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謹防觀賞魚五種疾病爆發,幾乎全部與水質、水溫有關

2020-08-01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隨著室外氣溫的逐步升高,很多中小型魚缸的飼養水溫,開始不受控制了,這個問題是目前所有觀賞魚患病的主要誘因,雖然說水溫高企的情況下,好像類似於白點、水黴之類的疾病,我們可以做到有效控制了。

盛夏季節,謹防觀賞魚五種疾病爆發,幾乎全部與水質、水溫有關

但是,這並不代表上述兩種的疾病,在某種程度上根本不會爆發,如果在如此高溫的環境中,觀賞魚的白點、水黴病還會時常出現,那麼,我們首先應該懷疑的就是:

這種體質的觀賞魚,到底值不值得我們來飼養?

還有就是,我們究竟對自己的觀賞魚做了什麼?

除了上述的兩種夏季不易爆發的觀賞魚疾病以外,剩下來的還有五種觀賞魚疾病,我們一定要注意:

第一個較大方面的觀賞魚患病原因,仍然是由於水質過老、或者水質太差,引起的下列三種疾病

一、觀賞魚的體表紅血絲或者說痘瘡之類的輕微病症

最近一直有很多的魚友,在反應這個問題,不斷來詢問自己的觀賞魚為什麼會出現體表紅血絲、蝴蝶鯉為什麼會有痘瘡、有的魚為什麼會蒙眼?等等。

盛夏季節,謹防觀賞魚五種疾病爆發,幾乎全部與水質、水溫有關

這些現象,一定會與我們魚缸的水質過老有關,新魚入缸、那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說,一旦發現自己魚缸裡的觀賞魚出現了大批量的,尾巴或者體表紅血絲現象,或者部分觀賞魚開始出現了輕微的痘瘡病、以及蒙眼。

我們首先考慮到的根本不是下藥,而是需要去及時換水了,要迅速想辦法調理魚缸的水質,也不是不可以檢測一下,有條件的可以迅速予以倒缸、隔離靜養等。

至於如何去調理水質,換水量是多少,換水的頻率又該多大,一種觀賞魚一個樣,一個人一個飼養手法,自己是懶了還是勤快了,只有自己知道,這些東西,全部要依靠我們自己平時的觀察和日常操作頻率而決定。

二、體表各種潰爛、腐爛病,不是水質過老、就是打鬥或者密度大了

還有一些魚友,飼養的中大型觀賞魚,在這個季節裡,出現了大量的體表潰爛現象,這個也是與我們的魚缸水質過老、各種毒素超標有關,另外的原因就是:

盛夏季節,謹防觀賞魚五種疾病爆發,幾乎全部與水質、水溫有關

飼養密度過大、觀賞魚之間的打鬥等問題。

比如說大型的錦鯉,一般的,只要它們出現體表潰爛,尤其在這個季節,必定會與飼養密度過大和水質有關,這個是跑都跑不了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個原因。

至於說什麼交叉感染啦、觀賞魚本身的體質不好啦,這些問題其實並不大,就算是它們有點體表外傷,如果水質好了、飼養密度低了,它們也不應該發病。

至於說新魚入缸,由於新水刺激所發生的各種疾病,這是由於我們沒有養好水的原因,怨不得任何人,也不該觀賞魚的事。

因此來說,如果水質一直調理不好,又一個勁的往魚缸裡塞魚,就不要再來詢問,我的錦鯉為什麼會渾身腐爛了之類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它不爛才怪。

再者就是,一些性格比較暴躁的熱帶觀賞魚,它們之間的打鬥現象,可能一次兩次並沒有什麼問題,平時在其他季節裡、可能也沒有問題,而到了如今的這個季節,如果時間長點,水質上再不配合的話,它們就一定會出問題。

盛夏季節,謹防觀賞魚五種疾病爆發,幾乎全部與水質、水溫有關

三、氨氮中毒、亞硝酸鹽中毒、打粉病等

這些疾病的爆發原因,最終也是出現在水質過於老化的問題上,包括了水體中的各種毒素超標,水體酸化嚴重,室外魚缸或者陽光照射強烈的魚缸,開始出現大量爆藻等等。

解決它們的最好方法,仍然是需要換水或者調理水質,也包括了適度遮陽。

第二個就是由於水溫過高引起的疾病,也會與水質有關

四、觀賞魚缺氧或者爛鰓現象

在盛夏季節裡,經常容易發生觀賞魚極度缺氧或者爛鰓現象,究其原因,看似只是因為魚缸的水溫過高,我們不能有效控制所致。

其實呢,如果我們的水體比較寬大,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根本不大,水質良好,供氧充足的話,它也不可能出現缺氧或者爛鰓的。

盛夏季節,謹防觀賞魚五種疾病爆發,幾乎全部與水質、水溫有關

之所以水溫高,一定是魚缸的水體小,大水體的魚缸,水溫不可能太高,除非我們整天把魚缸放置在室外的烈日下。

現在的室內溫度,有可能天天24小時的高於35度嗎,那麼我們自己也會受不了的,所以說,高溫問題並不是飼養觀賞魚的大問題,除非是極度不耐受高溫的某些魚類。

再一個就是飼養密度過大、根本不注意換水頻率和保持水質清新,才是最容易導致觀賞魚的什麼交叉感染或者爛鰓等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就是,遭遇到上述的這些問題,如果水溫真的長期過高,能夠調低當然會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如果長期水質總出問題、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極大,不斷地在那裡打鬥或者互相摩擦,什麼藥物也是無用之舉,因為問題的根本沒有解決掉,胡亂下藥只會傷及無辜。

盛夏季節,謹防觀賞魚五種疾病爆發,幾乎全部與水質、水溫有關

很多新魚友,只要遭遇到了上述的問題,根本不會從最根本的困水、養水、降低飼養密度做起,而是一個勁的在詢問:什麼藥物治療最快、需要治幾次、什麼時候能治好、可以隔離下藥嗎……

等等太多的問題,如果水質、密度、過高的水溫環境改變不了,那些治療又能有什麼用呢?治好了它們也會再患病的,和沒治沒有什麼兩樣。

第三個就是出在了投餵問題上,所引起的腸炎類疾病

五、食物腐敗、變質引起的腸炎類疾病

盛夏季節,所有的食物腐敗速度都會很快,特別是冰食或者活食等,還有一些魚飼料可能比較容易受潮或者發黴,這些問題都會導致觀賞魚的腸炎。

還有就是我們要根據觀賞魚的索食慾望投喂,極度炎熱的天氣,如果觀賞魚沒有食慾,那太正常了,完全可以適度停食一兩天再說。

盛夏季節,謹防觀賞魚五種疾病爆發,幾乎全部與水質、水溫有關

也就是說,上述的這些問題,只需要我們做好幾樣工作即可,那就是:

換水勤快點、水質清新點、氧氣充足點、密度略低點、食物新鮮點,水溫別太高、不要進新魚!

只要做好了上述的七點基本工作,觀賞魚基本上可以安全度夏,有一條、半條死亡的,純屬正常,不必驚慌。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盛夏的水溫達到多少度,熱帶觀賞魚還能夠正常的存活?
    4、換句話說,如果它們在魚店裡飼養的水溫過高,我也是不敢如此操作的,如果它們入缸的狀態不是太好,我也會逐漸去進行升溫調理的,一切還是要源於它們的習慣性和觀賞魚的狀態來定。二、大部分熱帶魚最適應的水溫應該在25到28度1、無論我們把熱帶魚分成多少種,大部分熱帶魚的適應水溫都應該在25-28度左右,在這個範圍內,比較喜歡低溫的,比如卵胎生觀賞魚中的孔雀魚、黑瑪麗等,在25度的環境中它們也能很好的生長。
  • 魚缸水質渾濁因為水溫低,硝化細菌死了,什麼季節還拿水溫說事?
    按理說,水溫越高,高過32度以上,水體中的溶氧量就會越低,觀賞魚的狀態就會相對較差,體表分泌物也會增多,如果我們的飼養密度較大,水質可能就會出現問題,這個未必與硝化細菌有關。養魚才一周,硝化細菌怎麼可能大量繁殖?
  • 為什麼同樣使用加溫療法,有些觀賞魚一命嗚呼,而有的疾病痊癒?
    加溫會導致水體嚴重缺氧,如果水質不好的話,很容易把觀賞魚給送上西天的關於老三樣會有很多種說法,但是我認為最準確的說法和排序,就是換水、升溫、加鹽,也就是說,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我們想要去有效地治療觀賞魚的各種疾病,首先在魚缸的水質上要有一個事先的調理過程和把關
  • 飼養觀賞魚,盛夏季節自來水就可以直接往魚缸裡灌嗎?
    但是最近幾天連續收到魚友們對於盛夏季節用自來水直接換水的問題,好像主要的意思就是說,現在的季節自來水的水溫已經很高了,我們沒有必要去做加溫處理了,而且魚缸裡的水溫也會很高,直接用自來水不是還可以降溫嗎?
  • 養魚反向調理水質很難嗎?初秋季節既要穩定水溫、更要穩定水質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每次遭遇季節轉換的時候,有可能某些觀賞魚就會出現異常狀況,尤其是各種冷水魚,依靠自然溫度飼養的。如果問題是出在了室外,對不起,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比較好的辦法,一個是依靠水體大,水溫的晝夜溫差才會縮小,比如水池養魚。
  • 32度高溫觀賞魚會死掉嗎?一般都不會,問題可能不在水溫上
    那麼這樣的話,在盛夏季節裡,我們還怎麼養魚呢? 養魚老道感覺,問題未必就是出在高溫上,比如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這裡到夏季,最高水溫可以達到三十四、五度,雖然說持續時間不是很長,也就是一周左右,大部分的時間水溫都在30到32度之間。
  • 多種觀賞魚同居一室,在水溫上能做到統一調節嗎?有時候根本不行
    那麼,這些觀賞魚的水溫設定,按理說大多數應該在30度左右,我們說給它們適當降溫可不可以?比如說二十七八度、甚至於二十五六度?完全可以啊,這個一個是要看觀賞魚的品種,另一個就看我們對於它們的,色澤和品相的要求了。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前言】現在養寵物已經非常流行,特別是宅家的朋友們都喜歡養一些小動物,這其中就包括養觀賞魚。養魚的魚友們漸漸地多了起來,有時候我們的不經意間的失誤就會導致觀賞魚生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友都能從容面對魚的疾病。
  • 如果水溫持續超過35度,哪些觀賞魚,最容易出現暴斃的現象?
    在盛夏季節,我們經常會遭遇到一種現象,那就是明明氣溫顯示並不是很高,但是室外微風不動、光照強烈或者氣壓很低,我們就會感覺到憋氣,那麼,我們就會說,這個天氣很悶熱,有點上不來氣。20度及以上,它們才不會爆發水黴,比如鬥魚系列。
  • 如果水溫持續超過35度,哪些觀賞魚,最容易出現暴斃的現象?
    在盛夏季節,我們經常會遭遇到一種現象,那就是明明氣溫顯示並不是很高,但是室外微風不動、光照強烈或者氣壓很低,我們就會感覺到憋氣,那麼,我們就會說,這個天氣很悶熱,有點上不來氣。 大部分的小型熱帶魚,不太容易忍受住35度的高溫環境 對於魚店裡所售賣的大部分,通貨品種的小型熱帶魚,平時能夠高溫飼養的根本就不多,尤其是,它們並沒有和其他中高檔觀賞魚共處一室,它們的飼養水溫就會更低,平時保證在18度及以上,大部分都能夠生活的很好,個別品種會在20度及以上,它們才不會爆發水黴,比如鬥魚系列。
  • 夏季高溫謹防觀賞魚缺氧,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應對
    保證魚缸裡幾乎每天都有一定的新水供應為好,在現在這個時期勤換水是必須要做的工作,如果水溫偏高,換水時可以低於原缸水溫2度左右,如果水溫高於35度,即使換水時有5度的溫差,除了太小的魚苗以外,大部分觀賞魚都沒有問題。
  • 秋季是給觀賞魚增肥的大好季節?確實是,但絕對不是現在
    如果養魚老道寫了這麼多文章,沒有個前言後語,沒有個前提條件交代,怕是早被噴子們給罵慘了……所以呢,養魚老道翻遍了網上所有的關於觀賞魚秋季要增肥的文章,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在去年九月份以後發表的,當時的溫度對於觀賞魚的增肥投餵、特別是冷水魚
  • 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金魚或者其他觀賞魚該如何投餵和管理?
    但是,盛夏季節這個情況就會截然不同了,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格外的小心注意,因為極有可能出現整缸魚全部悶缸而死的情況,特別是在極度乾燥、悶熱或者是氣壓較低的雷雨天氣。按理說,在現在這個時期,我們就應該對於魚缸裡的觀賞魚飼養密度有一個適度的調整了。
  • 為什麼飼養的觀賞魚,反覆出現同樣疾病,治好了還能再犯?
    但是,最近養魚老道發現,某些魚友提出來了一種新的狀況,那就是治好了的觀賞魚還能在短期內再患上同種疾病,並且還能反反覆覆呈現階段性的情況,按理說,這是不太可能出現的。水黴病也會反覆,並且還是定期就會來,可能嗎?
  • 很多觀賞魚病,都不是一個原因引起的,我們如何去查證和治療?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經常會有魚友來詢問,我的觀賞魚白點了,這是為什麼?我的觀賞魚水黴、炸鱗、魚鰭都爛掉了,這又是為什麼?類似於這樣的問題每天有很多很多,其實讓我們這些老手很難回答,幾乎是無法進行有效的答覆。因為觀賞魚的很多疾病,根本不可能是一個原因導致。
  • 夏季自來水的水溫和魚缸相等,可以直接用自來水給觀賞魚換水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隨著盛夏季節水溫的升高,自來水的溫度也在緩慢的上升,很多時候自來水的溫度就會和魚缸的水溫相等了,至少飼養熱帶魚,如果水溫不高的話,那我們再也不用單獨去把自來水加溫換水了,這倒是省了我們很多的麻煩。
  • 遭遇哪些情況,可以給觀賞魚進行少量、持續性的換水操作?
    每次的換水量五六分之一,七八分之一都可以,直到水質徹底穩定下來,觀賞魚的狀態達到最佳之後,再去考慮定期換水的問題。至於說藥物黃水的問題,或者有藥物說明,必須要及時更換的,那是另外的一種情況,主要是怕觀賞魚藥物中毒,如果不換水,可能觀賞魚也就直接拜拜了,那就必須更換了。四、盛夏季節、水溫過高,可以少量、持續換水再者,就是盛夏季節,不過現在已經過去了啊。
  • 什麼觀賞魚可以在比較渾濁沒有過濾的水質中飼養,而且不會死呢?
    再比如我們所看到的龍魚、虎魚、七彩神仙魚等等,它們在野外環境下,那個水質也未必都是一清見底的,也會有一些泥沙等底部雜物,甚至於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渾水塘,但是由於水體的開闊和觀賞魚可以自行選擇它們的生存空間,所以說它們在那裡都可以正常的世代繁衍下去。
  • 當魚缸的水溫自然達到了觀賞魚的適應溫度,加熱管還有用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隨著盛夏季節的到來,魚缸的水溫是越來越高了,養魚老道這裡即使不用加熱管,魚缸的水溫也在26度左右了,可以說大部分的熱帶觀賞魚都能夠適應。那麼既然它們已經可以不依靠加熱管而正常生活了,加熱管留在魚缸裡還有用嗎?
  • 又到了室外養魚季節,什麼觀賞魚可室外養,為什麼贊成室外養魚?
    基本上能夠做好這些,很多小型熱帶觀賞魚,都會自行在這個飼養環境中不斷地繁衍生息,很多情況下,適度減少投餵量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水質也很容易保持,換水頻率也可以降低,這都是些相當不錯的優點。一般的只要是飼養密度合適,也沒有什麼必要添加過濾系統,除非是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太大,或者盛夏季節出現的一些水溫過高等問題,比較專業的錦鯉池,當然需要較好的過濾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