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閩南話的地方,這樣做饅頭,不拘泥傳統,起個名字都特別「壞」

2021-01-08 草草啖鹽說蜜

一、講閩南話的地方,做麵食別有風情

講閩南話的地方,無論是福建廈漳泉,廣東潮汕,或是隔海相望的臺灣,身上流淌的基本都是中原人的血液,所以說閩南人不會做麵食不會做饅頭,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天生就有小麥的基因。

面,福建人煮麵了得,滷麵就分為幾大流派,最為出名的當屬莆田滷麵、漳州滷麵和泉州滷麵,這三大流派的麵食不盡相同,材料豪華,味道各領風騷。

而廣東潮汕,這幾年的美食如春風一般饞遍大江南北,麵食製作也是槓槓滴,潮汕乾麵、潮汕牛肉餃皮湯、潮汕棉湖餃面等,做美食,潮汕人是認真的。

臺灣呢?「牛爸爸」頂級牛肉麵就能蓋過全部,一碗2000元,堪稱天價,卻貴得一點都不離譜,採用的是世界各地頂尖的牛肉和牛筋,你想吃還不一定吃得到,得預約。

為什麼講閩南話的地方,做出來的麵食卻別樣風情?

因為移民!從中原千裡迢迢移到福建,從福建遷移到臺灣,再遷移到南洋,以及遷移到世界各地,最後回遷。

移民讓閩南人接觸了不同地方種族的文化,不拘泥於傳統,單純一款麵食,就吸收了北方人、南方人、西方人的特點,從而成就東方閩南的飲食特色。

二、閩南人的「阿壞」

我來和大家分享一款大閩南才有的饅頭,它源自臺灣新竹,圓柱形,表皮沾滿黑芝麻,裡包肉鬆餡,兩端是屁股模樣。

這款饅頭有一個很拽的名字,叫做「壞饅頭」。

如果是閩南人,估計你的身旁有這麼幾位兄弟,他們的名字叫「阿壞」,這是隸屬閩南人的暱稱,就如北方人的「狗剩」。

「阿壞」是老輩人不捨得直呼晚輩大名,而起的土名,它包含著老輩人的疼愛,而在愛的包圍中長大的孩子,一般都不會壞到哪裡。

最初做「壞饅頭」的新竹老闆是這樣介紹的,他說:這款饅頭因為類似小孩屁股的形狀,還有黑芝麻散落一地,顯得髒髒壞壞的,於是便叫做「壞饅頭」。

能把饅頭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疼愛,也只有閩南人才懂得這字「壞」是有多愛。

講閩南話的地方,血脈相連,風俗相同,飲食習慣更是相近。今天就來做這款壞饅頭,我略加改進,把餡料從肉鬆改成了泉州特有的上元圓花生芝麻餡,味道更傾向於泉州。

三、泉州版本的壞饅頭

【壞饅頭】

準備材料:

麵粉300g、酵母粉3g、白砂糖10g、牛奶180g、豬油10g、芝麻油、黑芝麻、花生芝麻餡料。

花生芝麻餡料是過年時做上元圓的時候備的,操作比較麻煩,材料有花生、白糖、豬油、紅蔥頭、冬瓜糖、黑芝麻、幹橘片等,但味道是獨一無二的贊。

如果你嫌麻煩,也可以像臺灣人一樣包肉鬆餡,亦或是豆沙餡、芝麻白糖餡,都可以。

操作過程:

1、300g麵粉裡加入3g酵母、10g白糖,倒入牛奶;

攪拌成絮狀,加入豬油,揉成麵團,不用光滑也行;

蓋上保鮮膜,靜等發酵。

2、南方的冬天室內比較冷,我大約用了5小時,麵團才發酵成兩倍大,裡面是蜂窩組織,按壓有一個不回縮的窩;

取出,放案板上,揉成光滑的麵團,這要用點力哦,來回揉搓,搓得越光滑口感會越筋道;

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每個大約80g。

3、搓成圓形,按壓成中間厚周圍薄的圓餅狀,將餡料放中間,開始包;

中間捏緊;

捏成餃子樣;

按扁,用手包起來;

兩邊往裡摺疊;

用手夾成圓柱狀;

放案板上就成了這種屁股狀。

4、麵團表面刷上芝麻油,芝麻油會讓成品更香;

再蘸上黑芝麻,密集恐懼症者請閉眼;

放蒸籠裡,均勻地噴上清水;

蓋上蓋子,二次發酵四十五分鐘。

5、四十五分鐘後,大火燒開,蒸12分鐘,燜3分鐘出鍋。

一鍋看似壞壞的「壞饅頭」就做好了。

圓圓的屁股,髒髒的身子,就如叛逆的壞小子,拽拽的,讓人喜歡。

掰開饅頭,裡面的組織特別綿軟細膩。

而花生芝麻餡帶著泉州人獨特的上元圓味道,特別香特別清甜。

閩南人做壞饅頭,過程和北方人差不多,創意則來自西方的麵包,再融入閩南人的情感,便成了一道別致的美食風景線。

喜歡閩南,就試試吧。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喜歡請點讚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原創不易,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用閩南話講的這件大事,你非看不可
    用閩南話講的這件大事,你非看不可 2020-12-01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離大陸比臺灣還近,臺灣唯一不講閩南話的馬祖跟媽祖到底什麼關係
    我甚至懷疑這裡的人基因都是藍色的,天空的藍、大海的藍,充滿大海和天空之間的就是新鮮的空氣和味道,就像這裡的早餐,讓嗅覺和味覺充滿了鮮香的滋味。馬祖人的心胸就像大海一樣廣博吃完早餐走出餐廳在街邊閒逛,這裡人的口音和臺灣島上的人不一樣,這裡說的是福州話,不是閩南話。說到這兒我還真得跟大家說一下我曾經的困惑,並不是所有福建人和臺灣人都講閩南話。
  • 保存饅頭時,別直接把饅頭放冰箱了,學會這樣做,一個月都不會壞
    導讀:保存饅頭時,別直接把饅頭放冰箱了,學會這樣做,一個月都不會壞!現在很多人為了方便,在做饅頭的時候,就會做很多饅頭,想留在平時慢慢吃!喜歡這樣做的人,大家是怎樣保存饅頭的呢?我敢說有百分之五十的人,都是直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裡面保存的。其實這樣做,是大錯特錯了!冰箱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食物放在冰箱裡面就是「安全」的!
  • 這個媽媽有點「壞」,故意做「怪」饅頭走紅,兒子:來7個
    這個媽媽有點「壞」,故意做「怪」饅頭走紅,兒子:來7個!山藥做小饅頭真簡單,1小時不到就上桌,一口一個,好吃又省事兒!很久沒做饅頭了,好想念啊!我最喜歡做饅頭了,各種各樣的饅頭,曾經喜歡花裡胡哨的可愛型,隨著工作越來越忙,年紀越來越大,現在喜歡簡單型、營養型、養生型,而且體積也越做越小,一口一個,好玩又好吃!
  • 閩南的一種傳統美食,麻粩
    土貨哥麻粩永春縣——閩南的小縣城在這裡的傳統婚俗納彩的禮物中除金器外,花包和鮮花外還有一樣傳統美食那就是當地美食茶點——麻粩 當地有一習俗兒女訂婚時要挨家挨戶分發喜糖喜餅而其中必備的就是麻粩而這一習俗並不算老家人首創或獨創,民間傳說麻粩是諸葛亮首創為劉備迎親之用可見此物歷史悠久麻粩是兒時最惦記的美味 , 在那個缺少零食的年代麻粩不常有逢年過年,家有喜事才有我們念念不完的麻粩那是孩提時最美好的回憶 從此,麻粩便成了我們兒時最惦記的美味 麻粩是多種口感疊加的快感 麻粩也確實是貨真價實的美味因為它的口感層次特別豐富一共有三層美味另外還有一層神秘口感這
  • 紫薯這樣做饅頭,香甜鬆軟真好吃,全家人都喜歡
    北方人愛吃麵食,特別是饅頭,更是離不了,每天至少要吃一兩次,饅頭吃了抗餓呀。比起外面買來的特暄軟的饅頭,還是喜歡自己在家蒸的筋道有嚼勁的饅頭,買來的吃3個吃不飽,自己蒸的一個就能吃得飽飽的,這就是差距。
  • 如果饅頭快壞了,你還會把它做成炒饅頭嗎?還能吃嗎?
    如果饅頭快壞了,你還會把它做成炒饅頭嗎?還能吃嗎?饅頭這個東西和別的東西不一樣,因為別的東西呢,就比如說大米飯這些東西他基本上放不會,因為你一頓飯做不了,多少年就做一鍋飯,你給我,你一個人兩天,肯定能吃完了,但是買的都不一樣,饅頭這個東西呢,首先來說有它做起來特別的麻煩,可能他的操作特別的麻煩,然後他一次做出來的話,一個人可以,吃個十天半個月的。
  • 曾仕強:為什麼說,做好事不見得有好報,做壞事也不一定有壞報?
    你看我們今天已經講了很多,現在人很錯誤的觀念說,做好心,一定有好報,不見得。好心那做壞事,一定有壞報,也不見得,為什麼?你看很多人說,這個人這麼壞,怎麼......其實很簡單嘛,老天是很公正的,但是公正就是不公平。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公正跟公平是兩碼事,很公正就什麼?
  • 這些閩南傳統節日你都知道了嗎?
    閩南閩南地區很注重民間傳統節慶,習俗與臺灣基本相同。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節前家家戶戶貼春聯。除夕夜,合家圍爐(火鍋)吃年飯。有的通宵不眠,名為「守歲」。長輩把紅包分給未成年的孩童,名為「壓歲錢」。初一凌晨,點燃爆竹「開正」。人們換上新裝到族人親戚家按輩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賀新喜。
  • 兩年研究自創閩南語特色拼音 跟老黃學說閩南話
    「說閩南話」就是「Shè Mán Lám Wèi」  □記者 顏鵬 李菁 胡彥明  把閩南語讀得字正腔圓,對一個外地人來說可不容易。如果用我們常用的拼音來給閩南語注音,能成不?南安溪美的老黃說——咱試試!
  • 吃不完的饅頭應該如何保存?方法做錯了容易吃壞肚子,感染病菌
    很多人都不知道,吃不完的饅頭該怎麼保存,都以為饅頭隨便常溫放著也不會壞。或者就直接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饅頭長時間常溫存放,或者長時間存放在冷藏室,都會發生肉眼看不到的黴變和滋生細菌。我們就來細說,這饅頭該怎麼保存比較好。
  • 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圓滿落幕...
    據悉,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是由晉江市教育局、晉江市婦女聯合會、晉江經濟報社主辦,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承辦,晉江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世界晉江青年聯誼會—說咱閩南話APP聯合協辦。
  • 閩南話rap有點酷!廈門歌手登「中國新說唱」獲點讚
    在6月28日播出的「中國新說唱2019」上這段特別的說唱點燃全場獲得歌手潘瑋柏、鄧紫棋的支持同時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話不多說,先看視頻感受一下這段rap的唱詞裡是不是有點「熟悉的味道」?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閩南話這是一首閩南話rap!
  • 吃不完的饅頭,不要直接放在冰箱!廚師教你一招,半個月都不壞
    在過年期間,全家人都待在家裡隔離,媽媽是一個廚房的老手,在家沒有事情做,家裡一袋麵粉,可以做包子,餃子和饅頭,經過2個月的學習,自己的廚藝有了明顯的提升。上一期為大傢伙介紹挑選麵粉和保存麵粉的技巧,今天分享饅頭的保存方法,今天早上孩子要吃饅頭,一次性做太多了,吃不完的饅頭肯定需要儲存。
  • 身為閩南人,不能不拜神!
    而像這樣的民間信仰廟宇,在廈門還有很多座。 暫且不提香火鼎盛的南普陀,廈門的觀音寺、半山土地廟、白鹿洞寺、梵天寺等等都大有來頭,隨便一個在廈門人心中都神聖不可侵犯—— 廈門觀音寺。這裡是建國以來新創建的第一座大型寺院。
  • 饅頭這樣做,孩子愛吃客人稱讚,發朋友圈點讚無數
    因為北方人愛吃麵食,更離不開麵食,吃麵食是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生活習慣 ,麵食是人們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必須吃的食物。饅頭就是麵食中一個傑出的代表,小麥磨成的麵粉經過發酵後,揉搓成一個個形狀各異的饅頭生坯,經過上籠蒸製後軒軟香甜。
  • 你還會說家鄉話嗎?代際傳承斷裂,方言瀕危
    1956年起推行的以北京話為底本的普通話無疑對破解基本交際障礙、促進人員流動、加速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對方言的發展產生著衝擊,學校成為推普的重要陣地。  在錢乃榮印象中,1970年代,普通話在上海已快速普及。他的女兒是1976年生人,在學校上課時講普通話,課外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兩種語言都能講得很標準。
  • 微波爐做的饅頭披薩,學會這種特別的搭配,特別的做法,方便美味
    這幾天在單位跟同事聊天的時候,聽說最近的孩子們都迷上了吃披薩,有的同事家裡有烤箱也會做,所以就會在家給孩子做,有的同事沒有,乾脆就在外面叫份外賣吃。我就琢磨著,我也想讓我的寶貝嘗嘗看,那當然是在家裡面做比較方便了。
  • 剩下的饅頭可以這樣做,不僅可以當飯吃,還可以當小零食吃
    剩下的饅頭可以這樣做,不僅可以當飯吃,還可以當小零食吃。不知道大家現在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如果家裡邊蒸的饅頭蒸多了,有的時候饅頭吃不完又怕壞的時候,是真的沒辦法了,因為自己真的吃不完。或者現在買的饅頭,家裡邊人少的時候買多了吃不完,有剩下的,你們知道我們該拿這些剩饅頭怎麼辦呢?
  • 這三個地方的方言,和「外星語」差不多,常令外地遊客崩潰
    除去主流行的普通話,在我國還有多種方言,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這三個地方的方言,和「外星語」差不多,常令外地遊客崩潰。閩南地區閩南話,可以說是十分難懂的一門方言了,在外地人的眼中,聽到閩南語就和聽到外星語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