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閩南話的地方,這樣做饅頭,不拘泥傳統,起個名字都特別「壞」
一、講閩南話的地方,做麵食別有風情講閩南話的地方,無論是福建廈漳泉,廣東潮汕,或是隔海相望的臺灣,身上流淌的基本都是中原人的血液,所以說閩南人不會做麵食不會做饅頭,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天生就有小麥的基因。面,福建人煮麵了得,滷麵就分為幾大流派,最為出名的當屬莆田滷麵、漳州滷麵和泉州滷麵,這三大流派的麵食不盡相同,材料豪華,味道各領風騷。
-
這隻八哥會說閩南話
「你好哦」——— 早報訊「你好哦」……昨日,在市區一古大厝廳口,記者見到一隻會講「閩南話」的鳥。 鳥的主人說,這隻市井腔蠻濃的小八哥已買回來一年多了,會說「你好」等普通禮貌用語。在逗弄八哥說話過程中,記者沒見著它的舌頭在哪,一姑娘說,這隻八哥捻舌了,這樣才能學會說人話。
-
「呷飽未」=「吃了嗎您」 北大吹起閩南話風
「來,大家和我一起念:『呷霸尚贏』,這句閩南話的意思是:『吃飽就好』。」魏歆庭站在講臺上,指著投影屏幕上的大字,帶領著全班幾十位來自大陸各地的同學們反覆練習著閩南話的各種單詞。來自臺南的魏歆庭今年入學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士班,對她來說,閩南話具備其他方言所沒有的特色和魅力。
-
閩南話rap有點酷!廈門歌手登「中國新說唱」獲點讚
最近你的朋友圈被這首《翠》刷屏了嗎?在6月28日播出的「中國新說唱2019」上這段特別的說唱點燃全場獲得歌手潘瑋柏、鄧紫棋的支持同時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話不多說,先看視頻感受一下這段rap的唱詞裡是不是有點「熟悉的味道」?
-
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圓滿落幕...
伴隨著小學高年級組獲獎名單出爐,為期兩天的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決賽正式落下帷幕。4個組別、192組選手輪番登臺,用閩南語講述動聽故事,帶來了一場與眾不同的視聽盛宴。 「晉江中小學生用閩南語講述節糧故事,為光碟行動代言,助力晉江創建文明城市,值得點讚。」晉江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關注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 決賽...
晉江新聞網1月11日訊 伴隨著小學高年級組獲獎名單出爐,為期2天的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決賽正式落下帷幕。4個組別、192組選手輪番登臺,用閩南語講述動聽故事,帶來了一場與眾不同的視聽盛宴。 昨日,登上決賽舞臺的是中學組和小學高年級組。中學組參賽選手雖不多,但是個個是高手。
-
兩年研究自創閩南語特色拼音 跟老黃學說閩南話
「說閩南話」就是「Shè Mán Lám Wèi」 □記者 顏鵬 李菁 胡彥明 把閩南語讀得字正腔圓,對一個外地人來說可不容易。如果用我們常用的拼音來給閩南語注音,能成不?南安溪美的老黃說——咱試試!
-
識別準確率達85%、不到兩秒就能譯出來 廈大研發的「閩南話智能...
近期,一款名叫「閩南話識別」的軟體在網絡上走紅。只要是日常對話的語句,不管你說的閩南話是廈門口音、泉州口音,或是漳州口音,它基本都能識別出來並翻譯成文字,識別準確率高達85%。 這款軟體是廈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洪青陽、廈大人文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許彬彬帶領的科研團隊合作研發的。目前,這一軟體已經過多階段的內部測試,並開放供廣大市民免費試用。
-
身為閩南人,不能不拜神!
因為崇尚「萬物有靈」,閩南人可謂是造神的專家:從」天地人神鬼」到「花鳥魚蟲獸」,在閩南人眼裡,拜神是非常講究「實用性」的:不管你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只要能講出一段故事,有什麼「顯靈」的事情,就能被祭拜,為了五穀,可能還出現了神農大帝,為了行船,可能還出現了水仙尊王,為了求財,可能還出現了玄壇元帥…
-
離大陸比臺灣還近,臺灣唯一不講閩南話的馬祖跟媽祖到底什麼關係
世界主要城市的著名大街我一般都是要用雙腳丈量一次,像我最喜歡的聖彼得堡涅瓦大街,我可是用腳步丈量過四次的。這次來臺灣主要是離島遊,在臺北的時間太短,不然我肯定是要親自走一次敦化路的,這可是當年李敖、瓊瑤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經住過的地方。馬祖海邊的垂釣者從松山機場飛到了這次行程的第二個離島馬祖,那麼今天我來到的馬祖和媽祖有什麼聯繫呢?
-
蕭閎仁帶你遊臺灣 趣味閩南話教學火熱進行中
首先啟動的就是「蕭閎仁帶你暢遊臺灣 趣味閩南話教學」歌迷互動,蕭閎仁將通過視頻向歌迷們講述自己的音樂創作心得,教大家學閩南話,並為大家介紹臺灣風景名勝。 蕭閎仁從小生長在臺北縣市場裡的普通賣菜家庭,故此他對於臺灣風土人情自然有一番獨特的見解。
-
【閩南習俗】神通廣大的閩南床母神,你是否拜過?
閩南拜床母所用的銅錢 睡夢中的嬰兒若嘴角上揚地甜笑,閩南人會告訴你,那是床母在和孩子嬉戲;呱呱墜地的嬰兒,若身上有些或青或紅的胎記,閩南人認為,那是床母怕錯認小baby而在他們身上打下的記號……
-
廣東話 潮汕話 客家話 閩南話
沒有冷氣的古代 詩人們卻能在難耐的天氣裡苦中作樂 讓我們跟隨大灣區之聲主播 感受這悶熱、潮溼中的一絲清爽 廣東話 聽小暑
-
閩南語學習教程:日常生活閩南話常用語翻譯對照
閩南語學習教程:1、閩南人見面時,多用「(你)食未」或「敖早」做問候語。在三餐前後不久的時間裡,才可以用「(你)食未」,三餐前的二三小時,或者三餐後的二三小時後,都不宜用「(你)食未」。此外,在洗手間等地方見面時,也不宜用這樣的問候語。「早」相當「早安」,當然可做清晨見面時的問候語。此外,在早集會等場合,也可用此問候語。
-
閩南童謠傳承人傾盡一生保護傳承 擔心童謠沒了著落
配著音樂,小男生、小女生用舞蹈分飾著「阿公」「阿媽」掘泥鰍的滑稽場景,當唱到「阿公要煮鹹」時,「阿公」們還跺著小腳、撅著小嘴跟「阿媽」急。唱完《天黑黑》,小朋友們還不過癮,又唱起了《一隻蟳仔八支腳》。小朋友們模仿著螃蟹揮舞著蟹鉗的樣子,邊唱邊跳,甚是歡樂。
-
閩南地區晉江歇後語
而閩南話「大鬃」與「大掌」諧音,於是靈水菜脯——大掌,便成為膾炙人口的歇後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責備對方自作主張,大主意,就說:「你真是靈水菜脯——大掌」。或者某事由某人總管,便讚嘆道:「老兄今天是靈水菜脯啦!」 惠安老童生——有可無不可惠安縣原是晉江縣的一部份。據《晉江縣誌》記載:「北宋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析縣東鄉十六裡置惠安縣。」
-
閩南入厝習俗,你知道嗎
對閩南人來說,「起厝」等同於「建業」,是不可疏忽的大事,而「入厝」在閩南人看來,將會與之後一家人的運勢息息相關,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在閩南「起厝」、「入厝」時候,有著許多有趣的講究與習俗。 自從人類定居生活以來,房子在人的生活中就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辛辛苦苦一輩子,就是為了建一所漂亮的房屋,供自己和家人幸福美滿地生活一輩子。
-
廈門海滄區教育局局長當老師 每天教一句閩南話
當然,這也和延奎現狀有關——目前這所學校 80-90%是非本地的 「新廈門人」。 雖然閩南語正式走入海滄課堂要到下個學期,延奎覺得自己不能再等待。 易增加說,我們的民樂隊這個暑假將應邀到臺灣的姐妹校——新北市大豐小學交流,這次無論如何要帶去一個閩南語節目。據介紹,目前定的是閩南童謠《天黑黑》。
-
潮汕話,究竟還能講多久?
最近一段時間,常有鄉親反映:現在的年輕人,能用標準潮汕話完整表述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許多青少年似乎習慣用「潮汕話+普通話+英語」的雜交方式來交流。這對潮汕方言來說是沒落的先兆嗎?不久的將來,潮汕話會不會成為「語言文物」?潮汕話,究竟還能講多久?
-
這些都不懂,敢說你會講閩南語?
「閩南話歇後語與普通話歇後語相同,前半句像是一個謎面,後半句是對前半句深層的補充和發揮,類似謎底。」華僑大學文學院院長王建設介紹,歇後語被叫作「五色話」,幽默詼諧又俏皮,它從生活中汲取精粹,運用對比、誇張、雙關等手法,把本來一句平鋪直敘的話變為妙趣橫生的藝術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