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魚翅能否保護鯊魚爭議升溫 專家稱魚翅來自誤捕鯊魚

2021-01-08 東方網

  東方網9月11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被剪掉魚鰭的鯊魚像石頭一樣沉入海底等待死亡,畫面血腥而沉重。去年,紀錄片《海洋》讓很多觀眾立志「拒食魚翅」。然而,今年8月,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主辦的「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上,水產行業內人士公開表示,不吃鯊魚翅是一種資源浪費。一時間,有關魚翅能不能吃、該不該禁的爭議再度升溫。

  傳統觀點認為,每年有數千萬萬條鯊魚被捕撈,魚鰭被切下做成魚翅,這造成了世界範圍內鯊魚種群數量的大幅減少。為此,野生救援協會請來姚明等明星發出倡議「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但有魚類研究人士稱,食用的魚翅大多來自被「誤捕」的水鯊,並非瀕危動物。保護鯊魚最有效的方式不是不吃魚翅,而是應該是降低捕撈能力。

  正方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野生救援協會網站顯示,每年有7300萬條鯊魚被捕撈,它們的魚鰭被切下做成魚翅,這造成了世界範圍內鯊魚種群數量的大幅減少。

  去年9月,紀錄片《海洋》熱映,失去魚鰭的鯊魚像石頭般急速下墜,染紅一片海域。這畫面讓觀眾深感震撼,禁食魚翅、保護鯊魚的呼聲高漲。

  野生救援協會網站顯示,每年有7300萬條鯊魚被捕撈,它們的魚鰭被切下做成魚翅,這造成了世界範圍內鯊魚種群數量的大幅減少。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野生救援協會發出倡議:最重要的是,不要購買任何魚翅食品;告訴你的朋友和親人,吃魚翅可能會對鯊魚種群產生不可逆轉的傷害;永遠支持環保和可持續的魚翅替代品。

  上海大學教授顧駿也是環保論調的支持者,他認為,魚翅既無營養也無味道,吃魚翅不僅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而是野蠻人、價值觀有問題的人才會做的事情,「現代社會,還有人吃『猴腦』嗎?」顧駿表示,早在清朝就有學者著書點明,吃魚翅不過是吃錢。

  魚翅本身並不美味,「魚翅泡飯即使沒了魚翅味道是一樣的。」顧駿說,既然人造魚翅、粉絲可以做出相同的口感,為什麼還要花大價錢吃魚翅、傷害鯊魚呢?

  反方「誤捕」鯊魚不吃也浪費

  目前市面上90%的魚翅來源於金槍魚漁業誤捕的鯊魚。鯊魚、鯨魚、海龜、金槍魚等均屬於大洋上層動物,它們棲息在同一個區域,因此在捕撈時無法避免誤捕。

  但在上海海洋大學教授、農業部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大洋上層魚類研究專家戴小傑看來,魚翅並不是不可以吃,某種程度上講,確實是不吃浪費。

  戴小傑教授表示,目前市面上90%的魚翅來源於金槍魚漁業誤捕的鯊魚。鯊魚、鯨魚、海龜、金槍魚等均屬於大洋上層動物,它們棲息在同一個區域,因此在捕撈時無法避免誤捕。專門捕撈鯊魚的漁船漁民極少,目前僅在中南美洲、非洲和日本少量存在。

  東海水產研究捕撈室主任、研究員黃洪亮也證實了這一說法。黃洪亮說,鯊魚在我國屬於兼捕,不是專門捕撈漁業。我國沿海鯊魚的數量不多,從經濟效率的角度出發,沒有漁民進行專業的鯊魚捕撈,在國際上也幾乎如此。

  這說明,市場對魚翅的需求量大小並不能影響到鯊魚的生存。「即使想吃再多的魚翅,整個捕撈能力就這樣,也無法提供更多的魚翅。」戴小傑說。

  統計數據顯示,每年全球主要種類的金槍魚產量在430萬至450萬噸之間。戴小傑說,根據海上漁業科學觀察員的調查,平均捕撈100噸金槍魚,有3至5噸的鯊魚被誤捕,主要種類是大青鯊,俗稱水鯊。

  如果禁食魚翅,那麼結果不外乎兩種:一是漁民捕撈到鯊魚後,將魚翅丟棄,這顯然是浪費;其二,便是通過走私等不正當的途徑再讓魚翅流入市場,這必將加大執法成本。

  對策改進漁具減少捕撈

  誤捕鯊魚的存活率不同,有的拖網時間達到6小時或者更長,這樣捕撈到的鯊魚基本已經死亡或者無法生存。因此,像黃洪亮一樣的研究員致力於改進漁具。

  對此,上海大學教授顧駿卻有不同的看法。顧駿認為,誤捕是一個拙劣的理由,是商家們在商言商為自己的行為找的遮羞布。「現狀是誤捕的鯊魚翅有市場,於是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非誤捕的魚翅。」這一點從鯊魚急劇下降的數量可以看出來。

  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可以將誤捕的鯊魚放歸大海?戴小傑表示,對於放生當然是鼓勵的,但是現實情況是大部分鯊魚在被捕獲時,因咬鉤而死亡,無法再次回歸海洋。

  黃洪亮表示,根據拖網時間的不同,誤捕鯊魚的存活率不同,有的拖網時間達到6小時或者更長,這樣捕撈到的鯊魚基本已經死亡或者即使放生也無法生存。因此,像黃洪亮一樣的研究員致力於改進漁具。

  「比如金槍魚漁業所用的釣鉤的形狀、大小都是值得研究的。」黃洪亮說,目前專家們正在對漁具進行改良,希望減少誤捕率的同時提高誤捕後的存活率。

  東海研究所副所長莊平認為,「若不是位列保護動物名錄的鯊魚,是可以食用的。當然,這也要看如何利用。割鰭棄肉、把魚翅作為一種畸形的消費品是不可取的;但綜合利用則無可厚非,鯊魚全身都是寶,肉比魚翅更好吃,蛋白質含量高。」

  此外,讓戴小傑教授認為不應該禁食魚翅的另一原因是,被誤捕的鯊魚中80%左右都是大青鯊(俗名水鯊),並非瀕危動物。

  但是,吃魚翅並不等於不保護鯊魚。戴小傑認為,保護鯊魚最有效的方式應該是降低捕撈能力。目前,全球包括鯊魚在內的漁業捕撈能力都是過剩的。從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來看,降低金槍魚捕撈能力才能真正保護鯊魚。當然,政府和社會也應當鼓勵漁民放生。

相關焦點

  • 北京魚翅消費一天一億 魚翅貿易是濫捕鯊魚的根源
    深圳東門海味市場的一位批發商表示,魚翅的批發價格在1200元至2500元/斤。以2000元/斤的價格粗略估算,2005年,香港進口的魚翅總額超過400億元。    浙江省樂清市蒲岐鎮有「中國鯊魚加工基地」之稱。
  • 報告稱亞洲食用魚翅量激增 年致數千萬鯊魚死亡
    國際組織報告稱亞洲食用魚翅量激增 導致每年2600萬至7300萬隻鯊魚死亡 8種鯊魚快被吃光!請嘴下留情  你曾享受過婚宴和慶功宴上美味的魚翅湯嗎?又可曾想過,用鯊魚鰭製成的魚翅正在讓鯊魚面臨絕種的危險?  估計鯊魚這種比恐龍還年長的海洋霸主從沒想到,經歷了4億年來的各種生存威脅,卻對人類捕撈束手無策。
  • 亞洲食用魚翅量激增 每年致數千萬鯊魚死亡
    總部在華盛頓的國際海洋保護組織Oceana日前就發布了一份報告,稱人類為獲取魚翅,每年使2600萬至7300萬隻鯊魚死在冷酷殘忍的刀下。2008年,從87個國家向香港出口的鯊魚翅高達1000萬公斤。最貴的魚翅來自大型鯊魚品種,如鯨鯊,還通常被魚翅酒店當做展品展出。相比而言,鯊魚肉要便宜得多了。一公斤的魚翅要500歐元,但一斤鯊魚肉只要10歐元。報告稱,鯊魚被大量捕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食用魚翅已從少數富有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
  • 鯊魚利益鏈:世界上最大的魚翅消費國和貿易國
    為了防止對鯊魚的過度捕撈,近年來,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國相繼通過了反「削鰭」法,漁船需要裝載一定比例的魚翅和魚肉才能上岸。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反「削鰭」法僅在60餘個國家中推行,且依然帶有明顯的漏洞。例如,許多國家將魚翅割取量限制在不逾上岸計捕鯊魚量的5%以內,來自加拿大卑詩大學最新的研究卻表明,有近50種鯊魚的體重和魚翅的重量比例僅為3%左右。
  • 鯊魚體內積聚汞 環保組織稱吃魚翅是給自己下毒
    龍虎網訊 金陵晚報記者報導  年末的商務宴請高峰來臨,為了保護海洋生態平衡,環保組織再次呼籲「拒絕魚翅」。昨天,首屆中國零魚翅論壇在深圳萬科大廈舉行,論壇上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拒絕魚翅的「綠色飯店」正越來越多,不過它們大都是大型國際性酒店集團。
  • 為什麼人類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
    鯊魚只有魚翅能吃嗎?雖然鯊魚是海中霸王,但是對人類來說鯊魚更多的卻是一種美味的食物,鯊魚的魚翅可是非常高級的食材,每年人類為了獲取鯊魚的魚翅要捕殺許多的鯊魚,而這些被捕殺的鯊魚大多都是被割了魚翅再扔回海中,難道鯊魚只有魚翅能吃嗎?
  • 為什麼人類只吃魚翅,把割了魚翅的鯊魚「放生」,不吃鯊魚肉?
    魚翅看起來有些像粉絲,當然它絕不是粉絲,這些「粉絲」來自鯊魚身上的魚鰭,包括鯊魚的尾鰭、胸鰭和背鰭以及臀鰭,都是「粉絲」的來源。 鯊魚身上的所有魚鰭都可以製成魚翅,但以尾鰭的下半段為上品,它的位置是鯊魚尾部魚鰭的下半段,做成魚翅後有點勾形,因而被稱為勾翅,其中的大勾翅為最上品。
  • 為什麼抓鯊魚只割魚翅呢?被割了魚翅還能活嗎?網友:太殘忍了
    導語:為什麼抓鯊魚只割魚翅呢?被割了魚翅還能活嗎?網友:太殘忍了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麼一段廣告語:「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你對這句話還有印象嗎?一隻被割了魚翅的鯊魚在海裡孤獨得遊泳,它的傷口還不停地往外流著鮮血,如果你以為這條鯊魚還能活著,那就大錯特錯了,鯊魚失去了自己的魚翅,它怎能活得下去呢?我們知道鯊魚是海洋裡的霸主,它龐大的身軀,加上犀利眼神,血盆大口裡藏著鋒利尖銳的牙齒,看起來就有種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 魚翅,一個被誤會了幾百年的真相,卻給鯊魚帶來了殺身之禍
    燕窩魚翅自古以來就是王室貴族的最愛,燕窩的功效大部分朋友都很清楚,那麼跟燕窩齊名的魚翅到底有什麼價值呢?本文將掀開一段魚翅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簡單了解一下鯊魚鯊魚作為海洋霸主之一,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5億年前,總共8目25科,約有250~300種鯊魚,我國海域中約有130種。
  • 「魚翅」是珍貴的補品,為什麼鯊魚肉卻沒有人吃?
    魚翅是鯊魚的魚鰭 ,也一中非常珍貴的補品,一般的家庭是消費不起的,中醫認為「藥補不如食補」,我國人民是非常注重飲食的,又因為地方的不同才演化出了八大菜系,中國的飲食文化也遍布了全世界。當我們家裡有病人或者探望親朋好友的時候,就會送一些補品,包括「燕窩魚翅」其中的魚翅就是鯊魚的鰭,由於數量特別的稀少,價格是非常昂貴的。魚翅和鯊魚肉都屬於肉類成分,為什麼人們喜歡魚翅,而不吃鯊魚的肉呢?
  • 歐洲第一個禁魚翅的國家:英國脫歐後,將禁止售賣魚翅
    由於魚翅十分珍貴,漁民們為了獲取更多的錢,往往會把鯊魚的魚鰭割下來然後把鯊魚扔回海裡,而這些沒了魚鰭的鯊魚要麼窒息而死,要麼被其他生物活活吃掉,因它們完全失去了在水裡遊泳的能力。歐盟是禁止割魚鰭的,但這並不能阻止世界其他水域的人割魚鰭,鯊魚鰭在遠東水域加工,然後被帶到英國,形成了一個每年至少殺死7500萬條鯊魚的產業。
  • 由於魚翅太美味 鯊魚將被人類吃絕嗎
    資料圖片:成排的魚翅在厄瓜多的曼塔被晾乾,等待出口到秘魯    科學家日前公布稱,包括兇猛的圓齒槌頭鯊在內的9種鯊魚將被正式列入全球瀕危物種名單中。由於人們對魚翅的「鍾愛」,目前已經有126種鯊魚成為了瀕危物種。    最近的數據分析顯示,人類的捕魚行動導致某些種類的鯊魚數量比原來減少了99%。在今年晚些時候,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把這9種鯊魚列入瀕危物種的「紅色目錄」中。    圓齒槌頭鯊原本是兇猛的海中霸王,其他魚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都難逃「鯊口」。
  • 鯊魚被割了魚翅還能活嗎?
    在這個廣告裡,你是否還有印象,一隻被割了魚翅的鯊魚在海裡遊泳,而傷口還在汩汩往外冒血,你以為這個鯊魚還死不了,實際上鯊魚如果沒有了魚翅的話,怎麼可能活得下去?鯊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它那像是死屍一般的眼神,以及張著的血盆大口和滿口鋒利的牙齒,看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
  • 鯊魚村年加工鯊魚六七千噸 魚翅營養不及頭軟骨
    D 粗加工 鯊魚皮直接賣到酒店,魚翅加工很簡單  雖然對鯊魚的利用達到極致 ,但在蒲岐,鯊魚的加工也還是分為粗加工和深加工。粗加工的方式比較簡單,首先解剖下來的鯊魚皮、鯊魚唇可直接賣到周邊的酒店,或者稍微加工成袋裝的 ,銷售到廣州等地方。
  • 張越:拒吃魚翅 不僅保護鯊魚更是保護自己
    社會各界代表紛紛認同:年關將至,又到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及個人舉辦或參與各類年會宴請的密集時段,魚翅是許多宴會的例行菜品,也是再一次呼籲拒絕魚翅的極佳時機。保護鯊魚,拒絕魚翅,刻不容緩。下面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它基金理事 張越女士的發言。張越:它基金全稱叫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是在今年的春天成立的。
  • 「救一條鯊魚 吃一個中國人?」背後隱藏的中國魚翅交易令人駭目
    話說最近,一件襯衫在國外造成了非常大的爭議...就是這一件...這是來自德國服裝訂製網站Spreadshirt的設計師設計的一件襯衫,當時,有網友發現襯衫上面大字寫著「Save A Shark,Eat A Chinese」(救一條鯊魚,吃一個中國人)...
  • 被人類割掉魚翅的鯊魚,還能活多久?專家:比你想的還要殘酷
    魚翅對於大家來說,其實是一個很熟悉的東西,因為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其實比較貴重,並且全民皆知的兩個食材,一個是燕窩,另外一個就是魚翅了,而這兩者其實到現在都依然很受追捧,燕窩其實還好,對於燕子來說是沒有什麼傷害的。
  • 為什麼有些人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網友:魚翅就是個騙局
    說起魚翅跟鯊魚肉,心裡滿滿的都是淚,2017年去日本旅遊,我除了掏2000塊買了幾斤魚翅之外,還跟我老婆及同事一家人500多塊錢點了一些鯊魚肉。另外,我在日本還看到了鯊魚麵包、鯊魚餅乾等等一系列富含鯊魚肉的食品,甚至還有「鯊魚牌」貓糧狗糧……言歸正傳,下面就說說「魚翅」跟「鯊魚肉」的坑,以及為什麼很多人都嫌棄鯊魚肉。魚翅為什麼被人們覺得很珍貴?鯊魚其實早在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於地球上了,魚翅之所以在近代興起,是因為人們有了一定的捕魚能力。
  • 揭秘瘋狂魚翅貿易:每年7300萬頭鯊魚遭捕殺
    北京時間11月2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刊登了一組照片,展現瘋狂的魚翅貿易。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
  • 從魚鰭到魚翅 鯊魚之死全程實拍(組圖)
    第1頁:一學生在測量被捕獲鯊魚的長度第2頁:鯊魚的屍體堆在一起準備出售第3頁:一個漁民坐在攤位旁等待出售魚翅第4頁:漁民測量魚翅的長度第5頁:成排的魚翅在厄瓜多的曼塔被晾乾1月7日,厄瓜多曼塔市海灘上,一學生在測量被捕獲鯊魚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