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記者:王穎達、肖家豪、匡惟、林珊、謝雨真
今天,地鐵2號線體驗式運營,全天將有32列車上線運行。體驗試乘活動將持續到22時。截至中午12點,地鐵2號線運營平穩,進站客流60542人次,客流量最大的三個站為呂厝站、海滄行政中心站、海滄灣公園站。
市軌道集團運營分公司副總經理劉鵬告訴記者,經前期籌備和相關評估,廈門地鐵2號線今天開放體驗式運營,此次活動也是為12月25日的正式運營做準備。地鐵2號線的開通,廈門地鐵從單線變為雙線,最大的變化就是1、2號線換乘。市民今天的體驗,可以為將來出行找到最佳的方案。如果發現問題,也歡迎市民及時反饋給站點工作人員。
在海滄商務中心站的站點引導牌上,記者看到特殊的三角梅標誌,這個標誌即表明站點內設有母嬰室。記者從市軌道集團了解到,2號線設置有母嬰室的站點分別是觀音山站、蔡塘站、呂厝站、郵輪中心站、海滄商務中心站和新陽大道站。記者走進母嬰室看到,室內設置有哺乳座椅及嬰兒護理臺,還配有溫奶器。哺乳區設置有隔斷裝置,有感應式水龍頭,並提供洗手液。
據了解,相比地鐵1號線,2號線在站點設置了更多便民設施。站點降低了客服中心的高度,取消了上面的一個玻璃隔擋;考慮到2號線線路較長,為方便乘客將部分洗手間設置在站臺層。
【郵輪中心站】
從海滄坐車過來 每個站點都要下車看看
早上8點,在地鐵郵輪中心站外等候的市民進了站。家住東渡海山路的市民老王提著早餐,他說:「聽朋友說這個地鐵站很高級,總共分三層,功能很全。」
記者在車站內看見一張結構圖,果然如老王所說,這是一個地下三層結構的地鐵站,地下一層主要是供人就餐、購物的商業層;地下二層則包含了安檢口、檢票口、警務室、客服中心等,是「職能層」;地下三層就是乘客上下地鐵的站臺了。各層之間有步行階梯和手扶電梯,無障礙直升電梯則方便行動不便或者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
8點35分,前來體驗2號線的市民漸漸增多了。一位市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過了檢票口,笑著表示感謝。他告訴記者,早上從海滄坐車過來,幾乎每站都會下車看看。同樣住在海滄的市民小周更關心地鐵的用時,她說:「我在觀音山工作,每天上下班經常遇到堵車,這次體驗要好好算一下時間,以後早上也能多睡一會了。」
【湖濱中路站】
聽說地鐵開通了 9歲娃「拋棄」公交車
走進湖濱中路地鐵站,以市樹鳳凰木的花和葉作為主題的繪畫牆即映入眼帘,紅、黃、綠的集合,清新自然的風格,彰顯鷺島的特色。
與其他站點不同,湖濱中路地鐵站的屋頂以藍白相間的圓柱組成,表達了白鷺翅羽融入藍天之意。站點內,工作人員、志願者熱情服務,為市民答疑解惑。有的老年市民不會操作和使用廈門地鐵手機App,他們耐心指導。
17歲的小傅是名中學生,他手裡握著單眼相機,不停地拍著。他說,家住文屏路附近,上午要去上素描課,早上不到7點就出門,特地趁上課之前來參觀地鐵。小傅是個美術生,對站點的裝潢設計特別留意。
蘇女士帶著9歲的兒子來試乘地鐵。「我們7點50分就到了地鐵站,原來只要坐一站公交車站能到目的地了,但我兒子堅持要坐地鐵。」她說,孩子聽見父母說起地鐵試運營的消息,就「拋棄」了公交車。「地鐵2號線開通了,以後我們應該會經常坐地鐵了。」蘇女士笑著說。
【五緣灣站】
來廈13年第二次去海滄 坐地鐵一日遊
碧海微波的吊頂、三角形風帆藝術燈,五緣灣站中心區的設計,仿佛讓人置身海底世界,前來體驗的市民連贊「高大上」。
戴著紅色鴨舌帽、提著保溫杯的陳小明今年66歲,今天從五緣灣站出發,到海滄一日遊。他說,這是來廈門13年第二次去海滄。車到站,他第一個走進去,工作人員幫他下載了地鐵APP。
「幫我拍個照,這個很有紀念意義。」陳小明站在線路指示圖前,讓邊上的人幫忙拍照。陳小明老家在湖南,2006年到廈門幫忙帶孫子。他住在岐山路,一直很想去天竺山轉轉。「今天市民體驗日,坐上了第一趟車,很有意義的。」他說。
陳小明一直很關注地鐵2號線,通過報導熟悉了每個站點。每到一站,他都會向記者介紹站點周邊的建築、景點等。他說,到了海滄每一站都會下去看看。「有地鐵真是方便,65歲以上的老人在非高峰期乘坐還能免費,廈門的政策真好。」他說。
【何厝站】
有了地鐵2號線 早上多睡半小時
範曉娟和兒子陳奕軒從何厝站一上地鐵就有說有笑,拿起手機拍照。今天,她乘坐地鐵送兒子去上興趣班。
範曉娟住在何厝,每周六早上9點,兒子陳奕軒要到思明區青少年宮上課,地鐵1號線沒開通前,他坐公交車到BRT前埔樞紐站再轉車。1號線開通後,他乘坐公交車到BRT前埔樞紐站,在文灶下車後換乘地鐵1號線。
範曉娟說,今天體驗了地鐵2號線,算了算時間,以後兒子坐2號線再換乘1號線,可以節省半小時。「以後可以多睡一會,不用那麼折騰了。」她說,從家裡到2號線何厝站步行只要5分鐘,太方便了。今天體驗後她還給父親發了微信,邀請他也來體驗。
【海滄灣公園站】
帶著奶奶姨娘 體驗地鐵速度
上午7點50分,海滄灣公園站3號出入口聚集了30多位前來體驗地鐵2號線首趟車的市民。「我看錯了時間,以為6點半開第一趟。」67歲的攝影愛好者陳濱說,他提前了一個多小時帶著單眼相機到了地鐵站口。
陳濱說,雖然他已經退休了,但孩子們每天都到島內上班,所以家人非常期待地鐵2號線的開通。「他們每天早上8點半上班,7點前就要去坐公交車,很辛苦。」陳濱說,地鐵2號線開通對海滄的居民來說意義十分重大,他今天來體驗首趟車,希望拍攝記錄下令人喜悅的時刻。
「我感到特別驕傲!」市民林隆光告訴記者,他是軌道集團的工作人員,見證了地鐵2號線從建設到通車的歷程。家人和朋友一直向他打聽地鐵2號線開通的消息,尤其最近一段時間,能感受到他們的期待越來越熱切。
林隆光還帶來了奶奶和姨娘,他說,打算先帶她們到島內轉一圈,再搭乘返程線路到天竺山,感受一下廈門地鐵的速度。
市民黃以哲上車後,用手機計算到島內的時間,從海滄灣公園站到郵輪中心站約3分鐘。「太快了,太快了!」黃以哲按捺不住激動連聲感嘆。他說,到島內上班每天早上6點多就得起床,趕著避開交通高峰期,有時因為人多公交車都擠不上去。「我比其他同事要提前一個小時出門,經常來不及吃早點。」他說,地鐵2號線開通後太興奮了,今後進出島可以節省不少時間,早上終於可以多睡一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