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沙龍:戰場永遠衝最前面 頭纏繃帶指揮戰鬥

2021-01-10 騰訊網

  1998年10月21日,以色列外交部長沙龍(右)在與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會面時的情景。新華社發

  2005年12月7日,沙龍在以色列斯代博克參加活動。 新華/法新

  以色列前總理艾里爾·夏隆因重度中風昏迷八年後,11日在特拉維夫謝巴赫康復中心去世,終年85歲。據《耶路撒冷郵報》報導,以色列政府將為沙龍舉行國葬。

  作為以色列最精明且最負爭議的政治和軍事領導人之一,沙龍從中東地區的戰火中走出,以「推土機」強硬形象登上政壇頂峰。他時常在政治家與政客之間「變身」,尤其在以巴和平進程中,既有引發阿克薩清真寺流血衝突、開建約旦河西岸隔離牆等驚世之舉,也有力排眾議從加薩走廊撤離等勇敢決定。只是,在他昏迷八年後,巴以和平依然難見曙光。

  戰爭英雄

  沙龍1928年2月26日生於特拉維夫附近沙龍地區的馬拉勒村,父母是來自白俄羅斯的猶太人移民。

  沙龍17歲加入猶太人秘密民兵組織「哈加納」,對抗當時統治巴勒斯坦的英國人,早早展現出軍事天分。「哈加納」後來成為以色列國防軍。1948年,沙龍參加以色列獨立戰爭,即第一次中東戰爭,身負重傷,傷勢影響終生,一隻眼睛幾乎失明。

  1953年,沙龍負責組建和指揮101部隊,專門越境報復巴勒斯坦遊擊隊和阿拉伯國家武裝力量,手段強悍。1956年10月,沙龍作為傘兵旅旅長參加英國、法國聯合以色列發動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他不顧時任以色列總理果爾達·梅厄夫人反對,自行率傘兵旅與西奈半島埃及部隊交戰,阿拉伯國家指認他率傘兵旅虐殺戰俘,舉世譁然。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沙龍率領裝甲師,參加以色列奪取戈蘭高地、吞併約旦河西岸和西奈半島的多場戰役。

  1971年,沙龍負責打擊加薩走廊「恐怖勢力」。6個月中打死100多名「可疑分子」,逮捕數百人。

  1973年10月「贖罪日戰爭」,即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已經步入政壇的沙龍重返部隊,出任裝甲師師長。他衝鋒在前,頭部受傷,包紮繃帶繼續作戰,極大鼓舞了以色列軍隊士氣。這支裝甲部隊成為第一支通過蘇伊士運河、包圍埃及部隊的以色列軍隊。沙龍也因此被以色列視為「戰爭英雄」。

  政壇王者

  以色列政壇強人輩出,但幾乎只有沙龍稱得上「王者」。現任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前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現總統希蒙·佩雷斯等無論資歷,還是人氣,都無法與沙龍相提並論。

  1973年7月,沙龍辭去軍職,競選議員。同年9月,沙龍參與組織右翼聯合陣線利庫德集團。時任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任命沙龍為自己的高級安全事務顧問。

  沙龍1977年再度當選議員,加入執政的利庫德集團,出任農業部長,任職期間推行定居點計劃,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大肆興建猶太人定居點,由此得名「定居點之父」。也正是沙龍,2005年9月強行清空加薩走廊21座猶太人定居點。

  1981年8月,沙龍出任國防部長。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次年3月,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事件曝光,調查發現,沙龍直接對此事負責,他被迫辭去國防部長一職。

  1996年利庫德集團重新執政後,內塔尼亞胡出任政府總理,沙龍「能屈能伸」,在這名政治對手手下擔任國家基礎設施部長、外交部長,直至1999年9月擊敗內塔尼亞胡當選利庫德集團黨魁。

  2000年9月28日,沙龍突然造訪位於東耶路撒冷的穆斯林聖地阿克薩清真寺,由此引發長達5年的巴以流血衝突。也正是這場衝突,再次把沙龍推向以色列政治巔峰。2005年11月,沙龍退出利庫德集團,另組前進黨。此舉為他掃除原利庫德黨內掣肘,最終推行「沙龍版」和平計劃。

  阿以恩怨

  沙龍眾多綽號中最為出名的是「推土機」,緣於他對阿拉伯人的鐵腕政策。歷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戰爭英雄」沙龍在阿拉伯人看來,就是殺人魔頭。「沙龍」這個名字在中東阿拉伯國家最遭人咬牙切齒。在加薩走廊,垃圾桶上曾到處寫著沙龍的名字。

  沙龍上臺後,宣布不與時任巴勒斯坦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打交道,數次重兵圍困阿翁位於約旦河西岸的官邸。沙龍宣布巴以1993年籤訂的《奧斯陸協議》失效,輿論譁然。巴方指責沙龍單方面關閉談判之門,和平進程陷入停滯。

  2003年以色列開始在約旦河西岸興建隔離牆,巴方認定此舉是單方劃定巴以最終邊界。

  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去世。2005年2月8日,沙龍與新當選的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舉行會談,達成停火協議。同年8月15日,沙龍政府啟動醞釀近兩年的單邊行動計劃,隨後一個月內成功完成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共計25個猶太人定居點的撤離行動,結束對加沙長達38年的佔領。

  從「鷹派」變身「鴿派」或者「中間派別」,沙龍向世人展示其政策務實的一面。一名巴勒斯坦評論員這樣評論沙龍:他是「第一個不再宣稱以色列有權佔領全部巴勒斯坦土地的以色列總理」,「現在,一個活著的沙龍對巴勒斯坦人更有利,儘管他曾對我們犯下累累罪行」。

  胡若愚(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沙龍:「和平鴿」與「推土機」的化身

  中東問題專家,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餘國慶分析指出,沙龍是一位在歷史上充滿了矛盾和爭議的政治家,是一位以色列國內和國際社會對他的評價都存在著巨大分歧的歷史人物,可謂功過鮮明。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和平的鬥士,不喜歡他的人說他是戰爭的屠夫。

  【鐵漢柔情】

  先後娶一對姐妹

  沙龍一生經歷了兩次婚姻,先後娶了一對姐妹,從無緋聞。沙龍密友曾說:「阿里克(沙龍暱稱)是一個把家庭放在首位的男人。」

  1953年3月,25歲的沙龍和22歲的戈莉相戀6年後喜結良緣。戈莉是一名精神科護士,匈牙利裔,是沙龍家鄉村莊的美女。婚後3年,兒子格爾出生。1962年5月6日,戈莉因車禍去世。

  妻子去世後,兒子格爾變得沉默寡言。沙龍請戈莉最小的妹妹莉莉搬來同住,照顧格爾。莉莉對姐夫非常崇拜。莉莉待格爾勝似親生母親。1963年秋天,沙龍和莉莉結為夫妻。

  2000年,莉莉身患癌症離開人世,翌年沙龍成功當選以色列總理。這位強人在發表勝利演說時講道:不管是困難還是開心的時刻,都有莉莉陪伴著我,全心全意支持我。這一刻她雖沒能站在我身邊,我仍然思念她。

  戰場上衝在最前面的人

  沙龍經歷了以色列整個戰爭時代與和平時代,從1948年以色列獨立戰爭,直到生前參與過的從黎巴嫩撤軍和從加沙撤軍的行為,沙龍都是親身經歷。餘國慶認為,沙龍本人對和平曾作過重要嘗試,沙龍生前的政治立場已有所緩和,人們對他有著正面的積極評價。他下令從加沙撤離以色列的軍隊,是後人對沙龍肯定的重要事例。

  沙龍曾有過一句知名豪言,不是「給我上」而是「跟我來」。他頭纏繃帶指揮戰鬥的畫面被廣泛傳播。

  對政治敵手冷酷無情

  餘國慶指出,說他是戰爭屠夫,不僅是指他的狠決作風,最主要的證據就是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時,沙龍縱容當時黎巴嫩境內武裝對巴勒斯坦難民進行大屠殺,當時有上千名巴勒斯坦難民死於這場衝突,這是沙龍留在歷史上最大的汙點。

  餘國慶說,人們對沙龍的負面評價還包括多次對敵方領袖實施定點清除,尤其是對阿拉法特幾十年的追殺。最後,阿拉法特在沙龍圍困中陷入危機,不得不遠走他鄉。可以看出,沙龍是對政治敵手冷酷無情的人。

  晨報記者 韓娜

相關焦點

  • 頭纏紗布繃帶疑為夾帶手機 考場「傷員」難倒考官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衛中昨日,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武大一號樓010316考室內,一考生頭纏紗布繃帶,伏案作題。此前曾有舉報:該生將利用紗布繃帶夾帶手機作弊。記者與省教育考試院巡視員對其連續觀察兩天,因依據不足無法檢查。
  • 大張偉扮拳擊手滿身泥濘 頭纏繃帶男人味十足(圖)
    大張偉自嘲第一次拍片把自己搞的「髒兮兮」,還主動要求頭纏繃帶滿身泥濘增加逼真效果。引得現場工作人員暗暗驚呼,「大張偉原來這麼帥!」  據工作人員透露,大張偉新專輯中的第三主打《有錢你買不到》MV也將於近期播出。這首新歌中大張偉首度挑戰「演技派」,搭檔神秘韓國女星演繹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值得期待。
  • 為什麼美國電影和美劇裡的戰鬥英雄,幾乎都是中士呢?
    因為打仗的基本都是士兵,軍官只是負責指揮。 專業打仗,就是士兵的事,打得再好,也就是專業軍士,最多負責現場戰術指揮,戰場上,打到中士,就是從戰鬥人員中經驗,資歷,身體素質都是最當打的裡面挑出來的。
  • 回家路上遇車禍受傷 頭纏繃帶身穿病號服還為病人查房
    頭纏繃帶的阮善平醫生在堅持為病人查房。  浙江在線06月17日訊(今日早報通訊員 朱小敏 記者 李攀)台州醫院神經外科病房,上周時常出現一個奇怪的「病人」。他,四十來歲,頭上纏著厚厚的繃帶,身上穿著病號服,卻不「乖乖」臥床休息,反倒「溜進」其他病房,為二十多個病人做檢查、詢問病情。  剛開始,連值班護士都被嚇了一跳,後來他們發現,這「病人」竟是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此前他因回家途中出車禍,住進自己科室,因放心不下負責的二十多位病人,也擔心組裡人手不夠,每晚偷偷為病人查房。
  • 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名戰士未殺一人,卻被評為了一級戰鬥英雄
    為何一人未殺卻被追評為一級戰鬥英雄?貟寶山,1930年生於河南安陽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年少時受生活所迫,僅靠放牛來維持生計,但他又始終不甘於現狀,極力想擺脫這種窘迫生活,機緣巧合下,經朋友介紹加入我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 戰鬥民族有多強悍?婦女能開著T-34坦克獲得「蘇聯英雄」稱號
    假如說起俄羅斯人,很多人都會立刻想起戰鬥民族的兇悍景象,哪怕是表面上看似毫無威脅的婦女,也擁有者驚人的戰鬥力。在當今的網際網路上,仍流傳著一個俄國婦女與五個美國大兵抗原木的對比圖,由此可見戰鬥民族的兇悍。而就在偉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就曾有俄羅斯婦女駕駛T-34坦克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
  • 想要永遠保持戰鬥姿勢,你需要它!
    上戰場之前,喝一壺烈酒,表現出戰鬥的昂揚,酒壯慫人膽,壯士一去別復還。喝一杯酒,忘掉過去,勇往直前,似乎成為一種上戰場之前的必做儀式。  然而,事實並不會完全如人所願。  我不喜歡和當兵的人喝酒,很大原因並不僅在於此。個人以為,本性與本能的激發,確實有一部分可以靠烈酒來作引子,但並非全部。激發軍人戰鬥本性的,更多是靠初心的爆發,靠忠誠、必勝信念的轉化!
  • 志願軍戰士未殺一人,犧牲後被評為一級戰鬥英雄,他有何特殊功勞
    1952年,我軍專門為一名志願軍犧牲戰士召開了追悼大會,會上,人山人海,許多群眾聞聲前來弔唁,我軍戰士更是面色凝重,默默為其送行,就在追悼會接近尾聲之時,志願軍總部特意宣布,為其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志願軍戰士生前卻未殺一人,那他是誰?
  • 一戰英雄「斯塔比」,17次戰鬥多枚勳章,網友:戰地降魔犬
    軍犬在現代的戰場上是具有很多的用處的,它們可以完成我們人類一些細小而做不到的事情。現在軍犬主要用於,警備、掃毒及排雷等工作。它也是我們人類千百年來的好夥伴。早在古代戰場就有使用軍犬的例子。在一戰時期,美軍就用軍犬來參加戰鬥。
  • 寧死不當俘虜,他拉響手雷和2個越軍同歸於盡,成戰鬥英雄
    董存瑞、黃繼光的英勇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對越反擊戰中再次湧現出了董存瑞、黃繼光式的英雄,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對越反擊戰的戰鬥英雄李定申。李定申是廣西臨桂縣兩江鎮人,他的父親是一名黨員,在鎮上的糧管所工作,閒暇之餘父親常跟李定申講述戰鬥英雄董存瑞和黃繼光的故事,還在上小學的李定申在作文裡寫道:「長大了我也要當英雄!」1977年,21歲的李定申如願以償當入伍了,他被分到廣西42軍126師376團2營5連當戰士,在部隊裡他苦練軍事技術,射擊、刺殺、投彈他均是標兵,軍事技術過硬,他希望能當英雄。
  • 為什麼綾波麗登場時滿身繃帶?原因藏在了《EVA》漫畫裡!
    大家還記得綾波麗初次登場時的形象嗎,渾身繃帶,奄奄一息。在TV版和新劇場版《序》中,都沒具體說明這一身重傷是怎麼來的,只有看過漫畫才會知道具體原因。 TV版和新劇場版中,水天使進攻東京之後,戰場的指揮權都在軍方手裡。
  • 八路軍老兵憶肉搏日軍 戰場只有吼聲「噗哧」聲
    「今年,是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的大喜之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1個春秋,我入黨也已經有70個年頭了,每年都有一個建黨節,要說最特別、最難忘的建黨節是1942年的那一次。」  敵人追擊,我軍身處險惡處境  1942年4月29日,日本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山東德州指揮日軍對山東省附近的20多個縣進行大掃蕩、大包圍。「由於日軍武器裝備比我們好,為應對敵人的掃蕩,我們和日軍展開了遊擊戰,白天日軍進攻,晚上我們出來襲擾,當時戰鬥非常激烈,我們很多戰士都犧牲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敵人的包圍圈越縮越小。
  • 老兵敘述:英雄渾身全是膽,戰場九死一生還,對越自衛反擊戰
    二十載鬥轉星移,從萬人景仰的戰鬥英雄到默默無聞的基層工作者,邱應發始終保持著一個共產黨員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的英雄本色。英雄渾身是膽, 戰場九死一生。新洲區邾城街新區一所小學的操場上,一部名為《雷場上的相思樹》的電影正在放映,當觀眾們為主人公邱原英勇頑強、機智勇敢拍手稱道時,人群中一名個子不高的男子禁不住掩面而泣。
  • 壓秒戰鬥英雄來襲 魔法門之英雄無敵王朝全新玩法一觸即發
    自《魔法門之英雄無敵:王朝》亞山大陸開放以來,大地圖作戰一直是以戰報郵件的形式傳遞給各位領主。雖然戰報數值對比能看見更多細節,但是少了雄兵千萬,戰場火拼的氣勢磅礴之感還是有些許遺憾。
  • 盤點動畫中纏繃帶的角色
    在現實生活中,纏著繃帶的人大部分可能都是因為受傷。而在許多動畫作品當中,纏著繃帶的角色並不都是因為受傷,有時候繃帶反而是為了掩飾他們的真實實力或者和他們過去的某些經歷。在很多粉絲和觀眾看來,繃帶在動畫中都會讓角色變得更加神秘和有魅力。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動畫中纏繃帶的角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雷鋒路社區:支持社區建設黨員永遠挺在最前面
    劉愛說起這件事,對王老充滿了敬意,「王老聽說這個事以後,不顧80歲高齡,自己動手把房子拆了,義正言辭地跟他的兒子說,『不聽黨的指揮,你就不是一個合格黨員!』這件事,全社區的人都知道了,有了他的大力支持,社區改造一路暢通無阻,很快就完成了上級交辦的任務。」
  • 《英雄無敵3》:地牢英雄一覽,後勤特長耿納走路都帶風
    戴斯降生於一個武士部落,特別擅長指揮牛頭怪。 艾傑特用魔法製造出了邪眼和毒眼,他現在正訓練它們進行戰鬥。
  • 英雄空降兵 搏擊天地間
    「黃繼光英雄連」衝在前 危難面前從未缺席 「戰友們,加把勁兒,我們是誰?」 「黃繼光!」 今年7月19日深夜1點,在湖北麻城市閻家河鎮葉家灣的堤壩上,「黃繼光英雄連」官兵正在固堤搶險。 從接到命令到馳援最危險堤段,他們已經持續奮戰了29小時。此時的「00後」戰士孫邵偉感到頭腦發沉、身體乏力。看到迎風招展的紅色旗幟,喊著最熟悉的英雄名字,他抖擻精神,扛著沙袋加快了腳步。
  • 這位戰鬥英雄創下了一個奇蹟,主席接見他時,愣了一下
    在抗美援朝時期,有不少戰士都是剛入伍的新兵,同樣打出了驚人的戰績,成為著名戰鬥英雄,比如今天介紹的這位鄭朝元。 在1953年,鄭朝元回國出席慶功大會時,主席親自接見了他,當看到他時,還愣了一下,說:「還是個小孩子嘛,你了不起噢!」
  • 致敬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遷安英雄!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遷安英雄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歷時3年,先後有千餘名遷安籍志願軍指戰員,隨所在部隊開赴朝鮮戰場。在每次戰役、戰鬥中,在志願軍各兵種中,都有遷安籍官兵,在異國他鄉與武裝到牙齒的強敵進行英勇的搏殺,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63軍188師563團政委劉炎田(北關村人),參加了第五次戰役、開城保衛戰和西海岸防禦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