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眾生肉眼所見相同,獨心相不同!

2020-12-04 鳳居士

肉眼所見到的,是這個物質世界的一切,包括我們的肉體和這蒼生萬物,山川河流、飛禽走獸皆屬於此。而肉眼看不到的,但卻可以被我們所感知的,諸如情、欲、愛、恨、德、道,則統稱為「心相」。心相。在我們內心世界才能呈現,肉眼是看不到的。

一碗白米飯,有人吃起來淡而無味,也有人吃起來味美甘甜;同樣的一座山,有人看起來蕭瑟單調,也有人看起來厚重而神秘;絲毫無差的一滴水,有人倍覺珍惜,也有人視若無睹。無論是米飯還是山、水,其實本質來講都是相同的東西,物質結構沒有發生什麼變化,變化的只是因為感知他們的人不同,這就叫「心相」。

心相,對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有的人每天開開心心,而有的人每天卻悲傷哀嘆,到最後,開開心心的人體內氣血暢通,身體越來越好,而整天悲傷哀嘆的人,卻是肝氣鬱結,最終氣血不周,積而成疾。

我最早見的一個人,被醫生診斷出得了癌症,但是這個人「心相」很好,該吃吃、該喝喝,每天閒著的時候,還要出去打兩圈麻將,到現在都十幾年了,還是生龍活虎的。人們常常勸他去複診一下,看癌細胞擴散沒有,但這人卻說「閻王要我三更死,何必留我到五更?咱該幹啥幹啥,到了走的時候,不用去醫院檢查,也自然該走了!」。

而反觀一些人,檢查結果只是癌症初期,還是良性的,但每天都提心弔膽,深怕癌細胞擴散,隔三差五就去檢查一次。到最後癌細胞只要稍微有一點擴散,就感覺天也昏、地也暗,好像自己活不過明天似的,就連吃飯喝水這種事,都懶得去做了。

一個好的心相,可以說足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格局!有人說對命運來講,選擇才是最重要的;也有人說對命運來講,習慣才是最重要的;但南懷瑾先生,卻認為「心相」才是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根本!一個好的「心相」,無論是選擇哪條道路,都能開心地走下去,也無論是擁有什麼習慣,都能讓自己輕鬆愉悅的成長。

如果一個人選擇的道路,是正確但卻是痛苦的,那這不是逼自己嗎?如果一個人錘鍊的習慣,是優秀但卻是讓自己負累的,那這不是沒事找事嗎?南懷瑾先生對這種事,其實早就看透了,只是人們卻偏偏沉醉在慾念當中,根本勸不回頭,所以也只是提點了幾句,並沒有特作聲明。

「南師」在一次論道講演中,是這樣說的:

我們常聽說「得意忘形」,但是根據我個人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還要再加上一句「失意忘形」!有人本來蠻好的,當他發財、得意的時候,事情都處理得都很得當,見人也彬彬有禮。但是一旦失意之後,就連人也不願見,一副討厭相,自卑、自私、種種的煩惱都來了,人完全變了!

得意時是一種「心相」,失意時,又是一種「心相」。南師所講的是一種人,還有一種人,他們得意時趾高氣揚,心相不好,而失意時卻禮遇有加,心相卻很好。

得意時,要謙虛謹慎,失意時,要自強不息,這是好的心相。太過悲觀,或是太過高傲,其實都不是好的心相。一個人有一個好的心相,即使有禍患,也能安然度過,但有一個壞的心相,即使安然富足,也可能招致禍患。《周易》中乾卦所講的亢龍有悔、潛龍在淵,其實就正好對應了這兩種好的心相。

看看周邊的人,大凡生活過得不錯的人,都有一個好的心相。而生活不如意的人,必定心相不好,但是千萬要記住,如果有人生活不如意,但「心相」卻很好,這樣的人必非池中之物,總有雲開日出、飛黃騰達的時候!多與這類人結交,益處良多,畢竟近朱者赤嘛。

相關焦點

  • 《楞嚴經》眾生別業妄見
    題目「眾生別業妄見」之「眾生」:是指三界六道中一切有覺知的如人類、鬼神類等靈物,這裡說的眾生主要是指人類;「別業」是指每一個人所造善惡二業是不相同的、是有區別的,是個人行為,所以又名「個業」;妄見是不明真理、不明真相時所產生的一種虛幻的知見,稱名「妄見」。阿難對佛說:世尊!
  • 《金剛經》中「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什麼意思?
    若善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好多處都提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相」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現象,文字上是現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來說就是觀念。人相,也是我相的一種,執「我」行善,我是善人,八識田中,便有善人的相,有相即遮蔽佛性,迷失佛性。或者著我是修行人,著了修行人的相,著了人相,心內便有一物,亦遮蔽佛性,迷性則煩惱起。
  • 美人現前 隨心所見 境各不同
    這個心,不好講,不是指我們肉體的心臟,古人說的肉團心;也非指身體內的內心,又非只指現在說的大腦。我們的全部生活,整個佛法不管是從修行的道理上,還是實際的行持上,都不離此心,無非此心。南懷瑾先生借用莊子說為「大而無外,小而無內。」《莊子·天下》這樣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我們從語言上講無量無邊,仍是有量有邊,不是無限,而是有限。
  • 國學大師南懷瑾的商業智慧
    2010年初,彼得•聖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與南懷瑾的交往印象和思想影響時,他說:我有幸在一生當中結識了很多偉大的導師,他們都活躍在商界、學術界等不同領域。在過去的10年中,南懷瑾老師的修為與智慧一直激勵著我。像我一樣跟南懷瑾老師有過更近距離的師生之誼的人會知道,他對佛家、道家與儒家思想,那生動而鮮活的理解是對我們更重要的東西。
  • 佛家的眾生平等到底是什麼平等
    眾生何來平等?但佛家說眾生平等,又該如何解釋?何謂眾生——儒家解釋眾生是泛指一切生物。本人還是覺得佛家解釋的眾生更為精妙。佛家中的眾生是集眾緣所生的一切有情識的生命形態,包括六道輪迴的天、人、阿修羅、畜生、鬼、地獄中所有有情的物種,因此眾生又被稱為「有情」。
  • 佛學:持物、金剛杵、獨股杵、三股杵
    隨著佛、善薩幻化形象的不同,其手中的持物也隨之變化,體現了佛、菩薩的誓願和神通。佛教持物是對佛、菩薩等手中所持有的各種物品的統稱。不同的佛或菩薩,其手中所持有的物品也不盡相同。每種持物都有不同的離意,從佛、薩等手中的持物就可以看出佛或落薩的根本誓願、智慧與威德,修行者也能依此而向不同的佛或落薩祈求或者供奉。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關於人生的真相,《金剛經》中,佛陀以處世人的姿態告訴眾弟子和眾生,它告訴我們人生的終極秘密是什麼?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萬物變化的規律是什麼?裡面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讓你我在每一個當下都洋溢著生命的喜悅。
  • 為什麼佛說我們是顛倒眾生,顛倒眾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還不知道
    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講解55由業識動,就有妄見生起來,就有能見和所見,一系列就生起來,這就叫做什麼?因明發性,性妄見生,由此而導致什麼?從畢竟無成究竟有。就是九法界,除了佛,九法界眾生的顛倒之因。如果依著第一義諦來講的話,我們常說的離名絕相,那麼十法界就沒有十法界,十法界是個假名,隨緣,染淨緣,假名十法界。十法界都叫做眾生,但是九法界的眾生是違背了真性,叫做顛倒眾生,假名顛倒眾生;佛法界的眾生和佛妙理,叫做不顛倒眾生,假名不顛倒眾生,所以叫做覺。
  • 相由心生正確嗎?
    看到相由心生這四個字,我們一般都會認為它的意思是:一個人的長相好壞是由他(她)的內心善惡好壞決定的。我想提問者可能也是這樣理解的。不過這樣理解是不夠全面的,為此,我還特意問了小度,回答如下:"相由心生,命隨心轉。這句話出自佛教的《無常經》。
  • 法國學者戴思博:我與南懷瑾先生的相遇
    2018年,是南懷瑾先生誕辰100周年。為紀念先生百年誕辰,鳳凰網佛教特別策劃紀念專題《南環瑾:為蒼生立心的繼往開來者》,以此緬懷南懷瑾先生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接續中華民族文脈所做的貢獻。 相較於那些只能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中打坐,尋求短暫寧靜的人,我何其有幸,能在吵雜不堪的環境中習禪,而領略到「一切平等本來寂靜,不為諸法所罣礙」,生命中的紛紛擾擾,就在動靜之間自然消退。一直到我一九七一年離開臺灣以前,有幸參加了三次南老師所主持的一年一度的禪七。與第一個吵雜的環境不同的是,之後我們有一個寂靜之所。
  • 虛構下的眾生之相——鬼魚系列小說漫談
    虛構下的眾生之相——鬼魚系列小說漫談陳錦榮「如若沒有黃河穿城而過,我大抵不會在蘭州定居。可是,除了蘭州,又有哪一座城市的酒精能撫慰我胃部深藏的雪夜舊事,又有哪一座城市的牛肉麵能激活我陷入疲憊的精神味蕾?愛它,所以恨它,這種我與蘭州之間的牴牾何嘗不是蘭州與世界之間的呢?」
  • 南懷瑾老師講述:九方皋相馬;相馬與相人
    「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他對秦穆公報告說,良馬看相可以看得出來,從它的形體、筋骨、馬蹄大小、關節這些地方細看就知。 中國講馬同外國不一樣,外國馬跑起來與中國的良馬不同,中國的馬,從小訓練出來,在陸地上跑像在遊泳一樣,人騎在上面不動的。
  • 南懷瑾:不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才能開始覺悟
    我們現在能讀到南懷瑾的作品全集,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劉雨虹先生。她是南懷瑾的弟子,小南懷瑾3歲,追隨南師做了近半個世紀的「義工」。南懷瑾大部分著作都是劉雨虹主持整理、編輯、校對,南師也親切地稱她為「總編輯」。劉雨虹和南懷瑾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南懷瑾門下弟子眾多,來自各行各業,但大家都尊稱劉雨虹為老師,劉雨虹公認是最能體現和繼承南懷瑾文化精髓的弟子。
  • 佛教:有這兩種「福相」的人,命好福厚,一定要修出來!
    :33 來源: 聖度文化 舉報   人的相貌都是自己修出來的,《無常經》上說:世事無相,相由心生
  • 佛教中「寂靜相」和「忿怒相」所使用的不同手勢,你知道幾個?
    今天說一說在密宗佛像中「寂靜相」和「忿怒相」佛像的特定手印。【期克印】又稱憤怒印或禁伏印。單手的中指、無名指與大拇指相觸,食指和小拇指微微上翹。其寓意是以止惡避禍,消災免難,得享安樂。此手印是密宗的降魔印,多為佛像中「忿怒相」的神佛所做的手勢,常見於憤怒明王、金剛神的造像。
  • 南懷瑾先生:傳你們一個藥師如來的手印,配合念藥師如來的名號
    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大概幾千年才出一個--佛的相好莊嚴。等而下之,一切眾生的身體都是下品。比下品還可憐的眾生是諸根不具,這個世界充滿了這種人。這一代青年在臺灣二十幾年,沒有看過苦,更沒有吃過苦。請問臺北市郊有個麻瘋病院,幾個人去過?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痛苦。殘疾病院誰去過?
  • 【問師】眾生平等觀對現實社會有什麼價值和作用?
    現在大家都提倡社會和諧、世界和平,而眾生平等觀正可以幫助實現這些宏願。有了這種觀念,不僅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可以友好相待,人跟動物也可以和睦相處。為什麼說眾生平等?因為我們的感受相同。佛教在講授菩提心時,有三大修法: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修習這些,就是為了讓我們認識並實踐這種平等理念,對世界上任何人、民族乃至任何眾生都平等相待,進而讓對方感受到其自身所具有的尊貴价值。
  • 醫療的眾生相,是國產紀錄片的答案?
    顧名思義,和展現醫院各個身份眾生相的紀錄片不同,《中國醫生》的視角落在了醫生身上。朱良付,河南省人民醫院腦血管二病區主任,同時擔任腦卒中綠色通道的組長。相較於大眾視線的聚焦在展現「眾生相」後,《人間世》的第二季重點關注到了患者的故事,甚至旁白都由病患自己講述。
  • 為何說眾生平等,但又有千差萬別的眾生相,因為各自業報的區別
    這個頓悟法門乃是禪宗先祖們流傳下來的,並不是我惠能自己創建的,如果大家想要聽聞這一門的奧義,請先把自己的心清淨下來,而且聽了以後也要消除自己心中的所有疑惑,這樣就和過去的聖人毫無區別了。在場的上千人聽到這裡後,都是非常歡喜地頂禮六祖後才離去。這裡其實又回到了壇經的最開始,由於我們之前一起跟著六祖回憶了他的許多往事,有些師兄可能都忘了這場法會最初的來源了。
  • 一起血案中的錯愕眾生相
    在這腥紅的血色和瀰漫的悲哀中,雖然這是一次極端個例的發生,但依然不妨礙讓我們好好打量血案中,令人錯愕的眾生相。現代文明下的風險叢生,常以猝不及防的發生,豐富個體對這個社會的認知。哪怕是一次大範圍的唇槍舌劍,都可以生發出「什麼時候,我們失去了理性對話的胸懷和耐心?什麼原因,人群分成圈子,甚至南系北系、這派那派,從此不見守望相助,只剩龍爭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