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抑鬱症、焦慮症患者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就能康復了

2020-11-26 騰訊網

前言:

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焦慮症?曾看過德國的一個心理學家講到: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主要是由於童年成長中所形成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其中,敏感、多慮、完美主義是最重要的三種缺陷。進一步說,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我們就能痊癒了。反觀自己,敏感、多慮、完美主義這三種特點真是太符合我了,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抑鬱症、焦慮症的爆發:

我今年35歲,懷孕5個月。在初中時壓力比較大上課的時候特別努力聽講,有一天我突然看著老師的嘴說話時帶的氣息比較重,一下我的思緒就回不了他所講的話內容上了,我一下特別恐懼像掉下懸崖一樣的感覺,我越是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她說話內容裡,越是集中不了從此我就擺脫不了那種掉下懸崖的感覺,就一直逃避不聽他講課,因為我平時很努力學習,熬夜,午睡都在學習。後面放棄然後那個陰影就沒有了。

出社會了,偶爾看到牆上或路牌有字,我突然想到那感覺,然後就逃避不去看,免得強迫自己去看又集中不了精神而害怕。偶爾看書也是害怕注意力放在外面或者旁邊而不敢看書,即使看了也沒看進去而焦慮,所以乾脆逃避。

只要一想到那感覺就想轉移注意力而忘記它,就這樣斷斷續續很多年過去了。

這一次更嚴重因為我懷孕晚上突然起夜上廁所一下睡不著,我突然就害怕睡不著而擔心影響寶寶,然後就努力睡覺可是就是睡不著,一想到睡覺就害怕那感覺來影響我。

現在已經形成做什麼都有那感覺的陰影,就特別失落,和他們聊天可以分散注意力心情就會好很多,可以一想到不能專注聽他們說話那害怕的感覺又來了,有時候導致我都不敢說話,那感覺無處不在。

做什麼那感覺都無處不在,我整天很失落,很努力轉移注意擺脫它,偶爾可以擺脫的了,偶爾不行。有一次在網上諮詢了一下心理醫生,醫生叫我面對它,我發現我更是嚴重,無時無刻那感覺都在,差點崩潰。

出現轉機:

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抑鬱症的自助貼吧,原來這世上還有很多和我一樣受著內心的煎熬人。看到他們發表的一些經歷,感想很有觸動。我看到有好幾個病友都在講練習「觀息法」,

看到他們都獲得了很好的改善,心理頓時升起了強的信心。我想這個方法也沒準能適合我。

觀息法練習真的很奇妙,練習了兩三天焦慮、緊張的感覺好像沒有那麼激烈了,尤其在練習中好幾個短暫時間,我體驗到了一直非常平靜、忘我的感覺,這種感覺過去從未有過。這極大地增強了我的信心。

但是,一周後我就開始打嗝,不停的打嗝,非常難受。我就反覆的翻看《情緒自救》書中觀息法的解答部分。按照書中講到的,這種反應都是典型的內心習性的浮現,這是好的表現,是清理的過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對一切不舒服的反應持續地保持平等心,持續地觀察呼吸的進出便是。

觀息法練習做到快一個月的時候,我就把觀息法做到了40分鐘,心情也好些了,也少了些對自己的自責,手臂和手掌緊張的肌肉也開始在慢慢的放鬆。

一個月後我雖然還是在打嗝,但是我的胃由於長期的負性思維積累造成的痙攣給我帶來了多年的痛苦,吃東西只能吃一點點就會感覺有飽脹感了,所以這些年我一直吃得很少,但在練習了觀息法和打嗝的內在反應一個月後,我就明顯的感覺到我的胃腸功能好了很多。我可以正常的飲食了,胃的飽脹感也減輕了。

因為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好好的享受一頓美食了,怕胃脹不敢多吃,此時我有了小小的激動,也給了我更多的信心堅持按照《情緒自救》書中的觀息法和誓言法練習的動力,我保持著勤奮的練習。

結語:

過去我總想著那些痛苦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盡頭,現在我不必這麼想了,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通過練習,我可以去想像一些美好的東西了,美好的東西真的總是會不經意間出現在你的生活當中。就像書中講到的,只要我想我的人生是好的,我的人生就是好的!我不能說在以後的生活中都會一帆風順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我卻能說我能更好的處理一些問題。生命的轉折,往往就是在我們相信自己的剎那間!

分享:

希望身處抑鬱、焦慮困境中的病友也能去練習一下觀息法,我相信,只要你堅持地練習一段時間,你一定會獲得很好的改變。

觀息法練習步驟:摘選《情緒自救》一書

1、以盤腿姿態端坐,挺胸抬頭,閉上雙眼。

2、將注意力專注在鼻孔的呼吸進出上,持續地去觀察(感覺、專注)鼻孔的一呼一吸。

3、不管呼吸是明顯的,還是不明顯的,是流暢還是不流暢的,總之,不管我們感覺到是什麼樣的呼吸,就是什麼樣的呼吸,不加評判,不貪求什麼,也不排斥什麼。

4、不在練習中做任何的思考、評判,分析,如果發現走神了,那就再拉回到呼吸上,走神了,就再拉回來,如此反覆練習。

5、每次練習20-30分鐘,每天保持早、晚各一次。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抑鬱症的真正康復不能依靠吃藥,這兩種方法才是治本的
    心理學家:抑鬱症的真正康復不能依靠吃藥,這兩種方法才是治本的一、抑鬱症能痊癒嗎?從事抑鬱症治療多年,我聽到患者問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了。也許這也是你想問的,在《戰勝抑鬱》書中講到,無論是什麼程度的抑鬱症,無論抑鬱症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都是完全可以康復的,西方及國內有太多的臨床及研究數據證明這一事實。
  • 所謂焦慮症抑鬱症的康復秘訣,就是改變觀念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病人的那種心理痛苦和無奈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我經歷了大概4年左右的黑暗時光,我的腦子裡也有過可怕的念頭,但是作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讓我無比的堅強,無論焦慮症帶來的症狀多麼的難受,一天到晚的驚恐發作令我每走一步都心驚膽戰,我還要在父母面前偽裝,不能讓他們看出一絲一毫的恐懼
  • 心理學家:堅持這三種方法就能走出來
    心理學家:堅持這三種方法就能走出來社交恐懼症,是神經症中恐懼症的一種表現,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及他人看法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患者極力迴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
  • 自我訓練——我自己就能治好焦慮症抑鬱症?
    我們是不是可以打破這樣傳統思維模式下的行規呢,並開始依靠自己的自覺來行事呢,答案是可以的,並且有很多的心理治療師,為我們尋找到了一條依靠自我亦焦慮症抑鬱症患者自身,就能大大改善甚至是治癒自己的一條道路,那就是「自我訓練」。自從我們開始用新的角度看問題。
  • 抑鬱症、焦慮症的康復之道非要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慈悲!
    我平時也是會做,但是不是每天,我並沒有把這個方法當成抑鬱症、焦慮症自愈的必須要做的方法。我說這本書很重要,不意味著不學靜坐就不會自愈。根據你的愛好和對空性的認識,每個人可以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進入潛意識的方法。靜坐只是其中一種,另外還有催眠、花道、香道、茶道、手工,甚至坐看車來車往的發呆,都可以幫助你進入淺層的潛意識。大部分的焦慮,都可以在那裡獲得療愈。
  • 心理學家:關於抑鬱症的5大誤解,你是不是也信了?快來了解一下
    事實上,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鬱症。生活壓力大是導致一個人抑鬱最主要的原因,但這並不代表沒壓力就不會抑鬱。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生活壓力不大,就斷定這個人不會抑鬱,因為壓力大是抑鬱的原因,但並不是唯一的原因。
  • 抑鬱症患者自救的10種方式,只要你肯踐行起來,那麼就會有所收穫
    文/阿秋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都應該具備一個自救的意識,當我們擁有這種自救的意識,並把這些意識化作一個個行動的時候,那麼意味著我們一定比那些「沒有自救意識的患者」要康復得更快和更順利。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在我這麼多年的心理諮詢的生涯中,我每天都在跟抑鬱症患者打交道,幫助他們做心理治療和疏導等等,這些年積累下來的康復案例實在是太多了,當然他們的康復並不全是心理治療的效果,還有一些是藥物的效果。除了這些,這些已經康復的抑鬱症患者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都懂得去積極的自救。正是因為他們這種自救的意識和精神,最終幫助他們順利地戰勝了心魔,走出了抑鬱症的困擾。
  • 心理疾病如焦慮症和抑鬱症,它們是精神病嗎?
    可以這樣說,精神病人發作的時候認知和行為會出現絕對紊亂,他們會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這稱為精神病。通常意義上的精神病不包括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為什麼?抑鬱症、焦慮症患者想要攻擊這個人的時候,他會有很多想法的,比如不道德、被指責、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們的行為可控可自制,只是克制的時候會非常痛苦,這是核心差異。
  • 失眠就是抑鬱症嗎?治好了,90%的抑鬱患者都是人才
    失眠是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軀體表現特徵之一,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抑鬱症狀呢?抑鬱症有三個核心症狀,第一種症狀為心境低落。第二種是興趣降低,第三種是精力減退。而八個附加症狀為專注的能力降低,自信降低,會有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當這些症狀你基本上都有的話,那你就要特別留意了。
  • 超心理學家張武源:擺脫重度抑鬱症,過上快樂幸福的美好生活經歷
    我徹底的治癒了我十多年來的抑鬱症,我運用這三個有效的方法,我終於戰勝了我的重度抑鬱症。 我深知抑鬱症不是一個那麼容易就能徹底治癒的心理疾病,因為我自己本人就經歷了十多年的抑鬱症的痛苦和折磨,才得以徹底的痊癒。因為我經歷過,所以我深知這種痛苦,所以我知道身處在抑鬱症困境中的人們是多麼的痛苦。
  • 一個北漂焦慮症姑娘的7方面康復經驗(深度真實手記)
    字數:4400,閱讀時長:10分鐘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我們知道了抑鬱症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也開始了解到抑鬱症需要治療而不是一味扛著。可是要知道心理疾病又很多,可能焦慮症也是一個很痛苦的心理問題。它和抑鬱症不一樣的是,焦慮症雖然不會導致自殺,可是焦慮症卻讓你天天坐立不安,你會感覺好像時刻有一隻惡鬼般在你身邊。據說,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在生命的某個時刻遭遇焦慮侵襲。我很不幸,就是其中之一。
  • 焦慮症患者,醫生建議:可嘗試用這10項行動做到自我療愈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對於很多焦慮症患者來說,自己患上焦慮症之後,他們也是完全渾然不知的,自己只知道自己痛苦的體會感受判斷我們是否得了焦慮症只要有以下幾大症狀,且時間超過了半個月,那麼就可以疑似抑鬱症了,若想確診,建議去正規醫院進行更為詳細的心理量表測試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是抑鬱症患者?心理學家:請注意這五個細節
    當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患上了焦慮症或者抑鬱症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抑鬱症」這個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遭到很多人的詬病。 一旦有人說自己患有抑鬱症,必定有人會跳出來說:「得了抑鬱症很了不起嗎?」
  • 心理學家表示:患上抑鬱症的人,一般會出現這6種症狀表現
    最近幾年抑鬱症患者的人數在不斷的上升,根據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抑鬱症患者人數有將近3億之多,在我們國家有將近9500萬,然而這麼龐大的數目中每年有將近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人因為抑鬱症所自殺,這種疾病可以說是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第二大疾病了,輕度的患者可能只是情緒上有問題,但是重點的患者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希望分享給大家可以讓深處抑鬱的人有所啟發:不要把抑鬱症當作病來看待很多人感覺抑鬱症是一種很難受的問題,但殊不知抑鬱症雖然是疾病,可如果你以疾病態度來對待它。
  • 心理學家:焦慮症、強迫症自愈,做好這三點,你就能走向康復
    什麼才是焦慮症、強迫症患者追求的理想狀態呢? 焦慮症、強迫症朋友,要需要有所節制,跟焦慮、強迫沾邊的都不要去做,如果發現自己想鑽牛角尖時,立馬得制止。你有很多時候被自己的想法迷惑住嗎?覺得這就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想不清楚,就是不行,只有把細節都捋清楚了,就行了,這就是強迫症誘惑你的地方。放下一切無謂的思考,如果工作或者學校,有需要思考,多動動筆,記錄一些關鍵詞做提醒。
  • 過來人給正在治療的抑鬱症患者的7個建議,借鑑起來你也可以康復
    文/阿秋今天我要告訴你們,無論是抑鬱症患者還是家屬們,以下這些建議是一個過來人,我,給正在治療的抑鬱症患者的7個建議,只要患者借鑑起來,你一定也可以康復和強大起來!同時家屬們也要懂得這些方法,因為這是有利於家屬們去建議陪伴患者的。
  • 《2020抑鬱症患者群體調查報告》——抑鬱研究所
    這是因為,認知功能障礙廣泛存在於抑鬱症患者中,特別是執行功能和注意功能障礙。一項納入 1426 例抑鬱患者的抑鬱症序貫治療研究顯示,89.6%的患者注意力難以集中,抑鬱症會顯著降低患者記憶力、注意力等多方面功能。抑鬱症雖然並不影響患者的總體智力水平,卻顯著降低了患者在多個認知維度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執行功能、注意、記憶和信息加工速度等 4 個方面的功能受損。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特別「懶」?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患者特別懶,實際上這個所謂的「懶」在專業角度上叫有心無力,也就是說這個患者實際上他是有意願去做出改變,但是他沒有這個力量去做。比如說父母覺得孩子患上抑鬱症以後,什麼也不願意去做,動也不願意動,所以覺得孩子特別懶,實際上作為患者本人自己也知道,比如說,自己可以通過運動改善焦慮症,他有這個想法,但是真的要去做的時候,因為症狀的存在,他很難去付之行動。 那麼如何區分是真的懶惰還是抑鬱呢?
  • 杭州去哪看焦慮症
    核心提示:焦慮症患者大多數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數數,或用手舉書本讀等促使自己入睡。在自我採取以上方法的同時,還必須使用抗焦慮藥。   焦慮症應該是我們平常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當患上焦慮症的時候會給自身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只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了才不會讓病情更加嚴重,針對焦慮症的治療方法,下面就讓杭州天目山醫院為我們解答:   焦慮症的治療方法:  一、花精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