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來說,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家庭中的希望,因此父母總是自己節衣縮食,卻把最好的都給孩子,每次遇到吃的,要麼是第一個讓孩子吃,要麼就是都讓給孩子吃,這本是對孩子的愛的表達,但是卻會因為對孩子的過度袒護而成為一種毒藥,毒害著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成為別人口中所說的白眼狼。
同事家的孩子成績非常優異,每每都會成為同事的榮耀,最近孩子沒開學,同事經常把孩子帶到辦公室來讓他學習,孩子在辦公室自己學習的非常認真,同事怕孩子餓了,給孩子準備了很多吃的,水果削好,或者剝皮遞到孩子手上,孩子理所當然地接過來吃了,有一次,同事不小心把水果掉在了孩子的作業本上,孩子立刻露出了厭惡的目光看著母親,吼道:「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這樣,我還怎麼寫啊」!
孩子的吼聲引來了大家的圍觀,大家雖然都沒有說什麼,但是背地裡卻都議論,說這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是這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母親,即使將來再有作為,不懂感恩,也不能算做一個優秀的人才。
養出白眼狼的家庭,普遍喜歡給娃吃這「兩碗飯」,中的家長抓緊改
一、孩子第一個吃
很多父母總是覺得孩子小,就應該緊著孩子,不要餓著孩子了,做好了飯菜,就讓孩子第一個吃。這樣特殊對待孩子,往往會造成孩子沒有集體意識,自私、自我,長大後也很難融入社會。就但卻不知道,這是餵出白眼狼的第一碗飯!
李玫瑾教授認為,在孩子6歲之前,在大家一起就餐的時候,要養成孩子的良好規矩,大人或者長輩開始吃的時候,孩子再吃。大人不上桌,孩子絕對不可以吃飯,孩子是餓不不壞的!這樣卻能夠養成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讓孩子懂得尊卑有序的道理,並且能夠明白考慮他人的感受。
二、好吃的只給孩子吃
我經常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情景,在好吃的面前,父母會把好吃的都讓給孩子,比如吃魚,孩子吃魚肉多,味道又鮮美的地方,而父母則是吃孩子吃剩下的,這樣會讓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養成孩子自私自利、不懂得考慮他人的性格,這樣的孩子,自然是沒法懂得感恩他人的。這是養出白眼狼的第二碗飯!
如何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1、不特殊對待孩子
如果父母想要讓孩子懂得感恩,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能過多的以孩子為主,過分偏袒孩子,總是給予孩子特殊對待,這樣是沒法讓孩子學會感恩的,父母要讓孩子跟家裡所有成員的待遇一樣,並且應該做到尊卑有序,有秩序,懂規則,這樣孩子才能逐漸懂得尊重長輩,懂得感恩。形成好品格!
2、父母做出榜樣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首先做出感恩的表率,在一些點滴小事中做到尊重他人,懂得感恩,這樣孩子就會耳濡目染地模仿父母的行為,學會感恩。
3、繪本引導
故事是讓孩子形成價值觀的好方式,也是孩子非常容易接受的方式,通過有趣故事,讓孩子了解什麼叫做感恩,如果把感恩體現在每一件小事裡,這樣對於孩子,會更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