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話真的是中原古音嗎?
作為一個普通的方言愛好者,讀後頗有疑惑,客家話真的是中原古音麼?這需要從客家人的歷史說起。自稱古代北方移民後代的傳說並非客家獨有客家話,顧名思義,是客家人的話。客家的本意是指外來的人,相對本地人而言;現在說的客家專指客家民系,是客家人的簡稱。
-
潮汕話,究竟還能講多久?
最近一段時間,常有鄉親反映:現在的年輕人,能用標準潮汕話完整表述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許多青少年似乎習慣用「潮汕話+普通話+英語」的雜交方式來交流。這對潮汕方言來說是沒落的先兆嗎?不久的將來,潮汕話會不會成為「語言文物」?潮汕話,究竟還能講多久?
-
趣說廣東話,想變靚仔靚女嗎?來廣東啊
廣東話是眾多方言中的「奇葩」,我們先聽一個有趣的關於廣東話的故事。早些年,有一位非粵語區的留學生,在國外一家企業面試,面試官問是否會說「中國話」,留學生用普通話字正腔圓娓娓道來,面試官聽後一臉疑惑,詢問所言何物?原來早期移民國外多為廣東人,大家說的幾乎都是廣東話,久而久之,外國人認為的「中國話」就是廣東話,所以才有了留學生面試時發生的有趣故事。
-
廣東梅州的客家話十裡不同音。你哪的客家?你說的我聽不懂喲
枉我也算是盲目自大,號稱「通曉三國語言(中文、日文、英語)+N種方言(普通話、白話<粵語>、客家話以及半桶水的潮汕話<與閩南語同類>」,自詡語言天賦不錯,竟然一下子也沒有聽懂。毫無疑問,河源客人的客家話是正宗客家話。我的客家話雖然有些偏門,但是也算是比較正宗的客家話。然而,我們之間同語種的交流竟然產生了語言障礙。
-
黃明志 - 【學廣東話】
包括了馬來西亞本地, 新加坡, 閩南, 海南, 甚至印度和孟加拉等元素. 黃明志本人更是會N種語言, 所以稱之為 」才子」一點都不言過其實.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 他可以算是音樂節的 高曉松. 其貌不揚的外貌身高, 卻一樣的才華橫溢. 這次轉載的是他的MV 「學廣東話" 節奏感很棒, 想起中學時代看TVB學廣東話的時候...
-
首屆海峽兩岸客家話演講比賽(龍巖)觀後感
龍巖市臺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龍巖電視臺等單位承辦的「說客家話,道桑梓情——首屆海峽兩岸客家話演講比賽」在龍巖市舉行,龍巖市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等五個客家縣和臺灣派出代表隊參加。 首屆海峽兩岸客家話演講比賽在福建省龍巖市舉行,龍巖市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等五個客家縣和臺灣派出代表隊參加。 「月光光,秀才郎。公公教公式念文章,阿婆教公式唱山歌。每日乖乖上學堂。月光光,秀才郎。
-
臺灣河洛話簡介
臺灣話(白話字:Tai-oan-oē ),亦稱Hō-ló-oē(河洛話),習慣上專指在臺灣所使用的閩南語方言,與廈門話極為接近,推估同源詞比例為99%。 由於「臺灣話」並沒有統一標準名稱,某種程度上「臺灣話」、「河洛話」、「臺灣閩南語」等名詞可以交互使用。
-
講閩南話的地方,這樣做饅頭,不拘泥傳統,起個名字都特別「壞」
一、講閩南話的地方,做麵食別有風情講閩南話的地方,無論是福建廈漳泉,廣東潮汕,或是隔海相望的臺灣,身上流淌的基本都是中原人的血液,所以說閩南人不會做麵食不會做饅頭,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天生就有小麥的基因。面,福建人煮麵了得,滷麵就分為幾大流派,最為出名的當屬莆田滷麵、漳州滷麵和泉州滷麵,這三大流派的麵食不盡相同,材料豪華,味道各領風騷。
-
梅州這個縣的客家話有「三分學老四分客」之說,又何以造就半山客
在豐順縣說客家語的分湯坑、八鄉、豐良、潘田、茶背等聲調;也有說潮汕話的,潮汕話又分留隍、湯南、黃金「漳州福佬話」聲調,更有一部分人會操潮、客兩種方言,但語音既不像潮,又不像客,一些語音潮、客相滲透,發音比較深濁昴重,故有「三分學老四分客」之說。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一個豐順縣竟有這麼多有趣的語言?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中緣由!
-
聽 寒露|廣東話 潮汕話 客家話 閩南話
-
且談客家話傳承危機
其五,以我多年的參與觀察和田野調查來看,在梅州大部分的幼兒園和中小學校的課堂上,越來越難聽到老師用客家話和學生交談了,課後也沒有幾個小朋友用客家話交流。在此環境下,作為家長,似乎只能順著小輩、隨波逐流了,即使自己的普通話說得再「半鹹淡」,也不敢勉強小朋友學說客家話,生怕影響到他的學習乃至就業。隨著時間的推移,放棄客家話的家庭越來越多。
-
梅州有2區1市5縣,而客家話為何卻以梅縣話為代表!
人們普遍認為,梅縣話是客家話的代表,這是因為自明末清初以來,梅縣長時期是客家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我們知道,宋代末年,大批客家先民自贛南進入閩西汀江流域,在封閉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條件下,最終形成了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的形成時期,汀州曾經是客家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
識別準確率達85%、不到兩秒就能譯出來 廈大研發的「閩南話智能...
閩南話識別系統界面。「我現在有5臺電腦,10個硬碟,全都裝滿閩南話文件。」許彬彬說,閩南話的聲母有15-18個不等,韻母有73-90個不等,聲調有5-8個不等,都要逐一整理,錄入系統。 別以為只是簡單的標註,每個音節的發音以及發音時長,都必須詳細標註下來。以「他們坐車去臺北」為例,許彬彬就標註了16個音素,音素與發音時長還要逐一對應。而這只是一個句子的其中一種口音。
-
「呷飽未」=「吃了嗎您」 北大吹起閩南話風
「來,大家和我一起念:『呷霸尚贏』,這句閩南話的意思是:『吃飽就好』。」魏歆庭站在講臺上,指著投影屏幕上的大字,帶領著全班幾十位來自大陸各地的同學們反覆練習著閩南話的各種單詞。來自臺南的魏歆庭今年入學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士班,對她來說,閩南話具備其他方言所沒有的特色和魅力。
-
中國十大難懂的方言,看看你家鄉話排第幾?
第十名:天津話天津話可以說是從骨子裡就透著那種天津人的幽默,相聲藝術經常使用天津話以達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話發音音調和普通話還是有些差別的,要是話語速度過快,還是讓很多人聽不懂。第九位:長沙方言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全省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眾多,因此長沙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5%,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
客家話十級考試,你能做對多少道題
全球客家人又1.2億,每個地方的客家話又一定的差異,主要集中分布在廣東(梅州、河源、惠州、韶關等)、福建(福州、龍巖等)、江西(贛州、尋烏等),並被廣泛使用於中國南方,以及臺灣香港和海外洗衣服國家華人社區。下面是我們梅州客家話考試?你能看懂多少?和你那邊的客家話又有什麼差異呢?
-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東西南北差異巨大,菜品上有八大菜系,地方方言上則有八大種類。每一個方言,都有其濃厚的地域文化特點,也深藏著悠久的歷史。在地方方言上,分別有北方方言、吳地方言、湘江方言、贛江方言、客家方言、閩東方言、閩南方言和粵地方言等八大種類。
-
說客家話 唱客家歌
●餘劍 「忘不了孩提時你如何辛苦把我養大,忘不了年少時你額角那染霜的銀髮……」3月20日,在儀隴縣樂興小學校,三年級二班語文老師梁恆正用客家話教學生們唱客家民歌《奶奶我愛你》。由於地處客家人集中聚居的「儀隴客家第一鄉」樂興鄉,該校以傳承客家文化為核心,形成了「以傳承點亮生命」的辦學理念,開設客家課堂,教學生們知客家史、說客家話、唱客家歌,並專門編制了與客家文化息息相關的校本課程《我們的根》。 據儀隴縣客家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良平介紹,儀隴客家人的祖上大多來自廣東韶關。
-
日本議員飆普通話、廣東話、福建話 還要「打倒帝國主義」
人民日報海外網-@海客新聞 消息,近日,一段「日本議員狂飆普通話、廣東話、福建話」的視頻的引起網友熱議。原標題:日本議員飆普通話、廣東話、福建話 還要「打倒帝國主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該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國度以客家話為國語,很多人看不懂其文獻資料
客家話又叫涯話、麥介話,新民話、客家方言、客方言、客語或土廣東話,和粵語、贛語、北方話、閩語、吳語、湘語並列為中國七大方言。一般認為,客家話的底層是唐初的正音,至今,梅縣人仍稱客家話為唐音。粵方言則是秦朝正音,融合南楚古音而成;閩語則是晉朝正音,是融合甌閩古音而成;贛方言則是江淮古音融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