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蘇軍對日宣戰第二天 出動戰機轟炸虎頭要塞 自身損失輕微​

2021-02-15 hawk26講武堂

1945年8月10日,即對日宣戰第二天,蘇聯遠東空軍的行動比第一天更加積極,因為天氣已經好轉,有利於戰機出動。


凌晨,第19師的78架伊爾-4再次轟炸了長春。這次空襲,偽滿洲國所謂的首都全城停電,探照燈打開在搜索空中的轟炸機,並有高射炮射擊。但是日軍炮手技術太差,所有蘇軍轟炸機安全返航。轟炸造成長春發生四起大火,居民樓、駐軍營房和倉庫都被擊中起火。不過,蘇軍轟炸機再次錯過了主要目標——關東軍司令部。下午,沒有參加凌晨空襲行動的機組轟炸了虎頭,第35軍先頭部隊已經接近這座要塞。虎頭被蘇軍轟炸機空襲之後,兩座倉庫起火燃燒,另有多處發生火災。圖為參加對日作戰的蘇軍佩-2轟炸機。


來自第34航空攻擊師的9個9機編隊,共81架佩-2轟炸機對虎頭要塞地區進行了猛烈的空襲,這幾乎是該師的所有飛機。經驗豐富的機組為佩-2掛載兩枚FAB-250(250千克)和兩枚FAB-100(100千克)炸彈,而經驗較少的機組只掛載兩枚250千克炸彈,因為這種雙發轟炸機規定只能掛載500千克炸彈。在蘇軍轟炸機的強大攻勢下,日軍虎頭要塞多座重要的裝甲炮塔被直接命中。圖為虎頭要塞被蘇軍轟炸機擊毀的裝甲炮塔。


兩個小時後,蘇軍地面部隊接近虎頭要塞,在空襲中倖存的裝甲炮塔、炮臺、碉堡繼續抵抗。由於虎頭要塞是一座完整的防禦體系,蘇軍地面部隊進展並不順利。蘇軍不得不將攻擊改為圍困,這裡的戰鬥意志持續到二戰結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結束的戰場。圖為虎頭要塞被擊毀的裝甲炮塔,可以看到炮塔外側有迷彩塗裝。


蘇聯空軍隨後將主要精力轉向消滅日本關東軍的地面有生力量,對車輛、鐵路設施發動空襲。根據第9航空集團軍的最終報告,他們共擊中11臺蒸汽機車、26列火車、101輛汽車、2輛坦克和3門高射炮。日軍顯然不願意進行空戰,這降低了蘇軍空襲的難度,提高了轟炸的命中率,大大增加了摧毀目標的數量。同樣,蘇軍就可以大大減少為轟炸機和攻擊機護航的戰鬥機數量,8月9日護航戰鬥機與轟炸機的比例約為1:1,而在8月10日,只有幾架戰鬥機為9架佩-2轟炸機護航。在戰爭的最後幾天,蘇軍轟炸機完全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執行戰鬥任務。圖為被炸毀的虎頭要塞主炮臺,上面有一塊紀念標牌,記載這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這座炮臺厚重的混凝土圓頂下面是一門410mm火炮,瞄準蘇聯方向。


被「解放」的蘇軍戰鬥機開始參與對地面攻擊的任務,同時,「自由狩獵」戰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狩獵」中,蘇軍戰鬥機通常組成雙機編隊,一旦發現大型且受到良好保護的目標時,他們就會通過無線電請求增援。圖為虎頭要塞的主炮臺圖紙,能夠看到這座炮臺的結構,炮臺內部空間半徑為12米,高度為15米,非常巨大。


其中一個典型戰例就是第249攻擊機中隊的4架雅克-9T戰鬥機在佩列沃佐奇科夫少校的率領下,展開攻擊行動。8月10日在二道溝車站,前頭的雙機編隊交替攻擊,擊毀兩臺蒸汽機車和多節車廂,這座車站的交通被徹底癱瘓。隨後,同一個小組又發現另一列由兩臺蒸汽機車牽引的長途火車,兩架戰鬥機穿越雲層發動四次攻擊,摧毀了這兩臺機車。圖為日軍投降後,虎頭要塞的次要建築物被拆毀,這是一座碎石構成的碉堡。


8月10日一整天的戰鬥,第9航空集團軍出動了1027架次戰機,其中遠程轟炸機78架次,前線轟炸機116架次,攻擊機136架次,戰鬥機616架次,偵察機81架次。此外,夜間還有7架波-2教練機執行了特殊的任務,將偵察兵傘降到敵人戰線後方。進入戰爭第二天,蘇聯空軍以最大強度運轉,儘管出動戰機數量增加,但是損失卻明顯低於第一天。2架雅克-9、2架伊爾-2、1架佩-2沒有返航。根據第251攻擊機師的戰鬥日誌,第536團的飛行員博特勒駕駛伊爾-2攻擊機在執行任務時油箱被打破,沒有放下起落架就在普拉託諾夫卡附近機腹迫降,飛行員生還,但飛機報廢。圖為蘇軍佔領後的虎頭要塞,日軍兵營門口修建了防禦牆,上面還有射擊孔。


執行轟炸任務時,第536團的科羅比茨基中尉因為高度太低,他駕駛的伊爾-2被自己投下的炸彈彈片擊傷。科羅比茨基緊急將這架受傷的伊爾-2降落在蘇軍未佔領的地區。不久,蘇軍偵察機飛臨這個地區,返回後,偵察機飛行員報告說,伊爾-2附近沒有發現飛行員的蹤跡,當地居民正在忙著拆解這架飛機。一天後,科羅比茨基和他的機槍手斯特魯戈夫中士徒步返回了蘇軍機場。圖為251攻擊機師迫降的伊爾-2,機組人員安然無恙。

圖說:75年前蘇聯空軍對關東軍發動突襲 日軍不知所措 損失慘重

「黑死神」伊爾-2再度起飛 紀念伊留申誕辰124周年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 蘇聯官兵開懷暢飲 酒與蘇軍的小故事

本人是原SC軍事貼圖區版主hawk26,為大家提供原創軍事內容,感謝大家收看。用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或搜索「hawk26講武堂」微信公眾號,可以關注收聽,謝謝!

相關焦點

  • 圖說:蘇聯對日宣戰第四、第五天 空軍受惡劣天氣影響 無法出擊
    75年前,即1945年8月12、13日,蘇聯對日宣戰的第四、第五天。
  • 虎頭要塞:歷史在這裡被推遲了11天
    虎頭,黑龍江省虎林市的一個邊陲小鎮,坐落在完達山的餘脈虎頭山上,面臨烏蘇里江,與俄羅斯聯邦的達裡涅列欽斯克市隔江相望。  虎頭山深藏著一個地下要塞,這就是被日本軍國主義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虎頭要塞。在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戰爭,比日本宣布投降整整遲了11天。
  • 二戰最後一仗:血戰虎頭要塞,日本關東軍虎頭要塞覆滅記!
    但是,許多人卻不知道,70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一場水陸空立體戰,並以1000多名蘇聯官兵和2000多名日本關東軍守備隊官兵的生命為代價,終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比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延遲了11天。正因如此,這裡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地。日軍侵佔虎頭,秘密修建要塞虎頭是一個邊陲小鎮,坐落在完達山的餘脈——虎頭山上,面臨烏蘇里江,與俄羅斯伊曼市隔江相望。
  • 黑龍江虎頭要塞,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之戰發生地
    但仍有近1500名殘餘日軍在黑龍江虎林負隅頑抗,直到8月26日才被徹底殲滅,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在中國虎頭落下帷幕。這場戰役,打得艱苦卓絕,世所罕見。前後耗時17天,包括蘇聯維諾格拉格夫少將在內的493名蘇軍官兵獻出了命,佔蘇軍解放東北中犧牲人數的18.6%。而陣亡的中國東北抗日聯軍,至今也無法統計清楚。
  • 虎頭要塞|二戰終結地,日本自掘的墳墓
    然而在中國東北烏蘇里江畔的小城虎林,駐虎頭日軍憑藉要塞險峻繼續負隅頑抗,8月26日,日本守軍被蘇聯紅軍全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比日本宣布投降整整遲了 11 天。中俄邊境,界江烏蘇里江緩緩流淌,烏蘇里江的起點虎頭鎮,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點就在這裡,這個在地圖上難以找到的小鎮,卻是中俄邊境重鎮,地處黑龍江東北部邊陲,屬完達山脈,山脈的最高峰神頂峰,是我國最先看到太陽東升的地方。
  • 抗日戰爭最後戰場:虎頭要塞
    虎頭要塞也在這一年正式準備修築。為防滲透出密情,日軍僅允許當地的老百姓在「紅圈」外幹輔助性活,而進入要塞挖掘的勞工都是從外地強迫抓來的。在虎頭要塞主體竣工後,關東軍司令部於1939年3月1日組建第4國境守備司令部,3月14日編成,即進入猛虎山陣地。虎頭第4國境守備隊司令部下轄步兵、炮兵、工兵3個兵種的部隊。步兵為3個大隊,每個大隊轄4個中隊,總計12個中隊。炮兵隊轄5個中隊。
  • 虎頭要塞,二戰日軍的最後墳墓|戰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但主要戰事的結束,卻因為日軍在虎頭要塞的負隅頑抗推遲了11天。
  • 圖說:75年前蘇聯空軍對關東軍發動突襲 日軍不知所措 損失慘重
    當時,關東軍司令部並沒有人知道蘇聯已經在三個小時前對日宣戰了,這些日本軍官不知所措,搞不清楚是蘇聯還是美國的轟炸機向他們投下炸彈,並且還沒有收到邊境地區的消息。4到6架攻擊艦組成的小組還對東寧要塞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空襲行動。據蘇聯空軍記錄,第252師的8架攻擊機襲擊了一列裝甲列車,直接擊中了兩輛裝甲車廂。這一天,蘇聯空軍共起飛822架次(不包括運輸機等非作戰飛機),其中158架攻擊機、583架戰鬥機、46架偵察機。
  • 第三百六十九章 日本突襲對蘇宣戰
    就在德軍對大英本土進行了一次規模空前的轟炸行動自後,10月10日,腳盆雞正式對毛熊宣戰,悍然出兵150萬偷襲毛熊。  10月10日夜間,腳盆雞的陸軍在聯合艦隊的掩護之下,對毛熊在遠東唯一的港口符拉迪沃斯託克進行了偷襲。  為了籌備這一場戰鬥,腳盆上下已經策劃了一個月。
  • 圖說蘇聯對日宣戰重奪庫頁島
    1918年1月12日,日本參謀本部便派遣軍艦闖入海參威,開始了反蘇武裝幹涉。1918年8月2日,日本政府發表《西伯利亞出兵宣言》,當即向海參威派出日軍兩個師團計1.2萬人。隨後不斷向西伯利亞增兵,最多時達7.3萬名。
  • 【獨家】蘇軍對日宣戰7天後關東軍投降,蘇軍真這麼強?
    1945年8月8日,恰好是德國投降後3個月。也就在這一天,蘇聯政府向日本宣戰。蘇聯外交部長莫洛託夫向日本駐蘇大使佐藤遞交戰書:「從明天即8月9日起,蘇聯將認為其本身已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當時蘇軍當面之敵是盤踞在東北多年,日本的精銳之師——關東軍。
  • 一千年的要塞有多難打?卡爾、古斯塔夫巨炮輪番轟擊,曼施坦因封帥之戰
    1941年10月30日至1942年7月4日,為保衛黑海艦隊主要基地塞瓦斯託波爾,蘇軍與納粹侵略軍打了一場慘烈的防禦戰,德軍出動3門超級巨炮對蘇軍堡壘展開猛烈轟擊
  • 少帥的盲動:東北軍大戰蘇軍的中東路事件
    蘇聯的前線兵力也由此超過了4萬。集團軍司令是北伐時期的蘇聯顧問布留赫爾,對中國的情況非常熟悉。加之南京中央政府表面全力支持實則借刀殺人的蒙蔽,這就註定了天真盲動的少帥必將受到慘痛的教訓。9月17日,布留赫爾籤署命令,讓特別遠東軍做好戰鬥準備。10月12日凌晨,蘇軍首先在東線從松花江口出兵,向同江、富錦一線發動攻勢。訓練有素的阿穆爾河區艦隊,在三江口大敗東北江防艦隊。混戰中,江防艦隊旗艦「利捷」號先後遭到兩輪齊射和飛機轟炸而沉沒。
  •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 蘇聯對日宣戰
    當蘇聯在1945年8月8日午夜前一小時宣戰時,日本被完全驚醒,8月9日午夜剛過,進攻行動便在三條戰線上同時展開。第十空軍集團軍第二遠東方面軍扮演輔助進攻角色。這裡包括1,215輛裝甲部隊 (主要是裝甲車和坦克 )、6,700門大炮(主要是輕型)及1,800架戰機。蘇軍成鉗狀地包圍著和西歐大小相若的滿洲地區,蘇聯紅軍分別從西面、北面和東面進攻滿洲。在西線,紅軍穿過蒙古的山脈和沙漠,遠離他們的鐵路補給線。這出乎了日軍對蘇聯後勤的估計。日軍未能預計蘇聯會這麼快便對日宣戰,他們預計蘇聯最快要在10月才可出兵。
  • 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大獲全勝,為何蘇聯士兵卻笑不出來
    在這場戰役中,蘇軍共殲滅德軍36萬人,擊毀德軍坦克1500多輛,火炮3000多門,擊落德戰機1100餘架。面對如此驕人的戰績,戰後的蘇軍卻籠罩在一片悲傷之中,這是為什麼呢?史達林格勒會戰中,被希特勒自詡「打開天常之門」的鮑羅斯第6集團軍,遭到蘇軍的全殲,蘇德會戰開始進入相持階段。
  • 巴空軍曾出動百架F-86「佩刀」轟炸印度:寧可不返航!
    ▲巴基斯坦空軍1965年8月31日至9月2日,印度空軍率先「破戒」,出動數十架戰機空襲巴基斯坦後方兵站。這下子可把巴基斯坦人惹毛了,巴空軍迅速出動大批「佩刀」戰機實施攔截。從9月1日至4日,巴空軍以損失3架「佩刀」戰機的代價,擊落8架印軍戰機,可是印度人根本不在乎這點損失,仍持續向戰區派遣數量驚人的戰機。
  • 蘇德戰爭,德國為什麼不轟炸蘇聯強大的軍工企業,蘇聯強大的軍工企業和氣候戰勝了德國?
    德軍的目的在於為準備發動的「堡壘攻勢」掃清障礙,破壞蘇軍工業中心可以有效削弱蘇軍的防禦作戰能力。德軍計劃在未來的攻勢出動1500輛坦克,而根據情報判斷,蘇軍當時坦克月產量已經達到1300輛左右,再加上租借的和預備隊的坦克,總數可以達到8000輛以上。
  • 東普魯士的最後之戰,蘇軍圍攻柯尼斯堡,與戰爭中的「陰雲謎霧」
    而第二層防線則在郊區,主要由鋼筋混凝土碉堡,街壘和民房組成。第三條防線就是柯尼斯堡市區了,德軍在市區裡設置了許多詭雷,還將15座古老的堡壘和眾多的民房當作火力點使用。戰鬥持續了三天,蘇軍將柯尼斯堡的第一和第二防線炸的千瘡百孔,不過在4月6日凌晨4時,通過短暫的交涉之後蘇軍同意停火三小時,放行一列運輸平民的列車離開柯尼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