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寶寶護理4個技巧,不管是哭鬧哄睡,還是打嗝吐奶,都有訣竅!
對於新生兒的護理到底有多難,接觸過的家長應該都是清楚的,事事警惕卻依然還是無法避免打嗝吐奶,醒來哭鬧和哄睡困難。總而言之,有備而來仍是手忙腳亂。而對於寶寶種種棘手的問題,其實也是有小技巧可以減少負擔的,蘿爸想把一些訣竅送給新手的爸媽們。
那麼今天,蘿爸就和大家聊聊關於,新生兒護理4個技巧,不管是哭鬧哄睡,還是打嗝吐奶,都有訣竅!
1、打嗝
新生兒對於調節橫膈膜的植物神經發育還不夠完善,所以一旦吃奶的時候容易因為吸入空氣而是橫膈膜收到刺激,而調節功能卻跟不上,所以寶寶就會不停地打嗝。
日常在寶寶喝完奶後,一定要及時進行拍嗝,或者在打嗝的時候通過光亮或者音源等其他來轉移刺激也可以緩解。
2、吐奶
這是新生兒最日常的一種現象,由於胃在剛出生的時候是呈水平位,只能容納非常少的食物。如果在喝奶的時候速度太快吸入太多的空氣,或者吃太多,就會出現吐奶的現象。
喝奶之後要趕緊把寶寶輕輕地豎起來抱著,並讓寶寶趴在家長的肩膀上,然後輕輕地拍著寶寶的後背,讓寶寶打嗝以吐出胃裡的空氣,避免寶寶吐奶。
同時,如果乳汁的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致使胃部的蠕動量增加,同樣會造成寶寶大量吐奶。所以餵養時要儘量把控好乳汁的溫度。並且要注意餵奶時的姿勢,要讓寶寶保持平穩,避免晃動寶寶的身體。
3、哭鬧
面對哭鬧,對於家長來說估計就是最「心煩意燥」的時候,而通常這種情況都趕緊餵奶來安撫,如果餵奶還繼續哭,就只能是抱起來搖一搖。畢竟寶寶還處於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所以家長也純粹「靠猜」之後來進行措施。
可其實,對於嬰幼兒的哭鬧,首先要進行判斷。一般情況下的哭鬧都是生理性方面的需求,比如餓了。但其實致使寶寶哭鬧的還有很多護理不當所造成,比如包裹太緊太熱,或者環境不夠通風氧氣不夠,這些也會引起寶寶的不安和哭鬧,所以在餵奶和抱起來搖一搖之前要先排查這些原因。
同時,寶寶的哭鬧有時是屬於病理性地,比如消化不良或者腸絞痛,這些也是新生兒哭鬧最為常見的原因。家長不能只是一味地安撫,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哭聲、氣色是否正常,如果有不對勁的地方要及時送醫。
4、哄睡
寶寶在還沒有出生之前,是根據媽媽的作息時間來判斷白天和夜晚。但出生之後,由於每天需要保持1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所以基本上都是喝完奶就睡。但這樣也容易造成寶寶日夜不分,在深夜的時候更加精神。
為了讓寶寶更好地習慣睡眠的日夜規律,家長要先懂得製造睡眠環境。白天的時候儘量讓一點陽光或光線透進寶寶睡覺的房間,而晚上則採用光線比較暗的燈光,以此來讓寶寶慢慢區分白天和黑夜。
同時,白天多進行與寶寶的互動來減少睡眠時間,夜晚則減少互動來讓寶寶安心入睡。比如睡前輕輕地按摩,或者讓寶寶聽一些輕柔的音樂,也是可以促進睡眠的好方法。
所以,今天給大家科普的,關於4個育兒訣竅,從哭鬧哄睡,到打嗝吐奶,寶媽請收好!
好了,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讓蘿爸陪你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