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乳期,除了直接為寶寶哺乳,很多時候媽媽們還要學會一些擠奶的技巧,來更好的哺餵寶寶。下面就一起來跟隨喜芽孕育的黃大夫一起來看看新手媽媽要知道哪些擠奶的小秘訣。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為什麼要擠奶?
漲奶主要是因為乳房內乳汁及結締組織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孕婦從孕末期就開始有初乳,當胎盤娩出後,泌乳激素增加,刺激產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圍組織膨脹,在產後第3、4天達到最高點。如果媽咪在寶貝出世後未能及早哺喂,或哺餵的間隔時間太長,或乳汁分泌過多,孩子吃不完,均可使乳汁無法被完全移出,乳腺管內乳汁淤積,讓乳房變得腫脹且疼痛。此時乳房變硬,乳頭不易含接,媽咪會因怕痛而減少餵奶次數,進而造成乳汁停流,加重漲奶。
擠奶有哪些方法?
1、手工擠奶法
擠奶應由自己做,因為別人擠可能引起疼痛,反而抑制了噴乳反射,如果用力過猛還會造成乳房損傷。
擠奶前要洗乾淨雙手,找一個舒適的位置坐下,把盛奶的容器放在靠近乳房的地方。擠奶時,媽媽把拇指放在乳頭、乳暈的上方,食指放在乳頭、乳暈的下方,其他手指託住乳房。拇指、食指向胸壁方向擠壓,擠壓時手指一定要固定,不能在皮膚上滑來滑去。最初擠幾下子可能奶不下來,多重複幾次奶就會下來的。噴乳反射強烈者,奶還會噴射而出呢。
每次擠奶的時間以20分鐘為宜,雙側乳房輪流進行。例如,一側乳房先擠5分鐘,又擠另一側乳房,這樣交替擠下奶會多一些。初生數日的產婦,奶水不是太多,擠奶時間應適當長一些。如果孩子一整天都不吃奶的話,一天應擠奶6—8次,這樣才能保證較多的泌乳量。
2、吸奶器擠奶法
吸奶器可在商店購買。擠壓一下吸奶器後半部的橡皮球,使吸奶器呈負壓,將吸奶器的廣口罩在乳頭周圍的皮膚上,不讓其漏氣,放鬆橡皮球,乳汁慢慢地流入吸奶器容器內。待沒有壓力時,再重複擠壓橡皮球。當吸奶器擠器中的奶較多時,應將奶倒入準備好的容器內。用吸奶器擠奶,在每次使用前都要將吸奶器消毒。
選吸奶器的時候不要只考慮價格。好的吸奶器肯定更貴,有的媽媽也許覺得沒必要買這麼貴的,但是如果你上班一天要抽好幾次,在家也要抽,那麼好吸奶器帶來的方便和舒適是值得那些錢的。不要期望一次就能熟練運用擠奶器。媽媽要多花時間去熟悉這些金屬和塑料。擠奶的時候,心裡想著寶寶,看著寶寶的照片,這能刺激泌乳素分泌,加快泌乳反射。在擠奶前或擠奶過程中,按摩乳房能幫你放鬆,分泌更多的乳汁。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喜芽孕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