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吉日,契約聘禮,這不是結婚,而是古人的養貓的儀式感

2020-09-22 國粹藝報

有一種東西,可以讓你露出傻笑,心裡暖洋洋的,想一直看下去,這就是貓片,這,就是可愛的力量。大概就是吸貓一時爽,一直吸貓一直爽。

吸貓這件事,可謂是自古流傳。畢竟人類對這種毛茸茸的小東西沒有絲毫抵抗力。

連狄更斯都說:「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收到一隻貓咪作為禮物更幸福的事情嗎?」

明 朱瞻基 《花下狸奴圖軸》

但論起養貓,古人那一套搬出來,都沒現代人什麼事,那可是相當有儀式感的。

在鼠患為災的古代,人們養貓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它們不僅可以做寵物陪伴左右,更是抓鼠的好手。

納貓

想要養貓,首先要翻看《象吉備要通書》,也就是養貓專用老黃曆,來選一個良辰吉日把貓迎回家。(等會,這確定不是準備結婚)。

接著,找人好好畫上一張納貓契。再請西王母娘娘和東華帝君來做個見證,與貓兒締結契約。有了這一紙契約,接一隻貓回家才算是名正言順。

聘貓

吸貓名人陸遊在《贈貓》中寫「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他是包了一些鹽去聘來了一隻小貓咪,經常坐在身旁陪我看戲。

在古人眼裡,養貓只有一紙契約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給出聘禮。

傳說如果是有主人養的小貓,你去要回來要給主人一些食鹽,如果是沒主人的流浪小貓,接回來之時要給貓媽媽帶一點穿成串串的小魚,算是&34;。

貓奴豐子愷與愛貓白象

教貓咪上廁所

唯一不喜歡貓主子的時候,就是它將屎尿弄到了沙發或者床上,那味道,簡直是晴天霹靂,幾天不散。所以古人也絕不能忍。

接貓的時候,向原主人要一雙筷子,和貓咪一起放在鬥或桶裡,然後裝進袋子裡一塊帶回家。

到了家之後,帶著貓咪一起拜完灶神和狗子,把帶回來的筷子插在土堆上,貓咪就能在固定的地方上廁所。

尋貓大法

貓主子丟失是一件讓人十分著急的事情,在古代,他們研製出了類似「剪刀大法」的五花八門的玄學。

《醫統》裡記載 「初乞小貓歸,與豬肝一二片,攜貓出門外,用細竹枝鞭之,放回家再與肝二片。如此數次用不走。」

讓小貓出門就要挨打,在家就能吃豬肝,跟現在我們用玩偶代替貓貓挨打是一個道理。

還有就是利用灶為一家之主的信仰,祈求灶神能夠讓貓咪這位家庭成員能回來。

沒想到吸貓的技術在古代就如此成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就是老祖宗,不得不服。

相關焦點

  • 給貓下聘禮:古人養貓為什麼如此注重儀式感?
    如今很多人都喜愛「吸貓」「雲養貓」,但吸貓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代貓奴愛起貓來的瘋狂勁兒,不亞於現代人。 從達官貴人到文人墨客,無數人徹底淪為了「貓奴」。 從先秦開始,我國就有非常明確的關於貓的記載。
  • 養貓還要挑吉日下聘禮,古人吸貓真講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陸遊去抱了一隻貓回來,這小貓抓老鼠特別厲害,開心地陸遊直接給它起了個名兒,喚作小於菟,意思是小老虎。陸遊養了小老虎之後,漸漸在吸貓的路上越走越遠,他寫了十多首詩給貓,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三隻——小於菟(小老虎)、粉鼻、雪兒。
  • 古人更注重「儀式感」
    這當然是新時代男女面對愛情的瀟灑磊落,但也確實讓人懷念以前的纏綿繾綣。與戀愛相對應的,結婚也是如此。就拿婚禮來說,現代的婚禮遠遠不如以前浪漫了。或許是婚姻對於戀人來說雖然莊重神聖,卻也不是像以前一樣一生只有一次,所以儀式感並沒有那麼足。而對於古人來說,婚姻比愛情更加重要,所以,對待婚禮,古人的禮節就非常繁瑣濃重。
  • 我太太太太爺爺是這麼養貓的
    並且,求貓既然用「聘」字,按婚娶六禮,當屬娶妻,比納妾莊重,極為注重儀式感。,甚至和人結婚一樣,還要提前翻翻養貓的老黃曆——《象吉備要通書》(古代擇吉類典籍的扛鼎之作),來挑選一下哪天適合接貓咪回家。」,請西王母娘娘和東華帝君做個見證,與貓咪締結契約。
  • 一日養貓,終生想貓,古人的吸貓大法可謂五花八門
    納貓契 古人請貓百般小心客氣,在準備養貓之前,他們會翻看《象吉備要通書》(養貓專用老黃曆),挑個去納貓的黃辰吉日。 有了納貓契,就能去接貓了嗎,並不!! 聘貓 古人乞貓必用聘,相當有儀式感! 黃庭堅被鼠所煩,聽聞別人家的貓要有小貓了,"買魚穿柳聘銜蟬",趕快帶著小魚乾前去聘貓。
  • 有趣的小科普:古代人養貓也很有講究
    古代人養貓好有趣啊。 古時候領養小貓叫「聘狸奴」,「狸奴」就是貓。 決定要聘狸奴之前,古人要先翻看專門為養貓設定的老黃曆——《象吉備要通書》。
  • 宋朝養貓非常有儀式感,叫「聘狸奴」,陸遊和3隻貓的幸福生活
    晚年的陸遊,搬到山村當中,與貓為伴,開始了歲月靜好的生活。在宋朝,你想要一隻貓是非常有儀式感的。首先要準備聘禮。不僅是陸遊,宋朝的黃庭堅寫過一首《乞貓》,裡面提到:」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聽說有貓要生小貓了,我想要一隻。於是,趕快買了魚,用柳條穿起來,作為聘禮。而陸遊就是用鹽聘來了這隻貓。
  • 古人千年吸貓史
    古人深知糧食對生存的重要,要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糧食。老鼠偷糧,自古便成為人類大敵。鼠類的第一天敵便是貓,貓在滅鼠行動中,成為了人類的最佳同盟軍。這時的貓因為捕鼠的功效性,而受到人們的尊敬。
  • 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秘古代「六禮」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結婚一向講究禮儀。不過隨著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許多古老的習俗也逐漸被淘汰。不過有一項被保留了下來,那就是彩禮。現代人的彩禮現在已經被簡化成了現金,雖然,每個地區的彩禮金額都不相同。不過,在古代,結婚可不會像現代這麼簡單。更不可能出現男方送去的彩禮全部以錢來代替的情況。因為,對於古人來說,結婚的時候有一個必備的東西——那就是一對大白鵝。
  • 「貓奴」自古有之,吸花式貓,古人養貓真有一套
    從《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中也可以看出,養貓已經不是只有宮廷眾人的專利了,民間百姓也開始了「鏟屎官」之路。如果這隻貓是有主人的,要想收養這隻貓,就要給主人一些食鹽;如果是沒主人的流浪貓,你就要給貓媽媽一些小魚乾,算作「聘禮」,這個習俗一直沿用到了明朝。在已經有成型的養貓習俗之下,中國最有名的「鏟屎官」也誕生了。
  • 我與狸奴不出門:古人的養貓之旅
    貓兒既能守護家業,又親近依戀家人,故而古人們重視它,喜愛它,在貓咪的畜養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邏輯。古人養貓和現在一樣,也講究相看形體相貌。養貓因時代的發展,現代人們大都希望貓兒們美麗、溫順、可愛,更重視的是它的陪伴,而對實用的要求較少。但古代養貓最講究還是實用。因此貓咪的一大評判標準就是:捕鼠能力的優劣。人們認為凡是上顎生有九坎的貓一定擅於捕鼠,且一定要會叫,叫聲威武要能震得鼠輩四處逃竄。
  • 古人擼貓四大技能:買吃的、起名字,寫書都小兒科,第四個才厲害
    要說現在什麼寵物最受歡迎,我想說貓應該沒人反對吧?現在的年輕人,生活中各方面壓力都大,就愛養只貓來調節調節。即使養不起貓,那也會在網上雲吸貓。貓是當今快節奏生活的解壓特產嗎?絕對不是!早在多年以前,古人就開始養貓了,而且古人吸貓程度絕對不比當代人吸貓程度低,可以說是你想不到的瘋狂啊!
  • 從古至今,沒有人可以拒絕一隻小貓咪,皇上:這小東西太可愛了
    相信沒有幾個人可以拒絕一隻貓的撒嬌吧?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願意養一隻毛茸茸的貓來當作寵物,市場上流行的寵物貓品種也類別繁多,各種各樣的貓任君挑選,鏟屎官們恨不得把寵物貓捧在手心裡,寧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讓自己的寵物貓吃上貓罐頭。就算自己的情況不能養貓,也會在網絡上「雲吸貓」。
  • 結髮禮、訴誓詞、對拜禮……結婚從儀式感滿滿的頒證儀式開始!
    再叩首,琴瑟調鴻業,香詞譜鳳臺……」在南京,登記結婚正變得越來越有儀式感,結髮禮、點紅燭、對拜禮可一一舉行。10月13日,新江蘇記者來到新建的南京市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探訪目前江蘇最大的結婚頒證大廳。▲結婚登記區入口前走到三樓結婚登記區入口,儀式感就「撲面而來」,一面以粉色、白色花朵點綴的紫色牆壁上寫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古人是如何吸貓的?
    「雲養貓」一族。但,喵子對地球的入侵,並不是今天才開始的。早在古代,它們就已經開始了行動。,因為古人視養貓如娶!無論鹽還是魚,總是要帶點聘禮的,這一點詩人黃庭堅也有過描述:乞貓夜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 一秒穿越回宋朝,帶你看看宋人是如何「聘貓」的
    古人的愛貓之心一點都不輸給現代人,前有陸遊為貓寫詩,後有朱瞻基為貓作畫,其中宋人愛貓的程度簡直到達了巔峰... 「聘貓」也可稱之為「納貓」,且儀式感相當強烈! 古人選貓和咱們現代人差不多,也是要先從貓主子的顏值開始。
  • 來圍觀一下古人的開學典禮,這才叫儀式感!
    今天小編帶大家圍觀一下古人的開學典禮:入泮[rù pàn]禮。也許有的小夥伴還沒有聽說過入泮禮,那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在古代,凡是新入學的生員,都需進行稱為「入冸」的入學儀式。《禮記·王制》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
  • 「吸貓」這件事,古人可比你瘋狂多了
    內閣辦公廳首席捕鼠官,是居於唐寧街10號的英國首相家貓的頭銜,儘管現代記錄只能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但是,自16世紀以來,英國政府就有一隻常駐貓被僱傭為捕鼠員和寵物。咱們中國「吸貓」歷史也絲毫不比歪果仁遜色。聘貓奴先說個小編覺得最有趣的,給要養的貓準備聘書你聽說過嗎?
  • 貓奴可不止現代有,其實古人更甚
    即使因為討厭貓而不養貓,卻不會拒絕以貓為主題的很多衍生品。而且有趣的是,由於貓的"大爺"屬性,那些養貓的人們已經"自降身份"稱自己為"貓奴"了,毫不誇張的說有些人愛貓已經愛到非常瘋狂的地步,對貓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上心:畢竟孩子已經長大了可以照顧自己,貓可是大爺,需要人伺候。不過貓奴可不是現代才有的,畢竟這麼可愛的動物,不止我們,連古人看了都會心動。
  • 2萬人圍觀「宋朝人買貓下聘禮」,古代鏟屎官:別小瞧這行
    也就是說,在收養小貓的時候,要誠心誠意的奉上小魚乾/鹽/薴麻/糖等物品;如果是野貓,也得給貓媽媽送一串小魚。我以為這只是古代的風俗,沒想到現在還有隆重的「駐家儀式」!或許你也聽過這句話「鹽換貓咪糖換狗」古人和貓的關係也有種莫名的可愛與浪漫呢~01古代鏟屎官的「聘」貓禮儀▼今天家養的品種,一般被稱為「貓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