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天使寶寶,一到晚上就變成「小惡魔」,好不容易哄睡了,放床上沒一會兒就醒了……很多媽媽都經歷過這磨人的睡眠期。
其實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0~3 個月的小寶寶,由於身體發育不成熟,可以適當用抱睡的方式來減少哭鬧、從而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4~6 個月以後,寶寶的睡眠模式逐漸成熟,這時候是糾正抱睡的好時機,爸媽們可以嘗試讓寶寶自己入睡了。
以下五個改善抱睡的小技巧,寶爸寶媽們可以試試。
小月齡的寶寶,剛睡著時睡得淺,很容易醒來,所以不妨等寶寶睡沉一點再放。
如果剛放下沒醒,但睡不久就醒了,大人也不要急於抱起來哄睡。先嘗試拍拍噓噓來安撫寶寶繼續睡,實在沒轍了,再抱起重新哄睡。
寶寶一放就醒,多數是因為溫度發生了變化再加上失重造成的。
因此,可以選擇在抱著寶寶睡覺時,在手臂上墊個小軟墊,在放下寶寶的同時與墊子一起,則不易造成溫度的變化。
放下的過程一定要慢,避免頭低腳高。要先放屁股,穩定了,再慢慢放下頭部,同時結合摟胳膊、輕拍、按手這些手段穩幾分鐘。然後一邊拍一邊跟寶寶念叨:寶寶乖乖睡覺,媽媽手拿掉了哦。讓寶寶有心理準備再把手撤離。
害怕念叨會吵醒寶寶?其實越是偷偷摸摸,寶寶越容易醒,一邊念叨一邊放下反而起到安撫的作用。
註:待寶寶睡熟後,再將墊子抽走哦!
與其等到放上床才突然炸醒,不如在寶寶迷糊還沒完全睡著的時候,就嘗試把他放在床上。這樣中途不容易醒,還給了寶寶自己入睡的機會。
雖然剛開始確實容易醒,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寶寶會漸漸適應躺床上睡,所以關鍵是要「敢放」。
如果從出生開始,大人就有意識地多趁寶寶迷糊就放,減少持續抱睡,能避免寶寶以後嚴重依賴抱睡。
在寶寶還沒有完全戒除抱睡的時候,可以藉助一些輔助措施,讓自己抱得輕鬆點。
✔ 0~3 個月的寶寶可以用襁褓,這樣放下去不容易驚醒;
✔ 準備一個搖椅,配上腰墊,這樣可以在搖椅中哄睡;
✔ 新生兒哄睡還可以用背巾、推車輔助,減少大人的體力消耗;
✔ 寶寶入睡困難時,可以抱著他在瑜伽球上輕輕顛;
✔ 可以放一些白噪音幫助寶寶入睡。
寶寶放下醒,還可能是因為生理性的,比如餵的過飽,還沒來的及消化就把寶寶放床上了,導致胃食管反流。
在寶寶睡前,可以幫寶寶拍嗝,豎著抱一會兒,然後再哄睡寶寶效果會更好。
待寶寶滿6個月後,腸胃發育也較完善,這時可以培養寶寶自主入睡了。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科學育兒路上
有海派兒科推拿的
溫暖陪伴
👇👇👇書籍介紹往下看👇👇👇
· 慈幼理念 ·
讓全球嬰幼兒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