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承彬
一寨兩國景區位於雲南瑞麗銀井村,那裡有中緬邊境71號界碑,是「一個寨子兩個國家」地理奇觀,距離瑞麗市區約10餘公裡,瑞麗市區1路公交車直達景區。
中緬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
寨中的國境線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因此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籬笆上去結瓜及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裡生蛋是常事。中緬邊民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國境線也是常事,寨子裡的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
一寨兩國景區票價30元。
瑞麗一寨兩國景區有寶瓶、螺絲佛塔等。
寶瓶作為吉祥八清淨(吉祥八寶)之一的淨瓶,同時也是密宗修法時灌頂的法器,瓶中裝淨水,象徵甘露,瓶口插有孔雀翎,象徵吉祥清淨,代表福智圓滿。寶瓶是無量壽佛的手中持物,象徵靈魂永生不死。
據《蘇悉地經卷中、卷下》、《大日經卷二》等相關經文記載,
寶瓶梵語音譯迦羅奢、羯羅賒、軍持等,又作賢瓶、德瓶、如意瓶、吉祥瓶、閼伽瓶等。於密教,盛裝閼伽之瓶,特稱為閼伽瓶,其餘之名稱總為美稱德號,又因灌頂時持用之寶瓶,則稱為灌頂瓶。寶瓶即置五寶、五穀、五藥、五香等二十種物,並滿盛淨水之香水瓶,瓶口插寶華、妙華為蓋,瓶頸系彩帛以作裝飾。寶瓶顯地大之形,地大乃「阿字本不生」之位,即表徵眾生本有的淨菩提心之理德。瓶中之水錶徤(jiàn)字,表徵智德。二十種物即開顯淨菩提心之德,又寶瓶為南方寶部之三昧耶形,插入之花系表理智冥合時之沙羅樹王佛萬德開敷之相,開敷華王如來即以此為三昧耶形。 瓶之質材可有金、銀、銅、玻璃、瓦等多種,而依天息災所譯《微妙大曼拏羅經卷一》等載,因修法種類之不同,瓶之種類、色相亦均有所不同。寶瓶並為諸尊之手持物。
寶瓶與寶傘、寶魚、白海螺、吉祥結、勝利幢、金法輪、蓮花並稱吉祥八清淨。吉祥八清淨又稱吉祥八寶、八吉祥、八瑞吉祥、八寶吉祥等,藏語稱「扎西達傑」,是藏族繪畫裡最常見而又賦予深刻內涵的一種組合式繪畫精品。大多數以壁畫的形式出現,也有雕刻和塑造的立體形,這八種吉祥物的標誌與佛陀或佛法息息相關。另外這八個圖案可以單獨成形,也可堆成一個整體圖案,這種整體圖案在藏語中稱「達傑朋蘇」,意為吉祥八圖寶瓶狀。
寶瓶象徵阿彌陀佛,也象徵靈魂永生。寶瓶在藏傳佛教寺院中的瓶內裝淨水(甘露)和寶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樹。即象徵著吉祥、清淨和財運,又象徵著俱寶無漏、福智圓滿、永生不死。
海螺又稱螺絲,螺絲佛塔緬語稱「哉褆佑」,相傳,兩千多年前天上掉下一塊大石頭,釋迦牟尼在此居住時,曾割下自己的頭髮放在此石頭上,這塊外形頗似海螺的石頭經千年的風蝕成了佛塔的模樣,因此人們稱其為螺絲佛塔或叫海螺佛塔。
白海螺也叫法螺,與寶傘、寶魚、寶瓶、吉祥結、勝利幢、金髮輪和蓮花(妙蓮)並稱佛教吉祥八寶。
法螺梵語意為珂(kē)貝、螺貝。佛教中的法螺是一種右旋白海螺,產自於大海,海中的寶物,白海螺有右旋和左旋之分,螺紋順時針旋轉的為右旋螺,極為稀少,非常珍貴;逆時針旋轉的為左旋螺,左旋螺較為普遍。白海螺在佛教中作為法器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有一次正在潛心修行時,惡魔來向他進攻,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天帝帝釋天趕緊吹響法螺號,把惡魔給趕跑了。據佛教傳說,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帝釋天等天神就把一個右旋白色海螺獻給了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就用白海螺號號令兩千五百弟子。從此,右旋白海螺成為吉祥圓滿的象徵,並在佛教界廣泛應用。佛教還有一種傳說:三淨土的菩薩們為了利益眾生,令海螺「五生」中只生出右旋螺,故右旋白海螺又稱之為「五生」。五生是指菩薩受生之五種方法,據《菩薩地持經》卷十載五生即:①息苦生,又稱除災生。如於饑饉之世受大魚等身,以肉救濟一切眾生;於疾病之世,為大醫王救治眾病。②隨類生,菩薩從一切眾生類受生,以度彼等。③勝生,又稱大勢生。菩薩以性受生,勝於世間壽色等報。④增上生,由初地至十地作諸王。⑤最後生,菩薩於生死輪迴為最後身。
據《長阿含經》記載,很久以前,有一個地方,那裡的人從來沒有聽過法螺的聲音。有一天,一個善於吹螺號的年輕人,來到這個國家,走到一個村落裡,拿起法螺吹了三聲,然後把法螺放在地上。村莊裡的男女老少聽到這個聲音,都十分驚奇,紛紛跑來問這個年輕人:「你吹的是什麼音樂,怎麼如此婉轉悅耳啊?」年輕人指著法螺回答:「就是這個白海螺發出來的聲音。」村民們用手碰觸法螺說:「喂!你可以再發出聲音來嗎?」法螺卻默然不響。年輕人再拿起法螺吹了三聲,空中又再度迴蕩起美妙的聲音。村民們恍然大悟:「優美悅耳的聲音,並非是法螺的力量,必須要有手、嘴、氣彼此合作,法螺才能發出聲音。所以說白海螺是因緣和合、團結協作的象徵。」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說法時聲震四方,猶如海螺號之音。古今佛教法會之時常吹響白海螺號,以示集結。右旋白海螺被視為名聲遠揚三千世界的象徵,也象徵著佛陀迴蕩不息的聲音,吹響白海螺號逐漸成為佛教最大的禮儀。
在佛教中,白海螺不僅代表佛法的傳播,而且具有消魔除障的功能。千手千眼觀音第一手所持的法器是法螺,用以降魔除障,保眾生平安。海螺曾是古代戰場上的軍號,據佛經記載:「螺貝之聲遠聞,以喻佛之說法廣被大眾。又螺聲勇猛,以表大法之雄猛。又吹螺而號令三軍,以譬說法降魔。白海螺被佛教採用後,逐漸成為和平、和諧和吉祥的象徵。」
瑞麗一寨兩國石碑(荊玉英攝影)
瑞麗一寨兩國塔式大門
瑞麗一寨兩國塔式大門
瑞麗一寨兩國票價30元
瑞麗一寨兩國「中緬街」石刻(荊玉英攝影)
瑞麗一寨兩國草房
瑞麗一寨兩國寶瓶(吉祥瓶)雕塑(邱荊義攝影)
瑞麗一寨兩國螺絲佛塔簡介
瑞麗一寨兩國螺絲佛塔(田加騰攝影)
雲南瑞麗一寨兩國景區植物茂盛,芭蕉、火龍果碩果纍纍,荷花、龍船花等次第開放,一井兩國、「腳踏中緬兩國地」、龍佑佛法、初轉法輪、菩提樹、許願石、佛塔、釋迦牟尼佛像、寶瓶、螺絲佛塔等景點以及麒麟、龍、大象等圖騰。佛塔優美,湖水清澈,百姓和善,從一寨就能觀兩國風光,是一處優秀的旅遊景區。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旅遊文化學者,銘文學者,詩人。著作有《解密天珠》,《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歷山頌》、《石林頌》、《熱海頌》、《同學頌》、《章丘頌》、《石榴頌》、《北王莊頌》、《老師頌》、《婦女頌》、《母親頌》、《父親頌》、《黃山頌》、《春天頌》、《解密天珠·序》、《四季頌》等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