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地鐵1號線建設者張文輝:25個月爬3萬層樓

2021-01-09 醒獅評論

廈門的地鐵時代,已經到來。地鐵1號線,作為廈門市軌道交通線網修建的第一條線路,標誌著一個城市軌道交通從無到有的轉變。

而這背後,是無數地鐵人辛勤地為之付出。廈門軌道集團高級項目經理張文輝,便是其中一員。三年多時間裡,他在自己負責的10多公裡地鐵工程,來來回回不知道走了多少趟。

張文輝很幽默,他給記者舉了一個很接地氣的例子:「看朋友圈運動就知道了,地鐵人的步數都很高,我每天最少10000步起,兩三萬步是常態,很多時候我都是佔據朋友圈的封面。」

忙完了地鐵1號線,張文輝又轉戰到地鐵3號線,每天往返於島內和翔安。「開車經過海堤,看著地鐵從身邊飛馳而過,心情還是挺激動的。希望我們地鐵人的付出能讓城市的交通越來越便捷。」

每天下隧道檢查運動量佔朋友圈封面

時間回到2014年4月,地鐵1號線正式開工。從這一天起的無數個夜晚,從塘邊站到杏錦路站10多公裡的路段,時常能見張文輝的身影。

輪到他值班,晚上七點多,吃過晚飯,他戴上安全帽、穿上雨靴、拿著手電筒就下了隧道,檢查重點工點。

從豎井下到地下30米,有10層樓那麼高,張文輝一個點一個點挨著走,一個晚上光豎井就要上上下下五六趟,回到家已經是凌晨兩三點了。

張文輝給記者算了一下:從2014年4月開工到2016年5月軌通,一共25個月,以平均每天走2個豎井算,一個月就走60個豎井,兩年多下來就走了1500個。豎井一來一回,相當於20層樓,走1500個豎井就是30000層樓,也就是9萬米。「地鐵人在朋友圈的步數都很高,很多時候我都是佔據朋友圈的封面。」張文輝負責的高高區間,還有一段下穿鐵路段的55米雙線,因隧道地質為上軟下硬的地層,遇水易軟化,地下水豐富,鐵路範圍無法降水施工,只能依靠採取洞內引排水和注漿加固措施。

「工期很緊,經常要熬通宵。為確保2015年2月4日福廈鐵路動車進島和廈門火車站春運,那段時間吃住都在工地,晚上就住在工地板房。」張文輝說,「終於在2015年1月底前,完成了該段鐵路正下方隧道二次襯砌,從而保障了動車按期安全運營的預期目標。」

協調交通疏解保證市民路面通行

張文輝是江西人,修過地鐵、建過公路,也打過隧道。2012年2月初,從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成立之初他就來到廈門,成為工程部的一員。

2013年10月土建施工招標後,他成為軌道1號線項目經理,主要負責地鐵1號線土建三標段塘邊站-杏錦路站地鐵建設管理,協調徵地拆遷、綠化遷移、管線遷改、交通疏解、圍擋施工都要管。

「地鐵開工前要籌劃的工作很多,前前後後準備了兩年,單單是市民看得到的交通疏解就是個大項目。」張文輝說,為儘可能減少車站建設對道路資源的佔用,大部分位於十字路口的車站採用「明挖法結合局部蓋挖」的施工方法,在十字路口利用較短的時間建設完成蓋板,恢復既有的交通,以減輕對現有交通的影響。

與此同時,為了保障市區主幹道的交通出行,還有部分車站採用半蓋挖施工法,這比明挖車站施工期長6個月以上。

張文輝介紹,半鋪蓋法就是在地鐵工地上方做一個蓋板,供機動車通行。同時地鐵也在蓋板下緊張地進行施工。通過這種方式,在道路比較緊湊路段可以讓出約兩個半車道的道路資源,緩解施工對交通帶來的壓力。

地質條件複雜管線就有二十幾種

曾有專家認為,廈門的地質環境不宜建設地鐵。早在初期設計評審中,廈門地鐵1號線就被全國各地專家打上「最難」標籤——是目前國內已建和在建地質條件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的地鐵項目之一。「地下多花崗巖,時不時還碰到孤石,地下水位也較高,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地下管網也複雜,管線遷改涉及電力、汙水、自來水、中水、原水、電信、移動、聯通、鐵通、廣電及部隊通信光纜、110監控、燃氣、氮氣、交通信號、路燈照明等七大類,產權單位涉及十幾家,共二十幾種管線。」張文輝說,最難的是,地鐵1號線穿越老城區,得保護好周邊的建築,保護好名木古樹。

有一次上午,高殿站出島方向側的基坑圍護結構樁間出現突水流泥的緊急情況。「我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一邊組織搶險一邊報修,還協調交警部門組織警力協助現場交通布控。」張文輝說。

經過1天1夜的緊張處置,樁間流水流泥得到了有效控制,基坑監測數據趨於平穩,交通恢復了正常通行。「手機都是24小時開機,一旦遇到應急搶險、流水流泥、隧道小塌方,都要馬上趕過去,現場辦公,有時忙完都是第二天早上了,就直接去單位上班。」張文輝說,也正是憑藉這股韌勁和堅持,使得廈門地鐵1號線歷時近四年建成,全面展示了「廈門速度」。

驗收地鐵沿軌道徒步走15公裡

從2014年4月1日廈門地鐵1號線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到洞通、軌通、電通等,再到體驗式運行、通車試運營,每個重要節點張文輝都有參與。「看著地鐵1號線從無到有一點一滴做起來,很感慨。」張文輝說。

2017年9月,地鐵1號線驗收,張文輝也參與其中。「分組左、右線一起驗收,全程徒步走,我這組從鎮海路起點一直走到跨海高架上,15公裡,從早上8點走到下午3點,走到SM回到路面,吃了份快餐。」

地鐵跑圖期間,張文輝第一次坐上了廈門地鐵1號線。從起點鎮海路站,途經文園路、嘉禾路出島;在高集海堤、集杏海堤探出地面,以高架和地面方式跨海;過海後又重新鑽入地下,沿杏錦路、集美大道,最終到達終點巖內站。全長30.3公裡,共設24個站點。其中,地下站23座,高架站1座。「地鐵經過自己參建的那段時,感覺很親切。」張文輝說,尤其是經過跨海段,從窗外望去,風景極好,碧海藍天、風景如畫,能看到天的廣闊、海的無垠、橋的壯美,還有集美嘉庚樓群和廈門灣的夕陽。(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通訊員 李琳)

相關焦點

  • 廈門「85後」公務員 用漫畫致敬地鐵建設者
    廈門「85後」公務員 用漫畫致敬地鐵建設者海西晨報訊(記者 葉子申)日前,描述廈門地鐵2號線建設者故事的長篇彩繪漫畫《我的孫悟空》,在「廈門發改委」公眾微信號上刊發,受到讀者廣泛關注。記者了解到,這篇漫畫的創作者是廈門「85」後公務員吳紹鵬,他希望藉此表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並向地鐵建設者們致敬。
  • 廈漳泉R1線更近了!廈門3/9號地鐵線也傳來好消息
    另建與福廈鐵路連接線25公裡(漳州連接線12公裡、晉江連接線13公裡)。 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對接和建設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泉州段工作,今年6月,泉州已成立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於2021年開工。
  • 廈門地鐵9號線正式報建,站點圖曝光…5號/3號線延伸線規劃...
    2021年1月7日,軌道交通9號線工程報建,該項目起於蓮前東路會展中心,沿蓮前東路、金尚路、潯江路、美山路、西洲路、濱海西大道、霞輝路、環城路、五顯路至同翔高新科技產業園,總投資約
  • 3分鐘過海,就像置身海底世界!廈門地鐵2號線今日體驗式運營
    廈門晚報記者:王穎達、肖家豪、匡惟、林珊、謝雨真今天,地鐵2號線體驗式運營,全天將有32列車上線運行。體驗試乘活動將持續到22時。截至中午12點,地鐵2號線運營平穩,進站客流60542人次,客流量最大的三個站為呂厝站、海滄行政中心站、海滄灣公園站。
  • 廈門將新增一批網紅景觀!就在地鐵3號線!效果圖搶先看
    廈門又將新增一批網紅景觀  就在地鐵3號線  !!!  廈門地鐵3號線  正馬不停蹄地推進  軌道交通3號線(島內段)沿線提升改造  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預計今年6月底  根據方案,項目將選擇不同的主景樹作為湖濱東路沿線、湖裡大道沿線、枋湖北二路沿線站點景觀的植物特色,有呼應主題的鳳凰木,有自成景色的火焰木,有醒目的臺灣欒樹,為地鐵3號線沿線濃綠的背景色上抹上亮麗的色彩
  • 進出地鐵不用再爬樓梯了|今起至年底地鐵1號線全線車站增設扶梯
    行動不便的市民進站時,再也不用因為一些地鐵站裡沒有下行電梯、只能爬樓梯而發愁了。本月12日至12月底,哈爾濱地鐵集團將在地鐵1號線15座車站的25個出入口增設下行電扶梯。屆時,哈爾濱地鐵全線車站將告別電扶梯「只有上,沒有下」的歷史,實現上下通行。地鐵集團工作人員介紹,作為城市中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哈爾濱地鐵1號線每天運輸客流量近30萬人次。
  • 廈門地鐵9號線正式報建!同安將迎來地鐵時代
    廈門地鐵9號線正式報建! 總投391億元! 1月7日,廈門公共資源交易網公示一則《軌道交通9號線工程》(報建登字: 3502002101079923)的報建信息,軌道交通9號線項目總投資額391億元。
  • 12月23日,寧波地鐵4號線開通!
    12月23日,寧波地鐵4號線開通!繼2號線二期首通段、3號線鄞奉段開通後,4號線作為寧波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地鐵線路即將投入運營,屆時寧波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達155公裡,全面構建起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新格局。4號線名片4號線工程起自江北慈城,串聯起莊橋火車站、寧波火車站、寧波火車東站、東錢湖旅遊交通集散中心等重要交通樞紐,慈城、奧體中心、三江口、東錢湖新城等城市重要功能板塊。
  • 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通車
    1月2日,湖北省武漢市地鐵8號線二期通車運營。8號線二期工程全長約17.6公裡,設站12座,與此前投入運營的8號線一期、三期貫通,連接漢口後湖、武昌街道口商業圈和南湖居住區。「武漢地鐵8號線正式開通,能夠帶動武漢城市格局發展,切實提升沿線居民幸福感。」
  • 1號線、8號線地鐵列車「跑起來」啦!
    今年年底將有2條地鐵線要開通這兩條地鐵線的地鐵列車已經「跑」起來了一起來了解一下☟☟☟近日,青島地鐵1號線即將進入到動車調試第三階段,同時,青島地鐵8號線北段接觸軌熱滑試驗工作告捷,為8號線北段工程後續的動車調試、試運行及年底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下個月,西安將開通地鐵5號線全線、6號線1期、9號線
    地鐵15號線一期工程西起細柳站,東至韓家灣站,是橫貫西安市主城區南部的一條骨幹線,線路串聯了高新、長安、航天三個區域,線路全長約19.5千米,均為地下線,共設車站13座,與已運營的2、4號線和即將開通的6號線換乘銜接。線路計劃採用A型6輛編組電客車,搭載全自動駕駛技術,每小時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00公裡。
  • 1月2日武漢兩條地鐵新線開通運營 8號線二期與一期和三期工程貫通
    8號線二期工程與一、三期工程貫通運營,11號線三期葛店段與11號線貫通運營。8號線二期工程起於8號線一期工程終點梨園站,止於8號線三期工程起點野芷湖站,線路途經東湖路、興國南路、水果湖橫路、東一路、八一路、珞獅路、文祥街、野芷湖西路,線路全長約17.6公裡,均為地下線,設站12座。11號線三期葛店段工程全長3.7公裡,設1座葛店南站。
  • 1、3號線「雙頭班車」可能延續至3月
    東方網2月18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昨天,春運返滬大客流已比出發客流翻倍,申通地鐵針對上海火車站、南站、虹橋站到站旅客進一步加強換乘分流疏導。記者獲悉,所涉火車站的地鐵車站提前開門、「雙頭班車」等措施可能延續至3月初,以儘量緩解返程旅客與上班高峰乘客「集中碰頭」。
  • 今天成都地鐵3號線二三期和超萌「丁丁貓」上新啦
    成都地鐵3號線二三期盼了好久的3號線二三期終於來了一大波市民已經去體驗啦伴隨著本次開通一起來還有三輛主題列車分別是建設者之歌 ▼圖:成都地鐵沒見過地鐵建設者地下作業的樣子?沒關係,那就搭乘成都地鐵與中國中鐵聯合打造的「建設者之歌」主題列車去看看吧,體驗穿越空間的「隧道之旅」。
  • 通車專訪: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 縮短青島時空距離
    劉棟攝■市民在車廂內展示地鐵1號、8號線紀念冊。劉棟攝冬日的早晨,天氣有些寒涼。12月24日,青島北站地鐵站裡卻是「熱氣騰騰」,不少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前來「嘗鮮」同步開通的地鐵8號線北段和1號線北段。加上已經開通的地鐵3號線,三條線路在這裡「牽手」。作為三線的「樞紐」,這裡無疑將迎來更多或起始或終到或換乘的乘客,見證更多忙碌的身影奔波在這座創業之城。
  • 六線齊發!1號線、8號線北段加入「群聊」,青島地鐵迎來新時代!
    12月15日,承載厚望的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也來啦!15日~23日,將開展為期9天的試乘活動。加上之前已經開通的3號線、2號線、11號線、13號線,青島地鐵進入「六線齊發」新時代!1號線北段:李滄區直達城陽區1號線北段起於青島北站,止於東郭莊站,線路全長21.9公裡,全程36分鐘左右。參建單位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
  • 跨年夜,南昌地鐵1、2、3號線「加班」時刻表公布!
    跨年夜,南昌地鐵1、2、3號線「加班」時刻表公布!為滿足廣大市民乘客跨年夜出行需求南昌軌道發布運營公告 12月31日南昌地鐵1、2、3號線將同步延長運營時間至次日0:30大家跨年夜可以放心玩起來啦
  • 武漢地鐵1號線、19號線有新變化
    網友汪先生近日欣喜地發現,地鐵1號線漢西一路站站臺裝上了不鏽鋼防護欄杆。他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上建議,讓護欄成為地鐵1號線全線的標配。對此,武漢地鐵集團表示:目前,1號線有14個站點已安裝防護欄杆,今年還將在6個站點推進安裝事宜。
  • 地鐵4號線動工後 3號線將新建梭魚灣站
    作者: 大連特價房12月30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布「大連地鐵3號線新建梭魚灣站及公交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與「大連地鐵3號線新建梭魚灣站及公交樞紐規劃選址論證及建築設計方案編制工作」招標公告。
  • 廈門地鐵2號線報站讀音已修正 新垵站「垵」字讀對了
    ■本報1月10日相關報導。 近日,有細心市民乘坐地鐵2號線時發現,報站時,新垵站的「垵」字讀音,已從第三聲改為第一聲。 今年初,地鐵2號線剛開通不久,新垵站報站將「垵」字讀為第三聲,而廈門人大多是讀第一聲。1月10日,本報刊登《新垵的「垵」讀「安」還是「俺」?》,引起許多市民的討論,不少人在微信公眾號上積極留言。 記者邀請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閩南方言研究專家周長楫,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語言文字專家謝長妙等專家為大家解疑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