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浪家居,侵刪)
天貓雙11預售首日,阿里巴巴副總裁裁湯興(平疇)宣布,在2021財年內,阿里巴巴旗下全屋定製和家居製造平臺「躺平智造」,將在100個城市發展20000家合作門店,預計合作品牌將達200個。
據了解,躺平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創新業務,模塊包括躺平APP、躺平家居、躺平供應鏈、躺平智造等。
在2020年阿里家裝生態戰略峰會上,淘寶產品技術負責人、躺平業務負責人平疇介紹,作為阿里巴巴旗下家居家裝平臺,躺平業務為整個天貓家裝和淘寶家裝提供全鏈路數位化支持。
在傳統模式中,獲客難、成本高、設計生產不對稱、交易鏈路繁雜是長期困擾全屋定製家居的幾大煩惱。
客人從哪兒來?預算多少?要什麼風格?缺乏精準的數字信息標籤,就會導致獲客成本高,企業增收難。同時,設計師製作的渲染方案顧客很滿意,但到了生產環節卻產生了很大偏差,設計生產不對稱,不僅導致成本巨大,甚至還會影響商業口碑。
另外,全屋定製並非快消品,交易鏈路複雜、生產周期長,任何環節出現的問題不能在第一時間解決,交付結果就會大打折扣。
因此,阿里躺平的誕生,旨在在這些痛點上有所突破。
在設計上,阿里推出躺平設計家。這個軟體的前身是室內設計軟體Homestyler, 2017年6月居然之家從Autodesk手裡買過來,更名為居然設計家。遺憾的是,設計家並沒有在居然之家真正發展起來,也沒趕上數位化的班車,甚至有點擱置了兩年。
兩年後,阿里高舉高打,以7.6億元收購居然設計家50.67%的股權,並向設計家增資3.5億元,通過轉股及增資,阿里巴巴持有設計家60%的股權,居然設計家易主。
投資完成後,居然設計家再次變身「躺平設計家」。時隔不久,2019年10月阿里官宣投資三維家5億元。短短半年時間,阿里已經在軟體領域砸了16.1億元。
自從阿里接手以來,最早的確引起了市場的一些波瀾和討論,包括競對的側目和討論,但隨後躺平設計家的發展不溫不火,一直也沒太大聲勢。
阿里在花錢的事情上一向高調大方,2019全年躺平設計家淨虧損3.03億元,2020年1-6月虧損1.59億元。
財務報表反映了躺平的業務發展現狀。當然,現階段的虧損可以當作是戰略投入,對阿里來說,不算什麼,一上來就賺錢也不太可能,更何況作為最晚入局的選手,再加上趕上2020年疫情,業務進展難免會受一些影響。
過去,家裝產業重線下體驗、價格不透明、交付非標準化、服務流程複雜,被稱為零售領域最難被線上化改造的行業。
但隨著5G技術的發展,及3D技術在商業產品中的運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快速融合,躺平設計家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希望為家居生態鏈上包括家居品牌、設計師、家裝企業、定製工廠一套行之有效的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躺平設計家已經擁有1000萬+全球設計師、10萬+行業合作商家,100萬+全球最大真實商品3D模型庫,是設計生態產品、3D場景化產品、終端導購產品、裝企履約產品、協同集合。
與此同時,針對高度依賴現場量房和整體設計的製造端,躺平智造推出SaaS平臺,設計經營製造智慧門店體系,將線上和線下業務進行銜接。
在用戶端上,阿里推出躺平APP和淘寶「躺平」頻道。
在淘寶APP中搜索「躺平」後,可直接觸達其淘寶APP內的家裝家居小程序「躺平」。與獨立APP不同的,小程序版「躺平」主要用途在導購,用戶可在其中一鍵購買喜愛的家裝物品。
除了承載淘寶中家裝類產品種草使命,APP版「躺平」涵蓋的範疇更寬泛,將自身定位為以「家」為中心的生活方式類社區產品。
概括來講,就是通過躺平APP和淘寶「躺平」頻道,為搭配設計師、品牌方以及設計師中心制,提高設計師品牌度,最終將此反應在終端銷售。
最近,躺平設計家在瘋狂籤約戰略合作,相繼與生活家家居、滬尚茗居、icolor愛客裝修、仁豪集團等幾家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據說今年還要與200家品牌合作。
但是這些戰略合作協議究竟能否產生價值,還需要看企業是否真的會使用躺平設計家的產品。
家居家裝是一個極其傳統的行業,也被網際網路、數位化等浪潮「折騰」了好幾年,行業內打打殺殺從沒斷過,但是在這條賽道裡,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否真正脫穎而出,大家各有各的煩惱,至今還無人沒有誰打造出足夠穩固的護城河和規模效應,真正為行業帶來變革。
根本原因在於,整個產業數位化的發展鏈條,並沒有真正打通,都是割裂的孤島狀態,並沒有完全貼近企業長遠發展的需求。
伴隨著家居行業的擴大和數位化交易革新,產業數位化是一條漫長的路,「是否有足夠的中產以上目標用戶支撐,躺平在線上強調設計的美感與銷售的統一,這對設計師能提供多少扶持與幫助,是否能為企業完全打通前端的設計、營銷與實施交付以及是否有整合產業鏈的能力」,這些問題都是躺平必須要面對的命題與挑戰。
(文章來源:新浪家居,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