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寶寶都有睡前的小怪癖,我曾經就在家長育兒討論群裡發起過這個話題,見識到了好多寶寶睡前的"小怪癖"。
家長A說:"我家寶寶每天晚上都必須摸著我的耳垂才能睡著。"
家長B說:"我兒子每天都抱著他那個小毯子,從兩歲多開始,到現在,兩年了吧。"
家長C說:"你們都還好,我家的那個小屁孩,必要要人抱著搖著,才能睡。"
還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小怪癖,讓人看著既是好笑也是無奈,不過話題討論到最後,家長們關心的還是這麼一個問題:孩子有睡前小怪癖,正常麼?這體現了孩子有什麼問題?
我相信屏幕前的您如果家裡寶寶也有睡前小怪癖,肯定也會產生這種疑惑。
像我親戚家一個小孩子,因為戒母乳戒的比較晚,所以養成了必須含著手指頭才能睡著的習慣。親戚一直都想讓他改了這個癖好,可怎麼都戒不掉,要是年齡小還好,可這個現象一直持續到小學都三年級了,還是含著手指頭睡,親戚就開始想:"這孩子不會是心理有問題吧?"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睡前小怪癖就像是"睡前儀式",就和我們現在很多人睡前喜歡看書或者用手機刷視頻看新聞一樣,是一個睡前養成的習慣。那麼寶寶睡前小怪癖的養成大多數都是和所處成長環境的經歷有關聯。
在一個正常的家庭成長情況下,很多時候孩子的1~5歲成長階段接觸接觸最多的或是媽媽,平日裡都是媽媽陪伴在孩子身邊和孩子進行互動和交流,所以孩子很多睡前小怪癖都是和媽媽有關。
孩子年齡尚小,心智都是屬於比較稚嫩單純的,他們的膽子很小,所以有的時候會有一些孩子和家長一起睡覺,這個時候如果對孩子進行分房睡覺的舉動,就有可能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他們就會企圖尋找一些安全感,比如睡前喜歡粘人,必須抱著媽媽的手臂或者被親人抱著才能入睡。
孩子睡前怪癖,都體現了孩子什麼性格?
1.缺乏安全感
孩子有睡前小怪癖,極大程度上都是變體現出了孩子缺乏安全感,很有可能是白天的經歷讓孩子受到了驚嚇,亦或者是曾經聽到過一些恐怖的話語記在了心裡,這都極有可能讓孩子難以入睡,所以需要一些在他自己看來可以給予安全感的東西來緩解自己的恐懼。
有這種睡前小癖好的孩子性格比較脆弱膽小的,很多時候他們會小心翼翼過頭,甚至優柔寡斷,很難堅定立場和信念想法。
2.防備心理強
還有一部分小孩迷戀小毯子,喜歡睡覺的時候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甚至悟出一身汗都不願意把被子掀開。再拿我姑姑家的小孩來舉例,她家小孩睡覺就特別淺,只要有一點兒動靜聲響,立馬就清醒過來,瞪著倆大眼睛很驚恐的看發生了什麼,所以一直睡眠質量都不好。
一般如果孩子有這種睡前小怪癖,還是跟孩子安全感的獲得程度有關係,因為他們的神經一直處於緊繃狀態,無法進入深度睡眠,這種孩子的性格大多是比較敏感多疑的,對外界事物經常抱有懷疑的態度,很難打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容易養成沉默寡言不融入集體的古怪性格。
其實有睡前的怪癖真的不是什麼很嚴重的情況,更不是什麼心理疾病,只是源於對父母陪伴的渴望,對安全感的追求與情感所需,家長不必太過於著急,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來慢慢的戒掉孩子睡前"小怪癖"
如何戒掉孩子睡前小怪癖
1.對孩子多一些耐心
我們要先提倡家長們,最好可以是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讓孩子睡嬰兒床,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性,也可以讓家長和小孩都有充足好的睡眠。但如果你的孩子是突然和你分開睡覺後染上的怪癖,那麼你就要有耐心的幫助孩子慢慢的戒除這個怪癖,記住一定不要急躁和強硬的制止,要學會理解和安撫他們,孩子的內心都是很脆弱的。
2.多給孩子陪伴
平日裡再怎麼工作繁忙,也請騰出來一些時間多陪陪孩子,不要讓孩子有一種不被重視感。建立一個溫馨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性格培養成長發展時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有睡前小怪癖,那麼家長就更要在孩子睡覺之前多陪陪孩子,讓孩子內心的恐懼不安減少和降低,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在父母愛的陪伴下入睡,有一個好的睡眠質量。
3.和孩子溝通交流
如果孩子有一些比較"過分"的睡前小怪癖,比如:必須要家長抱著搖晃著才能睡著,必須拽住媽媽的頭髮才能睡著等,諸如此類,那麼我們家長就要和孩子進行溝通,要告訴孩子你這樣做媽媽會很痛很難受,孩子會體諒媽媽的不舒服來慢慢放棄這個怪癖。
不過要幫助寶寶戒掉睡前小怪癖,我們做家長的還是要和孩子好好地溝通,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安全感過低的情況,從根源上消除孩子內心的擔憂和恐懼。
記住,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而要消除一個習慣,那更是要付出幾倍的時間去解決,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戒驕戒躁,要有耐心的去和孩子一起面對困難,避免以下錯誤的做法。
戒掉孩子睡前小怪癖的幾點誤區
1.強制性戒除孩子睡前小怪癖
有的家長會對孩子的睡前小怪癖採取強制性的戒除,比如孩子喜歡含著手指睡覺,有的家長就會強硬的要求孩子不準再含手指,如果孩子忍不住,家長們甚至會採取對孩子進行拍打的行為去嚴厲制止孩子,雖然這種做法可能會起到效果,不過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空缺,可能會出現做噩夢的後果,只治標而不治本。
2.用恐嚇的方法來讓孩子入睡
孩子睡前小怪癖的養成在上文有說明,大部分原因都是內心的恐懼和安全感過低的表現,所以有的家長喜歡用這樣的話來恐嚇小孩進行入睡:"你要是還不閉眼睛睡覺,大灰狼就會來把你抓走哦!"我們通常都以為孩子會因為害怕大灰狼而乖乖聽話睡覺,但從來都沒有考慮到這句話一直都被孩子記在了心裡,他們會一直都覺得有一隻大灰狼潛伏在身邊,這讓他們內心的不安達到了巔峰,從而加重的睡前小怪癖的養成。
還有平時家長要注意自己言談,不要讓孩子聽到一些過於刺激的話語和畫面,這些對孩子的心智都會造成傷害,他們的世界很單純,也很容易被塑造和侵擾,很多時候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都可能印刻在他們心裡,在自己睡覺的時候一個安靜的氛圍下就可能回憶起來,從而加深內心的恐懼,導致睡眠質量的不好,睡前小怪癖的養成。
另外在孩子睡覺之前,不要讓孩子進行太過於激烈的運動,不要讓他們去觀看比較熱血的視頻或者是容易令人興奮的話題,更不要在睡覺之前和小孩發生爭執,這些做法行為都會讓孩子情緒波動大,無法快速的進入睡眠。
很多孩子成長出現的問題,不論大小,家長和老師都要重視,但不要慌張,及時找到問題根源所在,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多一些耐心和細心。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