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沉默是金?有一種解釋是:說的少,錯誤就少。當然,這是一種不夠全面的解釋。但從側面,確實向我們透露了,想要減少錯誤的發生,就一定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關於我們在職場中的情商同樣如此,有時候並不是因為你的情商低,而是你的某種行為出賣了你的情商。那麼在職場中有哪些行為會出賣我們的情商呢?其實總結起來也就三種:
一、不該問的,問到底---會讓對方對你的執著產生反感:以前用打破砂鍋問到底,來表示一個人對問題的態度,而且這種態度長久以來被我們所推崇。但在職場中,如果不分場合,不分問題,也這麼去做的話,就會給自己到情商造成一定的影響。或許你的情商並不低,就是因為你的這個舉動,讓人強迫的把你歸為情商低的人之列。一旦你被這麼處理了,就很難再在職場中按照自己的思路有所作為。
二、該你說的,不去說---沉默終究會讓你變得更加沉默:工作中的事之所以不如生活中的事,是因為它的複雜性和關聯性。有些事情,你失去了表現的機會,就會引起領導對你情商的懷疑。而且事後你還不能氣憤填膺地去解釋,因為事情會越描越黑。這就是先入為主印象的威力,所以,沉默有時候既然能成為好事,也就會成為壞事。跟你說的,你不去說,即使對自己情商的不自信,也是對機會的不懂得把握。
三、做事魯莽,無結果---沒有反饋的事情不會得到肯定:有些人在職場中,會通過埋頭苦幹試圖得到領導的關注和肯定,而且他們內心一直所追求的不是功勞而是苦勞。這似乎一下子就把他們的情商給拉低了,職場中怎麼可能是一個不重視功勞的地方呢?既然有不畏懼困難的心,那麼為什麼不再堅持努力一下幹出功勞呢?所以說過於魯莽,不重視事情的結果,也會被同事或領導是為情商低的一種表現。
行走職場,想要幹出一番大事、做出一番與眾不同的業績,情商和智商的佔比應該分別是分之七八十和百分之二三十吧。因為你的智商跟所謂的精英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大部分的差距都體現在了情商上,由此可見,情商對於我們在職場中的重要性。你會因為以上三件事,來拉低自己的情商嗎?如果不會的話,你在職場中,會以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來對待以上三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