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谷幽蘭育兒
紙尿褲的出現,為有娃的家長減輕了不少負擔,不用擔心家裡的床被「畫地圖」,也不用每天頻繁的洗尿布、洗褲褲……
於是,有些比較懶的家長,乾脆一直給寶寶穿著紙尿褲,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
可卻並沒意識到,在小嬰兒時期有大作用的紙尿褲,在寶寶長大些後,就不是那麼的「友好」了。
3歲女寶每天尿褲子,老師:接回去吧,不適合上學!
寶媽小杜的女兒瑩瑩今年3歲,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然而上學沒幾天,就面臨被「勸退」的囧況,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瑩瑩每天都在幼兒園裡尿褲子,帶去的備用衣褲根本經不住「消耗」,還被小朋友起了「尿褲子大王」這樣的外號。
3歲的小女孩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尊心,因此還與別的小朋友發生了爭執,排斥學校。
小杜很生氣,女兒天天尿褲子,說出來都丟人。可同時她也很自責,自己以前覺得方便,就一直給女兒穿紙尿褲。讓女兒養成了習慣,想尿就尿想拉就拉,如今不會如廁,一時半會也改不了。
於是,她乾脆給女兒穿上了尿不溼,結果卻被老師攔住了:
「瑩瑩媽媽,我們建議您還是把孩子接回去吧,她現在這個狀態也不適合上學。能照顧的我們也照顧了,但是其他孩子的嘴我們也攔不住,瑩瑩現在不會上廁所,心裡也不好受,不如您教會了再送回來。」
無奈的小杜只能把瑩瑩接回家,從頭開始訓練,並安撫女兒。
在我們身邊,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父母錯過了脫紙尿褲的最好時機,結果導致寶寶對此產生依賴,再想拖下來可就難了。
最糟糕的是,紙尿褲不及時脫掉,對寶寶的危害真的不小。
1. 沒有排便意識
瑩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紙尿褲穿的太久,媽媽也從不正視,忽略了排便引導。
導致瑩瑩壓根沒有排便意識,更不用說自主如廁,只要離開紙尿褲,就會難以控制的隨意拉尿。
2.影響行走
紙尿褲是厚重的,在小嬰兒時期,他們大多依賴爬行,走路較少,且受腿型的影響,不會感到不適。
但是在長大些後,寶寶更依賴於走路,厚重的紙尿褲就會影響寶寶邁步,長期如何帶的話可能會影響腿型!
3.影響性格
紙尿褲本身是不會影響的,但是孩子長大後不能一直穿著它。
穿著紙尿褲上幼兒園,勢必會被別的小朋友嘲笑,可若是不穿,對於已經習慣了紙尿褲的孩子,更是一個難題。
就像瑩瑩,就因此被大家嘲笑,以及產生了厭學心理。如果是性格比較脆弱的孩子,還可能會自卑、內向,後果嚴重。
所以,紙尿褲不是長久之計,不要在應該脫掉的時候,因為嫌棄麻煩而錯過了最佳時期。
寶寶到了這個月齡,脫下紙尿褲剛剛好
按照嬰兒的生長規律,在18個月-24個月時,正是他們開始產生自主排便意識的時期。
而在外國的「如廁訓練」中,也推薦在這個月齡期間,去訓練寶寶自主如廁。
如果到了這個月齡,父母還不訓練寶寶上廁所,而是依賴紙尿褲,那麼寶寶的排便意識就會受到影響。日後,想要脫下紙尿褲,也會非常麻煩。
家長具體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的幫助寶寶?
1. 有計劃的減少。
如果突然之間不給寶寶使用紙尿褲,他們也很難適應,所以我們最好是有計劃的,逐漸減少使用紙尿褲的次數。
比如在白天寶寶上廁所後,不要立刻更換新的,而是讓他們光PP玩一會兒。
這會讓他們感到非常舒適,不喜歡PP被捂住的感覺,更有助於日後脫下紙尿褲。
2. 準備可愛的小馬桶
準備一個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小馬桶,能夠更好的幫助寶寶學會自主如廁,減少他們的抗拒心理。
我們可以告訴寶寶,在想上廁所的時候要告訴爸爸媽媽,切記不要過於著急,要多給他們一些時間,讓寶寶慢慢適應。
3. 先戒白天,再戒晚上
在戒紙尿褲時,先戒掉白天的,確定寶寶能夠自主如廁後,再戒晚上的比較好。
這是因為晚上的睡眠時間對寶寶是非常重要的,他們的身體在快速發育。如果沒有紙尿褲,一旦尿床可能就會影響到他們的睡眠,反而得不償失。
總之在這件事情上,父母們一定要放緩自己的節奏,因為孩子們的步伐遠比我們要緩慢許多。
如果實在戒不掉也不要著急,畢竟每個孩子的生長節奏是不同的,花期不同的情況下,也無法用統一的標準去要求,交給時間就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