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究竟是怎麼來的?曹雪芹、部分俄羅斯人、漢人為何都是滿族?

2021-01-10 今資訊

【2019】總316期

文/關捷

歷史上的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嗎?完顏姓氏哪雲了?滿族為何還有俄羅斯人?滿族為何和漢族一樣,也是一個多民族融合後的民族?

歷史早有定論,過去女真族其實就是滿族核心成份的前身。

滿族是滿洲族的簡稱。作為一個民族的譜系,她是這樣的——肅慎(西周至東周前半期)—挹婁(戰國時期出現這樣的稱呼)—勿吉、靺鞨(南北朝、隋、唐時期)——女真(五代、明)

肅慎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以後,為了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加強各民族團結,創建滿洲共同體,在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他發布改族名「女真」為「滿洲」的命令,從此,滿洲族(簡稱滿族)的名稱正式出現在中華和世界的史冊上。

這一重大政策的出名,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漢、蒙古、朝鮮、呼爾哈、索倫等多個民族全部納入同一族名之下,滿洲族自此形成。同時,也有一部分遼代女真的後人並未被編入八旗, 變成現在的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但他們是今天滿族的近親。當初,被編入八旗的還有當時相當數量的遼東漢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鮮人,甚至一些俄羅斯人,在八旗內部長期融合的過程中,他們已徹底融入了滿族。比如,曹雪芹家族,本是出身漢人,但是後來編入了滿洲,所以,看他們家人的簡歷,都是要標明「滿洲」的,他們整個一支的家譜都編進了《八旗滿洲氏族通譜》這是一種博大胸懷,儘管。

共同體內有血統最為「純正」的組成部分,即建州女真人被稱為「佛滿洲」(舊滿洲),還有其他人則被稱為「伊徹滿洲」(新滿洲)但是,基本上地位是平等的。「革命」不分先後,大家都是一家兄弟。皇太極此舉,體現了博大的胸襟,還有高遠的理想。滿洲人最後的成功,得益於這一次偉大的歷史性的革命。對明朝絕望的各地人民,包括關內的大批漢族同胞,也都紛紛投到大清的旗下。一部《八旗滿族氏族通譜》共收錄1114個姓氏,每一姓氏前面都要標明「某某年來歸」的字樣,足見當時當時天下歸心的盛況。

乾隆為何要將前代皇族——完顏氏單獨拿出來,列入《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首?

完顏姓氏,作為女真人的著名姓氏,她一直都在,在金代她是皇族,在清代這個家族的依然有輝煌的表現。在乾隆五十一年編撰的《八旗通志》的「氏族志」裡面,完顏氏排名第一。旁邊的註解寫道:「完顏為大金國姓,我朝誕膺天命,金源族裔,久隸八旗舊譜,原列第二十八卷中。今敬循聖諭,仿通鑑輯覽,仍編於八旗滿洲之首。」這是乾隆下旨要編的書,他還特別下令對雍正十三年編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二十八卷中的完顏氏拿出來重新排列,列入卷首。這部書記載,在這個時候,完顏氏共有38個支脈。其中,鑲紅旗的葉臣、博爾晉等人還被封為男爵。此外,有大臣完顏洪阿、盛京將軍崇實、崇厚都這是家族的名人。

有清一朝,完顏氏做了高級官員的,應有近200人。民族不衰的原因,主要是他們酷愛學習的基因。

辛亥革命以後,完顏氏普遍改為漢姓的王氏。我有好幾個滿族王姓朋友,來自於著名的完顏氏。

相關焦點

  • 看周劭談滿族詩人曹雪芹
    按照胡適派紅學的觀點,《紅樓夢》的作者是曹寅之孫曹雪芹,寫的是曹家事。曹雪芹作為清廷內務府世代「包衣」,其再如何誇大,還不至於如此形容自己的家族。我們不能一面在虔誠地歌頌他的鐵面無私,一面又悄悄地貶損他是厚臉皮,做人不能如此不地道。至於「翰墨詩書」,大白話,不用翻譯,大家都知道它的意思,那麼曹雪芹家族稱得上「翰墨詩書」之家嗎?
  • 滿族為什麼會有納蘭性德、曹雪芹、老舍那麼多大文學家?
    滿族是一個宣布成立的民族,當時是一個政治聯盟:主幹是女真人,以愛新覺羅家族為凝聚力量,女真人佔20%左右;40%是「東北人」契丹人的遼代統治的「 燕雲十六州」時東北的漢人,胡漢混合化的東北人;還有40%包括了蒙古人、朝鮮人、鮮卑人、契丹人以及今天所稱的達斡爾族人、鄂倫春人、鄂溫克族人等。像漢族的形成一樣,滿族是一個有文化包容交融基因的民族。
  • 曹雪芹逝世256周年:他究竟是滿人還是漢人?
    現在研究曹雪芹和紅樓夢的人都非常多,以致於發展出兩大學問,曹學和紅學。曹雪芹在世界文壇上地位,基本與西方莎士比亞相等同。但莎士比亞的喜劇、悲劇都很多,研究的比較廣泛,而曹雪芹的主要著作就是一本《紅樓夢》,而且還是沒完成的作品,確及其博大精深,可以從各種角度去研究,怎麼也研究不完。
  • 滿族來自哪裡?滿族的族源來歷略考,滿族的確是女真人
    俄羅斯人使用西裡爾字母,波蘭人使用拉丁字母,但是俄羅斯人不等於希臘人,波蘭人更不等於拉丁人,他們還是斯拉夫人,只是文字不同。同樣,滿族的文字使用了蒙古族文字,並不意味著滿族就等同於蒙古族,同樣,契丹人、西夏人使用漢字系統,也不意味著就是漢人。
  • 趙志忠:曹雪芹滿族身份探源及其他
    就滿族而言,從後金開始,大量的漢族人、蒙古族人、朝鮮族人湧進了滿族這一共同體,他們在這一共同體中長期交往,共同生活,融為一體。雖然他們的血緣不同,但誰也無法否定,他們就是滿族,他們同處於一個民族共同體之中。就清王朝皇室而言,順治的母親孝莊文皇后是蒙古人,其子康熙,其孫雍正等皇子、皇孫都沒有純正的滿洲血統。可誰也沒有否定他們是滿洲族的皇室與後裔。那麼,到底什麼是民族呢?
  • 北京曹雪芹學會會長胡德平:長白山滿族文化有助於研究曹雪芹
    如果要深入研究長白山與《紅樓夢》之間的文化淵源,則必然要研究《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二百餘年前,曹雪芹在書中描繪了一個亦真亦幻的紅樓夢境,引發了世人無數的猜想。
  • 回人不吃豬,滿族不吃狗,漢人不吃什麼?你可能猜不到
    回人不吃豬,滿族不吃狗,漢人不吃什麼?你可能猜不到每一個民族都是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印記,而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世界才豐富多彩。其實從這點來看,如果大家想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旅遊,那麼當地的文化習俗禁忌就必須要首先了解,但是現實當中,很多人卻忽視這一點,鬧出了很多笑話。下面就帶領大家領略一下幾個典型民族的不同習俗。首先我們說的是回族,對於這個民族的了解,我們要立足於宗教上面,因為這個民族基本上是全民族信奉伊斯蘭教。說道這裡大家就明白了,回族人是不吃豬肉的。
  • 如果你認識的人有這些姓氏,說不定是滿族後裔,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清朝滅亡,滿族人民退位後,滿族後裔改姓,以避免濫用職權。所以現在我們很少再看到滿族的姓氏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史料來了解滿族的姓氏。順便說一下,我們也可以看到滿族的姓氏到底變了什麼。如果我們認識的人有這些姓氏,也許他們是滿族的後裔。雖然滿族只是55個少數民族中的一個,但他們仍然給人一種「特殊身份」的感覺。滿族有八個姓氏,在清代相當突出。
  • 滿族的美食吃著還真是讓人滿族
    滿族八大碗是滿族人家最平常的菜餚,早先的滿族八大碗只在滿族人家食用。清朝乾隆期間,正值鼎盛時期。「滿漢全席」在飲食業得到發展,滿漢全席分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滿族八大碗被納為滿漢全席之一下八珍。
  • 滿族八大姓都改了什麼漢姓?他們就在我們身邊,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民國元年(1911年)隆裕太后代溥儀頒布了《退位詔書》,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正式宣告結束,溥儀和滿族人為了融入新民國,大多都選擇了改名換姓,那麼他們都改成什么姓氏呢?
  • 本是個罵人詞,到清朝卻成了尊稱,只能滿族官員叫,漢人還沒資格
    比如有個詞本來是罵人的,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和特殊的政治原因,到了清朝居然成為了尊稱,只有滿族官員可以使用,漢族官員還不能夠用,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詞又是什麼詞呢?為什麼會有這樣奇葩的現象呢?我們下面一一道來。
  • 滿族八大姓都改了什麼漢姓?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很多滿清後裔為了更好地融入到新民國都紛紛選擇了改名換姓。那麼這些姓氏都改為了什麼漢姓呢?第一,佟佳氏。在滿清中算是比較盛名的了其氏族甚繁,支系眾多,各旗滿洲旗分均有分布。實際上佟佳氏屬於漢人,原本姓佟,後來滿人入關後,將這個姓氏納入到漢八旗當中,後來佟就被改為了佟佳氏,在歷史上佟佳氏出過很多的名人,比如說清太祖元妃,順治帝孝康章皇后,還有康熙孝懿仁皇后、愨惠皇貴妃等等。
  • 滿族有哪些食物禁忌?
    作者 | 王蘭 馬靜楠從肅慎至女真,滿族一直生活在白山黑水,隨著滿族入關,飲食文化不斷豐富,飲食上的禁忌也越來越複雜。這些飲食上的禁忌不僅僅反映了滿族的宗教信仰,更是滿族與白山黑水的東北寒冷地理氣候條件相適應的結果,這使得滿族這個民族有著集體的向心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激勵滿族不斷傳承和向前發展。
  • 皇太極欽點的「滿洲」,與滿族是一個概念嗎?
    不過很快,建州女真出了一個能幹之人,名叫努爾哈赤,他先用聯姻與軍事打擊的方式,將建州女真內部的敵對者爭取過來,與自己合作。後來,在擊敗了明朝的徵討部隊後,他的勢力又進一步擴大,將海西女真與一部分野人女真都爭取過來,成為了自己集團的重要力量。
  • 回人不吃豬,滿族不食狗,藏民不吃魚,漢人不吃什麼?你知道嗎?
    中國這麼多年的歷史傳承,不同民族的人關於吃的習慣不一樣,這些生活習慣的不同讓我們更加願意去探索歷史。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傳承不一致,這也是導致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吃飯習俗的原因所在。回族人民是不吃豬肉,因為回族人民的信仰是伊斯蘭教,基本上所有的回族人民都是伊斯蘭教徒,在《古蘭經》中有記載伊斯蘭教的信徒們不能夠吃豬肉,他們認為這是非常不乾淨的。現在出去吃飯很經常就能發現「清真」的餐廳,這些餐廳的創始人就是回族人民。清真餐廳的建立也是讓外出的回族人民有一個能夠不用挑選就吃飯的地方。
  • 閻麗傑:滿族和鹿角
    鹿角 鹿全身都是寶,尤其是鹿角備受人們喜愛。 滿族對鹿角非常重視,鹿角既有食療上的作用,也有軍事上的作用。鹿得以滋生繁衍,其茸角膠血力精足,入藥自為上品。鹿角造型美麗,像珊瑚枝、像玉樹,鹿角使得鹿傲然挺立,雄風乍起。
  • 身穿滿族服裝的漢族小朋友在幹什麼
    很多漢族小朋友身穿滿族服裝,這是為什麼?原來他們在傳承滿族傳統體育項目——滑冰!對於沒有冰的時節,他們只得使用滾軸鞋代替。滿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滿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滿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滿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臺,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滿族人以漁獵為生,因此他們自古就有重視體育的傳統。
  • 【滿族論壇】著名作家二月河,原來欺騙了滿族人!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河南南陽人,因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走紅。2006年,他的版稅收入達1200萬元,可見其暢銷程度。他的小說開啟了人們對清朝歷史的新認識,也改變了人們對清朝的看法。正如有網友評論:二月河作品越暢銷,對滿族危害也越大。
  • 除了清宮劇中的旗頭、馬蹄底鞋,你對滿族的印象是什麼?
    比如在 16 世紀,由於當時的滿族經濟和文化都相對落後,而生活在它周邊的漢族、蒙古族和朝鮮族在經濟和文化層面都領先於當時的滿族,於是,滿族積極的吸收和融合當時的漢族和滿族文化,後來,努爾哈赤根據蒙古文字創造了滿文。滿族也特別注重兼容漢族的文化,以此來提高滿族的文化層次。比如清朝時期,滿族人對於八旗子弟的教育方面,以漢族的儒家學說的內容作為教育的中心內容,並學習漢族實行科舉制度。
  • 花盆底鞋這麼厚重 為何清朝滿族女子 風靡人人都穿
    看著女孩子們踩著高高的鞋子還能夠健步如飛地跑來跑去,的確不能不佩服她們腳下的「功夫」。順治元年(1644)滿清入關,定都北京,這個崇尚婦女「天足」的騎射民族,看見了一個滿是「小腳女人」的世界,男人娶妻,非小腳不可的天下。清統治者為鞏固自己的地位,竭力推行滿族髮飾與服飾,並禁止滿族婦女纏足。所以滿族妃嬪都穿花盆底鞋。花盆底鞋又稱「旗鞋」、「高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