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沒完就撤退,押著俘虜退出戰鬥,我軍兩個連遭幾十門迫擊炮集火

2021-01-11 看北朝

1947年秋季,我東北民主聯軍繼「夏季攻勢」後,又再次集中主力部隊,對已經被我軍分割包圍在幾個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沿線地區的東北國民黨軍發起了規模更加宏大的「秋季攻勢」。

▲東北民主聯軍部隊在行軍

從9月底開始,我4縱攻克敵軍據點10多處,牽制並重創了遼南的敵軍,威逼開原城下,破襲了遼陽至營口的鐵路,截斷了敵軍的水陸交通,取得了很大的戰果。在戰役的第二階段,為了進一步吸引和牽制開原的新6軍主力,使其不得抽兵北上,配合北滿我軍主力的作戰,4縱決定對撫順以東的營盤地區的敵軍發起攻擊。

▲東北民主聯軍在練習測距

營盤的守敵是青年軍207師1旅1團主力,兵力為7個步兵連、1個戰防炮連、1個山炮連和1個衝鋒鎗排。由於此地地形兩面靠著山地,另外兩面沿河,依山傍水,易守難攻。敵人在此處構築有堅固工事,而且民居也相當堅固,敵軍守住這裡信心很足。

從10月15日起,我4縱各部隊陸續抵達營盤外圍,與外圍的敵人展開了爭奪攻擊發起陣地的戰鬥。在經過3天斷斷續續的戰鬥後,我軍將營盤外圍的敵軍支撐點相繼拔除。形成了對營盤守敵的全面包圍。

▲東北我軍在冰天雪地中前進

10月18日,4縱10師28、30團和12師36團開始對敵軍發起總攻擊。但由於我炮兵陣地的選擇缺乏考慮,致使炮兵火力很難對28團8連攻擊的213高地實施有效的殺傷。8連連續2次突擊,都未接近敵軍陣地就遭到敵人的火力壓制。幸虧實施輔助攻擊的9連趁著敵人的注意力被8連吸引的時候,迅速突破了當面敵人的陣地,並且立即向縱深發展,4連也隨後從9連打開的突破口進入,與敵人展開了巷戰。

▲我軍準備發起攻擊

敵人的外圍陣地很快被我軍全面突破,我軍各部隊相繼鍥入了敵人的縱深防禦陣地。當我軍向縱深推進時,遭到了敵人的頑強抵抗,敵人的輕重機槍、迫擊炮打的和潑水一樣,而我軍由於沒有在事先規定各部隊的分界線和攻擊道路,大家都紛紛從9連的突破口處進入,結果很快就成了人擠人,前進極為緩慢,而且密集的人群成了敵人火力的最好目標,敵人很快集中數十門迫擊炮向我軍猛烈射擊,造成嚴重傷亡,最終不得不撤回。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次日,由於部分部隊攻擊失利,使得敵人得以集中力量對付我軍的其餘突擊方向,雖然我軍在上午7時集中了強大的火力,撕開了敵人核心陣地的外圍防禦,隨後又連續實施爆破,炸開了通往核心工事的道路。我36團8連趁著爆炸煙霧未散即迅速投入戰鬥,很快佔領了敵人的核心地堡,殘餘的敵人見大勢已去,開始紛紛丟棄武器和陣地四散奔逃。

▲東北我軍的坦克大隊

此時3連也投入了戰鬥,他們大膽穿插,很快就俘虜了上百敵人,並且把殘敵逼進了最後一座有4幢大房子的大院,3連很快擊潰了驚魂未定的敵人,拿下了3幢房子,又俘虜了上百敵人,但就在勝利在望的時候,9連竟然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忙著將數以百計的俘虜押回己方陣地,居然放棄了已經佔領的房子,結果敵人迅速將大院重新控制。

▲我軍利用雲梯攻城

更不幸的是,就在3連撤出戰鬥的時候,1連又冒冒失失地投入了戰鬥,結果雙方擠在一起,敵人趁機集中火力,僅5分鐘就殺傷我軍107人,2個連完全喪失了戰鬥力,數百俘虜也一鬨而散。

由於這2個連的疏忽大意,造成了我軍功虧一簣,最終4縱未能攻下營盤,不得不在敵人援軍抵達前撤出戰鬥。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登步島失利,我軍唯一失聯戰士,靠吃貝殼生存,10天後獲救
    之所以判定其為敗仗,是因為此役我軍未能達到一舉攻佔登步島的作戰目標。但是,此役我軍在情勢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不僅傷亡遠比蔣軍少,而且竟然能帶著所有傷員和部分俘虜全身而退,沒讓一名指戰員落入蔣軍手中,著實創造了一個奇蹟。這其中,此役的前敵指揮員,21軍61師師長胡煒功不可沒。
  • 志願軍衛生員智鬥美軍,3人沒有武器卻俘虜7人,記四等功一次
    石峴洞北山的戰鬥,我軍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 石峴洞北山398高地,是第六十七師二〇一團一連的防守陣地,敵人動用了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在坦克的掩護下,連續向我一連陣地發動了十幾次進攻,在一天一夜的戰鬥中,一連的指戰員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頑強抵抗,打退敵人11次進攻,山上原來十幾個人推不動的石頭,經過雙方的炮火轟炸都成了粉末,一腳踩下去齊腳背,可見當時戰鬥之激烈。
  • 我軍靠前指揮,為何上級三令五申要改?團級戰鬥差點犧牲開國中將
    戰鬥打響前一周,為了穩妥起見,5師師長周志堅親自帶團營幹部和主攻連連長,從幾個方向輪流觀察地形和敵軍的防禦情況。最初考慮到東面便於我大部隊接近,我軍決心把主攻方向選在東邊。但由於我軍多次在東面查看地形,被敵人發現了,敵軍準確地判斷我軍主要突擊方向很可能在東邊,於是立即改變其兵力部署,把防禦重點放在了東邊。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敵軍的調動被我軍發現了。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新興裡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場戰役,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以劣勢裝備全殲現代化裝備美軍1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它由3個步兵營、1個坦克連編成;主要武器裝備除步槍、卡賓槍、輕重機槍外,還有大量60、90火箭筒,57反坦克炮、60迫擊炮。此外,還有配屬的各種火炮46門、坦克37輛。同時,「北極熊團」每天作戰都能得到航空兵2到8架次的航空火力支援。而志願軍1個團既沒有坦克又沒有飛機,只有少量的小口徑火炮和60火箭筒。兩軍裝備天壤之別。
  • 1962年,印軍俘虜稱旅長被斃,找到屍體,軍官證赫然寫著:辛格
    至11月22日,上述各部隊均有所斬獲,第155團俘虜印軍298人,繳獲火炮3門,輕機槍14挺。第157團殲滅印軍74人,第32團殲滅印軍61人。不過,這些清剿行動並未遇到印軍有組織的抵抗,整個戰鬥過程甚至有些乏味。
  • 數千甘肅叛匪包圍我軍炮兵團,14小時連衝17次,遺屍累累方才作罷
    ▲叛匪利用宗教建築作為其據點和巢穴留守駐地的11師炮兵305團,與其他留守分隊配合,在蘭州軍區的指揮下,迅速投入到打擊叛亂的戰鬥中去。8月16日,我進剿部隊從臨夏和臨洮出發,直撲距離我軍最近的廣河、和政和康樂三縣交界處的華林溝,首先殲滅以華林溝為據點,在此集結的叛匪3000多人,這些叛匪根本就沒想到我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竟然大膽地集中兵力出城剿匪,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被我軍打的大敗,連續2次戰鬥,我軍斃傷叛匪200多人,並俘虜了包括匪首牟德福以下110多人,其他的叛匪在失去指揮後,立即四散潰逃,我軍立即展開了搜繳。
  • 這一仗,我軍嚇得美軍找泰國將軍求援,眼巴巴送給朝鮮140km土地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到末期,我志願軍在粉碎敵人的夏秋攻勢和「絞殺戰」後,志願軍再接再厲採取「穩紮狠打」「由小到大」的方針,以「不打則已,打則必殲」的戰略思想為指導,全線發起陣地拔除戰,志願軍的4個軍在氣勢如虎的攻擊下,連克敵人的20個陣地,取得了地面對敵戰鬥的壓倒性態勢。
  • 楊勇山東鄆城圍點打援,日軍以為八路聽不懂日語,沒料有反戰同盟
    鄆城縣駐有日軍32師團的1個大隊和偽軍500餘人。此外在外圍的侯集據點還有1個日軍小隊和2個偽軍中隊。鄆城的日軍經常對我根據地進行襲擾和搶掠,給當地的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因此魯西軍區司令員楊勇打算用「圍點打援」的戰術,以少量兵力包圍侯集,吸引日軍主力出援,再以主力伏擊日軍援軍。
  • 抗戰中,我軍有了迫擊炮和重機槍會怎樣?收復城鎮如探囊取物
    再有這個鎮是當地的一個大鎮,又位於杞縣和太康縣兩縣之間公路的中間位置。在戰鬥尚未打響前,從減少部隊傷亡,更好地掌握長崗鎮偽軍的敵情。 這股日偽軍騎兵沒想到新四軍會在這裡設下埋伏,只顧狂飆疾馳,很快就進入獨立團迫擊炮的射程範圍。 方位校正好,發,伴隨一聲令下,獨立團的迫擊炮,一發發炮彈帶著尖利的聲音,在這股日偽軍騎兵隊伍裡炸響,疾馳的戰馬受到重傷,把馬背上那些日偽軍重重的甩出去好遠。
  • 抗戰時我軍大多都是四川小矮馬,日軍那麼多「東洋大馬」咋來的?
    「情報輸送員」,甚至連仗都不打了,也要先將這些鴿子射殺。 而除了信鴿外,日軍的軍犬也是一種讓我軍很頭疼的動物。在「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專門成立了「軍犬養成所」,旨在培養能在戰場上追擊我軍行蹤的軍犬。正是因為這些軍犬敏銳的嗅覺,我軍當時不少撤退部隊的行蹤遭到了暴露,損失可謂慘重。
  • 寧死不當俘虜,他拉響手雷和2個越軍同歸於盡,成戰鬥英雄
    李定申是廣西臨桂縣兩江鎮人,他的父親是一名黨員,在鎮上的糧管所工作,閒暇之餘父親常跟李定申講述戰鬥英雄董存瑞和黃繼光的故事,還在上小學的李定申在作文裡寫道:「長大了我也要當英雄!」1977年,21歲的李定申如願以償當入伍了,他被分到廣西42軍126師376團2營5連當戰士,在部隊裡他苦練軍事技術,射擊、刺殺、投彈他均是標兵,軍事技術過硬,他希望能當英雄。
  • 1937年中國裝備最好的步兵團:有機槍105挺,各種炮24門
    有的部隊裡,一個連都未必有一挺輕機槍,甚至還有不少土造槍械,三五發子彈都得精打細算地使用。很顯然,以當時中日兩軍的平均裝備對比來看,我們是遠遠比不上日軍的。 而當時中國軍隊中裝備水準的上限能到什麼程度?大家都知道當時所謂的「德械師」裝備是最好的,但其實「德械師」只不過是個民間噱頭而已,所謂的「德械師」部隊中也並不德械。
  • 平型關大捷,日軍非戰鬥部隊但個個兇悍,王紫峰:十年內戰未見過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以東的喬溝伏擊了日軍輜重部隊,殲滅了1000多日軍,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這是我軍抗戰以來的首個勝利,也是當時影響非常大的一場勝仗,史稱平型關大捷。網絡上有一種聲音,認為八路軍伏擊的只是日軍的非戰鬥部隊,缺乏訓練,作戰能力差,想以此貶低八路軍的戰鬥力。
  • 走近「英勇神速連」,了解這面戰旗背後的故事……
    僅在解放戰爭中,該連就參加了遼瀋戰役的錦州攻堅戰、遼西會戰以及平津戰役等數百次戰鬥。1949年,解放戰爭進入後期的戰略追擊階段,特別是廣西戰役打得異常激烈。當時,連隊地處戰鬥前沿,番號為第四野戰軍第45軍第133師第399團4連。
  • 二戰蘇德戰爭全部戰役介紹,從戰損比和戰略意圖看誰是戰鬥民族
    ,其中14個坦克師和8個摩託化師,總計約有180萬人,坦克1700輛,火炮和迫擊炮1.4萬餘門,飛機1390架 蘇軍總計在西方向上的3個方面軍共有125萬人,坦克990輛,火炮和迫擊炮7600門,飛機677架 戰損:蘇聯大約700,000的紅軍士兵在戰鬥中死亡,受傷或失蹤。
  • 延安邊保處長,紅色特工掌門,周興指揮的兩次戰鬥為何引來爭議?
    而曾經的延安邊保處長,被稱為紅色特工掌門的周興,他指揮的兩次戰鬥,可供對照探討。然烏寨戰鬥1952年6月,國民黨的一些殘兵敗將和土司頭人,糾合3,000人槍,在四川岷江上遊的黑水蘆花地區,憑藉山高林密,交通不便,進行武裝作亂。
  • 抗戰八年沒丟過一挺機槍的趙子龍師,卻被四野一虎將打剩三個營
    塔山阻擊戰,是遼瀋戰役中數一數二的一場慘烈戰鬥,在這場戰鬥中,東野司令員林彪給守護塔山的四縱下了一道很沒有「人情」的命令:「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而最終,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瘋狂的進攻,我軍寧死不退,成功的守住了塔山,為遼瀋戰役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開國大典毛澤東像來自一張合影,而照片裡另一個人卻沒能等到勝利
    南昌起義中,起義軍共編有3個炮兵營,全軍火炮、迫擊炮有百餘門。但此後南下作戰失利,起義軍衝出重圍時只剩2000餘人,火炮僅有7門迫擊炮。在此後的將近20年中,炮兵一直是弱小的「獨苗」。在人民解放軍的成長壯大過程中,那段艱苦的歲月,槍都不能滿足人手一支,火炮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