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美食 擬列入漳州薌城區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01-08 醒獅解讀

近日公示的薌城區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廣受漳州市民喜愛的漳州手抓面、漳州豬蹄面、漳州滷味、漳州麵粉棗這4種小吃的傳統製作技藝榜上有名,頗受期待。

據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林銘煌介紹,這4項小吃技藝都具有百年歷史,也都經歷了師徒口授身教的傳承,較完整地保留了古早的風味,並且有著廣泛且深厚的群眾基礎,申報非遺能更好地對這些傳統小吃技藝進行保護和傳承,並將它們做大做強,下一步這4種傳統小吃製作技藝還將申報漳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漳州美食眾多,但只有那些歷史悠久、佐證詳細、傳承譜系清晰、影響力大的美食技藝才能被評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市有關部門介紹,目前漳州省級的美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5個,分別是:仙草製作技藝、詔安黃金興製作技藝、東山肖米(燒賣)製作技藝、長泰明姜製作技藝、白水貢糖製作技藝;市級的美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9個,分別是:東美香脯糕製作技藝、海澄雙糕潤製作技藝、浮宮楊梅醃製技藝、枋洋豆籤製作技藝、南勝麻棗製作技藝、平和大溪豆乾製作技藝、浮宮土筍凍製作技藝、蘆溪鹹菜醃製技藝、漳州滷麵製作技藝。此外,縣一級的美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約有40個。(記者 陳鈴清)

相關焦點

  • 漳州第五批有序開放堂食餐飲單位名單
    截止3月20日,符合開放堂食條件的第五批餐飲單位40家,現將名單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附件:第五批有序開放堂食餐飲單位名單漳州市商務局 漳州市市場監管局2020年3月20日第五批有序開放堂食餐飲單位名單序號單位地址
  • 蒙古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漲知識了!
    2009年10月1日被批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蒙古族馬頭琴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蒙古族綽爾
  • 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遭受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同時公布的還有1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 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加亮麗多彩!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成立
    今天,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成立大會在鄭州文化館舉行。大會通過了各項議程,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陳朝鋒當選為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是由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學者、志願者和民間熱心人士、社會團體等組成的群眾性文化公益組織。協會成立後將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十六字方針,在鄭州市非遺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挖掘、整理、傳承、保護和弘揚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激活非遺發展新動能,為鄭州非遺保護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 玉林市博白雜技等10項目入列廣西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記者 廖源 攝)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入列的項目共152項,主要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領域。玉林市博白雜技等10項目榜上有名。
  •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比較與解讀
    摘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學界較為關注的論題,本文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國務院頒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人手,對其原初含義和本土化流變進行了解讀和分析。
  • 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嘛?——北京(第一彈)
    關於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們了解的有多少,知道我國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共有多少項嗎?自己的家鄉又有多少項?接下來的幾篇我將依據相關資料,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做一個詳細的介紹與歸納,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常豐富的,現如今一共分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共十項,一共有1372項,子項有3145項,從今天開始將依據省份對我國現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分門別類的介紹。
  • 澳門回歸20周年丨你了解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這一天正是我國第6個「文化遺產日」,這一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開始實施的第一年,活動的舉辦意義重大。此次活動也是在澳門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包括展覽、演出和傳承人展示等內容。
  • 宜興市利永紫砂獲評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基地
    原標題:利永紫砂獲評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基地   近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二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基地評定工作結果,全省共有8家單位獲此殊榮,宜興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成為本次無錫市唯一的入選企業。
  • 同仁堂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凌關勝)近日,北京同仁堂等單位申報的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獲批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12月3日,國務院正式公布,在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目錄中,作為中醫藥製作技藝,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和山西廣譽遠的安宮牛黃丸的製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目錄擴展項目名錄的傳統醫藥項下,將受到國家的保護和利用。
  • 蔚縣打樹花、定州緙絲、樂亭大鼓……河北省15個項目入選第五批...
    資料片(新華社)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記者從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河北省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擴展項目10個。蔚縣打樹花。
  • 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鴯鶓蛋上雕刻9個飛天舞女
    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鴯鶓蛋上雕刻9個飛天舞女 2019-10-18 14:18:23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實用英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03-08 20:03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 鄂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沙窩豆絲
    在鄂州,有這麼一種美食 既可以當作菜吃,也可以當做飯吃 它就是鄂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沙窩豆絲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在官方網站公示第五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337個代表性項目。我省申報的30項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此次共有14項入選,入選率近50%,入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公示 泉州刣獅榜上有名
    來源:泉州網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近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以盧厝獅陣為代表的泉州刣獅榜上有名。這是石獅繼蚶江海上潑水節之後第二個獲得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項目。
  • 文化遺產守護:由養蠶形成的民俗文化
    由養蠶形成的民俗文化陳能雄/文五一期間,我去嘉興南湖遊玩,在攬秀園中有一座「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走進展覽館,見庭院花木茂盛,曲廊縱橫,幾叢芭蕉翠綠如玉,亭臺樓榭古色古香,洋溢著江南園林的濃鬱氣息。
  • 戲曲·張家界陽戲|真假聲中傳唱地方文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家界陽戲,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地方傳統戲劇。明末清初,八楚文化藝術、民間音樂歌舞以及湘鄂渝黔邊區少數民族文化為張家界陽戲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 2012年6月cet4優秀範文: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作文>正文2012年6月cet4優秀範文: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05-09 16:21 來源
  • 鼻通堂非物質文化遺產鼻炎老店 頑固性鼻炎首選
    到底市面上的鼻炎館哪家是正宗非物質文化遺產,哪些是跟風炒作者呢?鼻通堂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了源自山東扈氏中醫世家世代傳承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扈氏鼻炎膏」的製作技藝,最早可溯源至明朝萬曆年間。此鼻炎膏製作工藝在2009年被獲評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魯證字(2009)232號】,成為政府保護項目,此秘方膏劑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多年來,國家文化部門給予此項目扶持資金,大力保護傳承技藝,是真金不怕火煉的鼻通堂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