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病知識--魚類海豚鏈球菌病的那些事

2021-01-08 水產養殖網

海豚鏈球菌(Streptococcus&nbspiniae)最初由Pier自美國舊金山捕獲的亞馬遜淡水海豚—亞河豚皮下「高爾夫球」樣化膿灶中分離出來,因此被命名為海豚鏈球菌。之後在澳大利亞、美國、中國等世界各地均相繼出現有關海豚鏈球菌感染魚類的報導。海豚鏈球菌感染魚類引起疾病爆發,導致魚類大批量死亡,嚴重威脅到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一、海豚鏈球菌的病原學
&nbsp&nbsp&nbsp
海豚鏈球菌屬於芽孢桿菌綱、乳桿菌目、鏈球菌科、鏈球菌屬,具有感染宿主廣、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等特點。海豚鏈球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陽性菌(圖1a),為球形或卵圓形,直徑約為0.2~0.8μm,有莢膜,無鞭毛,無運動性,不形成芽孢,通常在液體培養基中呈長鏈排列,在固體培養基中呈短鏈或成對排列。在綿羊血平板上30℃培養48h,菌落呈現白色小圓點(直徑≤1mm),不能水解過氧化氫酶和氧化酶。

&nbsp圖1&nbsp海豚鏈球菌的革蘭氏染色形態(a)及在5%羊血平板上的溶血活性(b)

二、魚類海豚鏈球菌病的流行病學

魚類海豚鏈球菌病一般發生在6-10月,尖吻鱸感染海豚鏈球菌後,在25~28℃時死亡率最高。但是一些魚類在低溫時也易感染海豚鏈球菌。例如銀鼓魚、眼斑擬石首魚。目前研究表明,不同魚類對海豚鏈球菌的易感程度不同,羅非魚較其他魚類更易感且感染程度強,且體表損傷、水環境條件惡劣等常是導致魚類感染髮病的重要因素。
&nbsp
三、魚類海豚鏈球菌病的臨床症狀
&nbsp
魚類被海豚鏈球菌感染的臨床症狀分為急性和亞急性型,感染率與魚的種類及規格、菌株的毒力、養殖環境條件相關。急性感染的魚類常出現爆發性死亡,但無典型症狀。亞急性感染的病魚常出現體色發黑、食慾減退、嗜睡、脊椎畸形、單側或雙側眼球突出、角膜混濁(圖2a),鰓蓋下緣、胸鰭基部、體表的其他部位有出血現象(圖2b),鰭條邊緣褪色、肛門紅腫,死前出現間斷性狂遊、翻滾或轉圈等症狀。有些病魚腦部充血(圖2c),腹腔有血色腹&nbsp水,肝、脾、腎等臟器充血腫脹、變色(圖2d),嚴重者肝臟和腎臟糜爛。也有表現為膽囊腫大、膽汁暗綠,腸道內無食物,後腸腸壁充血等症狀,或在心外膜上出現大量「米粒樣大小」泡樣囊狀物等症狀。

圖2&nbsp卵形鯧鰺(a,c)和西伯利亞鱘(b,d)被海豚鏈球菌感染的症狀
a.&nbsp眼突或角膜混濁;b.&nbsp胸鰭基部點狀出血;c.&nbsp腦出血腫脹;d.&nbsp肝臟發白,彌散性點狀出血.

四、海豚鏈球菌的致病機理

豚鏈球菌感染魚類發病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首先,水環境中的海豚鏈球菌經魚體受傷部位直接感染或經消化道途徑侵入魚體,進入血液循環,利用吞噬細胞的保護躲避宿主免疫系統,穿透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海豚鏈球菌主要的致病因子有M蛋白、鏈球菌溶血素S、莢膜多糖等。

1.&nbspM蛋白
M蛋白由simA和simB基因編碼,是一類由複合基因調節蛋白調控的表面蛋白,是海豚鏈球菌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M蛋白能夠與魚類免疫球蛋白的FC結合位點結合,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有利於細菌黏附上皮細胞和逃避吞噬細胞。

2.&nbsp鏈球菌溶血素S
鏈球菌的細胞溶素包括A群鏈球菌的溶血素S、溶血素&nbspO,B群鏈球菌的β-溶血素/細胞溶素。海豚鏈球菌溶血素S能損傷紅細胞、上皮細胞、巨噬細胞,還可能促進腦血管創傷,這是其發揮毒性的主要作用方式。

3.&nbsp莢膜多糖
海豚鏈球菌致病株能產生莢膜多糖,莢膜多糖能夠抑制和調理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阻止宿主補體因子C3b的沉積,產生莢膜多糖是海豚鏈球菌逃避被吞噬細胞吞噬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且莢膜多糖也能增強溶血素S的形成。

4.葡萄糖磷酸變位酶
葡萄糖磷酸變位酶與莢膜合成有關,&nbsp它由pgmA基因編碼,&nbsp包含571個胺基酸,&nbsp在維持正常細胞壁形態、莢膜表達和對抗宿主先天性免疫中發揮作用。

5.C5a肽酶和α-烯醇化酶
&nbsp&nbspC5a肽酶是由scpⅠ基因編碼的123ku的蛋白質,&nbsp通過水解補體C5a,&nbsp阻止多核細胞靠近菌體,&nbsp延緩免疫系統對鏈球菌的殺滅,&nbsp從而損傷宿主的抗侵襲能力,&nbsp是A群和B群鏈球菌的重要毒力因子。

五、海豚鏈球菌病的防治
&nbsp
魚類鏈球菌病的發生是由環境因素、魚體抵抗力和病原菌共同作用的結果,對於鏈球菌病的防治,主要使用改善水體養殖環境、注射疫苗進行病前預防以及通過中草藥和抗生素進行藥物治療等方法。

參考文獻
羅曉雯,李莉,朱永肖,裴超,孔祥會.魚類海豚鏈球菌病研究進展[J].水產科學,2018,37(06):847-854.

(本文已被瀏覽 4754 次)

相關焦點

  • 發病筍殼魚分離出鏈球菌
    發病筍殼魚分離出鏈球菌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10-20 08:38:00 廣東江門市荷塘六坊市場一筍殼魚養殖池塘,面積4畝,水深1.5-2米,3臺增氧機(圖1)。2017年4月6日,放規格3cm/尾的筍殼魚苗種4.5萬尾,放苗時水溫約22℃,投餵鯪魚仔,早上餵一次,130斤/畝塘。
  • 鏈球菌病的臨床症狀是什麼樣?如何防治鏈球菌病
    臨床症狀狀鴿感染鏈球菌後,臨床上表現為急性和亞急性-慢性二種病型。急性型病例臨床症狀與敗血症有關,有的急性病例不見明顯症狀,突然死亡,有的經幾分鐘的抽搐後死去。病程稍長者(12~24小時)則可見委頓、嗜睡、沉鬱、可視黏膜蒼白,羽毛粗亂,腹瀉下痢,頭部輕微震顫。種鴿停止產蛋等。
  • 廣東惠州地區羅非魚鏈球菌病的分離、鑑定及藥敏分析
    ,病魚早期症狀不明顯,到中期治療難,嚴重影響了羅非魚養殖效益,給惠州水產養殖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  2014年7月~10月,惠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羅非魚鏈球菌病流行性調查,旨在找出惠州地區羅非魚鏈球菌病發病原因及安全有效的藥物,為生產中有效防治該病提供依據,促進惠州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
  • 魚病知識--魚類諾卡氏菌的「前世今生」
    &nbspasteroides)是引起人類疾病的諾卡氏菌病的主要致病菌,其可通過傷口、呼吸道和胃腸道等途逕入侵,引起人體皮膚、軟組織和心肺等器官發生化膿性炎症及形成膿腫。此外,誘發牛、豬、貓和狗等患諾卡氏菌病的致病菌包括巴西諾卡氏菌(N.&nbspbraziliensis)、豚鼠諾卡氏菌(N.&nbspcaviae)和星狀諾卡氏菌(N.
  • 如何防治魚類爛鰓病
    魚類得了爛鰓病之後會食慾減退,甚至停食,它主要危害草魚和青魚,下面就來講講怎麼防止魚類爛鰓病。魚苗放養前,用漂白粉或者高錳酸鉀溶液,或者食鹽浸洗,起到對魚體殺菌消毒的作用,防治魚苗將病原體帶入池塘。在爛鰓病的發病季節,每隔半個月就要潑灑一次生石灰,使得池塘的水體pH值保持在8左右,或者每隔半個月潑灑一次漂白粉,起到對池塘水體消菌殺毒的作用。當發現魚發了病時,要將發病池塘全池潑灑漂白粉,或者二氯異氰尿酸鈉。全吃潑灑二氧化氯或者二氧海因或者富溴,注意控制潑灑的量和濃度。
  • 魚類氣泡病的防控方法
    魚類氣泡病的防控方法出處:跑塘快訊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8-06-07 11:03:00 氣泡病就是游離態的氮氣或氧氣進入魚體在組織或者血液中形成氣栓而引起的疾病。第三種:魚體內自己產生。水環境氣體沒過飽和,魚從高壓或低溫轉移到低壓或高溫環境,體內組織液中氣體從未過飽和因為減壓和升溫而過飽和,氣體從血液中逸出形成氣泡。
  • 魚病知識--初識蛇頭魚--「烏鱧」 及它的常見病害防治
    &nbsp&nbsp前一段時間,師弟師妹養的雜交鱧短時間內陸續出現大批量死亡現象,這嚴重打擊了我們這些青年科(養)研(魚)工作者的積極性。為了避免下一批魚苗出現類似的死亡現象,作為「小烏鱧」的監護人必須掌握一定的烏鱧養殖技術。所以今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烏鱧的魚類知識。
  • 水和鹽的「滲透壓」:魚類的滲透壓功能與食鹽防治魚病的機理
    而海裡的魚類千千萬,而且生活得很好,但是,淡水裡的魚如果丟進海裡,那它們又會像我們人類一樣"生不如死"。讓魚體水份維持均衡狀態的功能,叫做「滲透壓調整功能」。食鹽防治魚病的機理大多數的魚類對鹽度的緩慢變化表現出一定的忍耐性,這一點在魚病防治上利用較多,就是利用"滲透壓原理"使用食鹽,可以防治一些魚類的寄生蟲類、黴菌類魚病和殺死病原體。
  • 養殖魚類艾美球蟲病的處理
    其生活史不需要更換寄生,均在一個寄生體內進行,無中間寄主,但是其發育必需通過轉移宿主才可繼續下一世代的發育,此病是通過艾美蟲的卵囊來傳播,即排出的卵囊經過外界的繁殖成熟後才具有感染性,隨糞便排出體外的成熟卵囊,常混在魚的餌料中或落入池底,為另一寄主吞食而感染。患有艾美球蟲病的魚腸道內的白色包囊二,艾美球蟲病的症狀,流行情況及診斷。
  • 為什麼來者不拒的鯊魚偏偏不吃海豚?海豚:你真當我是病貓?
    那麼,為什麼來者不拒的鯊魚偏偏不吃海豚?對此,海豚的內心獨白是:你真當我是病貓?我發起火來自己都怕。在我們眼中,海豚是溫順可愛的,它會與人嬉戲玩耍,它會在人落水時給予幫助……其實這只是海豚的一面,在海豚的另一面,鯊魚是懼怕海豚的。其中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點:一是追不上。
  • 魚類的一號殺手:不易治好且易死亡的爛鰓病
    ,爛鰓病幾乎在所有的養殖品種且不同規格的魚類均可爆發。在"老三病"(赤皮、爛鰓、腸炎)、敗血症等等魚病中都有"爛鰓"不同程度的伴隨發生,凡魚類患鰓病均以"爛鰓"為主要症狀表現,雖是常見病但又是最不容易治好的魚病之一,雖是常見病但又是最容易造成死亡的主要魚病病種。
  • 清道夫魚家族會生一種病,胡椒病如何治療,和白點病如何區分?
    白點病大家肯定一點也不陌生,但是說起胡椒病,很多異型魚玩家就會臉色發白。是的,胡椒病是異型魚的高發病,是玩異型魚的路上逃不過,躲不過的一道坎。這種病的發病案例還是很少的,但是一旦發病,不及時治療,魚類也許很快就會死翹翹。今天這篇文章,主要針對胡椒病的區分,特點,治療方法來進行解析,希望能幫助到各位異型魚玩家。
  • 清道夫魚家族會生一種病,胡椒病如何治療,和白點病如何區分?
    白點病大家肯定一點也不陌生,但是說起胡椒病,很多異型魚玩家就會臉色發白。是的,胡椒病是異型魚的高發病,是玩異型魚的路上逃不過,躲不過的一道坎。這種病的發病案例還是很少的,但是一旦發病,不及時治療,魚類也許很快就會死翹翹。
  • 何為魚類車輪蟲病?
    車輪蟲病(流行的高峰季節為4-8月,適宜繁殖水溫18-28℃。)一、病理圖片:二、發病原因:車輪蟲病是由於車輪蟲大量寄生於魚體的皮膚或鰓部引起的,鏡檢鰭部經常可以看見蟲體密密麻麻布滿整個鰭部。車輪蟲側面觀象氈帽,反面觀圓蝶形,運動時就象車輪轉動一樣,因此稱為車輪蟲。
  • 小瓜蟲病防控新局面:傳統中醫藥學理論之根發出的魚病防控新苗
    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彭開松教授從事水產藥物藥理學和病理學研究多年,在中醫藥防治魚病方面有著獨到見解,並成功運用「中藥內服預防」方法打破以往「外用潑灑」治療小瓜蟲病的模式。小編今天帶著疑問來向彭教授一探究竟,中醫藥在水產行業有何應用前景?到底有中國特色的水產病害防控之路該怎麼走?1.
  • 魚病知識——鰲蝦瘟
    病原簡介 2.在計劃魚類運輸時,應考慮原水中是否有感染鰲蝦(包括作為病原攜帶者的北美鰲蝦)。 3.生存在螯蝦瘟流行地區的任何魚類均具有疫情傳播的高風險,應避免在不同地區間遷移。
  • 龍魚水泡病的防治案例
    那麼,魚缸裡應該養殖什麼魚呢?龍魚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龍魚可謂是魚類中著名的風水魚,它可以不僅給家人帶來好運,而且還可以改善家居的風水。龍魚飼餵過程中,魚病往往不可避免。常見的龍魚病害有:紅斑症、彎身和氣囊病及水泡病等,下面以我遇到的一起龍魚水泡病的防治為例,對龍魚水泡病進行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分享,以期幫助更多的龍魚愛好者。
  • 觀賞魚痘瘡病
    可是,人們在養殖觀賞魚的過程中,發現觀賞魚容易無緣無故身上起了白斑,或者幾個白色的凸起的疙瘩,接著食量大大減小,身體逐漸消瘦,最終導致死亡。究其根源,原來是觀賞魚得了痘瘡病。不是人才會長痘瘡嗎?    觀賞魚痘瘡病又名淋巴囊腫病毒症,其病原體是由皰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由於此病流行不廣,甚少發生,危害不太大,故未引起重視。
  • 魚病知識--水黴概述、水黴的特性與症狀
    水黴對寄主無嚴格選擇性,鯉科和鮭科魚類、河鱸、鰻鱺以及蝦等對水黴都具有易感性,同一種致病性水黴菌對魚體和魚卵均有致病性,水產動物各個生長階段都可感染水黴。水黴主要寄生在魚體傷口和死卵上,危害養殖魚類和降低魚卵孵化率,且極易發生水黴病的傳染並迅速蔓延,造成大量魚死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