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戰爭時期:紅衣主教,為改善教會現狀的革新之舉,階級鬥爭

2020-12-07 莉莉與你談歷史

百家原創作者:莉莉與你談歷史

公元1410年夏,雙方對壘,這是他們集結過的最大規模的軍隊。弗拉迪斯拉夫雅蓋沃和維託德一共統領著十萬大軍,幾乎一半都是韃靼異教徒他們一度被波蘭和德意志人驅逐;現在,他們所到之處一片狼藉。騎士團一方共五萬人,六十五面軍旗,三分之一在馬上。遂有7月15日的塔能貝格之戰,進程類似尼科波利斯一役。在此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大家一起和小編去看看吧!

戰士們擊退了韃靼人和立陶宛人,連唱什麼勝利歌曲都想好了:「基督復活。」然而,筋疲力盡的德意志人隨後未能以少勝多;在波西米亞人的幫助下,波蘭主力部)隊一劍封喉。諸領主和長官隨團長永恩的烏爾裡克同英勇捐軀。弗拉迪斯拉夫將俘獲的超過五十面軍旗懸掛在克拉科夫大教堂之上。已經在封建階級鬥爭中大傷元氣的騎士團國經受不住外敵入侵的考驗。儘管瑞士最高長官普勞恩的亨利-羅伊斯保住了瑪利亞堡,而且雅蓋沃在波蘭遭遇國王西斯蒙德從南部發動的偷襲時被迫言和,騎士團已經被永遠排除在東部世界的角逐之外了。那一帶的民族乃至文化關係都步入新的紀元。在這樣一個崩壞的世界裡,普遍意義上的教會仍屹立不倒調解過後,等待教會的是更多挑戰。溫策爾決定放棄在德意志聲望極高的羅馬教皇,批准了法蘭克人的計劃:罷黜兩位教皇。

這個思想非常大膽,一旦實現,教會將催生出獨立於樞機團和教階制度的新慣例。不過在此之前溫策爾就被廢掉了而繼任者魯普雷希特仍循規蹈矩。我們也不能強求魯普雷希特,他自己尚未在國內樹立起威信呢。結果巴黎大學的方案最終得到教會最高權力層的認可。培養神學家的大學反而成為凝聚教會力量的關鍵所在。在巴黎興起了改革大學的風潮,當然是以現行體制和教義為基礎。牛津和布拉格改革派的意見相近在他們的推動下真的召開了罷黜兩位教皇的大公會議。全體高盧教會成員都支持巴黎大學的提議公元1406年的國家議會決定,在選出新教皇前,法蘭克教會自理朝政。維也納和博洛尼亞的大學們也支持這個決定當然,若沒有紅衣主教們的支持,這個計劃也是行不通的。

紅衣主教們將自己視為王國的選帝侯教皇不同意,紅衣主教們便擅自召開了公元1409年的比薩大公會議列席者包括二十四位紅衣主教、將近一百名大主教和主教、三十名修院院長以及許多教會領袖的代表;還有一百名神學博士以及三百名世俗法和教會法博士,他們都代表著各自的大學。巴黎大學校長約翰-格爾森居功至偉他維護了本次大會的貴族制共和制色彩在6月5日召開的第十五次分會議中,大會宣讀了對兩位教皇的處理辦法紅衣主教隨後行使選舉權;他們選擇了米蘭大主教彼得-菲拉格,他曾是方濟會士。他也就是亞歷山大五世。不過,有關教會改革方面的舉措被延遲實施。被新教皇重用者各懷鬼胎,尤其是那位博洛尼亞教皇代表巴爾塔薩-科薩,他在亞歷山大五世蒙主召喚後繼任,即約翰二十三世(公元1410年)他是狂野的那不勒斯人,在海盜的環境中長大,用武力迫使紅衣主教們選他做教皇,厭惡一切改善教會現狀的革新之舉。同時,另外兩位教皇仍受到效忠:本篤十三世在西班牙;格裡高利十二世在那不勒斯的威信高過了在德意志。總之,情況反而更糟了。

德意志的新國王西吉斯蒙德天然傾向於傳統教皇,但也要順應大公會議選舉的新趨勢。他組織召開了新的康斯坦茨公會議,儘管並不打算扶持約翰二十三世這樣的教皇。這體現了西吉斯蒙德在教會事務上的基本立場永遠站在具有合法性的一方。儘管在教會傳統權力方面堅持傳統立場,牛津和布拉格大學仍發展出偏離傳統的教義。威克裡夫在牛津提出了這一反對現行教會理論和教會制度的觀點。它當然不能在牛津倖存,卻在布拉格贏得了許多聽眾,因為與教會不和的溫策爾也未完全遵循舊制。

他曾親耳聆聽過威克裡夫的教誨,其布道的足跡遍布巴黎、海德堡、布拉格和克拉科夫。他總是能在關鍵時刻逃離迫害者的魔爪。雖是一介平信徒,希羅尼穆斯卻曾在國王西吉斯蒙德面前布過道。抵達布拉格的威克裡夫的教友們當然遭遇大主教和教會高層的抵制緊接著,布拉格大學便分裂為兩個陣營。溫策爾被廢掉羅馬王位後,波西米亞人和其他三個德意志民族的對立便在這裡有所體現。德意志人宣布,威克裡夫教義中的四十五條為異端,是危險的。以希羅尼穆斯為代表的波西米亞反對派堅決抵制這一決議。此舉也大快人心,因為,作為當時波西米亞大師們的代表,他自己本就出自騎士階級,曾為國王開路。他在房間裡掛起導師的畫像,宣稱他傳的是正信。無條件聲援他的還有約翰-胡斯並非飽學之士,卻是操守極高的布道者以及大學特權的倡導者胡斯阻撓大學焚燒威克裡夫的書籍。

希羅尼穆斯和胡斯先攻擊天主教神職人員無可救藥的墮落。胡斯認為只有被預先揀選的才構成真正的教會。在他的處女作《論聖餐》中(公元1401年)提出了威克裡夫式的觀點胡斯後來拋棄了這一聖餐理論。公元1408年,波西米亞大學、系所和整個民族都公開譴責了威克裡夫主義。波西米亞宣稱境內再無異端。然而因教皇而起的爭論仍在繼續大主教和大多數大學承認格裡高利十二世,即普法爾茨的魯普雷希特的盟友,而國王溫策爾及其斯拉夫主教們持相反立場。波西米亞人趁機將佔多數的德意志人趕出大學。在國王面前,他們以博洛尼亞為例,統治那裡的是法蘭克人和義大利人,而不是異族,即德意志人。他們說服國王只給德意志人一票,而給波西米亞人三票。威克裡夫隨後受到斯拉夫人的歡迎,在教士或大學那裡皆是如此。

波西米亞民粹勢力讓大學寸草不生。創始者查理四世曾想將其打造為德意志大學,亦如這座城市本身。大部分老師都來自德意志:溫策爾開創了兩個民族平分城市議會的時代。在咄咄逼人的國王面前,所有德意志人德意志老師和學生開始回遷故土。雖然不像有人聲稱的那樣達四萬人之眾,但也有五千人左右。離開布拉格的這批有志之士建立了萊比錫大學(公元1409年)波西米亞派獨霸大學,依附於反對義大利教皇格裡高利十二世的國王,大主教也不會讓任何反對者出任聖職。隨之而來的衝突在大主教和斯拉夫布道者之間展開。大主教布涅克下令焚毀威克裡夫的書籍。

在和格裡高利十二世脫離關係後,他促使公會議選出的教皇亞歷山大五世發布教令:不得在教區教堂以外的地方布道胡斯當時正在小教堂布道。與此相反,國王庇護在小教堂活動的布道者。事實上,儘管大主教發布禁令,小教堂布道仍未絕跡。胡斯因此對國王大加讚賞,而經常在城中現身的他總能引起騷動公元1411年,羅馬傳喚胡斯,遭到國王、貴族和大學的共同抵制。此後,斯和大主教短暫休戰大主教屈服於國王做出的仲裁。胡斯則呈交信仰聲明,宣稱自己堅持天主教信仰然而公元1412年便再起波瀾。教皇約翰二十三世頒布針對那不勒斯國王拉迪斯勞斯的《聖戰教令》,凡是提供軍費者均可獲得贖罪券。

教令傳到波西米亞那裡,遭到約翰-胡斯的強烈抗議,他得到了青年教師和學生們的支持。希羅尼穆斯甚至敢燒掉教令。國王最初也站在胡斯一邊;他可不想在羅馬身上砸那麼多錢。這些做法招致整個基督教世界的仇視即便是在大分裂的年代,基督教世界仍維持著某種意義上的統一。況且,人們必須承認,波西米亞人也沒有很好地維護自身利益。國王希望教皇最終對胡斯下達禁令,而不是自己。為躲避懲罰,他離開布拉格。與此同時,有他和波西米亞男爵們保駕護航,革命運動風起雲湧。胡斯開始在全國布道。大主教和一個教皇異端裁判所法官就胡斯的正統信仰出具了證明,胡斯從而鼓足勇氣前往康斯坦茨參加因為大分裂而召開的大公會議。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就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的發表自己的有關看法!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19歲的紅衣主教?這並不是你們所熟知的紅衣主教!
    紅衣主教是教皇身邊的重要教士,是教皇的輔助人員,教皇在樞機主教中產生,並且在行政上也需要樞機主教的輔助。紅衣主教一直都是神聖的象徵。但是在十五世紀末,在歷史上有名的波吉亞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登基以後,任命他的私生子切薩勒·波吉亞成為紅衣主教,這個主教可以說是歷史上奇特的紅衣主教了。
  • 在查爾斯王子的見證下,教皇方濟各梵蒂岡追封紅衣主教紐曼為聖徒
    世界上許多宗教都會對德行幾乎完美的信徒授予特殊身份,天主教將他們稱為聖徒。目前,被天主教追封為聖徒的大約有3000人,有些聖徒不是被官方追封的。以前教皇沒有權利授予信徒聖徒身份,所以,在之前的幾百年裡,聖徒大多是人們選出來的。大約在公元10世紀,教皇若望十五世才制定了官方的聖徒追封程序,不過,該程序在近幾百年內也經常變來變去。
  • 澳洲紅衣主教包庇戀童癖牧師 被指欺騙和撒謊
    根據澳洲皇家委員會首次公布的調查結果,澳洲紅衣主教佩爾(George Pell)早在1973年就意識到「神職人員對兒童的性侵」,沒有對有關牧師的投訴採取行動。(9號臺圖片)1993年,佩爾同意了裡茲代爾法律團隊的請求,在法庭上為這位牧師做品格證人,目的是減輕他的刑期。從羅馬向皇家委員會提供證詞的佩爾堅稱,他在巴拉拉特(Ballarat)時不知道裡茲代爾和其他牧師對兒童的性虐待,也否認戀童癖牧師因應對他們的投訴而被趕出教區。
  • 羅馬教皇方濟各正式冊封20名新紅衣主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月14日報導稱,梵蒂岡在當地時間2月14日舉行新紅衣主教冊封儀式,教皇方濟各在聖彼得大教堂為20名新科紅衣主教戴上紅帽,要求他們保持謙遜,為正義工作。紅衣主教是天主教會教皇之下的最高職位。
  • 澳洲最高法院推翻性侵男童判決,紅衣主教當庭無罪釋放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RT)7日報導,澳大利亞最高法院駁回了對紅衣主教喬治·佩爾 (George Pell)的有罪判決。此前,他被裁定他犯有兒童性犯罪,判處6年監禁。據報導,紅衣主教佩爾曾是教皇方濟各的親密助手,於2018年12月被澳大利亞陪審團裁定犯有5項歷史性性犯罪,被判處6年監禁。佩爾是梵蒂岡有史以來被認定犯有性虐待未成年人罪的教會最高級別人物,而周二,在他已服刑405天時,該判決被一致推翻。報導稱,對佩爾的指控完全是基於一名受害者的證詞——一名前唱詩班學生。
  • 澳公布重磅調查報告,爆料紅衣主教「並不無辜」
    【環球時報記者 叢超】身陷性侵幼童醜聞的澳大利亞紅衣主教喬治·佩爾今年4月推翻指控無罪釋放,輿論一片譁然,紛紛質疑「法律不公」。近日,澳大利亞官方公布一份重磅調查報告,首次揭露佩爾不但對澳大利亞教會中兒童性侵情況知情,還屢次包庇違法的神職人員。
  • 紅衣主教勸說達文西回義大利
    來者是義大利紅衣主教路易治·阿拉貢斯基以及他的隨從。他到法國晉見國王,路過這裡,特意來拜見達·文西。對於命運迫使這位大師離開故土,把自己的餘生交給另一片陌生的土地,他深感痛心。「您好!尊敬的李奧納多·達·文西先生。」紅衣主教走上前,緊緊握住了大師的手。「謝謝,主教大人。」
  • 紅衣主教與火槍手
    白金漢和紅衣主教商量,把安娜暫時留在法國,待他們從西班牙回來時,再帶上她同去英國。主教慨然答應,叫他的師爺勒馬斯勒先生把安娜安排到一座修道院暫住,什麼時候有了英國君臣的消息,便派人送她前去會合。安頓好安娜,查理君臣便向主教告辭了。主教依言親自送查理等登程。一直送出一法裡,至官道之上,兩下裡鄭重道別。
  • 《與藝術沾邊·681》紅衣主教的復仇
    ▲ 油畫《將死的紅衣主教馬薩林》(1830) 展出於1831年巴黎沙龍德拉羅什參加1831年巴黎沙龍展的兩幅法國歷史主題繪畫就以這兩位樞機為主角,對比描繪了他倆不盡相同的臨終狀態:黎塞留在將死之時仍不遺餘力地報復反叛的青年貴族,而病入膏肓的馬薩林則在病榻上依舊留戀於人世遊戲並幻想著自己還能起死回生。
  • 360紅衣主教曬合影!李彥宏和周鴻禕合影背後,怎樣的時代變化?
    網際網路的世界,總是變化的這麼快。遙想2014年底,也就3年半前:360董事長周鴻禕連發數條微博炮轟百度衛士為流氓軟體,隨後更是主動挑釁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對方未回復之後更是直接發動網友幫忙讓兩人約見,隨後百度衛士官方微博拿360投資麥芽地和久如製毒回擊對方,雙方你來我往言辭激烈,目前事件還在持續發酵。
  • 衛報:梵蒂岡最有權力紅衣主教閃電辭職 涉用公款買倫敦豪宅投資
    中國小康網9月25日訊 老馬 一位陷入房地產醜聞中的位高權重的梵蒂岡紅衣主教於周四突然辭職,放棄了參加最後的秘密選舉教皇的權利,這是多年來打擊羅馬教廷的最神秘事件之一。,稱弗朗西斯教皇已接受樞機主教喬瓦尼·安傑洛·貝喬的辭職,該職位將有權決定誰將成為羅馬天主教的聖徒(教皇)。
  • 信仰上帝的「紅衣主教」
    作為唯一一隻擁有思想的動物(至少它自己是這麼想的),狐狸一直以「森林唯一的紅衣主教」自居,以開化這些野蠻生物為此生夙願。某天,就在它站在那棵聖冷杉樹下宣講《聖經》時,椋鳥飛了過來,落在狐狸的爪旁,十分虔誠地問道:「尊敬的狐狸主教,請問您去過梵蒂岡嗎?」
  • 蘇格蘭紅衣主教就性醜聞道歉 不參與教皇選舉會議
    據當地媒體報導稱,奧布賴恩在聲明中表示,「我不當的性行為的確低於我應堅守的道德標準,以及作為一名神職人員、一個大主教和樞機主教(紅衣主教)人們對他所持有的期待」。他稱,「近期一些關於我的指控被公之於眾,由於他們大多是匿名而且很難證實,所以我起初選擇了駁斥。但現在我希望對我所犯下的罪孽向受害者和公眾致歉,希望能夠得到寬恕。」
  • 教皇方濟各將任命20名新紅衣主教 亞洲多人入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月6日報導稱,教皇方濟各定於2月中旬任命20名新紅衣主教。在這些未來的紅衣主教當中,有15名來自14個國家,都不到80歲,有資格參加未來教皇密選會議,即有可能當選為教皇。
  • 澳大利亞紅衣大主教性侵案收尾
    當地時間21日,因性侵兒童鋃鐺入獄的墨爾本紅衣大主教喬治·佩爾試圖為自己「翻案」,而此次上訴卻遭到維多利亞州高等法院的駁回。如今,這個身敗名裂的梵蒂岡神職人員只存在理論上的「脫罪」機會,而且很有可能受到國家法律與教廷戒律的雙重懲罰。在國際輿論看來,這樁案件的司法裁決極具裡程碑意義——即便是位高權重的神職人員,如若犯罪也難逃法律追責。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三十三:教會的世俗化1
    基督教之三十三:教會的世俗化1 中世紀時期,羅馬教會非常有勢力。教會自成體系,在宗教、政治、司法和道德、文化方面都具有重要影響。到了近代前期,教會已經處於危機之中。
  • 北美紅雀,鳥類中的歌唱家,也被人稱為「紅衣主教」的它
    北美紅雀,名字由來 Cardinal(紅衣主教,紅衣鳳頭鳥),即「紅衣鳳頭鳥」或「北美紅雀」。是北美洲最絢麗的鳥之一,長著穗狀的冠和鮮紅色的豔麗羽毛。
  • 教會極簡史:從使徒時代到宗教改革
    國教化使教會依附於政權,與政治妥協和聯合,開啟了宗教迫害之門。主後384年,西班牙阿維勒主教被判為異端斬首,死後卻得以平反,這是教會首次公開迫害信徒,之後教會對信徒、異端及異教徒的逼迫不絕於史。奧古斯丁根據路十四23「勉強人進來」,極力贊成逼迫的行為,助長了中世紀及改教時期的宗教迫害。
  • 學習時報:最根本的撥亂反正是否定以階級鬥爭為綱
    在一系列撥亂反正中,最根本的撥亂反正就是停止「以階級鬥爭為綱」。1985年9月,鄧小平在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上說過一段這樣的話:「多少年來我們吃了一個大虧,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了,還是『以階級鬥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文化大革命'更是走到了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