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2021-01-08 法制網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⑥)

      ——訪財政部部長劉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2021年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應如何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記者採訪了財政部部長劉昆。


  精準科學施策、不急轉彎,保持一定減稅降費力度


  記者:如何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劉昆:「提質增效」,主要是從優化結構和加強管理著眼,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制,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


  一方面,要建立實施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提高財政支出效率。另一方面,要注重節用裕民,落實好「過緊日子」要求;同時還要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做到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


  「更可持續」,主要是支出規模和政策力度要保持基本穩定,為今後應對可能出現的新的風險挑戰留出政策操作空間。


  我們將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需要,合理確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保持適度支出強度,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同時,加大預算統籌力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支持地方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這要求宏觀政策不能急轉彎,要審時度勢、把握時機、精準施策,保持一定力度,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完善減稅降費政策,財政部門將如何落實這一要求?


  劉昆: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在財政收支較為困難的情況下,我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


  下一步,財政部將綜合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實施助企紓困政策需要,保持一定的減稅降費力度,繼續實施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


  應該看到,近年來我們實施的許多減稅降費政策是制度性、持續性的,疊加累積效應會越來越大,企業減負也會越來越明顯。財政部門將堅決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助力企業輕裝上陣、更好發展。


  擴大「直達資金」範圍,兜牢兜實基本民生底線


  記者:2020年2萬億元直達資金惠企利民成效顯著,2021年是否繼續沿用這一模式?


  劉昆:實行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財政宏觀調控方式的重大創新。截至2020年12月29日,已有1.52萬億元直達資金投入使用。直達機制「一竿子插到底」,財政資金從中央落地市縣基層僅需20天,且投向更準,用到了基層急需處。


  2021年,財政部將推動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安排,將直接用於基層財力保障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年初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對地方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以及具備條件的專項轉移支付也納入直達範圍,同時推進全過程、全鏈條和全方位監控,推動直達機制嵌入預算管理流程,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記者:2021年在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方面,財政部門有哪些舉措?


  劉昆:民生無小事。財政收支壓力再大,也要堅決保障好民生支出。2021年,財政部門將繼續兜牢兜實基本民生底線:要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等各類資金,加大對重點群體就業的幫扶,推動穩住就業基本盤,讓「勞有所得」更有保障;加大教育財政投入,優化支出結構,使「學有所教」獲得更高質量發展;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完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等,令「老有所養」更有底氣;適當提高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強突發重大傳染病應對處置能力,使「病有所醫」再上臺階,等等。


  在加強基本民生保障的過程中,我們將積極努力,確保民生支出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與財力狀況相匹配,讓民生保障延伸到未來。


  記者:2021年,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方面,財政部門將如何發力?


  劉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2021年,財政部門將不鬆勁、不懈怠,奮力寫好「穩定、鞏固、提升」三篇文章。


  穩定——過渡期內,保持財政支持政策和資金規模總體穩定,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財政投入規模,優化支出結構,為做好銜接工作提供保障。


  鞏固——重點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重、鄉村振興底子差的地區傾斜,重點支持西部地區鞏固脫貧成果,對中央確定的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予以適當傾斜支持。


  提升——逐步提高相關財政涉農資金用於產業項目的投入佔比,激發農民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給地方債戴上「緊箍咒」,更好發揮債券資金投資拉動作用


  記者:2021年,在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方面,財政部還將採取哪些政策措施?


  劉昆:截至2020年11月末,地方政府債務餘額25.5595萬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的地區還在新增隱性債務,個別地區償債風險有所上升。對此,財政部將嚴加防範、積極應對,切實把債務風險關進籠子裡。


  一是開好「前門」。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合理確定政府債務規模,以及分地區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滿足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和財政可持續的需要。


  二是堵住「後門」。嚴禁地方政府以各種名義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有效前移風險防控關口,堅決剎住違法違規舉債行為。


  三是完善管理。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引導地方精準聚焦重點領域,提高債券資金使用績效,更好發揮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四是強化監管。對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五是推進公開。督促地方穩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陽光化」,更好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促進形成市場化、法治化融資自律約束機制。


  給地方政府債務多加一圈「緊箍咒」,經濟社會發展就多了一道「安全閥」。對此,我們一定會持之以恆、一以貫之、不留後患。


本報記者  曲哲涵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6日 02 版)


相關焦點

  • 財政部部長劉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⑥)  ——訪財政部部長劉昆  本報記者 曲哲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
  • 施秉縣:全力推動烤菸提質增效
    施秉縣雙井鎮白巖村烤菸產業自3月12日煙地翻犁和綠肥改良啟動以來,全縣烤菸種植推進力度和進度持續加快,截至4月21日,完成煙地翻犁46865畝,起壟46865畝,蓋膜46501畝;供應肥料46573套、地膜19395件,炭基肥1381包。
  • 提質增效強筋骨 精心築巢引鳳棲
    2018年,貴州再次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千企改造」工程的實施意見》,要求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主導的機制,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產業鏈實施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安全生產能力提升為重點的技術改造,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工業全面轉型升級,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減負,提質,增效!全面解讀《關於加快促進服務業恢復穩定增長若干...
    它的出臺實施,將進一步幫助服務業企業減輕負擔、提質增效,對推動我省服務業加快恢復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獲得支持的地方法人銀行要制定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投放增長目標,將政策紅利讓利於小微企業,帶動全社會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發放規模與佔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四是鼓勵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鼓勵商業銀行優化信貸結構,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確保2020年小微企業續貸比例高於上年,支持服務業小微企業夯實生產經營基礎,增加可持續發展動力。
  • ...農民抱上「金娃娃」 永康市水務局送政策科技助力水產養殖提質...
    要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標改造、提質增效為主要任務,高標準建設農業「兩區」,加大力度促進產業興旺、鄉村振興。近年來,永康市水務局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以無公害養殖、品牌戰略為核心,以規模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為主要內容,圍繞「產業轉型、環境優美、品質提升、漁業增收」的現代生態漁業發展目標,開展探索新模式、形成新格局、構建新機制、樹立新標杆、培育新動力,促進綠色興漁、創新強漁、協調惠漁、共享富漁、開放助漁的漁業可持續發展新格局。
  • 青龍山分公司從機械裝備入手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據悉,今年分公司種植戶更新GPS輔助駕駛系統14套,配備在寬窄行側深施肥插秧機上,節省人工的同時提高科技沿線插秧標準;更新大型進口平地機一套,配套大馬力拖拉機,重點進行格田擴大作業,打造規模樣板田,提高生產標準,節本增效;更新大棚平床機5臺,可利用夏季時間將大棚平好,為下年高標準育苗打下好基礎;更新棚內軌道車、棚內噴灑機44套,提高大棚噴藥效率和噴藥質量,方便植保作業;更新軌道農業設施
  • 標準化建設 促進鎮江流浪救助提質增效
    金山網訊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身處困境的未成年人更應是社會共同關愛的重點對象。
  • 邯鄲市邯山區實施小堤片區產業提升力促鄉村旅遊提質增效
    邯鄲市邯山區實施小堤片區產業提升力促鄉村旅遊提質增效 2019-05-01 1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加坡財政預算案將聚焦數碼化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
    新加坡政府即將發布的財政預算案也將因應這些變化,聚焦數碼化和科技,以及醫療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昨早在《海峽時報》線上舉辦的全球展望論壇上,預告下個月16日發表的政府財政預算案聲明中將關注的重點課題。王瑞傑在接受提問時,分享過去一年抗疫過程的觀察和心得。他指出,疫情加快了一些領域的變化和發展,包括數碼科技領域。
  • 以效益為中心 貫徹落實六個增效——湖南黃金去年實現破冰發展
    2015年,受宏觀經濟影響,黃金、有色金屬行業市場疲軟,金屬礦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黃金、有色金屬企業面臨巨大壓力
  • 管好「錢袋子」當好「大管家」——2020年襄陽財政創新改革紀實
    【襄陽政府網消息】優化財稅結構、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兌現貼息惠企政策、發放房租就業補貼……  2020年,市財政部門積極用好、用足、用活一攬子政策,堅持「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持續推進各項財政改革,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 蒙西事業部:提示增效 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2020年,大唐內蒙古分公司蒙西事業部認真落實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年」各項部署安排,圍繞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的總目標,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引領,堅持提質增效,堅持依法治企,堅持關心關愛職工,以安全穩定為基礎,以關鍵指標、關鍵任務為主線,各項工作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 【任澤平:未來應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來擴大需求】恆大...
    文 / Sarah2020-04-11 12:21:03來源:FX168 【任澤平:未來應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來擴大需求】恆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發文稱,當前我們面臨四大挑戰:控制疫情、復工復產、紓困企業、擴大內需。
  • 歐洲新一輪財政、貨幣刺激計劃落地,歐元漲勢可期?
    蔡劭立認為,歐央行加碼貨幣寬鬆的行為確實能夠提升經濟預期,但當下對於歐洲來說更為關鍵是的打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歐央行一直強調通脹率低的問題,相比於貨幣政策,歐盟峰會通過的財政預算與刺激政策更值得關注,因為這更能夠提升未來歐元區的通脹。
  • 【減稅降費】來聽聽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怎麼說!
    ,介紹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和減稅降費工作進展及取得成效。」活動,著力推進問題整改;與財政、人社、醫保等有關部門密切協作,著力推進協同共治。視頻來源:央視《新聞直播間》 政策及時、落實有力,政策效應如何?蔡自力表示,綜合前10個月數據來看,政策效果可用「一降、兩增、三穩」來概括。 「一降」,是指市場主體負擔持續下降。稅務部門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重點稅源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0.63元,降幅達9.4%。
  • 做好「加減法」 盤活「蓄水池」——常德市財政2021年預算編制把錢...
    紅網時刻常德12月30日訊(通訊員 譚凱)在當前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持續增大、加力空間有限的情況下,2021年部門預算怎麼編制?常德市財政按照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和市委市政府2021年預算編制的有關要求,著力從「控支出、保重點、促統籌」三個方面做好2021年預算編制工作,確保有限的財政資金花在「刀刃」上、用在關鍵處。做好減法控支出過「緊日子」,當「鐵公雞」,市財政科學預測當前財力和長遠影響,堅持以收定支、量入為出,從緊從實編制部門預算。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
  • 中國外貿重規模更重效益 優進優出要打好「組合拳」
    作為加速建設貿易強國的重要步驟,中國正加速從大進大出邁向優進優出,推動外貿發展提質增效。新背景,新內涵在湖南株洲,裝備製造產業鏈在業內享有盛名。該地在開放發展中快速形成了軌道交通裝備、硬質合金、航空裝備等優勢產業,外貿進出口總額自2016年以來幾乎每年增加1億多美元。上述成績的取得與株洲近年來加速從大進大出邁向優進優出密切相關。
  • 58同城CEO姚勁波:打通供應鏈系統 技術賦能行業提質增效
    正如莊建東所言,從2005年58同城成立到2020年這15年間,58同城成功從「流量型」平臺升級為「服務型」平臺,在堅持為客戶和用戶提供全場景的服務,讓生活變的簡單美好的同時,58同城也積極賦能行業及合作夥伴,為房地產全行業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 中金所趙慶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面的提法均...
    中金所趙慶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面的提法均高於市場預期;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體新的提法很多,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面的提法均高於市場預期。當下經濟變化迅速,市場悲觀情緒較多,國內外形勢疊加之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