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猞猁:表面上翹臀嫩貓,背地裡超兇殘

2020-09-05 萌寵系

話說在加拿大的野外,生存著這樣一種大貓。

渾身毛茸茸的,看起來英姿颯爽,高大威猛,


但同時又有一根短短的尾巴,屁股也特別翹!


平時帶著一副超大的毛手套,


爪印能跟人的手掌差不多大,


表情可鹽可甜,


就憑藉著這些特點,這種大貓天然地散發出了一種蠢萌的氣息。

(來跳個舞麼?)


但千萬別被這些大貓的外表所迷惑,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兇猛的獵食者。


這種大貓名叫Canada lynx,翻譯成中文叫加拿大猞猁,或者加拿大山貓。

這種貓科動物的體型巨大,一隻成年的加拿大猞猁從頭到屁股大約能長到80-100釐米,體重最高能達到18公斤,基本上跟一個孩子的體型差不多了。


加拿大猞猁的棲息地橫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最遠一直能延伸到美國的落基山脈。


它們一般生活在森林地區,喜歡在倒下的樹木、樹樁或者灌木下築巢。


但是,加拿大猞猁通常不會跟另一隻猞猁一起生存,除了在交配時期或者母子關係之外,加拿大猞猁之間的距離大多都非常之遠。


通過無線電遙測的分析,一般一隻加拿大猞猁的活動面積大概在8-783平方公裡之間,

有時候,雄性和雌性之間的領土會有一部分交際,但如果兩隻同性猞猁之間碰到一起,那就會有很大概率會產生自相殘殺的現象。

這就是所謂的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了。


而且除了對內兇悍之外,加拿大猞猁也是該地區的頂級捕食者之一。

加拿大猞猁的毛色大多都是黃褐色,而且會隨著季節而改變顏色,這也能給它們帶來更好的偽裝。


而且它們擁有極佳的視力和聽覺,很擅長在夜間狩獵。

不過,一方面,它們毛茸茸的大爪子會保護它們不會陷在雪地裡,但另一方面,這種特異的大手也讓它們不能非常快速且靈活地奔跑。


這些條件加在一起,再加上因為它們的主食是野兔,

所以它們的狩獵方法就很顯而易見了——守株待兔…


它們一般會躲在一個藏身處內,然後在野兔等獵物靠近的時候,突然出擊,猛撲過去,然後咬住獵物的頭部或者咽喉。

有時候,它們會靜靜地藏上幾個小時,只為了一次完美的獵殺。


而且,野兔可不僅僅是加拿大猞猁唯一的食物,它們的食譜裡,也包括了野雞、松鼠、野鳥、田鼠等所有比它們體型更小的動物。

甚至在食物短缺的季節,它們的狩獵名單上甚至還會包括高大的馴鹿(就是聖誕老人的車夫)!

所以說,如果在野外遇到這種大號的喵星人,那還是得小心為上的。


不過對於坐在電腦前的我們來說嘛,

這麼大的喵星人,使勁吸就完事兒了!

相關焦點

  • 長毛短尾,看起來又憨又萌的翹屁嫩貓,其實超級兇殘!
    長毛短尾,看起來又憨又萌的翹屁嫩貓,其實超級兇殘! 在加拿大野外, 有一種叫Canada lynx的生物, 即加拿大山貓/猞猁。
  • 這種長毛短尾的翹屁嫩貓,表面憨萌其實超兇殘!
    這種大貓名叫Canada lynx,翻譯成中文叫加拿大猞猁,或者加拿大山貓。 不過,一方面,它們毛茸茸的大爪子會保護它們不會陷在雪地裡,但另一方面,這種特異的大手也讓它們不能非常快速且靈活地奔跑。
  • 如何區分歐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
    西班牙猞猁也叫伊比利亞猞猁,這種貓科動物主要分布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大部分分布在西班牙。這4個物種都可以被人稱為「山貓」,加拿大山貓指加拿大猞猁,美國山貓指短尾貓,伊比利亞山貓指西班牙猞猁。
  • 猞猁屬裡的「吊車尾」,加拿大猞猁被小巧的鼬科動物暴打
    然而在猞猁家族裡面,並不是每一位成員都有著強悍戰鬥力的,比如加拿大猞猁,就是其中的「吊車尾」,它以「一人之力」,拉低了猞猁屬的整體戰鬥力。在美國東北部的緬因州裡面,人們發現加拿大猞猁甚至被體型小一倍多的漁貂殺死,然而能夠捕殺漁貂的動物有短尾貓、郊狼等,這讓加拿大猞猁更沒面子。
  • 世界上最兇殘的猞猁,幼崽之間會互相殘殺,被人們視為魔鬼撒旦
    而貓咪也分為許多的品種,有很多都是我們的寵物貓咪,但是有一些貓咪是不能作為寵物來飼養的,它們就是猞猁還有豹貓,獰貓等等,它們生活在野外,性情非常兇殘,不適合跟人類一起生活。 猞猁相信我們大家都對它的名字不陌生,長相也是非常獨特,尤其是一身的花紋,看起來更是酷炫無比,最為引人注意的是
  • 【動物百科】雪地中的獨行俠——加拿大猞猁
    加拿大猞猁(Canadian Lynx)加拿大猞猁是歐亞猞猁的親戚,也是分布緯度最高的貓科動物。它的外貌酷似家貓,但比家貓體型要大,體長通常為90~110釐米,體重為4.5~18公斤,雄性比雌性略大。通體灰色或紅棕色,有時會出現淡雅的「藍色型」,斑點不明顯。
  • 加拿大猞猁實力太差,數次被鼬科擊殺,短尾貓替貓科挽回了顏面
    坊間有句話,說「當今食肉界裡,戰鬥力以貓科為尊」,的確,縱觀世界上幾大洲,除了大洋洲這種獨特的生態系統下缺少大型食肉動物,才使得澳洲野犬成為了當地唯一的大型食肉動物之外,無論是非洲、亞洲,還是南美洲北美洲,站在當地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都是貓科動物。
  • 加拿大猞猁實力太差,多次被鼬科擊殺,短尾貓替貓科挽回了顏面
    坊間有句話,說「當今食肉界裡,戰鬥力以貓科為尊」,的確,縱觀世界上幾大洲,除了大洋洲這種獨特的生態系統下缺少大型食肉動物,才使得澳洲野犬成為了當地唯一的大型食肉動物之外,無論是非洲、亞洲,還是南美洲北美洲,站在當地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都是貓科動物。亞洲森林之王是老虎,非洲草原之王是獅子,美洲之王無疑就是美洲豹了,即便是雪豹這種在豹屬裡面戰鬥力較差的動物,也擁有雪山之王的稱號。
  • 加拿大猞猁,最終進化成了最「弱雞」的模樣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同樣也是有著與它那副威風凜凜外形不相符的個性,以至於它在系譜之中甚至到整個貓科裡面,都算得上是比較弱勢的存在。雖然我們經常調侃獵豹為「貓科之恥」,但是當我們知道獵豹生活的環境之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對手和它們所捕獵的獵物,都會對這種大貓肅然起敬,但是唯獨這一種貓咪,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都會讓人感覺到它們的「弱雞」屬性。
  • 如何調查神秘的加拿大猞猁?科學家開始採用新方法,不需捕捉個體
    加拿大猞猁是北美洲著名的貓科動物,它們長著寬大的腳掌,粗壯的四肢,厚厚的皮毛,眼神冷酷,身體靈活,一直都是攝影師和動物學家追蹤的對象。然而,加拿大猞猁也是一種行動十分詭秘的貓科動物,它們喜歡在偏遠的森林和陡峭的山脈上活動,在北美,人們常稱它們為「幽靈貓」。
  • 被漁貂吊打的加拿大猞猁,是史上最慫猞猁,猞猁家族顏面何存?
    光看猞猁的樣子就覺得它們是一種十分兇猛的動物,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猞猁家族中,有一種生活在加拿大的猞猁簡直是猞猁家族中最慫的動物,它們的戰鬥力還十分低下,比它們體型更小的漁貂也能把它們吊打一頓。大概因為「發育不良」,加拿大猞猁是猞猁家族裡體型相對比較小的一種,雖然外形看起來也是不太好惹,但終究是個紙老虎,經看不經用。
  • 漁貂現身黃石公園,捕捉加拿大猞猁與豪豬當食物,卻敵不過短尾貓
    在北美洲北方的針葉林裡,生活著一種兇猛的小型食肉動物——漁貂。漁貂屬於鼬科、貂屬,與大名鼎鼎的平頭哥蜜獾是遠房親戚,在美國與加拿大都有分布,活躍於黃石公園,在森林裡捕獵生存。漁貂生活在針葉林和混合落葉林裡,森林裡有許多空心樹、樹樁,漁貂對天然的樹洞加以利用,作為自己的「小窩」或短期休息場所,在空心樹洞裡休息。冬季,則會利用雪穴,是在地下的一種又長又狹窄的隧道,待在裡面,既能避風雪,也能圖個清靜。漁貂擅長遊泳、爬樹,是動物界的遊泳健將,但是它幾乎不會下水捕魚,而是在陸地上或者樹上捕食。
  • 被低估的猞猁,它們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地活著
    相對於整個貓科大家族來說,猞猁這種動物可以說知名度遠遠不如獅虎豹那麼大,而且從名字上看,如果對野生動物不熟悉的朋友,很難猜出它們究竟是哪一種動物。猞猁的名字與「舍利」同音,因此容易搞混,前者是貓科猞猁屬裡面的物種。猞猁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猞猁屬裡面4種拋開短尾貓,還可以分成加拿大猞猁、伊比利亞猞猁以及歐亞猞猁。
  • 短尾貓也是一種猞猁!猞猁天線更長,短尾貓更威猛
    顧名思義,短尾貓的尾巴很短,為11-18釐米;加拿大猞猁更是尾巴最短的貓科動物,尾長僅5-12釐米。短短的尾巴反映了猞猁屬成員多在地面上活動、很少攀爬這一事實,儘管它們也是爬樹高手。此外,短尾貓尾巴上有幾道環形條紋,尾尖背面黑、底面白;而加拿大猞猁整個尾巴尖都是黑色的。
  • 加拿大猞猁為何這麼「菜」?只因它用戰力,換了抓兔子的本事
    小小漁貂,暴打加拿大猞猁看了歐亞猞猁的戰績,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它的兄弟加拿大猞猁也應該很強悍,但是如果這樣想就錯了,實際上加拿大猞猁的戰鬥力非常「菜」,連小小的漁貂都打不贏。加拿大猞猁是一種中型的貓科動物,雖然沒有歐亞猞猁體重高,但也不少。
  • 猞猁到底有多厲害?在一片森林裡,歐亞猞猁大殺四方!
    猞猁是一隻可愛的野生貓科動物,耳朵上有自己的"天線"。它看起來像一隻家養的貓,但它的尾巴很短,體型是貓的兩倍多。世界上有三種貓科動物叫猞猁,分別是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和伊比利亞猞猁。雖然短尾貓屬於猞猁,但它們通常不被稱為山貓。
  • 加拿大猞猁丟盡貓科臉面
    」,即便強悍的貓科裡面,人們也發現了三種實力相對較差的動物,它們分別是:加拿大猞猁、獵豹,以及藪貓,簡稱「貓科三大弱雞」。6千克,雌性更小,為2.2-5千克,但即便是這樣,人們也多次發現漁貂捕食加拿大猞猁的現象。
  • 猞猁到底多兇殘?三年間,狼群繁衍因其陷入停滯
    曾經有短片記錄了五隻藏獒圍攻一隻郊狼,結果是郊狼反殺一隻藏獒,漫不經心地吃了起來,其餘的藏獒鳥獸散。所以狼的戰鬥力不容小覷,但是卻有一種貓科動物,體型比狼小,但還經常在野外中反殺狼。它就是號稱最神秘的動物,歐亞猞猁。猞猁其實為一種貓科動物的統稱,分為四個種類,分別為伊比利亞猞猁,加難大猞猁,短尾貓,還有體型最大的歐亞猞猁。
  • 加拿大猞猁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猞猁雖然是被譽為中型貓科動物裡的「戰力天花板」,但高個子裡面還是能挑出矮個子的,比如加拿大猞猁就是猞猁屬裡面的「矮個子」。眾所周知,同體型裡面,貓科是十分強悍的,而加拿大猞猁卻能被小一倍左右的鼬科漁貂所殺,所以加拿大猞猁也被稱為「貓科之恥」。
  • 如何區分廣義上的四種猞猁?它們各自有什麼特徵與不同?
    貓科動物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動物,無論是在家裡當成寵物養的家貓,還是只能在動物園和紀錄片中看到的野生貓科動物,都可以算是動物界的明星了,而且近些年來網絡科技發展迅速,人們的知識面普遍提高,許多大家以前不太熟悉的貓科動物現在也成為了「網紅」,例如黑足貓、兔猻、藪貓、獰貓、虎貓、漁貓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