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澳洲皇家委員會首次公布的調查結果,澳洲紅衣主教佩爾(George Pell)早在1973年就意識到「神職人員對兒童的性侵」,沒有對有關牧師的投訴採取行動。
佩爾被指在最糟糕的戀童癖牧師裡茲代爾(Gerald Ridsdale)和墨爾本教區牧師彼得·西爾森(Peter Searson)的問題上被天主教會官員欺騙和撒謊。
臭名昭著的戀童癖裡茲代爾承認在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在維多利亞州全境性侵了65名兒童(其中包括男孩和女孩),但據信受害者的真實數字可能有數百人。裡茲代爾目前在維多利亞監獄,自1993年以來已被判刑5次。
神父裡茲代爾。(9號臺圖片)
1993年,佩爾同意了裡茲代爾法律團隊的請求,在法庭上為這位牧師做品格證人,目的是減輕他的刑期。
從羅馬向皇家委員會提供證詞的佩爾堅稱,他在巴拉拉特(Ballarat)時不知道裡茲代爾和其他牧師對兒童的性虐待,也否認戀童癖牧師因應對他們的投訴而被趕出教區。
紅衣主教佩爾。(圖片來源《雪梨先驅晨報》)
背景資料:
紅衣主教又稱樞機主教,是天主教教皇治理普世教會的職務上最得力的助手和顧問。佩爾出生於1941年,現年79歲,在被控性侵和猥褻罪前,他是梵蒂岡天主教的第三號人物,掌管財政大權,全球有近13億信徒追隨者。佩爾是全球被控性侵兒童罪的顯赫天主教人物之一,亦可能淪為世界上因性虐兒童而入獄的最高級別天主教人物。
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他可能是宗教改革400多年來,首位在牛津大學神學院獲得哲學博士的天主教神父。
2017年6月,澳洲紅衣主教佩爾(George Pell)因24年前先後在墨爾本的聖派屈克教堂內強姦一名唱詩班男童以及猥褻另一名男童,所有的證據來自受害者的證詞,現年已經四十多的一名前唱詩班學生,據該受害者稱,紅衣主教在1996年第和1997年初對他和另一名男孩進行了性虐待,由於另一名關鍵性受害者去世,陪審團能掌握的供詞非常有限。
2018年12月,陪審團裁定佩爾五項歷史性性犯罪成立,被判處6年監禁。佩爾隨即上訴,質疑陪審團忽略受害人證詞以外的證據,令他成為教會性侵問題的替罪羊。佩爾的不在場證明,例如有教堂供職人員證明,佩爾在彌撒結束後立即到教堂正門與信徒們打招呼,此段時間抽身犯案可能性不大,這些證據理應被重視,以免無辜者被定罪。
在他已服刑405天後,該判決被一致推翻。
Pell定罪不久即被剝奪梵蒂岡財務總管一職,並被逐出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紅衣主教核心班子。
2020年4月7日,位於坎培拉的最高法院以「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為由,推翻其5項控罪,立即獲釋。此舉引起巨大輿論,一些反對者甚至在教堂大門塗鴉,對這一判決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