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這個人很猛,他曾效力於胡宗憲手下,並且很善於打擊倭寇

2021-01-08 那那隨感雜記

本文由作者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明朝的嘉靖年間,位於明朝東南方向的倭寇可謂是非常地猖狂啊。在那個時候,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倭寇漸漸地強大了起來,他們開始頻繁地侵擾明朝的東南邊界。倭寇是很殘忍的,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的縣城裡必然是會受到劫掠。在那個時候,明朝的許多百姓被倭寇殺害了,人們都非常地害怕倭寇。所以在後來,為了平穩民心,胡宗憲被朝廷封為了直浙總督,他開始治理倭寇。在胡宗憲擔任總督期間,他一直都在堅持訓練士兵,所以到了後來,明朝士兵的戰力大漲,而倭寇自然也是被他們打得夠慘了。而在那個時候,胡宗憲手下有一個非常勇猛的人。那個人叫做陳名忠。陳名忠乃是生於廣東地區的南塘,而自小時候起,由於家庭貧困,所以他過著困苦的日子。不過他並沒有在那樣的日子裡失去志氣,相反,他在那些困難的日子裡學會了如何變得堅韌。在那個時候,他每天都練習自己的武藝;所以到了他長大之後,他已經是有著一身很好的武功了。

由於沒有讀書的天賦,所以在長大之後,陳名忠選擇了參軍。因為陳名忠並不想當一輩子的農民,他小時候的經歷告訴他:做農民很累,而且還沒有前途。所以如果他想要有所成就的話,那麼就只能通過參軍來實現了。而在進入了軍隊之後,他那高挑的身材也是為自己引來了關注,軍隊之中的一些老兵曾經和他進行了較量;但無一例外,那些老兵們都被陳名忠打敗了。所以在進入軍隊之後不久,他便開始有著自己的名聲了。然而那個時候的他還是太年輕了啊。在某一次和上司做事的過程之中,陳名忠說錯了話,他得罪了自己的上司。而且他的上司正好也是一個小人,所以在後來,他遭到了上司的報復,他便抓入了黑牢之中。可想而知,迎接著他的會是什麼命運。而在那個時候,陳名忠自然也是知道自己會遭到什麼樣的報復的,於是在某一天的半夜的時候,他竟然是從牢中跑了出來!後來,他投奔了胡宗憲。

後來,他便開始跟隨著胡宗憲到處鎮壓倭寇了。而在某一次與倭寇的戰鬥之中,敵方的倭寇非常囂張,他們竟然是向胡宗憲做著嘲諷的姿勢。所以在那個時候,胡宗憲憤怒了,他對自己身旁的眾人說:「這幫賊寇實在是太囂張了,誰敢上去嘲諷一下他們!」在聽到了胡宗憲的話之後,陳名忠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對胡宗憲說:「將軍,我願意上前一戰!」對於陳名忠的請戰,胡宗憲感到非常地高興,於是他甚至把自己胯下的寶馬都讓給了陳名忠,他讓陳名忠騎上自己的馬。

就那樣,他騎著馬向倭寇衝去。不得不說,陳名忠真的是很猛,因為他竟然是依靠著自己的速度衝破了倭寇的防守,倭寇方面甚至還沒反應過來,陳名忠便在他們之間兜了一個圈了。自然地,倭寇也感到很是屈辱,他們都爭吵著要撕碎陳名忠。而就在那個時候,胡宗憲命令手下的軍隊對著倭寇發起了猛攻。最終,倭寇被消滅了。

除了群戰以外,陳名忠還有著一個了不得的事跡。因為當他還在江蘇地區的時候,他曾經是一個人追殺過幾個倭寇!在那個時候,不知道怎麼的。在郊外,陳名忠竟然看見了幾個倭寇,所以他便向那些倭寇衝了上去。而在那個時候,那幾個倭寇似乎都被陳名忠嚇到了,於是他們甚至不敢還手,他們只是怕。最終,那幾個倭寇跑得極其狼狽。自然地,如此善於打擊倭寇的陳名忠最終的成就是不低的。在後來的時候,依靠著自己的戰功,他被朝廷封為了遊擊參將。

在小編看來,陳名忠的故事是非常地具有激勵性的。因為在最初的時候,他只不過是一個窮苦人家的沒有文化的普通人罷了。然而在後來,他進入了軍隊,他開始為自己的人生拼搏。並且在最終的時候,他成為了朝廷的高官。事實上,在最初看到陳名忠的事跡的時候,筆者是很振奮的,因為在筆小編年輕的時候,也是一無所有;但這些年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所幸境況是好了一些。對於陳名忠的故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好了,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到這了,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有什麼想法?敬請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明代倭寇曾猖獗一時,可為啥到了清朝就消失了?
    並且清代時期的日本政局趨於穩定,江戶幕府頒布鎖國令,日本人出不來,倭寇也就徹底絕跡了其實倭寇早在元代就有,元末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的鎖國行為,並且當時的日本處於南北朝,政局也比較混亂,於是就誕生了許多海盜來華搶劫,中國人稱之為倭寇。明初時期倭寇就很嚴重了,從山東到越南都有倭寇搶劫的足跡。
  • 明朝的倭寇,為什麼那麼強?宋朝,元朝有話說
    倭寇是中國古代活躍在東部沿海的海盜,最早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明朝中期,倭寇成長為邊境大患,讓大明朝廷頭疼不已。為什麼倭寇到了明朝會這麼強悍?這其中有比較複雜的原因。宋元時期,倭寇就已經在沿海零星出現,但數量和規模都不值一提。
  • 兩千多年的古代歷史中,為何只有明朝倭寇最為猖獗?
    哪個朝代就是明朝,日本侵略者在那個時候被稱作「倭寇」。明朝著名軍事家、戰略家鄭若曾在《籌海圖編》裡記載:倭奴,門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為之部落;初,直自列表之敗,而之日本也,居五島之松浦,偕號徽王,頻歲入寇,皆直之謀,其黨承奉方略,輒以倭人藉口,故海上之寇概以倭子目之,而不知其為直遣也。
  • 53個倭寇轉戰三省,攻州掠縣,大明王朝最恥辱的一頁
    這股倭寇戰鬥力超強,《籌海圖編》記載:「蓋此五十三人者,滑而有謀,猛而善鬥,殆賊中之精選,非常賊也!」  南陵之戰,蕪湖縣丞陳一道父子率領「蕪湖驍健」,力戰獨進,全部戰死。  江寧鎮之戰,明軍指揮朱襄、蔣升率眾迎拒,「不能御,襄戰死,升被創墜馬,官兵死者三百餘人。」
  • 土木堡之變後沿海倭寇海盜日益猖獗,是因為備倭兵被調到京師了嗎
    之所以說倭寇的猖獗與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備倭軍被抽調參加京城保衛戰沒有太大關係,我們仔細捋捋倭寇的來龍去脈就知道了。倭寇的由來與忽必烈遠徵日本有很大關係,所以早期的倭寇確實以日本人居多。但是明朝時期真正的倭寇比例基本不超過兩成,其他基本都是漢人和朝鮮人。再說于謙當時確實抽調了山東的備倭軍,但是遠沒有影視劇中所說的二十萬(備倭軍也沒有那麼大的建制)。
  • 明朝倭患嚴重,如果不是因為沒有這個,朱元璋早就派兵滅掉日本了
    一是逃亡塞北的元順帝殘餘武裝對邊境的持續騷擾,不得已派封九個兒子為王戍邊;二是來自東瀛日本的倭寇假借上貢和通商,隨風飄至大陸,北抵遼陽一帶,南達廣東及東南沿海,明朝經濟民生遭到極大破壞。即使設置專門的清剿防衛倭寇的機構,仍屢禁不絕,疲於奔命。 有朋友可能會問,明初國家實力雖然不是最強,但消滅同期的日本應該不是難事吧?
  • 同樣是打倭寇電影,國產與韓國拍的差距在哪?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在我東南沿海橫行,仗著武藝高強,流動作案,造成了很大的人員財產損失。這裡我們不看主角們的演繹,而是要說說作為反派的倭寇。倭寇由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倉田保昭飾演,應該說正反派演員的演技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看了倭寇的形象,實在是與歷史中倭寇的形象相差太多。
  • 海盜倭寇蛇鼠一窩,大明水師剿匪滅倭決戰
    到了隆慶年間,沿海的倭寇基本被剿滅,殘餘的倭寇與海盜投奔了當時最大的海盜集團頭目—吳平。 海盜倭寇,蛇鼠一窩 海盜吳平,福建詔安縣四都人,嘉靖年間與倭寇相互勾結橫行於福建、廣東沿海地方,汪直、徐海覆滅後,其勢力最大,號令群盜。《詔安縣誌》載: 劇賊吳平,四都人。
  • 倭寇這個詞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茅元儀編輯《武備志》的時代,距離風起雲湧的嘉靖倭患已經半個多世紀,但很顯然,他的頭腦中依然存留著深刻的倭寇記憶,這種記憶並且影響了他對海防問題的思考。鄭若曾(1503—1570),字伯魯,號開陽,南直隸崑山人,嘉靖年間入總督胡宗憲幕府,參與平倭事務。受胡宗憲委託,他編撰了《籌海圖編》十三卷。該書是明代倭患經歷催生的產物。
  • 為打擊侵略者,戚繼光建立古代第一支火槍騎兵隊
    事業輝煌且功勳卓著的他,為啥年僅六十歲就悽涼去世了呢?在此與讀者聊聊。(一)戚繼光是個名副其實的戰神南方倭寇北面蒙元,從太祖朱元璋開國伊始,是明朝歷代皇帝的心腹之患和戰略對手。在公元十六世紀,戚繼光絕對算得上世界首屈一指的戰神。陸戰、海戰、進攻戰、防守戰皆精通。
  • 徵服明朝需要多少士兵?西班牙:明朝很強大,起碼也得要10000人
    緊隨葡萄牙其後的就是隔壁的西班牙,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大家都知道吧,儘管哥倫布是義大利人,但贊助其進行探險活動的是西班牙女王。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西班牙認為明朝很強,所以怎麼也得來個10000人。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10000人,在他們看來這10000人已經足夠徵服明朝。定下這麼個數字的人乃是阿隆索 桑切斯,這是一位西班牙籍貫的耶穌會士,他認為只有通過武力才能"勸化"中國。
  • 明朝到底有多強?3場大戰告訴你,什麼叫做莫囂張
    每每提及明朝,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該朝代疲軟不堪,能打敗元朝,並延續了好幾代,完全就屬於祖墳冒青煙,沾了老祖宗保佑的光。然而實際上是那麼回事嗎?並非如此。眾所周知,大清王朝在入土中原之後,對明朝的遺民痛恨至極,尤其是含有「清明」字眼的書籍,更是一概視為反書。為此乾隆帝還大興「文字獄」,使得不少知識分子受到了迫害。
  • 泰國足球近幾年發展勢頭很猛 多名國腳效力J聯賽
    得益於這一政策,很多泰國國腳赴東瀛效力,在J聯賽效力的泰國國腳竟有5名之多。從位置上看,有後衛1人,中場2人,前鋒1人,門將1人,泰國國家隊的中軸線都是來自於J聯賽。其中最為中國球迷熟知的當屬泰國頭條球星,有著「泰國梅西」之稱的頌克拉辛,他現在效力於J聯賽球隊北海道札幌岡薩多,他已經是球隊主力,入選過J聯賽最佳陣容,曾和中超球隊上海上港、河南建業傳過緋聞。
  • 明代史事:胡惟庸是明朝宰相,為何自掘墳墓呢
    明朝剛建立,一大批從龍之臣就被殺頭,有人是倒黴,有人是活該。胡惟庸,正是大家所認為的那個人,他也是一位功臣。胡惟庸是安徽人,屬於漢族,而且跟李善長是同鄉。作為明朝的有功之臣,還是最後一任宰相,權勢與帝寵,他從來不缺。但是胡惟庸卻被人告發,他要造反,這才有了歷史上的胡惟庸案件。案子當時過於龐大,有不少人被拉下水,牽扯了很多無辜的人,而胡惟庸,也明白朱元璋的暗示,最後自盡而死。
  • 架空歷史:來到這大明亂世的他驅除韃虜,抗擊倭寇,成就千秋霸業
    架空歷史:來到這大明亂世的他驅除韃虜,抗擊倭寇,成就千秋霸業!1.《明將之路》作者:代群簡介:架空歷史文,明朝末年,流民四起。現代武術教師意外來到了這亂世之中。來到這大明亂世的他驅除韃虜,抗擊倭寇,成就千秋霸業!精彩內容:當校尉們到了商鋪的時候,那些平時連正眼都懶得錦衣衛的店家們,也一改平時的態度,客客氣氣地將人請進店中,先是上茶又是上點心,在叫帳房乖乖的去取份子錢,這種特殊的待遇一下弄得校尉們很是不適應。
  • 明朝士兵這樣回應
    朱元璋手下有不少元政府的降軍,元甲便是老朱當時接觸到的盔甲。既然這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元軍的甲冑。01首先,作為泱泱大國,元政府的部隊雖然裝備皮甲,但鐵甲是不可少的,元軍主要裝備有柳葉甲、鐵羅圈甲等盔甲,而這些制式的甲冑在明朝時期也同樣裝備,如《明會典》中記載有在洪武年間給皇城將士配發「柳葉甲、鎖子頭盔六千副」。
  • 國王為他寫首詩 國王跟他談過話 你有可能不信 南陵人「享受」到這種待遇
    面對倭寇的侵略,為了保家衛國、援朝抗倭,出現了以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李如松等為代表的民族英雄,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驅逐了倭寇,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其時,南陵也有一些志士仁人,成為抗倭功臣,其傑出人物有許夢熊、沈煉和施善教。許夢熊、號印峰,南陵縣許鎮鎮大許村人。民國本《南陵縣誌》將其列為名臣。他於明代隆慶辛未年(1571)中進士,因觸犯了權貴新鄭王,調任福建福清縣令。
  • 明朝最牛的太監,閹掉小孩喊他萬歲、萬萬歲,皇帝的女人他先挑用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錦衣衛都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機構。這得益於各種故事背景為明朝時期的古裝影視作品的宣傳,那麼,實際上,在當時的錦衣衛到底是怎樣的呢?其實,歷史上的錦衣衛,也確實是一個牛氣沖天的組織。它是明朝時期獨有的「特務」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掌握搜集軍事以及政治信息的權力。
  • 西行紀:善於用毒的五大強者,第二曾毒殺帝釋天,第一令羅睺忌憚
    《西行紀》中有許多強大的存在,其中有一類令人忌憚萬分,那就是善於用毒的強者。這類強者可能本身實力不是特別強大,但是比許多的神級強者都要忌憚,甚至就算是天帝這樣的強者都會栽跟頭!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最善於用毒的五大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