終於有時間來恢復元氣。

在此之後,盟軍間諜一直想弄清世紀轟炸機被擊落的真正原因,但由於蘇軍的高度保密,始終未能得手。直到在與宙斯戰艦原型機的那次對抗中,米格-31才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亮相。當遭到重創的宙斯戰艦原型機好不容易返回基地,並重重地砸到機場跑道上後(這件事也讓未來科技公司決定給宙斯戰艦配備護盾系統),盟軍才終於意識到他們的對手有多麼恐怖。

盟軍飛行員們的噩夢很快就降臨了,高速掠襲的米格-31小隊將被他們鎖定的各種倒黴蛋悉數擊毀。盟軍引以為豪的層雲飛行能力在6馬赫的空空飛彈面前就是個笑話,有的蘇軍飛行員甚至喜歡打開加力燃燒室,追上那些開啟了層雲飛行模式的阿波羅戰機(此時加力燃燒室甚至不需要開全力),在他們絕望的眼神中用機炮將他們撕成碎片,正如他們之前對米格戰機所做的那樣。而曾被認為可以攔截任何飛彈的帕拉丁,面對米格-31的3款飛彈時卻無可奈何,機載電腦根本無法鎖定這些速度跟磕了西地那非一樣的飛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友軍或者自己被炸成一團絢爛的煙火。自此,雙方的空軍力量終於恢復了原有的平衡。

作為蘇聯航空工業的最高傑作,米格-31的實力毋庸置疑,但其造價也非常驚人,加之沒有VTOL,前線基地既無力承擔其製造費用,也沒有足夠長的跑道讓其起飛,蘇軍指揮官只能在有需求時通過協議,呼叫一支由10架米格-31組成的小隊對戰場上的敵軍空軍進行一次毀滅性打擊。隨後,米格-31小隊需要返回後方基地補充燃油及彈藥(這些費用顯然要由各位指揮官報銷)。在「捕狐犬」們重返戰場之前,指揮官只能自求多福了。

除了獵殺敵方空軍,蘇聯軍方還讓米格-31代替米格戰機執行巡邏任務。此外還有少量米格-31進行了改裝,包括換裝動力更加澎湃的發動機,拆除飛彈掛架,僅保留機炮並適當增加炮彈數量,由此誕生的米格-31B(偵察型)最高時速達到了喪心病狂的3.2馬赫,與盟軍的女神轟炸機偵察型速度相當,既用於執行偵察任務也負責驅(擊)離(落)那些討厭的偵察型女神轟炸機。不過高速狀態下機炮命中率實在感人,唯一的戰果是擊傷了一架敵機的機翼,但所起到的威懾效果讓那些盟軍偵察機不敢再像以前那樣囂張。

除去空戰型和偵察型,米格-31還有一種特殊型號——米格-31C(對地攻擊型)。這是最高統帥部專門為娜塔莎配備的一款經過改裝的米格-31,以小幅降低最大飛行速度為代價大幅強化了其中低速段的機動性與可操控性,用以代替老舊的袋狸轟炸機執行精確空襲任務。在娜塔莎用雷射指示器標記她認為有價值的敵軍載具、建築或軍艦之後,米格-31C將會把機身下攜帶的四枚KH-25通用戰術空地飛彈扔到那些被標記的倒黴蛋頭上。不過由於某些駕駛員喜歡炫技,這架米格-31通常會像袋狸轟炸機那樣以一個俯衝的姿態進場。毫無疑問,一頭扎進敵方的防空火力網是個愚蠢的決定,但得益於米格-31原有的機身氣動布局,其在高速狀態下依然具備良好的可操縱性。儘管駕駛員如此冒險,卻鮮有被擊落的記錄。

在空中的時間既無聊又緊張,要是作戰或驅離任務都還好,但枯燥乏味的巡邏任務實在是反人類,加上駕駛米格-31的都是萬裡挑一的王牌飛行員,為了安撫他們受傷的心靈順便堵住他們罵罵咧咧的嘴,蘇聯空軍的後勤委員們會儘可能讓他們過得舒坦點:首先飛機內有平復情緒的空氣清新劑,相比於米格戰機上只有薰衣草味,駕駛員們可以定製自己喜歡的味道。收到的請求五花八門:正常的有檸檬、薄荷、留蘭香,不正常的有羅宋湯、燉牛肉、酸奶油,離譜的有生命之水和可燃烏龍茶……但這些請求最終都被滿足了。

此外設計師們還在米格-31那空間不算太充裕的機身內硬生生地塞下了微波爐、熱水壺和兩套特質餐具,以及配套的特級紅茶茶磚,果醬,甜麵包與牛肉香腸罐頭來填飽兩位駕駛員的肚子(據說這些牛肉香腸罐頭打開後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凝固脂肪,米格-31駕駛員待遇之好可見一斑)。駕駛員們只需要切換至自動駕駛模式就可以享受美餐,飽餐之後可以用免洗手洗手液來洗掉手上的汙漬,然後繼續執行任務。

 

 

………………

「……只有我們逃出來了嗎?」

「……嗯。」

「機體狀態?」

「1、2號發動機徹底完蛋,3號離歇菜也不遠了,4號正常但它的油箱正在漏油,液壓系統被打壞了一部分,雷達損壞,層雲飛行系統損壞,機身上全是蘇聯飛彈的彈片,左側水平尾翼被機炮打飛了一塊,其他的機翼也到處都是破洞……能不能飛出敵方領空都是個問題……」

「……」

「……」

「那**是什麼玩意兒?!老子出發前可沒有人告訴我會遇到那鬼東西!盟軍情報部門是幹什麼吃的?」

「誰知道呢?俄國佬居然有了這麼先進的戰機……阿波羅估計也不是它的對手……它們的飛彈也是,相比之下米格戰機的空空飛彈簡直就是個摔炮……」

(一陣令人不安的沉默)

(火控雷達照射的警報聲響起)

「該死!為什麼雷達沒有……靠我**忘了雷達已經被打爛了,我們玩完了。」

「等等,我們可能還有救!按道理來說這時候我們應該已經被飛彈轟成渣了……可現在我們還在飛,俄國佬的戰機應該是飛彈打完了。」

「……事實上它現在就在我們後面跟著,現在還沒開火……如果駕駛員不是什麼變態的話應該就是它的機炮也沒炮彈了。」

「它離我們更近了,它想幹什麼?」

「別管它了,3號發動機剛才也掛了,現在只能指望我們能飛到敵方領空外然後迫降了。」

「勉強能行,不過那架飛機是打算陪我們飛完剩下的路程嗎?」

「鬼知道這是什麼惡趣味……」

(又是一陣沉默)

「好的,再過3分鐘我們就可以離開這個鬼地方了。」

「嘿,見鬼!那架飛機在幹什麼?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金屬划過金屬的嘯叫、螺旋槳槳葉被打斷的噼裡啪啦聲)

「*,那個瘋子!他……他用他的垂直尾翼把4號發動機給劃爛了!」

「我們在瘋狂掉高度!快改平!快**改平!」

「沒救了!來不及了!」

「Terrain ahead, pull up! Terrain ahead, pull up!」

(錄音中斷)

…………

作戰摘要

戰場偵察至少揭示以下要點:

 

絕對防禦——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米格-31全天候截擊戰鬥機小隊可以擊落規劃航線內的任何敵對空中目標,即使強如宙斯戰艦和超級要塞那般的龐然大物也無法從密集的大威力空空飛彈下全身而退。但綜合戰術與使用成本考量,截擊機中隊往往只能沿著一條直線通過戰場。

無法攔截——這是雙重意義上的:米格-31至今沒有被擊落的記錄,無論是空優戰機還是地面防空火力都無法鎖定高速掠襲的米格-31,就算鎖定了,敵軍的飛彈和炮彈也追不上它;此外,它所裝備的R-33,R-37和R-73K三款空空飛彈速度極快,帕拉丁的機載電腦無法將其鎖定並攻擊。

想都別想——與女神轟炸機和先鋒武裝戰艇機一樣,米格-31沒有VTOL,只能滑跑起飛。加上高昂的造價和萬裡挑一的駕駛員,儘管各位指揮官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戰火紛飛的前線基地部署米格-31無疑是既不明智也不現實的,故米格截擊機的支援只能通過協議召喚。

數量稀少——讓蘇聯空軍全面換裝昂貴的米格-31無疑是痴人說夢,加上為數不多的米格-31需要執行各種任務,在一場小規模戰役中一次性呼叫10架米格-31已經是極限了。這同時也是在為各位指揮官節省寶貴的戰爭資金。(蘇聯空軍後勤部門友情提示)

待遇不錯——隨機配備的茶點和罐頭、私人訂製的空氣清新劑、免洗洗手液,米格-31駕駛員們的待遇僅次於基洛夫空艇、鋼鐵堡壘和無畏戰艦上的乘員們。若不是機身內空間太小,說不定他們的待遇還能更好,不過這對於那些飽受敵方空襲之苦的指揮官們那本就不富裕的資金儲備而言,這無疑會雪上加霜。

 

PS: 想加入REMIX文案組的小夥伴可以聯繫:

筱軒林:QQ 1002025966

莫斯科文:QQ 3011890231

汾陽宜萱:QQ 2094852940

相關焦點

  • REMIX單位設定-宙斯戰艦
    REMIX單位設定-宙斯戰艦筆者
  • REMIX單位設定-弓箭少女
    REMIX單位設定-弓箭少女筆者
  • REMIX單位設定-火箭天使
    與此同時,作為帝國有史以來第一支成建制的女子部隊,火箭天使高調地向外界宣布她們的成員享有戀愛自由,而許多熱血的青年男性粉絲一聽說此事居然第一時間決定從軍入伍——儘管日後有人分析,這只是帝國皇室為讓這些身為貴族或財閥後代的年輕女孩們即使在服兵役時也依然可以舉行家族聯姻,所不得不做出的妥協與讓步。
  • REMIX單位設定-恐怖機器人
    REMIX單位設定-恐怖機器人筆者
  • REMIX單位設定-銃鬼
    REMIX單位設定-銃鬼筆者:汾陽宜萱
  • REMIX粉絲作品-單位設定-颶風戰機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內容是「REMIX單位設定-颶風戰機」。REMIX單位設定-颶風戰機筆者:御坂04928修訂:愛喝紅茶的拾柒>審核:REMIX單位設定組颶風戰機(AA-13 Hawker Hurricane/霍克颶風)定位:反步兵/反載具(協議升級後)設計用途:針對敵方後勤設施及步兵進行突襲打擊,也適用於長時滯空作戰原產國:
  • 「最後的截擊機」——米格-31
    1939年12月,是蘇聯唯一以兩個人的名字命名的飛機設計單位,「米格」的俄文拼寫是「МиГ」,由「米高揚」和「格列維奇」的首字母組成,對應的英文為「MIG」,中間的字母在俄語中表示「和」,也就是「M and G」的意思。
  • 蘇聯高空高速截擊機的巔峰之作——米格25和米格31
    受此影響,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高空高速飛行器發展越來越得心應手的情況下,前蘇聯就對應研發了以高空高速作戰著稱的米格25和後續的米格31。米格25和米格31都被前蘇聯視為絕對的不傳之秘,若不是中途出現的意外,前蘇聯預計到解體都不會對外出售米格25截擊機,前蘇聯後續發展的米格31截擊機,至今為止俄羅斯都絕對禁止出口,其保密等級堪比五代隱身戰鬥機,甚至更高。
  • 高空永遠的神—米格-31「獵狐犬」
    攜帶「Kinzhal」的米格-31另一份合同是將米格-31截擊機現代化升級為米格-31BM,這款改進型一定程度上也使其成為了真正的多用途戰鬥機。據稱,現代化升級後的 米格-31BM 的效率是基礎型 米格-31 的 2.6 倍。
  • 米格-31又開始測試大型飛彈了,這次是黑色的
    ◎近期被拍到的藍色81號米格-31,注意其機腹攜帶的大型黑色飛彈從照片來看,這架藍色81號米格-31和俄軍現役的米格-31BM以及米格-31K並沒有十分明顯的區別。相比俄軍現役的米格-31BM截擊機,這架藍色米格-31最主要的不同在於雷達整流罩下方增加了2根空速管,取消了機翼下方的飛彈掛架,同時在進氣道側面以及發動機艙側面噴塗了黑白相間的長條。
  • 蘇-27、米格-23、米格-29、米格-31教具,機殼完整,適合科普、教學,科研等!
    現有某國多架「米格-23UB教練機、米格-27、米格-29、米格-31、蘇-24、蘇-27飛機"退役,均已拆除武器系統、動力系統
  • 進化後的「獵狐犬」——米格-31BM/BSM截擊機
    蘇聯空軍曾經顯赫一時、令人恐懼的米格-31「獵狐犬」機隊正在經歷一個升級項目。
  • 米格-31「獵狐犬」,最後的俄制經典截擊機(上)
    為延長米格-31的服役壽命,俄羅斯正在對該機實施升級,並為其量身定製了裝備常規戰鬥部和核戰鬥部的高超音速「匕首」飛彈,可對陸上和海面目標實施遠程打擊,同時米格-31專用的反衛星飛彈也在研發中,老樹即將開新花。
  • 米格-31「獵狐犬」,最後的俄制經典截擊機(下)
    當年晚些時候,薩瓦斯萊卡基地的教導中隊又接收了另外兩架米格-31BM。在大修中接受BM升級的米格-31  第一個換裝米格-31BM的一線部隊是第458截擊機團的一個中隊,該團駐紮在莫斯科已被的特拉斯-薩瓦蒂亞(Kotlas-Savatya)空軍基地,共接收了9架新型「獵狐犬」。
  • 當年中國為什麼不引進米格31?
    越南空戰雖然已經有了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的身影,但是由於美軍在數量上的絕對優勢,還有當時雷達技術的落後,反而招致了超視距空戰中敵我識別的巨大困難。為了防止漫天的美國飛機自相殘殺,只能嚴格限制「麻雀」的使用。
  • 米格29和米格31都是戰鬥機,為何命運不同?這裡告訴你答案
    所以,如果脫離了前蘇聯和現在俄羅斯那種全面且複雜的防空系統,米格-31的作戰能力就會大打折扣,其單一的作戰用途也不會有其它客戶有興趣。米高揚米格-31,北約代號「捕狐犬」,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串列雙座全天侯截擊戰鬥機,由米格-25戰鬥機發展而來,故氣動外形與米格-25戰鬥機很相近,採用上單翼、雙垂尾、兩側進氣道。
  • 米格31已是全球最快戰機,俄羅斯還要研發米格41
    根據俄羅斯軍方的計劃,米格-41將會用於替換俄羅斯現役的米格-31和米格-31BM截擊機,米格-41早在2019年時就已經正式立項研製,目前米格-41已經進入試驗設計工作階段,也就是正在進行原型機的製造。不過美國媒體指出,所謂米格-41的代號實際上為PAK-DP,是俄羅斯的第六代隱身戰鬥機,這種飛機將會超越目前各國現役的戰鬥機。
  • 米格-31後繼有機?新型米格-41戰機,不僅打飛機也打衛星!
    雖然俄羅斯也跟隨美國研製了對應的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用於抗衡美國空軍海軍的戰機優勢,但是俄羅斯人卻出其不意的,沒有放棄高速飛機,他們在80年代成功研製了米格-31高速戰鬥機,西方成為截擊機,最大飛行速度高達2.83馬赫,這是一款飛得最快的超級戰機,可以攜帶大型飛彈,對上百公裡外的目標發動攻擊,誰都想不到,40年後
  • 米格-23、米格-31、蘇-27戰機機殼,適合靜展和國防科普教育!
    現有某國多架「米格-23UB教練機、米格-27、米格-29、米格-31、蘇-24、蘇-27飛機"退役,均已拆除武器系統、動力系統
  • 米格31的美圖---每日軍機20190415
    米格31。攝影:Светлана Балаева米高揚米格-31(Микоян МиГ-31),是目前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戰鬥機和截擊機,北約代號捕狐犬(Foxhound),是一款由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以米格-25為基礎進一步發展而成的超音速雙座全天候攔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