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濟南北園大街548號嘉匯環球廣場3C515室,天珠愛好者邱承彬向記者展示了一尊天然海螺天珠奇石、一對天然右旋白海螺和一對天然法輪白海螺。
武威涼州會談紀念館仿製的忽必烈送給八思巴的白海螺
兩尊右旋白海螺,尺寸分別是:15×27×11cm和27×14.8×11cm
兩尊法輪白海螺內尺寸分別是:19.8×17×19.9cm和16×17×19.9cm
一尊海螺天珠奇石 尺寸8×6.1cm
魯網4月28日訊 近日,在濟南北園大街548號嘉匯環球廣場3C515室,天珠愛好者邱承彬向記者展示了一尊天然海螺天珠奇石、一對天然右旋白海螺和一對天然法輪白海螺。
邱承彬對記者說:「這尊天珠奇石酷似海螺圖騰,渾然天成,鬼斧神工,為西域瑪瑙寶石材質,顏色泛黃,高貴無比,層狀結構明顯,為不可多得的天珠奇石,迄今我就發現了這一尊,甚為珍貴。歡迎有相似天珠奇石的朋友前來交流。」
邱承彬說:「白海螺在佛教裡被尊稱為法螺,與寶傘、寶魚、寶瓶、吉祥結、勝利幢、金髮輪和蓮花(妙蓮)並稱佛教吉祥八寶。」
邱承彬說:「法螺梵語意為珂(kē)貝、螺貝。佛教中的法螺是一種右旋白海螺,產自於大海,海中的寶物,白海螺有右旋和左旋之分,螺紋順時針旋轉的為右旋螺,極為稀少,非常珍貴;逆時針旋轉的為左旋螺,左旋螺較為普遍。白海螺在佛教中作為法器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有一次,正在潛心修行時,惡魔來向他進攻,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天帝帝釋天趕緊吹響法螺號,把惡魔給趕跑了。據佛教傳說,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帝釋天等天神就把一個右旋白色海螺獻給了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就用白海螺號號令兩千五百弟子。從此,右旋白海螺作為吉祥圓滿的象徵,在佛教界廣泛應用。佛教還有一種傳說:三淨土的菩薩們為了利益眾生,令海螺『五生』中只生出右旋螺,故右旋白海螺又稱之為『五生』。五生是指菩薩受生之五種方法,據《菩薩地持經》卷十載:①息苦生,又稱除災生。如於饑饉之世受大魚等身,以肉救濟一切眾生;於疾病之世,為大醫王救治眾病。②隨類生,菩薩從一切眾生類受生,以度彼等。③勝生,又稱大勢生。菩薩以性受生,勝於世間壽色等報。④增上生,由初地至十地作諸王。⑤最後生,菩薩於生死輪迴為最後身。」
邱承彬說:「據《長阿含經》載:很久以前,有一個地方,那裡的人從來沒有聽過法螺的聲音。有一天,一個善於吹螺號的年輕人,來到這個國家,走到一個村落裡,拿起法螺吹了三聲,然後把法螺放在地上。村莊裡的男女老少聽到這個聲音,都十分驚奇,紛紛跑來問這個年輕人:『你吹的是什麼音樂,怎麼如此婉轉悅耳啊?』年輕人指著法螺回答:『就是這個白海螺發出來的聲音。』村民們用手碰觸法螺說:『餵!你可以再發出聲音來嗎?』法螺卻默然不響。年輕人再拿起法螺吹了三聲,空中又再度迴蕩起美妙的音盧。村民們恍然大悟:「優美悅耳的聲音,並非是法螺的力量,必須要有手、嘴、氣彼此合作,法螺才能發出聲音。所以說白海螺是因緣和合、團結協作的象徵。」
邱承彬:「據《彌沙塞部和酼(hǎi)五分律》記載:有一次僧團布薩時,未能及時集合,乃至荒廢坐禪行道。後來,佛陀釋迦牟尼就教導弟子們要按時而至,並敲打犍椎(jiān zhuī),或擊鼓、吹螺來集合大眾。因此,海螺最初是用來號令僧團的,逐步發展為佛教的法器。」
邱承彬說:「在佛教中,白海螺不僅代表佛法的傳播,而且具有消魔除障的功能。千手千眼觀音第一手所持的法器,就是法螺,用以降魔除障,保眾生平安。海螺曾是古代戰場上的軍號,據佛經上記載:「螺貝之聲遠聞,以喻佛之說法廣被大眾。又螺聲勇猛,以表大法之雄猛。又吹螺而號令三軍,以譬說法降魔。白海螺被佛教利用後,逐漸成為和平、和諧和吉祥的象徵。」
邱承彬說:「據佛經載:釋迦牟尼說法時聲震四方,猶如海螺號之音。古今佛教法會之時常吹響白海螺號,以示集結。右旋白海螺被視為名聲遠揚三千世界的象徵,也象徵著佛陀迴蕩不息的聲音,吹響白海螺號逐漸成為佛教最大的禮儀。」
邱承彬說:「薩迦寺的鎮寺之寶是一尊白海螺號,傳承至今的這尊白海螺號,是元朝皇帝忽必烈送給他的老師八思巴的禮物,佛教認為,這尊白海螺就是當年釋迦牟尼初轉法輪時,帝釋天等天神送給釋迦牟尼佛的那尊白海螺。因此,佛教認為,聽到法螺的聲音能消除無量劫的罪孽,若為亡人吹響法螺號則能關閉三惡道之門;若為在世之人吹響法螺,現世福德增長能獲得人天善道和究竟解脫大樂。猶如如意寶一般任誰祈福所願皆能成就。」
邱承彬說:「法輪在佛教裡也叫金法輪,與寶傘、寶魚、寶瓶、吉祥結、勝利幢、白海螺和蓮花(妙蓮)並稱佛教吉祥八寶。白海螺上天然生成法輪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一對白海螺之所以稱為法輪海螺,就是因為海螺上面天然生成了法輪,八寶中的兩寶法輪和白海螺渾然一體,成為佛教界的奇觀。」
邱承彬說:「海螺天珠奇石,保佑眾生遠離三惡道,受生離苦得樂,幸福吉祥。」(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